前言 1
形上之思 1
论怀疑 3
思维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 15
现代哲学的思考方式 18
社会生活的变革与观念的现代化 26
新技术革命和思维方式的改变 32
关于康德的“目的国” 38
对黑格尔的反叛——略论现代西方哲学之起源 41
关于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 47
评存在主义人生哲学 56
评萨特哲学的基本命题——“存在先于本质” 65
评存在主义对人生情态的分析 77
关于萨特辩证法中的历史可理解性概念 84
莫里斯指号学的哲学基础 90
评法兰克福学派的乌托邦革命论 103
法国现代哲学的真理观 114
克尔凯郭尔的宗教哲学 145
人格主义的宗教哲学 172
文化之境 191
哲学向日常生活领域的接近——漫谈当前的生活方式研究 193
“中国人论”研究论纲 204
文化与人格:双向的选择 211
中国传统文化对理想人格的设计 221
青年期成长与对健康人格的选择 231
生活方式与人生理想 238
中日国民性与现代化的比较分析 244
中国人与日本人在行为方式上的差异——1996年6月27日在日本国驻沈阳总领事馆的讲演 255
解释·选择·转换——走向现代化的传统文化 263
中国传统伦理价值观对现代化的影响和作用 274
论“东亚文化圈” 283
文化传播论——以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来讨论 288
近代欧洲的“中国形象”及其乌托邦价值 301
郑和远航与中外文化交流 310
康熙时期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以莱布尼兹为例 319
附:世界,因中华文化而繁荣 335
时务之论 343
从必然性的观点看当前的社会现象 345
从发展的观点看社会稳定 350
体制转轨:作为一个社会过程 355
从社会分层的角度思考当代知识分子问题 362
前景与难题:新世纪中国与现代化的距离 371
“法轮功”现象批判 388
论“法轮功”的邪教性质 404
评“法轮大法”的反人类本质 415
充分认识我们与邪教“法轮功”斗争的政治实质 426
关于“振兴东北”的思想和观念因素 436
附:东北振兴:背负怎样的精神遗产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