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1章 法哲学的前提预设 6
1.1 法和法律基本问题的诠释 7
1.1.1 法和法律的概念 8
1.1.2 法和法律的分类 19
1.2 法治:一种生活方式 29
1.2.1 西方社会的法治渊源 30
1.2.2 现代法治内涵 33
1.3 法治人性基础的三个视域 43
1.3.1 人性善恶——人性问题的伦理学视域 44
1.3.2 理性人与经验人——人性问题的认识论视域 47
1.3.3 个体性与社会性——人性问题的生存论视域 52
1.3.4 法治的人性根源 55
1.4 小结 58
第2章 法治的自由价值 62
2.1 自由的认识 63
2.1.1 两种自由观 65
2.1.2 生存论自由 80
2.2 自由是法治的核心价值 89
2.2.1 法律是自由的对象化 90
2.2.2 法治的核心价值是自由 95
2.2.3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97
2.2.4 法治确定自由的边界 100
2.3 小结 108
第3章 法治的秩序价值 110
3.1 秩序 110
3.1.1 对规则的认识 111
3.1.2 秩序的界定 115
3.1.3 秩序对人类的价值 126
3.2 秩序是法治的基础价值 129
3.2.1 法治的秩序观 130
3.2.2 法律对秩序的作用 136
3.2.3 法治的基础价值是秩序 137
3.2.4 法治秩序价值的实现 140
3.3 小结 150
第4章 中国法治的实现:自由与秩序的动态平衡 152
4.1 法治中自由与秩序的内在张力 153
4.1.1 自由与秩序价值的统一 153
4.1.2 自由与秩序价值的对立 155
4.1.3 自由与秩序对立统一的人性根源 158
4.2 中西法律文化差异探源 161
4.2.1 法律文化:法治的支撑 162
4.2.2 中西法律文化差异的外显 164
4.2.3 中国与西方法律文化差异的根源探寻 167
4.2.4 法治塑造人本身 174
4.3 中国法治建设:自由与秩序动态平衡 177
4.3.1 现代法治——文化冲突的理性选择 178
4.3.2 转型时期自由与秩序的冲突 184
4.3.3 有我的法治——自由与秩序的动态平衡 192
4.4 小结 207
结论 211
主要参考书目 220
后记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