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概述 1
卷二 大事记 6
卷三 自然地理 32
第一章 地质、矿产 32
第一节 地质 32
第二节 矿产 36
第二章 地貌 42
第一节 地貌特征 42
第二节 地貌分布 43
第三节 滑坡及崩塌 45
第三章 气候 46
第一节 光照 46
第二节 气温及热量资源 47
第三节 地温 48
第四节 降水 49
第五节 空气湿度和蒸发 51
第六节 气压与风 52
第四章 水文 54
第一节 地表水 54
第二节 地下水 58
第五章 土壤 61
第一节 土壤分布 61
第二节 土壤肥力状况 62
第六章 植被 63
第二节 植被分布 64
第一节 各区植被特征 64
第七章 景观 66
第一节 自然景观 66
第二节 文化景观 68
第八章 土地与人口 78
第一节 土地人口形势 78
第二节 耕地与人口 80
第三节 人口密度 83
第一节 机构沿革 85
第一章 县级机构 85
卷四 土地管理机构 85
第二节 党、团建设 87
第二章 乡村级机构 89
第一节 乡(镇)级机构 89
第二节 村级机构 91
卷五 土地所有制 92
第一章 土地私有制 92
第一节 奴隶主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92
第二节 农民土地所有制 94
第二章 土地公有制 96
第一节 氏族公有制 9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 96
卷六 土地赋税 99
第一章 农业税 99
第一节 田赋 99
第二节 农业税征收 100
第一节 税额 104
第二章 耕地占用税 104
第二节 征收 105
第三章 城镇土地使用税 106
第一节 范围及税额 106
第二节 征收 107
第四章 契税、规费 107
第一节 契税 107
第二节 规费 109
卷七 土地利用 111
第一章 农业用地 111
第一节 种植业用地 111
第二节 林业用地 113
第三节 水利用地 115
第四节 畜牧业用地 116
第五节 渔业用地 117
第二章 非农业用地 117
第一节 工业用地 117
第二节 商业、服务业用地 119
第三节 仓储用地 120
第四节 交通用地 122
第五节 住宅用地 123
第六节 市政公用设施绿化游览用地 125
第七节 公共建筑用地 126
第八节 其它用地 128
第三章 土地规划 131
第一节 农业区划 131
第二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41
第四章 土地开发复垦 148
第一节 荒、低资源调查 148
第二节 开荒造地 149
第三节 治理黄河造田 152
第四节 河道垫地 153
第五节平整土地 154
第六节 基本农田保护 155
第一节 地籍管理沿革 156
卷八 土地管理 156
第一章 地籍管理 156
第二节 土地申报登记 174
第三节 土地详查 184
第四节 确权发证 194
第五节 地籍挡案管理 196
第六节 土地价格、定产 196
第七节 城区土地定级估价 201
第二章 建设用地管理 205
第一节 农村宅基用地 205
第二节 乡(镇)村企业用地 211
第三节 国家建设用地 213
第三章 土地监察 233
第一节 监察机构 233
第二节 执法监察 233
第三节 法制建设 235
第二节 宣传活动 237
第一节 宣传组织 237
第四章 土地宣传 237
第五章 土地纠纷调处 250
第一节 黄河滩地纠纷 250
第二节 其它土地权属争议 256
第六章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262
第一节 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 262
第二节 乡(镇)企业用地有偿使用 267
第三节 国有土地出让、转让 272
卷九 科研成果 274
第一章 省级成果 274
第一节 农业区划 274
第二节 山区农村经济综合发展规划 274
第三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275
第二章 郑州市级成果 275
第一节 农村经济综合开发规划 275
第三节 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 276
第四节 “四荒”、“四低”资源调查及开发研究 276
第二节 黄河滩涂现状调查与开发规划 276
卷十 先进工作者及先进单位 278
第一章 人物 278
第一节 简介 278
第二节 土地开发复垦名录 281
第二节 省级 286
第三节 郑州市级 286
第一节 国家级 286
第二章 先进工作者 286
第三章 先进单位 287
第一节 国家级 287
第二节 省级 287
第三节 郑州市级 288
附录 290
(一)土地管理主要文件 290
(二)土地使用证式样 303
(三)《爱我中华大地》书画作品选 304
编后记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