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论(续) 1
第九章 理气药 1
第一节 行气药 1
1.木香 2
2.香附 4
3.乌药 5
4.薤白 6
5.甘松 7
6.山柰 8
7.陈皮附桔核、桔络、桔叶 9
8.桔红 附桔白 12
9.青皮 16
10.枳实 17
11.枳壳 19
12.香橼 22
13.佛手 附佛手花 24
14.豆蔻 26
15.砂仁 27
16.川楝子 附苦楝子、苦楝皮 30
17.玫瑰花 32
18.代代花 33
19.厚朴 附厚朴花 34
20.檀香 36
第二节 降气药 38
1.荔枝核 38
2.柿蒂 附柿霜 39
3.娑罗子 40
4.刀豆 41
5.沉香 41
第十章 理血药 44
第一节 活血药 44
1.丹参 44
2.赤芍 46
3.牛膝 48
4.延胡索 50
5.川芎 51
6.莪术 53
7.姜黄 54
8.郁金 56
9.三棱 58
10.路路通 附白胶香 60
11.王不留行 62
12.急性子 附凤仙花 63
13.桃仁 64
14.苏木 65
15.刘寄奴 66
16.马鞭草 68
17.益母草 附茺蔚子 70
18.泽兰 72
19.月季花 73
20.红花 73
21.番红花 75
22.凌霄花 76
23.鸡血藤 77
24.降香 79
25.没药 80
26.乳香 81
27.五灵脂 82
28.水蛭 85
29.土鳖虫 86
30.虻虫 88
31.刺猬皮 89
32.穿山甲 90
33.瓦楞子 91
34.鼠妇虫 92
35.自然铜 92
第二节 止血药 95
1.三七 95
2.茜草 97
3.地榆 98
4.白及 100
5.黄药子 101
6.仙鹤草 102
7.旱莲草 103
8.瓦松 105
9.大蓟 106
10.小蓟 108
11.蒲黄 109
12.鸡冠花 111
13.槐花 附槐角 112
14.棕榈 附棕榈子 113
15.海螵蛸 115
16.花蕊石 116
17.百草霜 117
18.伏龙肝 117
19.血余炭 118
第十一章 芳香开窍药 120
1.菖蒲 120
2.安息香 123
3.苏合香 123
4.麝香 124
5.冰片 127
第十二章 安神药及平肝熄风药 130
第一节 重镇安神药 130
1.琥珀 130
2.珍珠 附珍珠母 132
3.龙骨 附龙齿 136
4.牡蛎 138
5.朱砂 附平口砂、银朱 139
6.磁石 141
7.蛇含石 142
第二节 养心安神药 143
1.远志 附小草 144
2.酸枣仁 145
3.柏子仁 附侧柏叶 146
4.合欢皮 附夜合米 148
第三节 平肝熄风药 149
1.天麻 150
2.钩藤 151
3.羚羊角 153
4.玳瑁 155
5.马宝 156
6.狗宝 157
7.全蝎 158
8.蜈蚣 159
9.僵蚕 附蚕砂 160
10.地龙 162
11.石决明 163
12.贝齿 165
13.赭石 166
第十三章 固涩药 169
1.浮小麦 169
2.山茱萸 170
3.五味子 171
4.金樱子 172
5.复盆子 173
6.芡实 174
7.莲子 附莲子芯、莲须、莲房、藕节、荷叶、荷梗、荷花 175
8.肉豆蔻 178
9.诃子 附藏青果 179
10.乌梅 181
11.桑螵蛸 182
12.五倍子 183
13.赤石脂 附白石脂 184
14.禹粮石 185
第十四章 补养药 187
第一节 补气药 187
1.人参 188
2.党参 附明党参 199
3.太子参 204
4.珠儿参 附汉中参叶 205
5.黄芪 206
6.山药 209
7.白术 210
8.甘草 附苦甘草 212
9.黄精 216
10.白扁豆 附扁豆衣、扁豆花 218
11.蜂蜜 附蜂蜡 219
第二节 助阳药 224
1.巴戟天 225
2.仙茅 226
3.肉苁蓉 227
4.锁阳 228
5.续断 228
6.骨碎补 230
7.狗脊 231
8.补骨脂 232
9.沙苑子 233
10.益智 234
11.胡芦巴 235
12.菟丝子 236
13.淫羊藿 237
14.杜仲 239
15.冬虫夏草 240
16.鹿茸 附鹿角、鹿角胶、鹿角霜、鹿筋、鹿尾、鹿肾、鹿胎 241
17.海马 250
18.海龙 251
19.狗肾 253
20.蛤蚧 254
21.紫河车 255
22.紫梢花 256
23.阳起石 附阴起石 257
24.钟乳石 附鹅管石 258
第三节 补血药 262
1.当归 262
2.白芍 264
3.何首乌 附首乌藤 265
4.枸杞子 267
5.龙眼肉 269
6.阿胶 269
第四节 养阴药 271
1.沙参 272
2.天门冬 274
3.麦门冬 275
4.玄参 276
5.百合 278
6.玉竹 279
7.楮实子 280
8.女贞子 280
9.石斛 282
10.银耳 286
11.龟板附龟板胶 287
12.鳖甲 289
13.蛤士蟆油 290
14.玄精石 291
第十五章 消导药 293
1.谷芽 293
2.稻芽 294
3.麦芽 295
4.山楂 295
5.神曲 297
6.鸡内金 298
7.阿魏 299
第十六章 驱虫药 301
1.贯众 301
2.槟榔 附大腹皮 303
3.鹤虱 305
4.使君子 308
5.榧子 309
6.南瓜子 310
7.石榴皮 311
8.雷丸 312
9.芜荑 313
第十七章 外科药 315
1.马钱子 315
2.木鳖子 317
3.蛇床子 318
4.大风子 319
5.木槿皮 320
6.血竭 321
7.儿茶 322
8.樟脑 324
9.藤黄 325
10.蟾酥 附干蟾 325
11.斑蝥 328
12.硼砂 329
13.硇砂 330
14.硫黄 332
15.信石 333
16.雄黄 附雌黄 334
17.炉甘石 336
18.铜绿 337
19.胆矾 338
20.铅粉 339
21.铅丹 附密陀僧 340
22.水银 343
23.轻粉 附黑砂 344
24.红粉 附升药底 346
25.粉霜 348
26.白矾 附枯矾 349
第十八章 补遗药 351
1.丝瓜络 附丝瓜子 351
2.马牙槟榔 352
3.竹茹 353
4.鹅不食草 353
5.木贼 354
6.马勃 355
7.虎骨 附豹骨 357
8.蕲蛇 363
9.金钱白花蛇 364
10.乌梢蛇 附蛇蜕 365
附录 368
中药材的保管 368
一、中药材的成分及性质 368
二、自然因素对药材储存的影响 370
三、药材在储存中易发生的变异现象和防治 372
中药饮片抓方应付 384
毒性中药表 394
索引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