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古坪的畲汉文化交融以及畲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彭亮 1
序一 容观敻 1
序二 黄淑娉 3
序三 周大鸣 6
现代石古坪畲民的适应与发展策略 温顺焕 12
导言 何国强 14
插图1 粤东第一高峰——凤鸟髻,海拔1497.8米 15
插图2 白云深处有人家——石古坪畲族村 15
从石古坪婚姻家庭看畲族社会文化变迁 郑静宜 25
世纪之初话凤凰茶叶——从凤凰茶叶的产供销等机制看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卜颖才 36
插图3 1995年,凤凰镇被命名为“中国乌龙茶之乡” 46
开创生态农业 发展特色经济——凤凰镇茶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李菁怡 53
凤凰镇茶业的产业化道路 潘虹羽 67
插图4 采茶是女性的“例行功课” 76
茶在凤凰当地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李伯瑞 80
浅析家庭结构对经济的影响——以凤凰镇中段村为例 区浩祥 90
凤凰镇中段村农民经济行为分析 黄亮和 99
宗族内部跨代婚的文化功能 庞姗姗 111
论抱养与入赘的社会功能——基于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实地考察材料 邹文 124
凤凰镇农村家庭婚姻结构的调查与分析——以下埔、康美两村为例 邓雯 138
插图5 一个幸福的涉外婚姻家庭 156
凤凰镇农村劳动力外流探微 谭海燕 164
下浦、康美农村贫困人口的调查与思考 牛莎莎 183
插图6 一间小屋,漆黑的木檩,班驳的墙壁,文老人患病不能久立,斜倚在破旧的木柜旁,一双老眼难觅生活的阳光 187
“二世祖”现象透析——以凤凰镇林家村林德礼为例分析 黄芝琳 208
凤凰镇华侨问题社会考察——以下埔村和康美村为例 钟小敏 222
插图7 华侨捐资50万元修建的康美小学 231
论华侨资源在凤凰的利用与保护 林琳 243
插图8 侨领陈传志先生回乡祭拜先祖 246
乡村社区冲突与社会秩序的整合——以广东省潮安县凤凰镇两件警民冲突事件为例 吴剑华 258
插图9 何处是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何处去申诉,斑斑朱印叠墨名 264
乡村社区:国家的权力视野——以粤东凤凰两村为例 王威廉 275
松柏下村当代民间权威的调查分析 苏冰 292
浅谈现代乡村社会的宗族文化——凤凰镇松柏下黄氏宗族调查报告 陈泽滨 310
插图10 在凤凰镇,重建或修葺一新的宗族祠堂随处可见 318
田中李氏宗族文化的起源、保存和演变 陈夏虹 335
简议凤凰祠堂 梁瑜 348
凤凰镇康美村曾氏宗族组织结构调查 赵小克 358
插图11 曾氏族谱——泛黄的纸张,消褪的墨迹,记载了曾氏宗族数百年的兴衰起落 363
宗族的命运——以东兴村和棋盘村的宗族势力分析为例 徐钰 379
凤光村移民情况分析 王晨星 394
插图12 凤凰水库造福一方,同时也带来了水库移民的文化适应问题 396
潮州凤凰镇围楼的人类学考察与解读——以康美村“缵美楼”为例 王挺 404
插图13 直到1949年,凤凰还有40多座圆形围楼;现在,仅有6座围楼幸运地保存下来,其中最老的有180年,最晚的有100年,很多围楼都坍塌了 405
生命的呐喊,历史的光辉——凤凰山区的革命陈迹 胡宝玲 424
插图14 “革命活化石——黄财进老先生” 434
凤凰旅游简介 肖振华 435
插图15 围龙屋是客家文化在凤凰镇的标志,从空中俯视, 440
它像几个大小不等互相衔套的U形环,中轴线两边对称。它具有三个功能:具备安全保证;方便人口繁衍和维系感情;适应农业生产 440
凤凰地区的民间信仰——析视潮汕地区乡土精神世界 陈杰 459
插图16 游神活动将凤凰的过年气氛推到了顶点,它既是村民朴素宗教观的体现,也是一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 467
乡土社会的基督教情怀——以凤凰镇基督教的发展为例 陈杰 477
插图17 凤凰堂是本乡基督教徒的活动中心 478
概要(英文) 王挺,等译,许韶明校 498
概要(日文) 龙熠译,王建新校 510
后记 何国强 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