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玲娟,李红云主编;杨小青,陈寿强副主编;徐书业,杨奔丛书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303191802
  • 页数:30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基本要求,结合师范学院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以师范生未来的专业发展为导向,涵盖全国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中关于中小学心理发展与教育方面的知识要求,全面地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逻辑结构,重点阐述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教育教学要求。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1

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对象 2

一、个体心理 2

二、社会心理 3

第二节 心理实质 4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5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7

第三节 心理学与教育 8

一、心理学的教育作用 9

二、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分支 10

第二章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上) 14

第一节 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15

一、发展和心理发展的概念 15

二、心理发展的特征 15

三、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7

四、心理发展的理论 22

第二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 27

一、注意的发展 27

二、感知觉的发展 35

三、记忆的发展 44

四、思维的发展 50

第三节 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 58

一、情绪情感的概述 58

二、青少年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63

三、中小学生情绪管理 64

第三章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下) 75

第一节 学生的人格发展 76

一、人格概述 76

二、人格发展的理论 82

三、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85

第二节 中学生的身心发展 87

一、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87

二、中学生性心理发展 91

三、中学生的人际关系 93

第三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100

一、智力差异与教育 100

二、人格差异与因材施教 103

三、学习风格差异与教育 107

第四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116

第一节 学习的概述 117

一、学习的实质 117

二、学习的特点 118

三、学习的分类 119

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21

一、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121

二、学习的联结理论 123

三、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125

四、社会学习理论 128

五、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30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132

一、完型—顿悟说 132

二、符号学习理论 134

三、认识—发现学习理论 135

四、有意义学习理论 138

五、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140

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41

第四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45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145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45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147

四、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评价 148

第五章 学习动机 151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152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与结构 152

二、学习动机的种类 153

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154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155

一、强化理论 155

二、需要层次理论 156

三、成就动机理论 157

四、成败归因理论 157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 159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159

一、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159

二、设置合理的目标 160

三、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160

四、有效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与评价 160

五、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161

六、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162

七、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162

八、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62

第六章 学习迁移 167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168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 168

二、学习迁移的分类 168

三、学习迁移的作用 171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173

一、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 173

二、现代的学习迁移理论 175

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 177

一、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77

二、为促进迁移而教 178

第七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184

第一节 品德概述 185

一、品德的概念 185

二、品德与态度的关系 185

三、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186

四、品德的心理结构 187

五、态度与品德的功能 188

第二节 中小学生品德的发展 188

一、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188

二、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特点 191

三、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192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 193

一、态度形成与改变 193

二、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199

三、社会学习理论 200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201

一、良好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 201

二、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方法 202

第八章 学习策略 211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212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 212

二、学习策略的特征 213

三、学习策略的分类 213

第二节 认知策略 214

一、复述策略 215

二、精加工策略 217

三、组织策略 219

第三节 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221

一、元认知结构 221

二、元认知策略 223

三、资源管理策略 224

第四节 学习策略的教学训练 227

一、学习策略教学的原则 227

二、影响学习策略教学的因素 229

三、学习策略的训练 231

第九章 课堂管理 237

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 238

一、课堂管理的内涵 239

二、课堂管理的目标 240

三、课堂管理的基本模式 241

四、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244

五、课堂管理的实施 247

第二节 课堂心理气氛及其营造 250

一、课堂心理气氛的概念 251

二、课堂心理气氛的类型 251

三、课堂心理气氛的影响因素 253

四、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策略 256

第三节 课堂纪律与课堂问题行为 259

一、课堂纪律的内涵 259

二、课堂纪律的类型 261

三、常见的课堂问题行为 263

四、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264

五、教师对问题行为的预防策略 266

六、教师对纪律问题的干预策略 267

第十章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273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274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274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276

第二节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279

一、中小学生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 279

二、中小学生常见的障碍性心理问题 282

第三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287

一、心理辅导的概念 287

二、心理辅导的目标 287

三、心理辅导的原则 288

四、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 289

五、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 290

六、学校心理辅导的方法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