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学界泰斗”蔡元培:崇尚自由,树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新风 3
1.“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3
2.彻头彻尾整顿北京大学 6
3.“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遍及北京大学 10
4.大力扶植社团 13
5.支持进步发起的“绝地反击” 16
6.蔡元培的傲骨:不做政府任命的校长 19
第二章 北大“功狗”蒋梦麟:负笈西洋,学贯中西文化 23
1.蒋梦麟早年经历 23
2.确立教育思想 26
3.与北京大学结缘 29
4.有魄力、有担当的豪杰 33
5.抗战中的北京大学 35
6.办事高明的北大“功狗” 38
第三章“南开之父”张伯苓:转移风俗,创造私立大学神话 43
1.“弃武从教”的真实原因 43
2.从培训与选拔教员入手 46
3.“允公允能”的教育思想 49
4.治学精神在校园流淌 53
5.成为南开大学的精神符号 55
6.张伯苓的美育和美育心理思想 57
第四章“浙大保姆”竺可桢:以死求知,全力维护学术的独立 63
1.与浙江大学“偶遇” 63
2.辗转迁徙的“折腾岁月” 66
3.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 69
4.“浙大保姆”的由来 72
5.竺可桢管理大学的“绝学” 75
6.“求是”精神,留给后人 78
第五章 “中大先驱”罗家伦:追求信仰,让学术独立响彻四方 83
1.最年轻的校长 83
2.学术独立与“四化”政策 85
3.从兴师重教开始 88
4.为清华基金而奋起反击 91
5.临危接任中央大学 94
6.大学教育战线上的“健将” 97
第六章清华“终身校长”梅贻琦:研求真理,提倡“吾从众”的民主作风 101
1.基督徒与儒者双重文化身份 101
2.清华大学校园里的新面孔 104
3.与清华大学的“一见钟情” 107
4.寡言君子的“稳” 109
5.梅贻琦的“慢” 113
6.西南联大的“老船长” 117
第七章“金陵女儿”吴贻芳:态度严谨,用责任释放“金陵精神” 121
1.自古英雄多磨难 121
2.中国第一位女博士校长 124
3.着手实施改革 127
4.吴贻芳的人格教育 130
5.桃李满天下的“999朵玫瑰” 132
6.《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位女性 135
第八章 “川大旗手”任鸿隽:传播科学,主张“革命救国” 139
1.绝不雷同的教育主张 139
2.开风气之先,极一时之选 142
3.“口水战”之后的被迫辞职 145
4.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自学研究能力 147
5.迁址望江,成为著名校园 149
第九章交大“领路人”唐文治:弃官从教,以教育为命根 153
1.对立国之本的思考 153
2.结缘南洋大学 156
3.中国工科教育管理第一人 158
4.注重实践机会 163
5.不该遗忘的国学大师 165
第十章“广大勇夫”马君武:投身教育,誓言为国家谋福利 169
1.家道中落的苦孩子 169
2.心系政治的工学博士 171
3.翻译大家和诗人 173
4.接任广西大学校长 175
5.“北蔡南马”的由来 178
6.“勇夫校长”的由来 180
第十一章 “民主大家”胡适:众望所归,民主自由治校 185
1.与中国公学的情缘 185
2.胡适和他的贡献 189
3.向人权和自由发起挑战 192
4.投身于北京大学 195
5.不遗余力争取学术独立 197
6.胡适谈大学毕业后如何避免堕落 200
第十二章“东大之父”郭秉文:持平办学,民主与效率兼顾 205
1.参照美国模式谋发展 205
2.从“南高”到“东大”的漫长过程 207
3.郭秉文和他的“寓师范于大学中” 210
4.突如其来的易长风波 212
5.郭秉文提倡的“平”的内涵 214
6.郭秉文对东南大学的贡献 216
第十三章“数学泰斗”熊庆来:八年留学,尽瘁于学术事业 221
1.确立“科学救国”的思想 221
2.熊庆来的数学之路 223
3.持续培养人才——熊庆来最好的教育经验 225
4.为教育鞠躬尽瘁 227
5.“伯乐”鼎力帮助“千里马” 229
6.熊庆来的办学宗旨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