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法概论 1
第一章 中医内科学的发展概况 1
第二章 内科疾病的辨证 3
第一节 八纲辨证 3
第二节 脏腑辨证 5
第三节 六经辨证 13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 16
第五节 三焦辨证 18
第六节 气血津液辨证 19
第三章 内科疾病常用内治法 23
第一节 解表法 23
第二节 清热法 23
第三节 攻下法 24
第四节 和解法 24
第五节 温里法 25
第六节 补益法 25
第八节 理气法 26
第九节 理血法 26
第七节 消导法 26
第十节 固涩法 27
第十一节 开窍法 27
第十二节 镇痉法 28
第四章 内科疾病常用外治法 29
第一节 针刺法 29
第二节 磁疗法 30
第三节 推拿法 31
第四节 敷贴法 31
第六节 药枕法 32
第五节 刮痧法 32
第七节 穴位注射法 33
第八节 拔罐法 34
第九节 灸法 34
第十节 穴位埋线法 36
第十一节 耳针疗法 37
第十二节 热熨法 38
第十三节 熏洗法 38
第一章 常见症状的诊疗 40
第一节 发热 40
临床治法运用 40
第二节 咳嗽 44
第三节 肺痿 48
第四节 哮证 50
第五节 喘证 54
第六节 呕吐 58
第七节 胃痛 61
第八节 泄泻 65
第九节 腹痛 69
第十节 自汗、盗汗 73
第十一节 心悸 76
第十二节 胸痹 80
第十三节 不寐 84
第十四节 厥证 87
第十五节 胁痛 91
第十六节 头痛 94
第十七节 眩晕 98
第十八节 痉证 102
第十九节 瘿病 104
第二十节 鼓胀 107
第二十一节 黄疸 110
第二十二节 水肿 114
第二十三节 癃闭 117
第二十四节 腰痛 121
第二十五节 痿证 124
第二章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129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 129
第二节 上呼吸道感染 133
第三节 流行性腮腺炎 137
第四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40
第五节 白喉 144
第六节 百日咳 149
第七节 细菌性痢疾 154
第八节 脊髓灰质炎 160
第九节 病毒性肝炎 165
第十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169
第十一节 疟疾 173
第十二节 肺结核 179
第十三节 蛔虫病 185
第十四节 钩虫病 192
第十五节 伤寒与副伤寒 198
第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 202
第一节 急性扁桃体炎 202
第二节 慢性支气管炎 207
第三节 急性支气管炎 215
第四节 支气管哮喘 220
第五节 支气管扩张 232
第六节 肺炎 237
第七节 肺脓肿 241
第八节 肺癌 245
第九节 胸膜炎 251
第十节 肺气肿 254
第十一节 肺源性心脏病 260
第四章 循环系统疾病 266
第一节 风湿性心脏病 266
第二节 病毒性心肌炎 269
第三节 冠心病 272
第四节 高血压病 276
第五节 心律失常 282
第六节 心脏神经官能症 286
第五章 消化系统疾病 290
第一节 食管炎 290
第二节 慢性胃炎 294
第三节 消化性溃疡 299
第四节 上消化道出血 305
第五节 胃下垂 311
第六节 胃癌 317
第七节 肝硬化 321
第八节 胆囊炎与胆石症 327
第九节 溃疡性结肠炎 334
第十节 大肠癌 341
第十一节 原发性肝癌 346
第十二节 胰腺炎 351
第十三节 习惯性便秘 354
第六章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362
第一节 慢性肾炎 362
第二节 肾盂肾炎 370
第三节 尿毒症 373
第四节 泌尿系结石症 378
第五节 前列腺炎 382
第六节 男性不育 394
第七节 阳痿 405
第八节 早泄 415
第九节 遗精 423
第十节 遗尿 432
第七章 血液系统疾病 438
第一节 贫血 438
第二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443
第三节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48
第四节 白细胞减少症 452
第八章 新陈代谢与内分泌系统疾病 458
第一节 糖尿病 458
第二节 高脂血症 463
第三节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467
第四节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473
第五节 肥胖病 477
第六节 痛风 483
第一节 脑溢血 488
第九章 神经与精神系统疾病 488
第二节 脑血栓形成 492
第三节 偏头痛 496
第四节 三叉神经痛 501
第五节 面神经炎 507
第六节 内耳性眩晕症 512
第七节 肋间神经痛 517
第八节 坐骨神经痛 519
第九节 重症肌无力 522
第十节 癫痫 525
第十一节 精神分裂症 530
第十二节 神经衰弱 533
第十三节 癔病 537
第十章 结缔组织及其他疾病 542
第一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542
第二节 中暑 546
第三节 白塞氏病 549
第四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552
第五节 肩关节周围炎 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