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史集 3
前言 3
世界小说流派发展的一个轮廓——《世界小说流派经典文库》总序 5
世界短篇小说的源与流——《世界短篇小说精品文库》总序 36
世界心理小说类别的划分——《世界心理小说名著丛书》总序 44
散文的疆界在哪里?——《世界散文经典丛书》总序 48
法国短篇小说的文学背景与自身发展——《法国短篇小说选》编选者序 53
法国心理小说的发展历程——《法国心理小说名著选》编选者序 80
长河上的胜景——《法国中篇小说选》编选者序 123
法国大革命与文学——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的献词 143
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导论——《法国自然主义作品选》编选者序 149
法国散文的风貌特色——《法国散文选》编选者序 174
权威的文学庙堂——龚古尔文学奖——《法国龚古尔奖小说名著大系》总序 184
凝现时序的纪念碑——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致普鲁斯特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贺词 194
法国反法西斯文学鸟瞰——《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书系法国卷》编选者序 196
对20世纪西方文学少一点形而上学——《西方文艺思潮论丛》第一辑序 208
重新评价自然主义——《西方文艺思潮论丛》第二辑序 215
关于意识流问题的思考——《西方文艺思潮论丛》第三辑序 225
现实主义是一个开放体系——《西方文艺思潮论丛》第四辑序 237
20世纪小说新观念新技巧——《西方文艺思潮论丛》第五辑序 241
荒诞概说——《西方文艺思潮论丛》第六辑序 246
“存在”文学与20世纪文学中的“存在”问题——《西方文艺思潮论丛》第七辑序 250
关于当代西方文学的新风貌——《当代外国文学概述丛书》总序 256
对中学语文课本中20世纪外国文学选目的意见 260
倡有所为的价值标准——《诺贝尔奖获奖者传记丛书》总序 264
为了一种开放的批评——《二十世纪外国文学评论丛书》总序 267
宽容是文学批评的灵魂 270
司汤达《爱情论》序言 275
人性的观照 287
前言 287
情态篇 292
颂欲思潮中的颂情例——〔意大利〕薄伽丘:《费得里哥的故事》 292
理想的夫妇忠贞之爱——〔英国〕杰佛利·乔叟:《朵丽根与阿浮拉格斯》 295
性的欲望与情操的制约——〔法国〕让-雅克·卢梭:《巴西勒太太》 299
爱情描写的多样性与革命民主主义——〔法国〕司汤达:《法尼娜·法尼尼》 304
不自由毋宁死的爱情形象——〔法国〕普罗斯佩·梅里美:《嘉尔曼》 309
爱情、遗憾、感伤与距离美——〔德国〕特奥多尔·史托姆:《茵梦湖》 313
两种不同的幽会——〔俄国〕伊·谢·屠格涅夫:《阿霞》 317
文学中殉情的美学意义——〔瑞士〕高特弗利特·凯勒:《乡村里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322
在临界线上位移的爱情——〔俄国〕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白夜》 328
典范的爱情——〔俄国〕列夫·托尔斯泰:《舞会以后》 334
痴情与单恋——〔捷克〕扬·聂鲁达:《今年万灵节的花絮》 337
纯净的情操之爱——〔法国〕阿尔封斯·都德:《繁星》 342
负情故事种种——〔法国〕爱弥尔·左拉:《娜薏·米枯伦》 345
婚姻生理学与自然主义爱情——〔法国〕爱弥尔·左拉:《夏布尔先生的贝壳》 348
月夜对禁欲主义的批判——〔法国〕居伊·德·莫泊桑:《月色》 350
轻佻之爱——〔法国〕居伊·德·莫泊桑:《莫兰那只公猪》 356
阶级思想冲突下的爱情悲剧——〔俄国〕安·巴·契诃夫:《带阁楼的房子》 358
非常规的夫妻之爱——〔意大利〕萨尔瓦多列·狄·贾科莫:《阿松达·史彼纳》 362
反封建主义的爱情——〔印度〕泰戈尔:《弃绝》 367
爱情与自我牺牲——〔美国〕欧·亨利:《爱的牺牲》 371
苟且之爱——〔奥地利〕阿图尔·施尼茨勒:《死人不说话》 377
“本土之爱”战胜“异域之爱”——〔英国〕约翰·高尔斯华绥:《苹果树》 380
露水之情,风尘之爱——〔俄国〕伊·阿·蒲宁:《三个卢布》 383
生活伴侣之爱——〔美国〕西奥多·德莱塞:《失去的菲苾》 386
爱情在情感生活中的正常比例——〔德国〕黑尔曼·黑塞:《美丽的青春》 389
邂逅之爱——〔英国〕艾·埃·科珀德:《黑发的露丝》 393
忠诚不渝的爱慕——〔法国〕安德烈·莫洛亚:《星期三的紫罗兰》 396
高雅风度之爱——〔法国〕安德烈·莫洛亚:《在中途换飞机的时候》 399
初恋的力量——〔日本〕武者小路实笃:《初恋》 402
天真纯朴之爱——〔英国〕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相册的一页》 406
人性、阶级性及其他——〔苏联〕包·拉甫列涅夫:《第四十一个》 409
灵与肉相结合的性爱理想——〔意大利〕朱·托·迪·兰佩杜萨:《莉海娅》 415
正孵化而出的爱——〔日本〕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419
剽悍之爱——〔法国〕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寡妇阿芙罗狄西亚》 422
虚妄之爱——〔法国〕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源氏亲王最后一次爱情》 424
性爱中的占有观——〔英国〕格雷厄姆·格林:《永远占有》 426
自我身份异化的爱情——〔美国〕艾·巴·辛格:《泰贝利和魔鬼》 431
一种验证爱情幸福的需要——〔意大利〕马·索尔达蒂:《弗洛里昂咖啡馆的椅子》 435
坚毅之爱——〔美国〕伯纳德·马拉默德:《头七年》 440
“包法利夫人化”之又一例——〔法国〕玛格丽特·杜拉斯:《琴声如诉》 445
清纯情爱对浓艳欲爱的胜利——〔法国〕埃马纽埃尔·罗布莱斯:《四月的人》 449
伤痕对爱的窒息——〔日本〕野间宏:《脸上的红月亮》 453
自我性格异化的爱情——〔美国〕库·冯尼格:《这次我演什么角色》 456
逃避孤独的爱——〔英国〕苏姗·希尔:《来点儿歌舞》 460
性态篇 464
司汤达的现代性与人物性格的断裂——〔法国〕司汤达:《卡斯特罗修道院女院长》 464
资产阶级演进性与现代化的一种情态——〔法国〕奥诺雷·巴尔扎克:《高利贷者》 470
人性古风的发掘——〔法国〕普罗斯佩·梅里美:《马特奥·法尔科纳》 476
人性中粗野不文与优良素质的对照——〔英国〕安东尼·特罗洛普:《马拉凯海岬》 480
寄托型性态一例——〔法国〕居斯塔夫·福楼拜:《一颗纯朴的心》 483
农民群体意识的调皮鬼性态——〔法国〕阿尔封斯·都德:《雅尔雅依来到天主的家里》 488
人性中对力的拜物教——〔法国〕爱弥尔·左拉:《南塔斯》 492
贵族血统拜物教的性态标本——〔英国〕托马斯·哈代:《彼特利克夫人》 497
一个木匠的布列斯特和约与人的伸屈艺术——〔法国〕居伊·德·莫泊桑:《萨波的忏悔》 501
不可恶的“恶”——〔法国〕居伊·德·莫泊桑:《一个诺曼底人》 505
作为人性一种基因的“变色”——〔俄国〕安·巴·契诃夫:《变色龙》 510
人最终时刻的反惯性性态——〔俄国〕列夫·托尔斯泰:《伊凡·伊里奇的死》 513
关键时刻的性格展露——〔英国〕阿诺德·班奈特:《泼辣姑娘玛丽》 518
小姑娘向少女过渡的一种性态——〔英国〕萨契:《敞开着的窗户》 522
性态的层次与识人之道——〔英国〕萨默塞特·毛姆:《无所不知先生》 525
奥林匹斯山上的神走火入魔——〔德国〕托马斯·曼:《死于威尼斯》 528
女性“二十四小时”模式的根由探——〔奥地利〕茨威格:《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534
母子亲情矛盾的一种标本——〔法国〕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母亲大人》 541
作为人性一基因的支配欲性态——〔英国〕戴维·劳伦斯:《美妇人》 547
人性扭曲的微笑——〔英国〕奥尔德斯·赫胥黎:《谜样的微笑》 550
自我美化、自我幻想的性态——〔美国〕詹姆斯·瑟伯:《华尔脱·密蒂的隐秘生活》 553
性格描写中的“冰山”艺术与象征艺术——〔美国〕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 558
一个展示了男性“好色”准共性的微笑——〔法国〕玛格丽特·尤瑟纳尔:《马尔戈的微笑》 563
不落俗套的暴发户性格——〔美国〕艾·巴·辛格:《迈阿密海滩之宴》 567
人性中不容忽视的那个“小自然”——〔美国〕艾·巴·辛格:《市场街上的斯宾诺莎》 570
推销自己的艺术——〔美国〕伯纳德·马拉默德:《魔桶》 574
“不合时宜的人”种种——〔美国〕阿瑟·米勒:《不合时宜的人》 578
自我选择中的无可奈何性态——〔英国〕艾里斯·默多克:《特别的东西》 582
童稚的力量,人生的一块绿洲——〔美国〕杰·台·塞林格:《给艾斯美写的故事——既有爱情又有凄楚》 586
坏孩子的对立情绪——〔英国〕阿兰·西利托:《长跑运动员的孤独》 590
“输得起”性态之美——〔美国〕伊丽莎白·卡利南:《输得起的人》 595
在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的夹缝中的性态——〔美国〕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翻译》 598
可与母爱比美的收养人之爱——〔英国〕苏姗·希尔:《收养人》 603
易陷误区的年龄段上的性态——〔英国〕维·索·普里契特:《行为美,才是真美》 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