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学术思潮 1
一、学术界之方向与学者之责任 3
二、中国新哲学之创造 42
三、科学与哲学之携手 66
四、人生观论战之回顾 79
五、思想的自主权 93
六、当代政治思想之混沌 99
七、德国经济学之特点 105
八、中外思想之沟通 111
九、东西政治思想之比较 115
十、《五十年来德国学术》序 124
十一、黑格尔之哲学系统与国家观 135
十二、黑格尔之哲学系统及其国家哲学历史哲学 145
十三、关于黑格尔哲学答张真如先生 172
十四、再与张真如先生论黑格尔哲学 178
卷下 民族复兴 201
十五、中华新民族性之养成 203
十六、从东北热河的失陷说到复兴民族的责任 226
十七、民族复兴运动 235
十八、中华民族复兴之精神的基础 242
十九、历史上中华民族中坚分子之推移与西南之责任 249
二十、覆王吉占(恒)论广西居民来源书 255
二十一、中华历史时代之划分及其第三振作时期 260
二十二、山西对于未来世界战争之责任 268
二十三、十九世纪德意志民族之复兴 272
二十四、常燕生《德意志民族自由斗争史》序 277
编者跋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