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原论 原道篇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唐君毅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0451911
  • 页数:423 页
图书介绍:本书第一卷论先秦哲学中之“道”。第二卷专论秦汉魏晋哲学中之“道”。第三卷为处理隋唐佛学中的形而上学问题的专著。

第一编 1

一 导言 孔子以来言仁之思想之数变,并自述究心于此问题之经过,及本文宗趣 1

第一章 孔子之仁道(上) 1

原道篇自序——述作缘起、其宗趣、内容之限极,与论述之方式 1

一 缘起 1

二 宗趣 3

三 内容之限极 6

二 仁德、事功、及志于道之含义 6

三 为仁之方、与忠、恕、信 10

四 论述方式 13

四 仁与礼敬 16

五 余言 16

导论上——道之名义及其类比 18

一 中国哲学中之“道”与西方及印度哲学中之相类似之名言 18

五 仁与智及勇、义 19

二 “道”之名义与“物”、“事”、“生”、“命”、“心”、“性”、“理”、“气”等之名义 21

三 道之字原之义与引申义、一道多名、道之交会,与存在即道 22

六 孔子自心上说仁之旨、及孔颜乐处之问题之讨论 22

四 道之远近、大小与曲直、非道之道、平行道、与相贯道 25

五 发现道、创成道、目的道、手段道,与道不同之论争,其相容以并存,及哲学思想中之“道”之次第修建之历史 27

第二章 孔子之仁道(下) 27

一 天命思想之三型与孔子之说 27

一 中国人文中之不言之道,及言中之道,与孔子之契在不言之道,而为言 30

导论下——孔子所承中国人文之道 30

二 天命、自命与义之同义及异义,与义命不二、及天命不已 31

二 虞夏书商书中哲学性观念之次第生起 32

三 殷周之际与周初之王道,及人文礼乐之道 35

三 天与己及人之存在意义,及知天命、俟天命、畏天命之不同意义 36

四 周之礼教及春秋时人之言文德、天道、人道,及孔子以后中国思想之尊道 39

四 孔子之天与人格神 40

五 如何理解孔子之言鬼神 42

五 “中”国哲学与中和之道 43

六 孔子言鬼神之含义,与礼与仁 46

上下篇结论 50

第三章 墨子之义道(上) 53

一 略述墨学之演变,及本文宗趣 53

二 由仁义之不同,辨墨子之兼爱为以义说仁之义道 58

三 由墨子之言人当兼爱之理由,辩墨子之兼爱为客观之义道 65

四 非攻、节葬、节用、非乐,与人民之生存及经济生活中之义道 68

五 尚贤、尚同,与社会政治上的义道 71

第四章 墨子之义道(下) 71

六 天与鬼神之义道,及天鬼神及人交互关系之“宇宙的义道” 77

七 非命,与外无限制之绝对的义道 86

八 总论墨学中之义道之大 88

第五章 孟子之立人之道(上) 93

一 导言 述中国历代孟学之三变,及孟子之兴起人之心志以立人之道 93

二 孟子言道与孔墨之不同,及孟子之人禽之辨 95

三 仁义之心,与义外义内之辨 100

四 孝弟与行义之道 103

五 孟子言学者之志,及生与义 108

第六章 孟子之立人之道(下) 110

六 孟子言君子之所乐、所欲、与所性 110

七 孟子言成德之历程 113

八 孟子言尽心知性以知天、存心养性以事天、及立命之含义 114

九 孟子之养气,与知言之学 117

十 孟子之言王者之政与民之兴起,及圣贤豪杰与王者、学者之兴起 121

第七章 道家之起原与原始型态 126

一 道家思想之起原与杨朱之说 126

二 陈仲史之忍性情、与它嚣魏牟之纵性情之说 129

三 田骈、彭蒙、慎到之弃知去己之论及其意义与价值 130

四 老庄对知与己之观念,及老子之道与田骈、彭蒙、慎到之道之异同之分际 136

五 庄子之道与老子之道及田骈、彭蒙、慎到之道三者之分途 140

第八章 老子之法地、法天、法道,更法自然之道(上) 144

一 老学简史,及吾论述老学之经过 144

二 人法地,与地上之物势中之道 150

三 地法天,与人由法天以法道之义 156

第九章 老子之法地、法天、法道,更法自然之道(下) 161

四 天之道、与道、及人之直接法道义 161

五 修道者之安久于道、与道之常、及道法自然义 166

六 老子言道、德、仁、义、礼之层面,与法道之四层面之对应关系之讨论 170

七 老子通贯四层面之言、与正反相涵之四义、及道之诸性相 172

八 余论:老子之道是否为实体之问题,与本文之宗趣 177

第十章 庄子内篇中之成为至人神人真人之道(上) 179

一 庄子之道,与老子田骈慎到之道不同,与其关连之际 179

二 庄子之至人、真人、天人、圣人、及内七篇中之问题 182

与其关连 182

三 逍遥游之无名、无功、无己之义 184

四 齐物论中之齐物我是非义 186

五 养生主中之生命舆心知共流行义 188

第十一章 庄子内篇中之成为至人神人真人之道(下) 195

六 人间世之“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义 195

七 德充符之“才全而德不形”义 199

八 大宗师中之“天人不相胜”、及真人之生活 200

九 应帝王所归之“未始出吾宗”义 215

第十二章 综述庄子外杂篇之义,并附论韩非子及管子中之道家言 218

一 综述庄子内七篇大旨 218

二 外杂篇言天地万物之道之义 220

三 道之超知义、不可言说义,及通言默义 223

四 遗世忘世义 225

五 生死义 226

六 凝神于物义 226

七 外杂篇言“主于内以应外”之同于内篇者,及其“内顺外俱运”,所成立之人道治道 228

八 世愈降而政愈衰之说 230

九 任性之自然之说 231

十 扬老抑孔之说之衍成 232

附论 韩非子解老喻老及管子心术内业中之道家言 234

一 韩非子解老喻老篇言道与理之义及不制于虚之虚 234

二 管子心术与内业言心中之心、及精气神之修养 236

第十三章 荀子之成人文统类之道(上) 241

一 荀学简史 241

二 总述荀子之道之别于墨孟庄之道 242

三 荀子言天与人分职之学 243

四 荀子言心与道之关系 246

五 荀子如何辨人心与道心 253

六 治心之道、与所知之事物之道、及知道与行道之关连 258

第十四章 荀子之成人文统类之道(中) 262

七 道、人道、圣王之道、贯于古今历史之道、及荀子何以非斥诸子所言之道 262

八 为学以“备圣心”、而“化道”之义 267

九 修身以学圣之道及荣辱之义 269

第十五章 荀子之成人文统类之道(下) 274

十 圣学与王道 274

十一 王者之政制、富国之道、及王道、霸道之分 277

十二 君道、臣道、致士之道、师术、及用兵强国之道?HT? 280

十三 荀子礼论、乐论大义及其论礼乐之要旨 282

第十六章 韩非子之治道(上) 287

一 韩非子所感之政治问题 287

二 韩非子言人君之虚静之功 291

三 韩非子与申不害之言术与儒家之用贤之关系 292

四 韩非子与商鞅之言法及墨家言法之关系 294

五 韩非与慎到之言势与权 297

第十七章 韩非子之治道(下) 299

六 韩非言权当独制之理由,与其对人性之各自为计之观察 299

七 用“人自计虑其利害之私”,以使人弃私曲、行公法之道 301

八 韩非对他家之治道之抨击 303

九 韩非之治道之性质,与其解老之道 306

十 余论:韩非思想之效用与其悲剧命运 307

附论 韩非子以后之治道,及管子书中言治道之方向 309

第十八章 周秦诸子对“名言”之道(上) 313

一 论名言之道为一义上之高一层次之道 313

二 名字、名谥、孔子正名之教、及墨子之“言”“义”之义 314

三 道家对名闻及以名言成辩之态度与儒墨之异同 317

四 惠施之辩与其归趣 322

第十九章 周秦诸子对“名言”之道(下) 328

五 公孙龙之名实论 328

六 公孙龙之白马论、坚白论 332

七 公孙龙之通变论 336

八 公孙龙之指物论 339

九 公孙龙至墨辩及荀子正名、法家言名、至尹文子言名之发展 344

第二十章 庄子天下篇之内圣外王之道与大学之明明德于天下之道 348

一 晚周之学术融合之趋向,及圣王之名义之变迁 348

二 天下篇论道术之规模 350

三 圣王之道术之全 352

四 礼记之成书,与对其前儒家思想之承继 354

五 大学之兼摄孟荀义,而以本末、终始,贯儒家之内圣外王之道 356

六 大学之始终本末相贯义 358

一 中庸之道之兼横通内外,与纵通天人义,及首章所谓天命与性、道、教之义 361

第二十一章 中庸之诚道 361

二 中庸之诚道,及圣德与天德义 365

三 中庸本书所言之义理在思想史上之价值 369

第二十二章 礼记中之礼乐之道与天地之道(上) 373

一 礼运大同章之问题,及其在礼运篇中之本旨 373

二 礼之原始 378

三 礼运言“内顺于己、外顺于道”之祭祀之礼、“天不爱道”之义,与中庸言道之旨 379

四 礼运及礼记他篇,论祭祀中之报本返始与道福 380

五 礼之用、与人义、及人对生命之始终之尊重,礼仪中人与天地万物之德之表现、与用物中之德性 383

六 礼之行为之本质 388

第二十三章 礼记中之礼乐之道与天地之道(下)并论孝经之孝道 388

七 乐与礼之关系,及乐在中国文化中之原始地位 391

八 乐记言乐所重之义,与孟荀言乐所重之义之不同 393

九 礼乐之道,与天地万物鬼神之道 395

十 论孝经以孝为天经、地义、民行之道 396

第二十四章 易传之即易道以观天之神道(上) 401

一 易经一书之起原 401

二 无思、无为、至有思有为之心境,及其含义 404

三 一阖一辟之道,与知来之神 407

四 卜筮所预设神明之知,及其含义 408

五 人之观“感应变化”,以形成人之神明之知之道 410

第二十五章 易传之即易道以观天之神道(下) 413

六 神明之知与德行之关系 413

七 易传中即得失、利害、以修德之义 414

八 略说卦与爻之象征意义——物、事、文、与爻之相应,及爻所以当变之理由,与变则通,及道与神 415

九 物之具德、天地之心,与人之观自然物以修德之道 417

第二编 425

第一章 阴阳家与秦汉学者顺天应时之道及其历史演变意识 425

一 阴阳家之顺天应时之道 425

二 阴阳与五行之名义,及五德终始说之起源 428

三 秦汉时人之历史时代意识 432

四 天时与人事历史中之节度意识 436

第二章 秦汉学者之言学术之类别与节度,以形成学术人文之领域之道 439

一 汉世学者之历史精神,及司马谈、班固对学术思想之类别与节度之论述,及学术、人文领域之形成 439

二 汉世经学思想中礼制之道,见于白虎通义者 445

三 汉世学者之摹拟为学之道,见于扬雄者 450

四 汉世学者以批评为学之道,见于王充者 452

第三章 秦汉至魏晋学者之法天地以设官分职之道,及对人之才性之品类之分别与对人物之品鉴之道 456

一 秦汉学者及董仲舒之言法天地之政道 456

二 董仲舒书及周礼之言官职之类别 459

三 秦汉学者之辨人物之才德才性之品鉴之道,与魏晋人对才德才性之表现所成之人物风度之品鉴之道 463

一 神仙意识之原始及方术内学之流 469

第四章 秦汉之神仙思想与炼养精气神之道,与道教思想之发展 469

二 儒家之内心之学,与道家之内心之学,及先秦儒道之家言精、气,与神之意义 473

三 董仲舒与淮南子之重精为气神之本之义 478

四 淮南子,与汉以后之道教之发展 482

第五章 春秋学中之对善恶是非之褒贬之道 486

一 春秋书之性质问题 486

二 春秋三传家对史事之态度,与他家之不同,及本义理以评断史事之态度之三型 489

三 董仲舒之春秋学 494

四 董仲舒之文质三统之更迭为用之道 500

一 略说历代易学之多方及学易之兴趣之种种,与汉易之问题 504

第六章 汉代易学中之易道及其得失与流变 504

二 汉世今古文易学之演变 507

三 汉代易学之用于占卜与释经文者之评论 511

四 汉代易学之价值,在以易卦虚涵天地万物之变化,而提出种种观之之方式范畴,及汉易之二宗 513

五 略说后世言象数之易学之流变,及其循汉易之道路,而更进之义 517

第七章 五行之义、六十甲子义,及其用于易学之得失 520

一 五行之概念,及其可成为普遍的思想方式之理由 520

二 以五行言甲子之意义及其问题 523

三 五行之哲学,及用五行释易经经文,与其他汉易之共同得失 529

一 王弼易学之性质 532

第八章 王弼之由易学以通老学之道(上) 532

二 明彖与统宗会元之理 533

三 明爻通变及位与情趣 535

四 在整个之卦中,爻之适时之变 538

五 象、言,与意之关系 540

第九章 王弼之由易学以通老学之道(下) 544

六 “复”、“无”、“感”及老、易之会通 544

七 王弼之老学道路,及老学发展之诸道路 547

八 王弼以虚通之境言老子之道之义,及无为之义 549

九 物之由于虚通之境,即由于道之义与自然义 551

十 道之名称,及“无名无称”之域 553

十一 由道之无之虚涵物之有,及物凭之而定性,得其精、真、信之义 556

十二 王弼之言道与德,及王弼与老子言道之论之高下与得失 558

第十章 郭象庄子注中之言自然独化与玄同彼我之道 562

一 魏晋之时代精神 562

二 郭象之注庄在庄学中之地位 563

三 玄学中之自然义与郭象自然、自生、独化义 566

四 郭象之超因果义,与无无义 569

五 各据性分,物冥其极义,及与化为体义 572

六 郭象言逍遥、齐物、养生等与庄子之本义 574

一 文学艺术之所以可能在反省的观照,与玄理中之虚无寂寞义 580

第十一章 魏晋之玄理与文学艺术中之道 580

二 陆机言文学形成之心意历程 584

三 刘彦和论文学中之“神思”与“志气” 586

四 “心生、言立、文明”之道之涵义 588

五 言意之内外问题,及文学中之道家义与儒家义之会通 590

六 嵇康论声音之道与“宣和情志”义 593

七 宗炳之以“澄怀味像”论画道,及其言“应会感神,神超理得义” 596

第三编 601

第一章 中国固有哲学中之道与佛道之交涉(上) 601

一 印度佛学之根本问题与其思想方向 601

二 佛学之传入中国与般若之教 606

三 僧肇之物不迁义与玄学义 608

四 不真空论言有无、真俗义,及王弼、郭象之有无义 612

第二章 中国固有哲学中之道与佛道之交涉(下) 616

五 般若无知论言心知,与中国固有思想中言心知之同异 616

六 执见之起源,一般艺术、哲学之观照心,与佛家之观照心、悲悯心 623

七 佛学之工夫论,与道生之学 626

八 佛家之境地论与果德论,及中国佛学之分流 629

第三章 成实论、中论,至成实宗之中道论 632

一 成实论之辨假名有与实有 632

二 成实论与不空假名、空假名及假名空 638

三 中论与成实论之异同 640

四 中论之破生灭等范畴之哲学意义 642

五 关系与关系项之宛然有而实际空义 646

六 中论言性空,与成实论、僧肇言空之异同 649

七 附论:法相唯识宗对“假”、“实”、“空”、“有”之分别,与般若宗之义之不相违 653

第四章 般若三论宗之二谛义与吉藏之中道义及佛性义(上) 659

一 二谛之根据问题 659

二 二谛异体、同体之三家义 661

三 吉藏言二谛是教、不二为理义 664

四 吉藏言二谛之绝名义与不绝名义 671

第五章 般若三论宗之二谛义与吉藏之中道义及佛性义(下) 676

五 吉藏之以中道说佛性义 676

六 吉藏学在中国佛学思想中之地位之衡定 684

第六章 智?在中国佛学史中之地位与其判教之道(上) 688

一 智?与中国固有之哲学 688

二 智?之学之规模,与其判教论之特色 691

三 智?言本迹、权实义,与其言权实智之进于吉藏者 695

四 本迹之十妙之开合,与四教之判分 698

五 智?对化法四教之形式的分别,其七种二谛义与吉藏四重二谛义之对比,及其依三谛、四谛以判教义 699

六 四教之实质的分别,与小乘藏教 704

第七章 智?在中国佛学史中之地位与其判教之道(下) 704

七 大乘教与通教义 706

八 智?之言别教义 708

九 智?之言圆教义 714

第八章 智?之圆顿止观论 718

一 观心成不思议境与一心三观 718

二 破法遍与三观 722

三 一念三千义 724

四 观当前一念心之意义 726

五 对无明与法性之圆观 728

六 圆观中之上下二层义,及无明即法性、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与不脱而脱义 730

第九章 法相唯识宗之佛学道路 735

一 法相唯识学之渊源 735

二 法相唯识宗与般若宗之思想道路方向之同异 739

三 境不离识义,及三性义之契入 741

四 法相唯识宗对心理之反省的分析与追溯之态度 743

五 赖耶识之存在之契入 745

六 末那识之存在之契入 747

七 末那识与人我执、法我执,及不善心所与善心所 750

八 转识成智之可能与缘生正理 753

一 大乘起信论之时代与其宗趣及内容 759

第十章 大乘起信论之佛学道路 759

二 心真如门 763

三 心生灭门与本觉、始觉、究竟觉义 765

四 不觉义 769

五 无明熏习相应染、与染净心法之熏习 773

六 对治邪执、及止观方便、与发心 775

第十一章 华严宗之判教之道及其法界观(上) 779

一 导言 779

二 法藏判五教十宗之大旨 781

三 法藏所传唯识、般若二宗之判教论,及其论“破”“立”,与论护法、清辨立义之相违中之相顺 785

四 法藏对唯识宗之三性义,及般若宗之二谛义之融通 787

五 总述法藏融摄般若二谛与唯识三性之根本旨趣 792

六 法藏对大乘起信论之重释,及事理无碍、真如随缘不变义 793

第十二章 华严宗之判教之道及其法界观(中) 796

七 唯识宗之重缘生义,及法藏对缘生与种子义之重释 796

八 圆融的缘起论之应用,及佛性真如之随缘不变义、及本觉始觉义 804

第十三章 华严宗之判教之道及其法界观(下) 809

九 顿教之地位 809

十 华严之圆教义与天台之圆教义 812

十一 佛法十义及理事无碍观、事事无碍观 817

十二 法藏言十玄、六相、及华严法界观 820

第十四章 宗密论禅原与禅宗之道 824

一 导言 824

二 禅宗之三宗与三教 825

三 禅定、禅观、与教义关系之理解 830

四 禅宗之言说方式,与华严之事理无碍、事事无碍义 835

五 禅宗之言说与超言说,及道之通流 839

第十五章 湛然以后之天台宗之佛道与他宗佛道之交涉 841

一 湛然以后之天台学中之论争,及湛然之学与智?之学之不同 841

二 湛然之心色不二义、依正不二义,及草木成佛义 844

三 以一念理具三千说体用、因果义 845

四 佛不断性恶义 846

五 天台宗山家、山外所争之问题,与山家、山外在中国佛学中之地位 848

六 山家山外之论义之相反与相成 852

附说:天台山家、山外之争后之中国佛学之一方向 858

第十六章 略论佛学以外之南北朝至隋唐学术中之道,及宋以后学术中之重守道及辨道 862

一 佛学以外之南北朝至隋唐之哲学文学中之道 862

二 五代宋以后中国哲学中之守道精神 866

三 宋以后讲学之重宗旨,及学术之辩争 869

四 清之文字训诂等学之本原,及宋以后学者之守道、辨道精神之价值 872

附录 876

本书作者其他著作 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