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概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恩培著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64104333
  • 页数:40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江苏地域历史文化研究专著,主要内容有:吴文化的诞生,吴文化与“长三角”主体文化,吴文化与苏南诸市及上海,吴地的社会生活与科技,吴地的教育与科考,吴地的学术,吴地的刻书与藏书,吴地的文字、戏曲、书画艺术与工艺美术,吴地的园林和景观,吴地的宗教等章篇。

第一章 吴文化的诞生 1

第一节 吴文化的源头之一:吴文化诞生前的江南土著文化 2

一、旧石器时代的江南土著文化——江南原始人类遗址和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 2

(一)南京猿人的发现 3

(二)三山岛旧石器地点的发现 4

二、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的氏族聚落及其文明递进 5

(一)马家浜文化类型遗址 6

(二)崧泽文化类型遗址 7

(三)良渚文化类型遗址 8

第二节 吴文化的源头之二: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 10

一、关于周族部落 11

二、周族部落在黄帝世系中的位置 13

三、黄帝世系的文化意义 13

第三节 吴文化的诞生及早期吴文化的特点 15

一、泰伯南奔与勾吴立国——吴文化的诞生 15

二、早期吴文化的特点 17

(一)特点之一:文化的包容性 17

(二)特点之二:在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这两种文明形式的冲突与融汇中徘徊 19

第二章 吴文化与“长三角”主体文化 26

第一节 关于“长三角” 27

一、“长三角”:内涵相异的地理学概念和地域概念 27

(一)“长三角”与“15+1” 28

(二)“泛长三角”与“3+2” 29

二、中国古代的“长三角”地区及其概念 29

(一)江东 29

(二)江左 30

(三)江南 30

三、经济研究语境下的江南与“长三角” 32

第二节 “长三角”主体文化——吴、越文化 34

一、春秋时期,关于吴、越文化的文献记载 34

(一)吴、越入春秋(前601年)以前 34

(二)吴、越入春秋之年(前601年)及其后兼及吴、越国家关系的流变 37

二、早期吴、越文化的发展轨迹及吴、越文化的异同比较 40

(一)关于“吴为周后” 41

(二)关于“越为禹后” 41

(三)春秋时期,吴、越文化的比较及其交融 46

第三章 吴文化与苏南诸市及上海 49

第一节 南京 49

一、历史沿革与文化积淀 49

二、历史上南京与吴文化的关系 50

(一)吴、楚“衡山”之战 50

(二)冶城山和冶城阁 51

(三)春秋属吴 52

(四)“吴京”与三吴之一 52

第二节 镇江 53

一、历史沿革与文化积淀 53

二、历史上镇江与吴文化的关系 54

(一)从吴王墓葬的考古发现看镇江与春秋时期吴国的关系 54

(二)楚尾吴头 55

第三节 常州 55

一、历史沿革与文化积淀 55

二、历史上常州与吴文化的关系 56

第四节 无锡 57

一、历史沿革与文化积淀 57

二、历史上无锡与吴文化的关系 59

第五节 苏州 60

一、历史沿革与文化积淀 60

(一)吴县、吴郡、吴州等:苏州历史沿革中的官方正式名称与“吴”的关系 60

(二)姑苏、吴门、吴中、吴下等:苏州历代出现的别称、代称等非官方正式名称与“吴”的关系 62

二、历史上苏州与吴文化的关系 64

第四节 吴文化与上海 65

一、上海继起为近代江南地区政治文化中心之后,吴文化的特点在上海得以充分发扬 65

(一)人文传统 68

(二)重商传统 69

二、上海与“吴”的关系 71

(一)春秋属吴,后属越 71

(二)“申”与战国时封于吴地的楚春申君黄歇 71

(三)“吴淞江”与“吴淞”:历史烙上的吴文化烙印 72

(四)吴地文献记载的“沪”与“沪渎” 73

第四章 吴地的社会生活与科技 75

第一节 吴地的农耕蚕桑 75

一、吴地农耕蚕桑的发展脉络及特点 76

(一)远古时期 76

(二)西周至春秋时期 77

(三)魏晋六朝时期 77

(四)唐宋时期 78

(五)元明清时期 80

二、吴地稻作蚕桑与当地民间生产习俗 82

第二节 吴地的工商业 86

一、吴地发达的古代工商业 86

二、鼎盛的明清吴地工商业 89

三、吴地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兴起 96

第三节 吴地的科技 97

一、吴地早期文明的科技曙光 97

二、汉至南北朝吴地科技的演进 99

三、唐宋元明传统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102

四、明清之际西学东渐与吴地科技的融合 105

五、清末民初近代科技的诞生 108

第五章 吴地的教育与科考 111

第一节 吴地的教育 111

一、吴地教育概述 111

二、吴地的府学 115

三、吴地的书院 118

(一)吴地书院的发展 118

(二)吴地著名书院 122

四、吴地的学堂 125

第二节 吴地的科考 128

一、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128

(一)科举制度的发展沿革 128

(二)明清科举考试试程 132

二、江南贡院与吴地的科举考试 134

三、吴地的科考状元 135

四、吴地科考兴盛的原因及其对今天的影响 137

第六章 吴地的学术 140

第一节 先秦两汉时期 141

一、春秋战国 141

(一)儒家的发源与传播 141

(二)道家学说的传播 142

(三)军事理论 142

二、两汉经学在吴地的流传 143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 144

一、经学与哲学 144

二、小学 145

三、史学 145

第三节 隋唐宋元时期 147

一、隋唐时期 148

(一)经学 148

(二)史学 148

二、宋元时期 149

(一)经学 149

(二)史学 150

第四节 明清时期 151

一、经学与哲学 151

(一)泰州学派与东林复社 151

(二)顾炎武的哲学思想与经学成就 152

(三)吴派经学 153

(四)扬州学派 154

(五)清代吴地宋学 155

(六)公羊学派 156

二、明清史学 157

(一)明代史学 157

(二)清代史学 157

(三)洪亮吉的人口思想 160

第五节 近代吴地学术 161

一、改良思想的策源地之一 161

(一)龚自珍 162

(二)冯桂芬 162

(三)王韬 162

(四)薛福成 163

(五)马建忠 163

二、近代朴学的发展 164

三、文史研究的拓创 165

四、新文化运动与吴地 166

第七章 吴地的刻书与藏书 168

第一节 吴地的刻书及其特点 168

一、唐、五代 169

二、两宋 169

三、元代 171

四、明代 171

五、清代及民国时期 172

第二节 吴地的藏书及其特点 173

一、吴地藏书概说 173

二、吴地藏书的特点 174

(一)数量多 174

(二)历史长 174

(三)质量高 175

(四)影响大 175

三、吴地藏书家的特点 176

(一)藏书家多博学多艺 176

(二)藏书家好宋元刻本和抄本 177

(三)藏书家藏书观念多重开放 178

第三节 吴地藏书风气炽盛的文化原因 180

第四节 吴地的藏书大家 181

一、赵用贤父子及其脉望馆藏书 182

二、钱谦益及其绛云楼藏书 183

三、钱曾及其也是园藏书 184

四、毛晋及其汲古阁藏书 185

五、黄丕烈及其士礼居藏书 187

六、张金吾及其爱日精庐藏书 188

七、陈揆及其稽瑞楼藏书 189

八、叶昌炽藏书 189

九、常熟翁氏藏书 190

第五节 吴地清末著名藏书楼——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 191

第八章 吴地的文学 195

第一节 汉魏六朝的吴地文学 195

一、概述 195

二、名家名作 197

(一)陆机:开创文学新风气 197

(二)刘勰:杰出的文学理论家 198

第二节 唐宋时期的吴地文学 200

一、概述 200

二、名家名作 203

(一)李绅:悯农诗千古传诵 203

(二)李煜:一江春水诉哀愁 204

(三)范成大:谱写田园诗歌新乐章 206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吴地文学 207

一、概述 207

二、名家名作 210

(一)高启:追求自由写诗篇 210

(二)归有光:家庭散文见真情 212

(三)冯梦龙:通俗文学的巨匠 213

(四)吴伟业:梅村一卷足风流 215

(五)赵翼:标新立异领风骚 216

第四节 近代的吴地文学 217

一、概述 217

二、名家名作 218

(一)李宝嘉:谴责小说的鼻祖 218

(二)曾朴:谴责小说的高手 219

第九章 吴地的戏曲 221

第一节 昆曲——百戏奶姆 221

一、历史沿革 222

二、艺术特点 225

第二节 锡剧——太湖一枝梅 227

一、锡剧的起源和衍变 228

二、锡剧的代表剧目 231

第三节 苏州评弹——中国最美的声音 233

一、苏州评弹的称谓及其由来 233

二、苏州评弹的演出形式和艺术特征 234

三、苏州评弹艺术流派 238

第十章 吴地的书画艺术与工艺美术 240

第一节 吴地的绘画艺术 240

一、吴地绘画的历史沿革 240

(一)酝酿准备期(汉代—宋代) 241

(二)历史高峰期(元—明代中期) 242

(三)传承发展期(明代后期—清代) 244

二、吴地绘画的文化艺术特征 246

(一)文人气息的隐逸风格 246

(二)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248

(三)注重人品、文品与画品的统一 249

三、吴地绘画名家名作 250

(一)顾恺之 250

(二)顾闳中 251

(三)黄公望 251

(四)倪瓒 252

(五)沈周 252

(六)文徵明 253

(七)唐寅 254

(八)仇英 254

(九)董其昌 255

(十)王翚 255

(十一)恽格 255

(十二)龚贤 256

第二节 吴地的书法、篆刻艺术 256

一、吴地书法艺术发展概况 257

(一)第一次高潮(汉—魏晋南北朝) 257

(二)第二次高潮(唐宋时期) 258

(三)第三次高潮(明代) 259

(四)第四次高潮(清代) 260

二、吴地篆刻艺术发展概况 261

(一)秦、汉时期 262

(二)唐、宋、元时期 262

(三)明代 262

(四)清代 263

三、吴地书法篆刻名家名作 264

(一)陆机与《平复帖》 264

(二)陶弘景与《瘗鹤铭》 264

(三)“颠狂草圣”张旭 264

(四)“超逸绝尘”的米芾 265

(五)“日费千纸”的宋克 265

(六)吴中才子祝枝山 266

(七)印家之祖文彭 266

(八)碑学先锋郑簠 267

第三节 吴地的工艺美术 267

一、桃花坞木版年画 267

二、苏州刺绣 269

三、南京云锦 269

四、苏州宋锦 270

五、苏州缂丝 271

六、宜兴紫砂陶器 271

七、吴地泥塑 273

八、常州梳篦 274

九、其他工艺美术行业 275

第十一章 吴地的园林和景观 277

第一节 吴地园林、景观概说 277

一、金陵王气:南京园林、景观的皇家气派 278

(一)玄武湖 279

(二)明孝陵及“阳山碑材” 279

(三)瞻园 280

(四)中山陵 280

二、碧山云水:镇江园林、景观的“城市山林”风格 281

(一)南山风景区 282

(二)沿江耸峙的“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 283

三、隐隐瑶笙:常州园林、景观的延陵古风气象 285

(一)圩墩古文化遗址与圩墩公园 285

(二)淹城 286

(三)红梅公园、红梅阁和文笔塔 286

四、晴红烟绿:无锡园林、景观以太湖为背景的风姿绰影 287

(一)鼋头渚与“包孕吴越”石刻 288

(二)蠡园 288

(三)梅园 289

第二节 吴地园林的典型代表——苏州古典园林 289

一、苏州古典园林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290

二、写意山水艺术思想——中国园林艺术的精华和特征 292

三、天人合一——理想的人居环境 293

四、苏州古典园林的社会文化内涵 296

五、造园艺术的典范及园林理论研究的范本 298

第三节 吴地园林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300

一、春秋时期,吴地园林的发韧 300

(一)春秋时期,以夏驾湖、姑苏台为例证的吴地王家园林的出现 300

(二)春秋时期吴地王家园林出现的文化背景 301

二、魏晋时期,吴地园林的定型 302

(一)魏晋时期,以辟疆园为例证的吴地私家园林的定型 302

(二)魏晋时期吴地文化的转型及私家园林出现的文化背景 303

三、宋元时期,吴地园林的成熟 304

(一)宋元时期,以沧浪亭、狮子林为例证的吴地园林的成熟 304

(二)宋元时期,吴地园林走向成熟的文化背景 305

四、明清时期,吴地园林的兴盛 307

(一)明清时期,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为例证的吴地园林的兴盛 307

(二)明清时期,吴地(苏州)园林兴盛的文化背景 309

第十二章 吴地的宗教 315

第一节 吴地的道教 315

一、道教的特点及其产生与发展 315

二、道教的基本信仰和主要神仙 316

三、吴地的原始宗教和早期道教 317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吴地道教 318

五、隋唐以后的吴地道教 321

第二节 吴地的佛教 322

一、佛教的产生、初传中土及其发展 322

二、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经书 323

三、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吴地佛教 325

四、隋唐时期的吴地佛教 328

五、宋元明清时期的吴地佛教 329

第十三章 吴地的方言 332

第一节 吴地方言概说 332

一、吴地方言历史 332

(一)历史回顾 332

(二)吴语文学 334

二、吴地方言现状 335

(一)吴语的总体情况 335

(二)江淮方言的总体特点 336

第二节 吴语 336

一、语音 337

(一)共同特点 337

(二)内部差别 340

(三)苏州话示例 341

二、词语语法 343

(一)共同特点 343

(二)内部差别 348

(三)各地特有词语 349

第三节 江淮方言 351

一、语音 351

(一)共同特点 351

(二)内部差别 352

(三)镇江话示例 353

二、词语语法 353

(一)共同特点 353

(二)镇江话词语 355

(三)南京话词语 356

第十四章 吴地的民俗 358

第一节 生活习俗 359

一、生活习俗的涵义 359

二、吴地生活习俗的特点 359

(一)饮食 359

(二)服饰 363

(三)居住 365

(四)交通 366

第二节 礼仪习俗 367

一、礼仪习俗的涵义 367

二、吴地礼仪习俗的内容 368

(一)婚嫁礼俗 368

(二)生育礼俗 369

(三)寿庆礼俗 371

(四)丧葬礼俗 371

第三节 岁时习俗 372

一、岁时习俗的涵义 372

二、吴地主要的岁时习俗 373

(一)春节 373

(二)立春 375

(三)元宵节 376

(四)清明节 377

(五)立夏 378

(六)端午节 378

(七)六月六 379

(八)七夕 380

(九)七月三十日 381

(十)中秋节 381

(十一)重阳节 382

(十二)冬至 382

(十三)送灶 383

(十四)除夕 383

参考文献 385

后记 389

撰稿人员情况 397

编后记 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