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最深刻 群众最智慧》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庆丰,杨根龙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010150826
  • 页数:24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前言邀请我国著名哲学家、武汉大学原校长陶德麟教授作序,主要介绍本书写作的背景、意义和特点。主体内容共七章。写作的总体思路如下:第一章讲清楚谁是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群众,这是本书的前提。第二章阐明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群众,即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主体内容,这是本书的关键。紧承这一主体内容,第三章先阐明唯心主义再从历史必然性和逻辑必然性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抛开唯心主义的种种谬论,重新发现群众、高看群众,即为什么能把群众当做历史的真英雄,这是本书的核心。第二章第三章采用纵向的事实分析与逻辑分析,初步揭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内涵。第四章则采用横向的分析方式,从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政党与群众这一角度,阐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外延,进一步深化和延展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这一研究和阐释对象的理解和认识。第五章和第六章则是站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角度,从宏观上阐释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如何把自己的核心“观念”转化为实践、实际的,并力图探索马克思主义政党践行自己群众观的历史经验。这是本书的重要目目的。第七章则是立足当代中国,从三个层面,较为深入地分析为什么当前中国共产党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导语 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 1

一、中国梦是人民的梦 1

(一)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1

(二)中国梦的人民主体性 7

(三)汇聚人民智慧和力量实现中国梦 11

二、在深入研究和阐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助推中国梦 17

(一)依靠群众需研究和发动群众 17

(二)以问题为导向创新群众观的研究与宣传 23

第一章 谁是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群众 26

一、经典作家如何定义群众 26

(一)马恩列对群众的定义 27

(二)毛泽东、邓小平对群众的定义 32

二、经典作家定义群众的特点 38

(一)从阶级的角度定义群众 38

(二)从质与量的角度定义群众 40

(三)从“现实的人”的高度定义群众 45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群众 47

一、群众是社会的主人 47

(一)群众是社会生产的主导者 49

(二)群众是发展利益的享有者 54

(三)群众是社会关系的变革者 59

二、群众是自我的主导 61

(一)群众能够自己认识自己 62

(二)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 64

(三)群众如何解放自己 66

三、影响群众创造历史的因素 70

(一)经济因素 71

(二)政治因素 72

(三)文化因素 73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正确认识群众 77

一、唯心主义掩盖了群众的历史地位 77

(一)唯心主义崇拜英雄和精英 78

(二)唯心主义贬低群众的原因 84

二、马克思主义正确“发现”群众的时代契机 89

(一)社会化大生产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形成 89

(二)工人群众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形成 97

三、马克思主义重新“发现”群众的逻辑必然 99

(一)实践是历史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99

(二)群众是实践发展的第一推手 104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怎样看待群众与政党关系 109

一、政党源于群众 109

(一)政党源于群体的利益分化 110

(二)政党需要争取群众 116

二、群众需要政党 120

(一)实现和维护各项利益 121

(二)促发和引领政治革命 125

三、熔铸政党与群众的血肉关系 129

(一)领导干部:别把自己不当群众 130

(二)普通群众:别把自己看得很低 135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贯彻自己的群众观 138

一、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社会制度层面的运用 138

(一)社会主义以“社会”、“大众”为主体 139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大众为主人 148

二、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执政理念层面的运用 154

(一)“观念”与“路线”的辩证关系 154

(二)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的创造性运用 157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政党有哪些群众工作经验 167

一、思想教育引领与物质满足相结合 167

(一)用科学理论武装群众 167

(二)用生活富裕满足群众 174

(三)思想教育与物质满足同时抓 177

二、作风建设与能力建设相结合 179

(一)始终以优良作风取信于民 179

(二)不断以高超能力服务于民 183

(三)作风建设与能力建设两手抓 187

三、服务群众与教育群众相结合 188

(一)不断服务群众,防止官僚主义 189

(二)适时教育群众,防止民粹主义 190

四、带着理性与带着感情相结合 195

(一)人有两重性 196

(二)把理性与感情贯穿到服务群众全过程 197

五、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分开抓 199

(一)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 199

(二)以不同方式解决两类矛盾 201

第七章 为什么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204

一、从方法论角度看 204

(一)从劳动—实践的层面来认识和改造世界 205

(二)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根本方法 208

二、从党群发展的现状看 211

(一)党的新变化 211

(二)群众的新变化 216

三、从国外政党的经验教训看 221

(一)国外执政党建设的有益经验 221

(二)国外政党的深刻教训 223

四、从提高自我修养与素质角度看 225

(一)个体只有融入大众之中才是最快乐的 225

(二)个体只有善于学习他人才是最聪明的 226

结语 在践行群众观的伟大实践中夯实长期执政的群众根基 230

一、党长期执政离不开人民的支持 230

(一)长期执政是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 231

(二)长期执政必须始终赢得人民群众 234

二、夯实党长期执政的群众根基 238

(一)坚持党的宗旨和信仰,占领长期执政的思想道德制高点 238

(二)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占领长期执政的政治制度制高点 239

(三)坚持科学发展,争取群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242

(四)坚持公平正义,争取更多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244

后记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