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问题的缘起 4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6
1.2.1 研究思路 6
1.2.2 研究方法 9
1.3 研究架构 10
第2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 15
2.1 公信力的词义 15
2.1.1 词义解读 15
2.1.2 概念的关系模式 18
2.1.3 概念的逻辑起点——信任 19
2.1.4 概念的评价内容——信用 26
2.2 英文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词义 28
2.2.1 credibility研究的两种观点分析 28
2.2.2 信任、信用、信仰、信赖、相信的英文对照词汇 35
2.3 媒介公信力的概念界定 36
第3章 大众媒介公信力的判断维度分析 39
3.1 分析的理论基础——从认知心理学切入 39
3.1.1 媒介公信力的判断是多维度的 39
3.1.2 多维度的心理学分析——基模理论 42
3.2 判断维度的构成与特点 46
3.2.1 维度构成 46
3.2.2 维度特点 52
3.3 判断维度构成的地区差异比较 55
3.3.1 考察对象的维度构成情况 56
3.3.2 比较结果与影响因素发现 64
3.3.3 理论提出:地区政治因素差异下的两种维度取向 68
3.4 判断维度的价值分析 77
3.4.1 维度的两个判断层面 78
3.4.2 维度是一种价值判断 79
第4章 大众媒介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83
4.1 影响因素的体系结构 83
4.2 宏观的社会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85
4.2.1 社会系统的分析结构 85
4.2.2 影响信任的两种决定论 88
4.2.3 社会系统影响的整体性与支配性 91
4.2.4 政治因素对媒介公信力的正相关影响 94
4.3 微观的受众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100
4.3.1 研究的理论视角:三种受众理论模式 100
4.3.2 受众变量的影响情况 104
4.3.3 研究理论的新视角探讨 110
4.4 微观的媒介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113
4.4.1 媒介渠道特性的影响 113
4.4.2 媒介组织机构的影响 115
4.4.3 新闻从业者的影响 118
4.4.4 新技术发展的影响 121
4.5.1 影响因素的系统性作用 125
4.5 影响因素的整体考察 125
4.5.2 影响因素系统性作用下的媒介公信力下降趋势 126
4.5.3 影响因素系统性负作用的原因分析 129
第5章 大众媒介公信力的生成机制与控制分析 133
5.1 媒介公信力的生成模式 133
5.1.1 信任的横向产生模式 133
5.1.2 信任的纵向发展模式 137
5.1.3 媒介公信力生成模式的建立 139
5.2 媒介公信力的产生机制 142
5.2.1 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 143
5.2.2 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关系 145
5.2.3 媒介公信力的产生: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重复博弈 147
5.3.1 理性的计算型阶段 149
5.3 媒介公信力的发展层次 149
5.3.2 介于理性与情感之间的了解型阶段 151
5.3.3 情感的认同型阶段 154
5.3.4 三个层次媒介公信力的发展关系 155
5.4 媒介公信力生成的控制分析 156
5.4.1 媒介组织框架的控制 157
5.4.2 新闻个人框架的控制 162
5.4.3 文本框架的控制 165
第6章 公信力对媒介功能的影响(上) 168
6.1 媒介功能的分析视角 169
6.1.1 媒介功能的三个视角 169
6.1.2 媒介功能的两层次分析框架的提出 172
6.2 公信力对媒介政治功能的影响 173
6.2.1 媒介的政治功能 173
6.2.2 公信力对媒介议程设置功能的影响 175
6.2.3 公信力对媒介政治参与功能的影响 180
6.2.4 公信力对媒介舆论监督功能的影响 186
6.2.5 公信力对媒介政治沟通功能的影响 191
6.2.6 公信力对媒介政治控制功能的影响 194
6.2.7 公信力对媒介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影响 198
6.2.8 公信力对媒介的政府形象功能的影响 200
6.3 理性意识——公信力对媒介政治功能发挥积极影响的前提 202
7.1 公信力对媒介经济功能的影响 204
第7章 公信力对媒介功能的影响(下) 204
7.1.1 信任的经济作用 205
7.1.2 作为经济交易中信任代理角色的媒介公信力 210
7.1.3 “刻度”和“阀门”——公信力对不同类型媒介受众市场的影响 214
7.2 公信力对媒介文化功能的影响 218
7.2.1 传承与塑造——媒介的文化功能 218
7.2.2 公信力对媒介文化传承的影响 220
7.2.3 公信力对媒介文化塑造的影响 224
7.2.4 媒介公信力、文化与社会资本 228
结语 233
主要参考文献 235
后记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