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学 basic science, management, and reconstruction》PDF下载

  • 购买积分:2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Bruce D. Browner等主编;王学谦等主译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43320428
  • 页数:112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五篇64章。第一篇为总论,主要介绍治疗史、生物学机制、生物力学、评价、分类、非手术治疗原则,手术治疗方法及器械。第二至第五篇为个论,分别论述脊柱、骨盆上肢和下肢的骨折、脱位及软组织损伤的评价、诊断、分类、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修复重建、康复等具体方法。

第1章 骨折治疗的历史 3

第一节 早期的夹板固定技术 3

上卷 3

第一篇 总论 3

第二节 石膏绷带的先驱者 6

第三节 石膏绷带及其衍生物 7

第四节 牵引 9

第六节 开放性骨折 10

第五节 功能支架 10

一、金属丝固定 11

第七节 骨折的早期手术治疗 11

三、钢板固定 13

二、螺丝钉固定 13

第八节 外固定 18

第九节 髓内固定 22

第十节 Robert Danis和AO的发展 23

第十一节 Gavriil A.Ilizarov和牵张成骨的发现 26

第十二节 Emile Letournel及骨盆和髋臼骨折外科 27

一、骨的结构特点 30

第一节 骨的结构和功能 30

第2章 骨折修复生物学 30

二、骨细胞的组织生理学 32

三、骨生成 34

四、网状骨的发育和生长 36

五、皮质骨的发育和生长 37

六、骨重建 40

二、骨缺损修复的促进作用 45

一、骨缺损修复的基本方式 45

第二节 骨修复和骨折愈合 45

三、自然骨折愈合:生物学稳定的价值 49

四、直接骨愈合:对坚强固定的反应 57

五、间接骨愈合:对不坚强或活动固定的反应 65

六、骨不连的发病机制与愈合 67

一、概述 75

第一节 对损伤的反应 75

第3章 软组织损伤的生物学机制 75

一、凝血期 76

第二节 伤口愈合分期 76

二、损伤的代谢反应 76

二、炎症期 77

三、肉芽形成期 78

四、瘢痕形成期 82

第三节 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83

一、韧带的愈合 84

第四节 特殊组织的损伤和修复 84

二、肌腱的愈合 85

三、肌肉的损伤和修复 86

第五节 临床意义 88

四、神经损伤 88

第一节 骨的性能和骨折危险度 91

第4章 骨折的生物力学 91

一、骨的材料性能 92

二、整体骨的结构性能 94

三、年龄相关的病理性骨性能改变 97

四、骨折的危险度 98

三、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阶段 101

二、骨痂形成愈合 101

第二节 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 101

一、直接皮质骨重建愈合 101

第三节 骨折治疗的生物力学 103

一、内固定 104

二、外固定架固定 111

三、不同固定类型的骨折愈合比较研究 114

第四节 骨折愈合的监测 115

一、历史观点 121

第一节 创伤系统 121

第5章 多发伤病人的评估与治疗 121

二、结构 122

一、气道 123

第四节 一级程序 123

第二节 创伤严重程度评价 123

第三节 院内复苏 123

三、循环 125

二、呼吸 125

一、颅脑损伤 127

第五节 二级程序 127

四、伤残 127

五、暴露或环境控制 127

三、胸部损伤 128

二、颈部损伤 128

四、腹部损伤 129

五、腹膜后损伤 130

第六节 三级程序 131

七、肌肉骨骼系统损伤 131

六、泌尿生殖系统损伤 131

第一节 MIP的认定 133

第6章 多发伤病人的骨科治疗 133

第二节 临床观察:骨折治疗与多发伤病人 134

五、简要解剖学评分(AP) 134

一、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134

二、改良创伤评分标准(RTS) 134

三、简要创伤评分(AIS) 134

四、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 134

第三节 临床经验:合并脑外伤的骨折病人 138

一、创伤后系统变化 139

第四节 多发伤病人:基础生理学 139

二、凝血机制 140

第五节 骨科治疗方法 141

四、外伤性颅脑损伤的治疗 141

三、麻醉 141

三、治疗的分类、时间确定和定性 142

二、高争议治疗 142

一、目标 142

五、最终的治疗 143

四、毁坏的肢体 143

第一节 为什么要治疗疼痛 146

第7章 创伤后的疼痛处理 146

第二节 非甾体类消炎药 147

一、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剂 148

第三节 阿片类药物 149

二、毒副作用 149

一、阿片类药物的选择 150

二、阿片类药物的给药 151

三、阿片耐受个体的疼痛治疗 153

二、抗惊厥药 154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 154

第四节 辅助镇痛药 154

三、神经阻滞剂 155

第五节 硬脊膜外镇痛 156

二、短缩和成角 158

一、治疗骨干骨折的费用 158

第8章 骨折的非手术治疗原则 158

第一节 概述和理论基础 158

第二节 骨折的愈合 159

四、骨折治疗后的功能恢复 159

三、骨折的愈合和稳定 159

第三节 外周骨痂 160

三、功能锻炼和症状 160

一、功能锻炼的作用 160

二、功能锻炼和血管分布 160

第四节 炎症过程的改变 162

影像学与症状 162

二、骨折的固定 163

一、肢体的制动 163

三、软组织在骨折稳定性中的力学作用 165

二、关节制动和活动 165

三、功能锻炼的效果 165

第五节 力学稳定性 165

一、骨牵引 165

四、软组织加压 166

五、内在的支持 167

三、材料和装置 168

二、确定愈合的阶段 168

第六节 临床治疗应用 168

一、进行功能锻炼 168

二、闭合复位的原则 171

一、闭合复位和制动 171

第七节 闭合骨折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71

第八节 非手术治疗的失败和失败有关的因素 173

第一节 外固定器的组件和结构 178

第9章 外固定的原理 178

第二节 结构强度的影响因素 180

第三节 针-骨界面松动的影响因素 186

第五节 解剖学注意事项 187

第四节 外固定治疗骨折 187

第六节 使用外固定的适应证 188

第八节 外固定器的去除 191

第七节 外固定器的护理 191

第九节 外固定器的选择和设计 192

一、冶金学基础知识 194

第一节 冶金学 194

第10章 内固定的原理 194

三、金属的钝化 195

二、金属的加工过程 195

五、力学 196

四、腐蚀 196

六、金属的类型 197

七、不同金属的比较 200

一、螺钉 202

第二节 内固定物 202

八、小结 202

二、钻孔 205

四、螺钉的类型 207

三、丝锥 207

五、钢板 212

六、髓内钉 224

一、内固定的基本形式 230

第三节 内固定方法 230

二、骨质疏松骨的固定 240

三、术前计划 241

第二节 病因学 247

第一节 历史回顾 247

第11章 血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247

第三节 血管损伤的部位及类型 248

一、病史和体格检查 249

第四节 诊断 249

一、急诊室 251

第五节 血管损伤的治疗 251

二、影像学检查 251

五、手术治疗 252

四、血管内支架 252

二、动脉血管损伤的非手术治疗 252

三、血管栓塞疗法 252

六、术后监护 259

七、术后并发症 259

第一节 历史回顾 264

第12章 筋膜室综合征 264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 265

第三节 诊断:临床评估 266

一、适应证 268

第四节 组织压测定 268

二、组织压监测技术 270

三、筋膜切开术的间室内压标准 272

一、早期筋膜室综合征 274

第五节 治疗 274

二、典型的筋膜室综合征 276

第六节 骨折的处理 283

第一节 历史观点和见识 287

第13章 伴有软组织损伤的骨折 287

第三节 损伤的分类 288

第二节 病因、发病机制和特征 288

二、受伤的肢体 289

一、开放性骨折 289

第四节 肌肉骨骼系统损伤的病理生理学 290

三、闭合性骨折 290

一、概述 291

第五节 治疗计划和早期护理 291

一、伤口污染 292

第六节 伤口感染和抗微生物制剂 292

二、院前和急诊室的救护 292

二、梭状芽胞杆菌感染 293

三、抗微生物治疗 294

二、评估创伤范围 297

一、伤口冲洗和清创 297

第七节 伤口护理 297

四、截肢 300

三、血管损伤和筋膜室综合征 300

五、伤口覆盖 301

第八节 骨折的固定 303

二、内固定治疗 304

一、吊带、夹板、石膏和牵引 304

第九节 骨折愈合的获得 307

三、外固定架 307

第十一节 干预措施的协调和分期 310

第十节 肢体功能的恢复 310

第一节 时机的选择 314

第14章 软组织覆盖 314

二、皮瓣分类 316

一、植皮术 316

第二节 伤口覆盖技术 316

一、上肢 319

第三节 局部软组织覆盖 319

二、下肢 332

第四节 撕脱伤 336

第五节 骨髓炎:带血管肌皮瓣覆盖的作用 337

第二节 处理原则 344

第一节 弹道学 344

第15章 肌肉骨骼系统的枪弹伤 344

第三节 血管神经损伤 346

一、血管损伤 347

二、神经损伤 349

一、肱骨近端和肩关节损伤 350

第四节 上肢损伤 350

三、肘部损伤 354

二、肱骨干和臂损伤 354

四、前臂损伤 355

五、腕和手部损伤 356

一、股骨干骨折 359

第五节 下肢损伤 359

二、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转子下骨折 361

三、股骨远端髁上和髁间骨折 362

四、股骨枪弹骨折及动脉损伤 365

六、足部枪弹伤 366

五、胫骨枪弹骨折 366

七、髋、膝以及踝关节枪弹伤 367

第16章 病理性骨折 374

第一节 骨转移瘤的诊断 379

第二节 治疗 381

一、骨盆和肢体的病变 384

二、上肢病变 387

三、下肢病变 389

四、脊柱转移性疾病 397

第二节 骨骼也是代谢器官 418

第一节 流行病学 418

第17章 骨质疏松的脆性骨折 418

第三节 骨质减少骨折的机制 419

第五节 骨质疏松的定义和诊断 420

第四节 骨质疏松与骨折愈合 420

一、雌激素 422

第六节 药物治疗与预防 422

四、二膦酸盐 423

三、降钙素 423

二、雷洛昔芬 423

第七节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424

一、脂肪栓塞综合征 428

第一节 全身性并发症 428

第18章 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428

二、血栓栓塞性病症 432

三、多器官功能不全和衰竭 442

一、软组织和血管问题 448

第二节 骨折的局部并发症 448

二、创伤后关节病 449

三、外周神经损伤 452

四、创伤后反射交感性营养不良(RSD) 456

第三节 并发症的处理 462

三、并发症的记录 463

二、遗漏的损伤 463

一、风险管理 463

第二节 流行病学 475

第一节 命名学 475

第19章 慢性骨髓炎 475

二、慢性骨髓炎 476

一、血源性骨髓炎 476

第三节 病理机制 476

三、细菌学 477

第四节 分类 478

一、初步评估 479

第五节 诊断 479

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 480

一、决策概述 482

第六节 治疗 482

二、截肢 483

三、保留肢体 484

第二节 骨折修复 499

第一节 定义 499

第20章 骨不连:评估与治疗 499

一、骨不连的易感因素:不稳定、血供不足和骨接触不良 500

第三节 骨不连的病因 500

一、骨痂愈合 500

二、直接骨愈合 500

三、间接骨愈合 500

二、其他相关因素 502

二、体格检查 504

一、病史 504

第四节 骨不连的评估 504

三、放射学检查 506

四、实验室检查 515

五、会诊 515

二、治疗方案 517

一、目的 517

第五节 治疗 517

三、治疗方法 544

第一节 总的适应证 594

第21章 Ilizarov方法 594

第二节 骨折的处理 595

第三节 实验背景 596

第五节 插入固定针 600

第四节 固定针 600

第六节 固定针技术 603

一、近关节安装 605

第八节 外固定器的安装方法 605

第七节 固定针和皮肤的接触面 605

一、骨皮质截骨术 607

第九节 肢体环形外固定器技术 607

二、混合式安装 607

三、牵开骨端 609

二、等待期 609

四、迁移针 610

五、定向针 611

四、有短缩的斜行骨不连 612

三、无短缩的斜行骨不连 612

第十节 骨不连的处理 612

一、无短缩的横向骨不连 612

二、有短缩的横向骨不连 612

五、无短缩的成角骨不连 613

七、无短缩有移位的成角骨不连 615

六、有短缩的成角骨不连 615

八、有移位和短缩的成角骨不连 616

十、骨段缺损 617

九、有旋转错位的骨不连 617

十一、化脓性骨不连 621

第十一节 并发症 626

外固定器本身引起的问题 627

一、力学刺激 629

第一节 物理方法增强骨修复 629

第22章 骨修复的增强 629

二、电刺激 631

三、超声 632

一、局部增强作用 633

第二节 生物学方法增强骨修复 633

二、全身增强作用 640

一、新鲜骨折 641

第三节 临床应用 641

四、伴有骨缺失的新鲜骨折及节段性干骺端或骨干骨缺损重建 642

三、骨不连 642

二、骨延迟愈合 642

第四节 对未来的展望 643

三、第三方赔偿 650

二、医生的作用 650

第23章 骨折后的机体损害分级 650

第一节 伤残的常见问题 650

一、概念 650

第二节 对损害判定的有益指导 651

四、工作限制 651

二、活动受限和卧床 652

一、骨折发生率 652

第三节 流行病学 652

第四节 以往的观点 653

四、损害 653

三、工作丧失天数 653

二、暂时性部分劳动能力丧失 655

一、暂时性全部劳动能力丧失 655

第五节 现代损害分级 655

第六节 暂时性损害 655

六、关节内受累 656

五、感染 656

第七节 损害和骨折 656

一、势利手的习惯 656

二、骨不连 656

三、肢体长度 656

四、畸形愈合 656

九、原先存在的骨生关节炎 657

八、神经损伤 657

七、原先存在的病情与比例评估 657

十、脊柱骨折 658

第一节 治疗结果评估 659

第24章 肌肉骨骼损伤治结果评估 659

第二节 临床治疗结果:应用现状创伤登记 660

第三节 肌肉骨骼问题常用的与健康有关的生活质量评价方法 662

第四节 肌肉骨骼损伤疗效研究工具的开发 664

第五节 对临床疗效研究及评估的建议 665

一、发生率、病因与统计数字 673

第一节 基础研究 673

第二篇 脊柱第25章 脊柱损伤病人的早期评估与急症处理 673

二、解剖与病生理 674

三、脊髓神经损伤的分类 677

二、复苏 681

一、受伤现场的处理 681

第二节 治疗 681

三、评估 682

四、特殊检查 685

五、治疗 686

三、多发伤病人 692

二、老年病人 692

第三节 特殊考虑 692

一、儿科病人 692

二、颈椎X线平片检查 696

一、影像学检查方法回顾 696

第26章 脊柱影像学 696

第一节 颈椎影像诊断学 696

一、多发伤病人脊柱影像学检查方法:回顾 704

第二节 颈椎潜在损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704

二、依据临床表现对颈椎潜在损伤建议使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706

二、腰椎X线摄影 709

一、胸椎X线摄影 709

第三节 颈椎以外脊柱潜在损伤的影像学检查 709

一、脊柱CT检查 710

第四节 脊柱创伤影像学检查方法:优势与不足 710

三、骶尾椎X线摄影 710

二、CT椎管造影 712

三、螺旋CT和CT三维重建 713

四、脊柱磁共振成像 715

七、骨放射生核素成像 725

六、导管介入性血管造影 725

五、磁共振血管造影 725

第五节 病理性脊柱创伤影像学 728

第一节 颈椎牵引 733

第27章 脊柱损伤的处理方法 733

二、halo环牵引 734

一、颅骨牵引 734

三、颈椎牵引的重量 736

二、脊柱矫形器 737

一、halo背心矫形器 737

第二节 脊柱支具 737

第三节 脊柱损伤病人专用床 744

一、枕颈损伤 745

第四节 特殊脊柱损伤的非手术处理 745

四、创伤性枢椎脱位(hangman骨折) 747

三、齿突骨折 747

二、寰椎骨折 747

五、低位颈椎损伤 749

六、单侧或双侧关节突关节的复位 750

七、椎体骨折 751

九、胸腰椎骨折 753

八、胸椎损伤 753

一、手术处理的目的 754

第五节 颈椎和胸腰椎损伤的手术处理 754

二、手术时机 755

四、手术体位 757

三、麻醉 757

五、术中监测 758

六、术后护理 759

七、并发症 760

第一节 解剖学 764

第28章 颅椎区损伤 764

第二节 枕髁骨折 765

第三节 枕寰脱位 766

第四节 寰椎骨折 768

第五节 寰枢不稳定 772

第六节 寰枢旋转性半脱位和脱位 773

第七节 齿突骨折 775

第八节 老年病人的骨折 779

第九节 C2侧块骨折 780

第十节 创伤性枢椎前滑移 781

三、枕颈固定融合术 785

二、骨牵引 785

第十一节 手术方法 785

一、支具 785

四、寰枢关节固定融合术 786

五、前路齿突固定 787

六、C1-C2的经口入路 789

七、上颈椎的侧方咽后入路 791

一、下颈椎损伤的解剖学特征 799

第一节 损伤类型 799

第29章 下颈椎损伤 799

二、与外科相关的解剖 801

三、颈椎损伤的机制 804

四、下颈椎损伤的临床类型 810

三、CT和MRI 823

二、动力学研究 823

第二节 颈椎的影像 823

一、标准片 823

一、临时处理 824

第三节 治疗 824

三、最终处理 826

二、闭合复位 826

四、手术方法 834

五、常见的陷阱 847

第四节 结果 850

六、并发症 850

一、脊髓挫伤 851

第五节 特殊考虑 851

第六节 损伤的预防 852

四、老年病人 852

二、枪弹伤 852

三、儿科病人 852

第一节 历史背景 859

第30章 胸椎和上腰椎外伤 859

第二节 解剖 860

二、屈曲 864

一、轴向压缩 864

第三节 损伤机制 864

四、屈曲旋转 865

三、侧方压缩 865

五、屈曲分离 866

第四节 脊柱稳定性 867

七、伸展 867

六、剪切 867

一、脊柱损伤的Denis分类 869

二、“全面”分型 871

三、手术与保守治疗的比较 873

一、轻微损伤 876

第五节 特殊损伤类型的治疗 876

二、压缩骨折 877

三、爆裂骨折 881

四、屈曲分离伤 886

五、骨折脱位 888

七、椎间盘损伤 890

六、软组织损伤 890

第六节 手术治疗 893

三、节段固定系统 894

二、棒套管牵开内固定系统 894

一、钩棒系统 894

四、椎板下节段钢丝 900

五、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 901

六、后外侧减压 906

七、前路经胸减压和融合 908

第七节 并发症 911

一、神经症状恶化 912

四、合并的临床病症 919

三、感染 919

二、硬膜撕裂 919

第31章 下腰椎骨折 926

第一节 解剖特性 927

第二节 腰椎损伤的类型 929

一、软组织损伤、撕脱骨折及韧带损伤 930

三、爆裂骨折 931

二、楔形压缩骨折 931

四、屈曲分离损伤 932

第三节 神经功能损害 935

五、剪切伤和混合性不稳定 935

一、适应证 936

第四节 处理 936

二、治疗选择 939

三、特殊类型损伤的标准治疗方法 943

四、其他可供选择的技术 953

五、手术治疗的并发症 955

第二节 枪伤弹道学 961

第一节 人口统计学和流行病学 961

第32章 脊柱枪伤 961

一、子弹的成分 962

二、脊柱枪伤的病理 964

二、脊柱稳定性:评估与治疗 967

一、伤口护理 967

第三节 评估 967

第四节 脊柱枪伤的治疗 967

五、椎管内的子弹 969

四、椎间隙中的子弹 969

三、相关损伤 969

一、神经损伤 972

第五节 脊柱枪伤的并发症 972

六、神经恢复率 972

三、脑脊液瘘道 973

二、脊髓损伤合并疼痛 973

四、脊柱感染 974

一、脊柱戳伤 976

第六节 其他脊柱贯穿伤 976

二、脊柱刺伤 978

第一节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982

第33章 强直性和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982

第二节 强直性脊柱炎 984

第三节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大 987

一、头胸背心外固定 990

第一节 非手术治疗的并发症 990

第34章 脊柱损伤治疗中的并发症 990

一、手术体位 992

第二节 手术治疗的并发症 992

二、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比较 992

二、术后的脊柱畸形 993

四、晚期的脊柱畸形 994

三、内固定失败 994

五、相邻节段病变 999

六、假关节形成 1000

一、颈椎 1001

第三节 血管和软组织并发症 1001

三、术后感染 1002

二、胸腰椎 1002

四、代谢改变 1003

五、硬膜撕裂 1004

第一节 病因学和流行病学 1009

第三篇 骨盆第35章 骶骨骨折 1009

第二节 解剖学特征 1010

一、小关节骨折和脱位 1011

第三节 骶骨损伤的类型 1011

二、骶骨骨折 1012

第四节 评估 1014

一、神经功能损害 1015

二、放射学评价 1017

二、治疗选择 1018

一、适应证 1018

第五节 治疗 1018

三、特殊类型损伤的外科处理技术 1020

第六节 并发症 1024

第一节 解剖 1028

第36章 骨盆环骨折 1028

第二节 骨盆稳定性 1032

二、侧方压迫暴力机制 1033

一、前后暴力机制 1033

第三节 骨盆环破裂的病理力学及机制 1033

二、损伤机制的分类(Young及Burgess) 1035

一、解剖学分类 1035

三、外旋-外展暴力机制 1035

四、剪力暴力机制 1035

第四节 骨盆分离的分类 1035

三、全面骨盆损伤分类(修正Tile分类) 1036

一、紧急处理 1038

第五节 骨盆环损伤的评估 1038

三、影像学检查评估 1047

二、最终治疗 1047

第六节 治疗决策 1048

五、麻醉下检查 1048

四、CT检查 1048

一、骨盆固定的生物力学 1050

第七节 复位及固定技术 1050

三、骨盆外固定器的应用 1052

二、耻骨联合复位及稳定 1052

五、耻骨联合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方法 1053

四、耻骨联合分离的切开复位 1053

六、骶髂关节复位和固定 1056

第八节 术后处理计划 1074

第十节 开放性骨盆骨折 1076

第九节 泌尿生殖器损伤 1076

一、早期并发症 1077

第十一节 并发症 1077

一、评估 1077

二、处理 1077

三、护理 1077

二、晚期并发症 1078

第十二节 结果 1079

二、放射学诊断 1083

一、骨解剖 1083

第37章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1083

第一节 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1083

三、髋臼骨折的分类 1084

四、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1087

六、手术入路的类型 1088

五、手术入路的选择 1088

八、手术区域皮肤的准备和悬吊包扎 1094

七、手术床和体位 1094

九、复位和内固定技术 1095

十、经皮固定 1098

一、后壁骨折 1099

第二节 特殊类型骨折的手术治疗 1099

五、T形骨折 1106

四、髋臼臼顶合并后壁骨折 1106

二、后柱骨折 1106

三、臼顶骨折 1106

八、双柱骨折 1109

七、前柱骨折 1109

六、前壁骨折 1109

第三节 术后处理 1111

九、如何避免螺钉进入关节 1111

第四节 并发症 1116

二、急性髋臼骨折一期全髋关节置换术 1118

一、髋臼骨折后全髋关节置换术 1118

第五节 处理复杂的重建问题 1118

第一节 功能解剖 1125

第38章 手部骨折和脱位 1125

下卷 1125

第四篇 上肢 1125

第二节 总原则 1127

第三节 急诊麻醉 1129

第四节 掌骨及指骨骨折治疗的概念及目的 1131

第五节 骨折固定技术 1132

二、克氏针 1133

一、指骨骨折生理位石膏管型或阻止伸直位夹板固定 1133

三、钢丝内固定 1137

四、张力带钢丝 1140

五、加压螺钉 1141

六、钢板固定 1143

第六节 掌骨骨折 1145

七、骨折外固定器 1145

一、关节外骨折 1147

二、掌骨干骨折 1153

三、掌骨颈骨折 1156

四、掌骨头骨折 1161

五、第一掌骨骨折 1164

一、发生率 1173

第七节 指骨骨折 1173

二、近节指骨骨折 1175

三、近节和中节指骨骨折 1180

五、指骨髁骨折 1187

四、指骨颈骨折 1187

六、近侧指间关节的骨折 1192

七、中节指骨骨折 1200

八、末节指骨骨折 1202

第八节 锤状指损伤 1210

一、腱性锤状指 1211

二、骨性锤状指 1212

一、临床评价 1214

第九节 脱位 1214

二、近侧指间关节 1215

四、掌指关节 1216

三、远侧指间关节 1216

五、拇指 1217

第十节 开放性骨折 1219

一、复杂性损伤时内固定的作用 1220

第十一节 复杂性损伤 1220

三、展望 1221

二、损伤的治疗 1221

第十二节 手部骨折治疗的并发症 1222

一、畸形愈合和畸形 1223

二、骨不连 1228

二、诊断 1237

一、损伤机制 1237

第39章 腕部骨折与脱位 1237

第一节 舟骨骨折 1237

三、确定治疗方案 1238

七、骨不连 1241

六、延迟愈合 1241

四、无移位骨折 1241

五、移位或不稳定骨折 1241

一、病因 1251

第二节 Kienb?ck病 1251

八、月骨骨折 1251

三、治疗 1252

二、诊断 1252

第三节 头状骨骨折 1254

第四节 钩骨骨折 1255

第六节 大多角骨骨折 1256

第五节 三角骨骨折 1256

第七节 豌豆骨骨折 1257

一、概述 1259

第九节 腕骨脱位 1259

第八节 小多角骨骨折 1259

二、特殊的脱位 1268

第一节 功能解剖 1285

第二节 分类 1285

第40章 桡骨远端骨折 1285

二、关节内骨折 1288

一、关节外骨折 1288

第四节 稳定性的确认 1289

第三节 影像学检查 1289

第五节 解剖和功能的关系 1292

一、稳定骨折 1294

第七节 关节外骨折 1294

第六节 治疗 1294

一、病人因素 1294

二、治疗选择 1294

二、不稳定骨折 1295

二、不稳定骨折 1298

一、稳定骨折 1298

第八节 关节内骨折 1298

一、尺骨茎突骨折 1311

第九节 合并损伤 1311

一、神经损伤 1313

第十节 并发症 1313

二、腕关节损伤 1313

三、畸形愈合 1317

二、肌腱粘连和断裂 1317

第十一节 结果评估 1320

四、骨不连 1320

一、骨替代材料 1322

第十二节 将来的设想 1322

三、关节镜引导下复位 1324

二、特殊的钢板系统 1324

第二节 前臂骨干骨折的分类 1331

第一节 治疗目标 1331

第41章 前臂骨干骨折 1331

二、手术治疗 1332

一、非手术治疗的指征 1332

第三节 治疗 1332

第四节 开放性骨折 1344

二、盖氏(Galeazzi)骨折 1347

一、远侧三分之一 1347

第五节 特殊损伤 1347

三、孟氏(Monteggia)损伤 1349

一、钢板移出和再骨折 1355

第六节 并发症 1355

二、骨间膜骨化 1356

三、血管神经损伤 1358

六、骨不连 1361

五、感染和骨缺损 1361

四、感染 1361

七、畸形愈合 1365

第七节 结果评价 1368

第一节 桡骨头骨折 1372

第Ⅰ部分 成人肘部创伤 1372

第42章 成人肘部创伤和肱骨远端骨折 1372

一、损伤机制 1373

三、诊断 1375

二、分类 1375

四、治疗 1376

二、损伤机制 1383

一、分类 1383

五、并发症 1383

第二节 冠突骨折 1383

四、治疗 1385

三、生物力学机制 1385

第三节 严重肘关节三联损伤 1387

第四节 鹰嘴骨折 1388

二、横行骨折 1389

一、移位骨折 1389

三、并发症 1393

第五节 肘关节脱位 1395

二、复位后处理 1397

一、治疗 1397

三、并发症 1399

四、铰链外固定 1401

一、功能解剖 1405

第一节 肱骨远端的解剖 1405

第Ⅱ部分 肱骨远端骨折 1405

二、外科解剖 1406

三、血液供应 1408

第三节 单柱骨折 1409

第二节 综合分类 1409

二、病史和体格检查 1410

一、分类 1410

一、发生率 1411

第四节 双柱骨折 1411

三、治疗 1411

三、合并损伤 1413

二、损伤机制 1413

六、治疗 1414

五、临床特征 1414

四、分类 1414

八、预期结果和并发症 1432

七、效果评价 1432

二、治疗 1437

一、临床特征 1437

第五节 肱骨小头骨折 1437

三、并发症 1439

三、诊断 1440

二、发生率 1440

第六节 关节外囊内骨折:贯穿骨柱骨折 1440

一、病理解剖 1440

四、处理 1442

第二节 生物力学问题 1449

第一节 解剖 1449

第43章 肱骨干骨折 1449

第三节 分类 1451

一、病史和体格检查 1452

第四节 诊断 1452

一、非手术治疗 1454

第五节 治疗 1454

二、影像学检查 1454

二、手术治疗 1457

一、桡神经损伤 1472

第六节 并发症 1472

三、外固定 1472

三、骨不连 1473

二、血管损伤 1473

二、病理性骨折 1475

一、开放性骨折 1475

第七节 特殊的问题 1475

一、骨及关节解剖 1480

第一节 相关解剖学和生物力学 1480

第44章 肱骨近端骨折和盂肱关节脱位 1480

第Ⅰ部分 基本原理 1480

二、神经血管解剖 1483

二、体格检查 1485

一、病史 1485

第二节 急性肩关节损伤的评估 1485

三、影像学检查 1487

第四节 肱骨近端和盂肱关节损伤的手术治疗 1492

第三节 鉴别诊断 1492

二、术中影像学检查 1493

一、麻醉事项 1493

四、手术入路 1494

三、体位 1494

第五节 结果评价 1498

第二节 损伤机制 1501

第一节 流行病学 1501

第Ⅱ部分 肱骨近端骨折及骨折脱位 1501

三、神经损伤 1502

二、同侧上肢骨折 1502

第三节 伴发损伤 1502

一、肩袖撕裂 1502

第四节 骨折分型 1504

五、其他损伤 1504

四、血管损伤 1504

三、三部分骨折 1505

二、二部分骨折 1505

一、一部分骨折 1505

四、四部分骨折 1506

五、骨折脱位 1507

七、分型系统的用途 1508

六、肱骨头劈裂骨折 1508

一、一般原则 1510

第五节 治疗 1510

二、多发伤病人的治疗考虑 1512

三、肱骨近端骨折 1513

四、随访和康复 1548

第六节 结果评价 1551

第七节 并发症 1554

一、骨不连 1555

三、缺血性坏死 1556

二、畸形愈合 1556

六、关节僵硬和粘连性关节囊炎 1557

五、血管损伤 1557

四、神经损伤 1557

十、异位骨化 1558

九、盂肱关节向下半脱位 1558

七、肩袖撕裂 1558

八、三角肌剥离 1558

十三、假体置换的并发症 1559

十二、附加骨折 1559

十一、复发性脱位 1559

第Ⅲ部分 盂肱关节脱位 1566

二、病理 1567

一、受伤机制 1567

第一节 脱位方向 1567

第二节 盂肱关节前脱位 1567

三、合并损伤及并发症 1569

四、治疗 1572

六、早期不稳定的修复 1575

五、复发 1575

二、治疗 1576

一、诊断 1576

第三节 后脱位 1576

第二节 关节成形修复术 1583

第一节 评估 1583

第Ⅳ部分 肱骨近端骨折和骨折脱位的创伤后重建 1583

技术 1584

一、大结节骨不连 1585

第三节 骨不连 1585

二、外科颈骨不连 1586

第四节 畸形愈合 1587

一、大结节畸形愈合 1588

二、外科颈畸形愈合 1589

第五节 结果 1590

第一节 解剖 1593

第45章 肩胛带损伤 1593

第二节 肩关节悬吊复合体 1594

第四节 肩锁关节脱位 1595

第三节 胸锁关节脱位 1595

二、关节盂骨折 1598

一、手术暴露 1598

第五节 肩胛骨骨折 1598

三、关节盂颈部的骨折 1600

一、分类和病因学 1601

第六节 锁骨骨折 1601

四、肩胛骨体的骨折 1601

五、喙突和肩峰的骨折 1601

二、发生机制 1604

三、评估 1605

五、特殊损伤的处理方法 1606

四、放射学评估 1606

六、并发症 1612

一、解剖 1625

第一节 病理 1625

第五篇 下肢第46章 髋关节脱位 1625

二、损伤机制 1627

三、损伤的后遗症 1629

一、历史演变 1631

四、常见的合并损伤 1631

二、前脱位 1633

二、体格检查 1634

一、病史 1634

第三节 诊断 1634

三、影像学检查 1635

第四节 治疗 1638

一、初期治疗 1639

二、复位后的治疗 1642

三、特殊类型髋脱位的治疗 1644

四、髋关节手术入路 1647

五、结果评价 1647

一、缺血性坏死 1649

二、创伤性关节炎 1649

第五节 并发症 1649

三、复发脱位 1650

四、误诊和延迟诊断 1650

五、坐骨神经损伤 1652

六、手术并发症 1652

一、死亡率 1657

二、功能转归 1657

第一节 转归的差异 1657

第47章 髋部骨折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 1657

一、心血管系统评估 1658

第二节 手术前评估 1658

二、肺部评估 1659

三、肾脏评估 1660

四、肝脏评估 1660

五、糖尿病的评估 1661

六、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的评估 1661

八、实验室评估 1662

九、伤口感染的预防 1662

七、精神和功能状态的评估 1662

一、排尿处理 1663

第三节 手术后处理 1663

十、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1663

二、骨质疏松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1664

第一节 股骨头骨折 1667

一、相关解剖 1667

第48章 关节囊内髋部骨折 1667

三、损伤机制 1668

四、损伤的结果 1668

二、发生率 1668

六、分类 1670

五、伴发损伤 1670

七、诊断 1672

八、治疗方案 1673

九、治疗方法 1675

十一、结果评价 1677

十、随访与康复 1677

十二、并发症 1680

一、相关解剖 1681

第二节 股骨颈骨折 1681

二、发生率 1682

四、骨密度 1683

三、损伤机制和预防 1683

五、损伤的结果 1685

八、现代分类 1687

七、分类系统的发展 1687

六、常见的相关损伤 1687

九、诊断 1689

十、鉴别诊断 1693

十一、治疗 1693

十二、随访和康复 1715

十三、并发症的认识和治疗 1718

第49章 粗隆间髋部骨折 1738

第一节 发生率和病因学 1738

一、骨性解剖 1739

第二节 相关解剖 1739

二、肌肉解剖 1740

第三节 放射学评估 1741

第四节 粗隆间骨折的分型 1742

第五节 病人的评估 1744

一、病史 1744

二、体格检查 1745

第六节 治疗 1745

二、手术治疗 1747

一、非手术治疗 1747

三、手术方法 1751

四、特殊病例 1763

五、术后护理和出院康复计划 1768

一、近端固定失败 1769

第七节 并发症 1769

二、骨不连 1771

三、伤口问题和感染 1772

第八节 病人结果 1774

第50章 股骨近端损伤的重建性全髋关节置换 1778

第一节 病史及体格检查 1778

第四节 手术禁忌证 1779

第五节 手术时机 1779

第三节 手术适应证 1779

第二节 放射学评估 1779

第六节 手术前评估及手术计划 1780

一、异位骨化 1781

四、股四头肌挛缩 1783

五、股骨畸形 1783

三、臀肌肌力减弱 1783

二、髋关节挛缩及创伤后融合 1783

七、肢体不等长 1784

六、股骨骨不连或广泛的骨缺损 1784

八、残留的内固定物 1785

第七节 康复 1786

第八节 相关文献的概况 1786

九、明显的或潜在的感染 1786

一、术中或术后出血 1788

二、坐骨神经损伤 1788

第九节 手术后并发症 1788

九、股骨髓腔的骨折和穿孔 1789

八、全髋关节置换后的早期失败 1789

七、持续性骨不连 1789

三、伤口感染 1789

四、静脉血栓形成 1789

五、异位骨化 1789

六、脱位 1789

第十节 患者的引导与教育 1790

第51章 股骨转子下骨折 1792

第一节 病理学 1792

一、解剖与生物力学 1792

二、发生率 1796

三、损伤机制 1796

五、常见的合并损伤 1797

六、分类 1797

四、损伤对解剖和功能的影响 1797

第二节 诊断 1798

一、病史 1798

四、鉴别诊断 1799

第三节 治疗 1799

三、X线影像 1799

二、体格检查 1799

一、治疗方法的演变 1800

二、现行的治疗原则 1802

三、植骨的指征 1805

四、开放性转子下骨折 1805

五、多发伤病人的特殊考虑 1806

六、各种治疗的详述 1806

七、后续治疗与康复 1822

八、进钉点粉碎:特殊的手术对策 1823

一、固定丢失和内植物失败 1827

第四节 并发症 1827

九、结果评估 1827

二、骨不连 1829

四、切口感染 1831

三、畸形愈合 1831

五、功能丧失 1833

第一节 历史 1837

一、牵引 1837

第52章 股骨干骨折 1837

二、髓内钉 1838

三、钢板 1839

第二节 分类 1840

四、骨骼外固定架 1840

第三节 流行病学 1842

一、股骨干骨折的原因 1845

二、开放性骨折 1845

四、相关损伤 1846

三、与年龄的相关性 1846

五、摔倒造成的骨折 1847

一、症状和体征 1848

第四节 股骨干骨折的临床表现 1848

八、车祸 1848

六、枪击伤 1848

七、运动性骨折 1848

二、合并损伤 1850

三、放射学表现 1851

四、外科解剖 1851

第五节 治疗方法 1855

一、非手术治疗 1855

二、外固定架 1856

三、钢板固定 1856

四、髓内钉 1861

第六节 逆行髓内钉 1882

二、逆行髓内钉的操作方法 1885

一、逆行髓内钉的并发症 1885

第七节 同侧股骨干和髋部骨折 1889

一、骨不连 1891

第九节 股骨干骨折的并发症 1891

第八节 双侧骨折 1891

二、骨缺损 1895

三、畸形愈合 1896

四、筋膜室综合征 1899

五、膝关节僵直 1900

六、假体周围股骨干骨折 1900

七、股骨近端骨折固定后内植物周围骨折 1904

八、应力性骨折 1905

一、相关解剖 1914

二、发生率 1914

第一节 病理学 1914

第53章 股骨远端骨折 1914

四、合并损伤 1915

三、损伤后解剖和功能的改变 1915

五、分类 1916

一、病史及体格检查 1917

二、影像学检查 1917

第二节 诊断 1917

一、目的 1918

第三节 治疗 1918

二、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1919

四、手术适应证 1921

三、手术评估 1921

五、手术治疗的原则 1923

六、保守治疗方法 1926

七、手术治疗方法 1927

第二节 髋脱位的分类 1931

二、骨不连 1957

一、感染 1957

第四节 术后护理和康复 1957

第五节 并发症 1957

三、畸形愈合或对线不良 1958

五、挛缩和膝关节功能受限 1960

四、固定失败 1960

一、骨性解剖 1965

第二节 解剖 1965

第54章 髌骨骨折和伸膝装置的损伤 1965

第一节 历史背景 1965

二、软组织解剖 1966

第三节 伸膝装置的生物力学 1967

二、影像学检查 1968

一、病史和体格检查 1968

第四节 诊断 1968

第五节 骨折分型 1970

一、无移位骨折 1971

二、移位骨折 1972

第六节 治疗 1973

三、非手术治疗 1975

二、开放性骨折 1975

一、髌骨骨折固定的生物力学 1975

四、手术治疗 1976

五、疗效 1985

二、钢丝断裂、固定物失效和再骨折 1987

一、感染 1987

第七节 并发症 1987

一、股四头肌断裂 1988

第八节 伸膝装置损伤 1988

三、延迟愈合和畸形愈合 1988

四、膝关节功能障碍 1988

五、骨关节炎和髌骨增大 1988

六、髌骨全切除后韧带断裂 1988

二、髌韧带断裂 1990

四、髌骨急性脱位 1992

三、胫骨结节撕脱 1992

一、病史 1996

第一节 膝关节损伤的诊断 1996

第55章 膝关节脱位及软组织损伤 1996

三、韧带松弛度检查 1998

二、体格检查 1998

第二节 多发伤病人的膝关节损伤 1999

四、影像学检查 1999

三、治疗 2001

二、诊断 2001

第三节 开放性膝关节损伤 2001

一、分类 2001

一、分类 2003

第四节 创伤性膝关节脱位 2003

三、复位 2004

二、诊断 2004

四、血管损伤 2005

六、治疗 2006

五、神经损伤 2006

第五节 前交叉韧带损伤 2008

二、复合性PCL损伤 2009

一、单纯性PCL损伤 2009

第六节 后交叉韧带损伤 2009

第八节 外侧副韧带损伤 2010

二、复合性内侧副韧带损伤 2010

第七节 内侧副韧带损伤 2010

一、单纯性内侧副韧带损伤 2010

第十节 半月板损伤 2011

第九节 韧带手术原则 2011

一、前侧切口 2015

第十一节 急性膝关节损伤的手术治疗 2015

第十二节 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重建手术 2016

四、后方切口 2016

二、内侧切口 2016

三、外侧切口 2016

第二节 损伤机制 2024

第一节 相关解剖 2024

第56章 胫骨平台骨折 2024

第三节 损伤的结果 2026

一、骨折分类:AO和Schatzker 2027

第四节 骨折分类 2027

一、病史 2033

第五节 诊断 2033

二、髁间棘骨折 2033

二、体格检查 2035

三、影像学检查 2036

一、骨折治疗的回顾 2039

第六节 骨折治疗的相关问题 2039

二、闭合性与开放性治疗的指征 2040

三、损伤的特异性 2042

一、非手术治疗 2043

第七节 治疗 2043

二、手术治疗 2045

第57章 胫骨干骨折 2080

第一节 病理学 2081

一、相关解剖 2081

二、间室的解剖 2085

三、发生率 2086

四、损伤机制 2087

五、损伤的后果 2088

六、常见的相关损伤 2088

七、分类法的演变 2089

八、推荐的分类系统 2093

第二节 诊断 2093

一、病史 2093

二、体格检查 2094

三、影像学检查 2095

四、其他检查 2098

五、用于排除其他损伤的检查 2098

第三节 胫骨骨折的处理 2099

一、治疗方法的进展 2099

六、鉴别诊断 2099

二、目前的治疗原则 2100

三、多发伤病人的特殊处理 2101

四、手术治疗的决定 2102

五、需要即刻手术的胫骨骨折 2103

六、无急诊手术计划的早期处理 2109

七、胫骨骨折的治疗 2112

八、促进胫骨骨折的愈合 2148

九、愈合的评估 2151

十、胫骨骨折的结局 2151

第四节 并发症及其治疗 2155

一、骨折局部的问题 2156

二、骨缺损 2163

三、延迟愈合 2164

四、固定失败 2167

五、骨不连 2167

六、畸形愈合 2174

七、再骨折 2177

八、压疮 2178

十、血管问题 2179

十一、反应性交感神经营养失调(“痛性营养障碍”) 2179

九、神经损伤 2179

十三、相关的疲劳骨折 2180

十四、关节活动受限 2180

十二、筋膜室综合征 2180

十七、外观较差 2181

十六、功能丧失 2181

十八、腓骨骨折 2181

十五、晚期关节炎 2181

十九、近胫腓关节的损伤 2182

二十、疲劳骨折和功能不全性骨折 2183

第58章 胫骨pilon骨折 2198

第一节 损伤机制 2198

第二节 分类 2199

第三节 诊断与评估 2202

第四节 治疗的演变与疗效 2205

第六节 开放性骨折 2210

第七节 治疗 2210

第五节 初期处理 2210

二、牵引 2211

三、手术治疗 2211

一、保守治疗 2211

四、手术时机和分期治疗 2214

五、手术入路 2216

第八节 切开复位内固定 2217

一、第一步:恢复长度 2218

二、第二步:重建干骺端的轮廓 2218

三、第三步:干骺端植骨 2220

四、第四步:重新连接骨干和干骺端 2220

五、关闭切口 2233

第九节 术后护理 2233

第十一节 并发症 2234

一、早期并发症 2234

第十节 无法重建的pilon骨折 2234

二、后期并发症 2236

第十二节 临床评估 2241

第十三节 预后 2242

第一节 解剖学和生物力学 2248

一、解剖 2248

第59章 踝部骨折及软组织损伤 2248

二、生物力学 2253

第二节 踝部损伤的评估 2257

一、病史 2257

二、体格检查 2258

三、放射影像检查 2260

五、排除其他损伤的主要方法 2261

六、鉴别诊断 2261

四、其他检查 2261

第三节 踝部骨折的处理 2264

一、一般原则 2264

第四节 分类 2266

一、Lauge-Hansen分类 2266

二、多发性损伤的特殊考虑 2266

二、Danis-Weber分类 2270

三、AO(矫形创伤协会)分类 2270

四、分类的重要性 2271

五、不典型的踝部骨折 2271

第五节 治疗 2272

一、踝部骨折 2272

二、治疗原则 2273

三、踝部骨折的非手术治疗 2276

四、手术治疗 2277

五、胫后唇骨折复位与固定 2288

六、前唇骨折 2297

七、内踝和韧带损伤 2297

八、术中摄片 2298

九、关闭术口及术后治疗 2298

十、需要特殊处理的人群 2299

十一、治疗效果 2300

第六节 踝部软组织损伤 2302

一、外侧副韧带损伤 2302

二、迟发的内翻不稳定 2304

三、持续性疼痛 2304

四、踝关节脱位 2304

五、下胫腓分离 2305

六、三角韧带断裂 2305

七、跟腱断裂 2305

八、少见的肌腱损伤 2306

第七节 并发症 2306

一、伤口糜烂 2306

二、感染 2307

三、畸形愈合 2307

四、创伤后关节病 2307

五、迟发性韧带联合不稳定 2308

六、胫腓骨性联结 2309

七、骨不连 2309

第一节 总论 2315

一、概述 2315

第60章 足损伤 2315

二、足部损伤的早期评价 2318

第二节 各论 2319

一、距骨骨折 2319

二、跗骨脱位 2339

三、足后部扭伤 2342

四、跟骨骨折 2343

五、筋膜室综合征 2365

六、舟骨骨折 2368

七、跖跗关节(Lisfranc关节)损伤 2374

八、骰骨和楔骨骨折 2384

九、应力性骨折 2386

十、跖骨骨折 2389

十一、跖趾关节损伤 2399

十二、?趾的近节趾骨和趾间关节损伤 2401

十三、外侧趾骨和趾间关节损伤 2403

十四、远节趾骨与甲床损伤 2404

十五、籽骨损伤 2404

十六、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预防 2405

十七、断肢损伤和截肢术 2407

二十、枪弹伤 2410

十九、化学灼伤和烫伤 2410

二十一、刺伤,动物伤,海洋生物伤 2410

十八、挤压伤 2410

二十二、足跟垫损伤 2413

二十三、神经病变性足部骨折 2413

二十四、创伤后肌腱断裂或脱位 2415

第一节 重建原则 2423

第二节 体格检查 2423

第61章 足和踝关节的创伤后修复重建 2423

第三节 放射学检查 2427

第四节 距骨的畸形愈合、骨不连和退行性骨刺形成,包括三角骨形成和骨软骨病 2427

第五节 距骨顶部骨软骨损伤 2428

第六节 跟骨的畸形愈合和骨不连 2428

第七节 舟骨骨不连与畸形愈合及距舟关节病 2429

第八节 伴或不伴外侧柱短缩的骰骨畸形愈合和骨不连 2430

骰骨第四、五跖骨关节病 2430

距舟融合术治疗关节病 2430

第九节 跖骨畸形愈合与骨不连 2431

一、踝关节病 2432

第十一节 创伤后关节病 2432

二、评估和非手术治疗 2432

第十节 趾骨畸形愈合和骨不连 2432

第十二节 踝关节固定术与踝关节成形术 2434

一、踝关节融合术存在的问题 2434

三、踝关节病的手术治疗 2434

二、关节固定术手术方法 2436

三、全踝关节成形术 2438

二、手术治疗 2439

一、非手术治疗 2439

三、手术方法 2439

第十三节 距下关节病 2439

四、融合和截骨联合手术 2442

第十四节 距舟关节和跟骰关节(Chopart关节)关节病 2442

手术方法 2443

第十五节 跗跖关节病 2444

手术方法 2445

第十六节 筋膜室综合征的后遗症 2446

陈旧性后侧深部筋膜室综合征 2446

第二节 畸形的特征 2448

第一节 下肢的轴线和关节的定位 2448

一、成角水平 2448

第62章 畸形矫正原则 2448

二、成角平面 2453

三、多顶点成角 2465

四、平移畸形 2470

五、成角和平移 2470

七、长度畸形 2473

第三节 关节和畸形矫正的关系 2473

六、旋转畸形 2473

第四节 畸形矫正技术的改良:进展与应用 2474

一、易发人群的评估 2506

第一节 下肢假体周围骨折的手术评估 2506

二、术前准备 2506

第63章 下肢假体周围骨折 2506

第二节 全髋成形术的骨折 2507

四、术后注意事项 2507

一、发生率和病因学 2507

三、精确的手术技巧 2507

二、分类 2513

三、特殊注意事项 2514

四、诊断 2515

五、治疗方案 2516

六、首选治疗 2520

第三节 全膝关节成形术的骨折 2521

一、发生率 2521

二、病因学 2522

三、分类 2524

四、诊断 2525

五、治疗方案 2526

六、首选治疗 2531

第64章 创伤性截肢 2543

第一节 保肢还是截肢 2543

第三节 截肢病人行走的代谢效率 2544

第四节 负荷传递及负重 2544

第二节 功能独立性测评(FIM) 2544

第五节 软组织覆盖 2547

第六节 假肢的注意事项 2548

第七节 手术注意事项 2549

第八节 术后处理 2549

第九节 常用的手术方法 2551

第十节 上肢截肢 2554

第十一节 心理适应 2555

第十二节 晚期并发症 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