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题 下 隋唐五代至清朝文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节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学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6685006
  • 页数:36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高校教材,针对在校大学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论著,是一部既简洁又清晰完善的文学史概论。

第一编 隋唐五代文学 1

第一章 初唐诗坛 5

第一节 “四杰”的创作及其意义 5

第二节 陈子昂的文学复古 10

第二章 盛唐诗坛 19

第一节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20

第二节 盛唐边塞诗派 32

第三章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50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 50

第二节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54

第三节 李白七古和绝句的艺术特色 56

第四章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64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 64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67

第三节 杜甫叙事诗和抒情诗的艺术成就 72

第四节 李白、杜甫的地位和影响 80

第五章 白居易及其诗歌创作 82

第一节 白居易的生平及诗歌主张 83

第二节 白居易的讽谕诗 86

第三节 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 90

第四节 白居易的闲适诗 95

第六章 唐代古文革新与韩愈、柳宗元的散文 98

第一节 古文运动的兴起及其理论 98

第二节 韩愈的生平及散文创作 102

第三节 柳宗元的生平及散文创作 107

第七章 杜牧和李商隐的诗歌创作 113

第一节 杜牧及其诗歌 113

第二节 李商隐及其诗歌 117

第八章 唐代传奇 123

第一节 唐代传奇兴起及繁荣的原因 123

第二节 唐代传奇的分期和主要内容 126

第三节 唐代传奇的艺术特色 138

第九章 唐五代词 142

第一节 词的兴起 142

第二节 温庭筠和“花间派” 144

第三节 南唐词人 148

第二编 宋代文学 154

第一章 柳永及其词 158

第一节 柳永的生平 158

第二节 柳永词的内容 160

第三节 柳永词艺术上的创新 162

第二章 欧阳修与北宋古文运动 167

第一节 欧阳修的生平及古文革新理论 167

第二节 欧阳修的散文及影响 170

第三节 欧阳修的诗词创作 174

第三章 苏轼 178

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178

第二节 苏轼的诗歌 180

第三节 苏轼的词 187

第四节 苏轼的散文 191

第四章 黄庭坚和江西诗派 195

第一节 黄庭坚的生平和思想 195

第二节 黄庭坚的诗学主张 197

第三节 黄庭坚的诗歌创作 201

第四节 江南诗派 207

第五章 李清照 209

第一节 李清照的生平和诗文创作 209

第二节 李清照词的内容及艺术 211

第六章 陆游及其诗词创作 218

第一节 陆游的生平 218

第二节 陆游诗歌的内容 220

第三节 陆游诗歌的艺术 225

第四节 陆游的词作 227

第七章 辛弃疾及其词作 230

第一节 辛弃疾的生平 230

第二节 辛弃疾词的内容 232

第三节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235

第三编 元代文学 239

第一章 关汉卿及其《窦娥冤》 241

第一节 关汉卿的生平 241

第二节 感天动地《窦娥冤》 243

第二章 王实甫《西厢记》 249

第一节 《西厢记》的主要人物形象 249

第二节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253

第三章 《琵琶记》 255

第一节 《琵琶记》人物形象的意义 255

第二节 《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259

第四章 元代散曲 261

第一节 散曲产生的原因及体制 261

第二节 散曲的分期及代表作家 262

第五章 宋元话本 270

第一节 话本及话本的体制特点 270

第二节 小说话本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点 272

第三节 讲史话本 277

第四编 明代文学 281

第一章 汤显祖与《牡丹亭》 286

第一节 汤显祖的生平与思想 286

第二节 《牡丹亭》的思想意义及艺术成就 288

第三节 汤显祖的其他剧作 292

第二章 明代拟话本小说 296

第一节 “三言”“二拍”思想上的突破 296

第二节 “三言”“二拍”艺术上的创新 304

第三章 长篇人情小说《金瓶梅》 311

第一节 成书时间、作者及主要内容 312

第二节 潘金莲形象的塑造及意义 315

第三节 小说艺术上的突破 319

第四节 小说的局限性 321

第五编 清代文学 323

第一章 《聊斋志异》 327

第一节 蒲松龄的生平和思想 327

第二节 《聊斋志异》的主要内容 328

第三节 《聊斋志异》的艺术造诣 332

第二章 《红楼梦》 337

第一节 作者生平、成书经过及版本 337

第二节 对“儿女真情”的发泄 339

第三节 《红楼梦》思想、艺术上的继承和超越 357

附录 364

一 参考引用书目 364

后记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