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革命产物: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的创立 1
第一章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 1
二、智慧光芒: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基本思想 5
三、永恒价值: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的历史地位 16
第二章 奠基成果: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 21
一、历史必然: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21
二、卓越贡献: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重要内容 29
三、个性特征: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特色 38
四、根本指针: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现实意义 40
一、时代精神: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形成的发展 44
第三章 独特贡献: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 44
二、丰富内涵: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科学体系 48
三、实践品质: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主要特色 56
四、伟大旗帜: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历史地位 58
第四章 最新成果:江泽民统一战线理论 62
一、时代呼唤:江泽民统一战线理论形成背景 62
二、与时俱进:江泽民统一战线理论的创新 65
三、独具特色:江泽民统一战线思想的特征 81
四、一脉相承:三代领导人统一战线理论比较 84
一、马克思: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90
第五章 统一战线的基本问题:性质地位与作用 90
二、毛泽东: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法宝 92
三、邓小平:统一战线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 96
四、江泽民:新世纪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方针绝不能动摇 99
第六章 统一战线的主体:农民问题 103
一、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若没有农民的合唱,不免要成孤鸿哀鸣 103
二、毛泽东: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107
三、邓小平:农民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力军 111
四、江泽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117
一、列宁:要争取大批的知识分子参加统一战线 121
第七章 统一战线的重要工作:知识分子问题 121
二、毛泽东: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才能发展革命统一战线 123
三、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29
四、江泽民: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134
第八章 老而新的统一战线对象: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 140
一、恩格斯:剥夺剥夺者 140
二、毛泽东:从保护利用到限制改造 142
三、邓小平: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 149
四、江泽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152
第九章 统一战线的核心:领导权问题 156
一、马克思:是你领导着魔鬼走,而不是魔鬼领导着你走 156
二、毛泽东: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 158
三、邓小平: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166
四、江泽民:加强和改善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 170
第十章 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人民政协 174
一、毛泽东: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 174
二、邓小平:人民政协的任务十分光荣,工作大有可为 180
三、江泽民: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 186
第十一章 统一战线中的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191
一、列宁:民主政党是无产阶级在革命中争取合作的对象 191
二、毛泽东: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93
三、邓小平: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优点 198
四、江泽民: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05
第十二章 统一战线的突出问题:祖国统一新构想 211
一、毛泽东:“和为贵”、“一纲四目” 211
二、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215
三、江泽民:促进祖国统一的“八项主张” 221
第十三章 统一战线中的民族问题 228
一、马克思: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 228
二、毛泽东:积极引导各民族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230
三、邓小平:建立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 236
四、江泽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41
一、马克思:宗教是现实世界的颠倒的关系的反映 248
第十四章 统一战线中的宗教问题 248
二、毛泽东:共产党人可以和宗教徒建立统一战线 252
三、邓小平:努力做好团结、教育、引导宗教界人士的工作 257
四、江泽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64
第十五章 华侨工作中的统一战线 273
一、毛泽东:侨务工作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73
二、邓小平:海外侨胞是爱国的 279
三、江泽民:新移民是华侨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对象 286
第十六章 建立和发展国际统一战线 289
一、列宁: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289
二、毛泽东:建立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 291
三、邓小平:改变“一条线”,构建“大三角” 299
四、江泽民:改善和调整大国关系,积极推动多极格局的建立 305
余论 310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特征 310
二、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发展的新趋势 314
三、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基本问题和根本任务 316
四、全面开创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局面 317
参考文献 321
后记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