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女性骨盆 1
第一节 骨盆构造 1
骨盆的组成 1
骨盆的关节 2
真骨盆的各个平面及其径线 2
骨盆的倾斜度 5
骨盆轴 5
男女骨盆的区别 5
第二节 骨盆测量法 5
外测量法 6
内测量法 9
X线摄片测量法 10
第二章 女性生殖器解剖 11
第一节 外生殖器 11
阴阜 12
大阴唇 12
小阴唇 12
阴蒂 12
前庭 13
处女膜和阴道口 13
会阴 13
外生殖器的腺体 13
第二节 内生殖器 13
阴道 13
子宫 15
输卵管 16
卵巢 17
女性生殖器的韧带 18
女性生殖器的邻近器官 19
骨盆底 20
第三节 女性生殖器官的血管系统 21
第四节 女性生殖器官的淋巴系统 23
第五节 女性生殖器官的神经系统 24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 25
第一节 女子一生经过 25
童年期 25
青春期 25
成熟期 25
绝经期 25
老年期 26
第二节 月经与经期卫生 26
月经 26
经期卫生 27
第三节 月经的周期性变化 27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28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32
性器官其它部分的周期性变化 32
第四节 促性腺激素与月经周期的变化 34
垂体促卵泡成熟激素 34
垂体促黄体生成激素 34
雌激素 34
孕酮 34
第五节 神经与月经的关系 36
第四章 妊娠生理 36
第一节 卵细胞的成熟 36
第二节 精细胞的成熟 37
第三节 受精 37
第四节 受精卵的发育和转移 38
第五节 胚胎的发育 39
第六节 胎盘的形成 40
蜕膜 40
绒毛膜 41
羊膜 42
脐带 42
羊水 42
胎盘 42
第七节 胎盘的机能 43
氧气与营养物质的交换 44
防御作用 44
内分泌作用 44
第八节 胎儿的发育与生理 45
妊娠各月中胎儿的发育情况 45
胎头 46
胎儿的生理 49
第九节 妊娠所引起的全身变化 51
局部变化 51
全身变化 52
第五章 妊娠诊断 55
第一节 妊娠诊断 55
第二节 妊娠前半期的诊断 56
征象 56
体征 56
生物学检验 57
第三节 妊娠后半期的诊断 59
征象 59
体征 59
X线摄片检查 60
第四节 胎儿生死的鉴别 60
妊娠前半期 60
妊娠后半期 61
第五节 妊娠期限的诊断 61
按末次月经计算预产期法 61
按子宫大小估计预产期法 61
第六节 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及其诊断方法 63
第六章 孕期检查及孕期卫生 69
第一节 孕期检查及孕期卫生的意义 69
第二节 孕期检查的目的 70
第三节 孕期检查的范围 70
问病史 70
检查 71
第四节 孕期检查制度 73
检查次数 73
随访制度 73
孕期检查预约制 73
产前检查一贯制 73
第五节 孕期卫生 74
营养指导 74
卫生指导 75
第七章 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法 75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无痛分娩法的贡献 75
第二节 精神性无痛分娩法 76
生理的分娩不应发生疼痛 76
讲课的内容 77
助产动作 77
其它应注意事项 79
第八章 产科中的无菌法与消毒法 80
第一节 意义和特点 80
第二节 房屋的处理 80
房屋的安排 80
定期清洁 80
第三节 工作人员个人卫生 81
第四节 产妇生活用品的处理 81
第五节 产妇临产入院处理 81
预诊 81
卫生处理 82
第六节 器械与敷料消毒法 82
器械类 82
敷料类 82
带刃器械类 82
器械用后的处理 82
第七节 产妇外阴消毒 83
第八节 接生者消毒准备 83
第九章 分娩、新生儿处理和护理 84
第一节 分娩的生理及经过 84
分娩的原因 84
娩出力 85
分娩的经过 86
第二节 顶先露的分娩机转 93
定义 93
枕左前位的分娩机转 93
胎头的改变 100
第三节 分娩的准备和处理 100
产前准备 100
入院处理 102
分娩的处理 104
第四节 新生儿的处理和护理 111
清除粘液 111
脐带的处理 111
滴眼药 111
皮肤的处理 112
标记 112
体格检查 112
量身长、体重及头部径线 112
第五节 家庭接生 112
孕期准备 112
临产时的准备 113
产后处理 114
访视工作制度 114
第十章 产后期 116
第一节 产后母体的变化 116
生殖器的复旧 116
恶露及其变化 117
寒战 117
体温和脉搏 117
产后痛 117
排尿 118
肠胃机能 118
腹壁松弛 118
发汗 118
基础代谢 118
血液 118
乳房及泌乳 118
第二节 产后的护理 119
局部护理 119
一般护理 120
乳房护理 122
产妇隔离 123
第三节 产后检查 123
第十一章 新生儿、早产儿及新生儿部门工作的组织 124
第一节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护理 124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124
新生儿的护理 126
新生儿疾患及分娩损伤 129
第二节 早产儿的生理特点及护理 130
早产儿的生理特点 130
早产儿的护理 131
第三节 新生儿部门工作的组织 133
工作人员注意事项 133
婴儿室清洁护理工作常规 133
隔离婴儿护理常规 134
婴儿出院常规 134
第十二章 流产和早产 135
第一节 流产 135
流产的原因 135
病理变化 136
分类 136
症状及治疗 136
鉴别诊断 142
处理流产时易产生的并发症 142
第二节 早产 143
原因 143
预防 143
早产的分娩过程 143
第十三章 异位妊娠 144
第一节 输卵管妊娠 144
病因 144
病理 145
输卵管妊娠发展的结局 145
症状和体征 146
诊断 147
鉴别诊断 148
预后 149
治疗 149
第二节 腹腔妊娠 150
分类 150
症状和检查 150
预后 150
治疗 151
第三节 卵巢妊娠 151
第十四章 胎儿及附属物异常 152
第一节 胎盘异常 152
胎盘重量异常 152
胎盘形状异常 152
胎盘疾病 154
胎盘植入异常 155
胎盘附着部位异常 155
第二节 脐带异常 155
脐带长度异常 155
脐带附着异常 156
脐带打结 156
脐带缠绕 156
脐带扭转 157
脐带炎 157
第三节 羊膜病变 158
羊水过多症 158
羊水过少症 159
胎膜先破及胎膜早破 160
胎膜迟破 161
第四节 胚胎绒毛膜病变 161
水泡状胎块(葡萄胎) 161
绒毛膜上皮癌 164
第五节 胎儿发育异常 164
巨大胎儿 164
胎儿畸形 164
第六节 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 168
胎儿窘迫 168
新生儿窒息 168
第七节 胎儿子宫腔内死亡 171
第十五章 妊娠中毒病 172
第一节 概论 172
第二节 早期妊娠中毒病 172
妊娠呕吐 172
妊娠流涎 174
第三节 晚期妊娠中毒病 174
妊娠水肿 174
妊娠肾病 174
先兆子癎 174
子癎 177
第十六章 妇女各种疾病对妊娠和分娩的影响 183
第一节 妊娠合并产道疾患及畸形 183
子宫位置异常 183
子宫的畸形 184
生殖器官肿瘤 184
生殖器官炎症 184
第二节 妊娠期间急性与慢性传染病 185
急性传染病 185
慢性传染病 186
第三节 妊娠与传染性肝炎及急性黄色肝萎缩 188
病理 188
症状 189
预防 189
治疗 189
第四节 骨质软化病与妊娠 189
第五节 妊娠与循环系统疾病 189
心脏病 189
慢性高血压 192
贫血 193
第六节 妊娠与泌尿系统疾病 194
急性肾炎 194
慢性肾炎 194
肾盂炎 194
膀胱炎 195
第七节 妊娠与消化系统疾病 196
胆囊炎与胆石症 196
便秘 196
痔疮 196
阑尾炎 197
第八节 妊娠与神经系统疾病 197
癫癎 197
神经炎 197
第九节 新陈代谢疾病 197
糖尿病 197
甲状腺疾病 198
第十节 妊娠与皮肤病 199
第十七章 多胎妊娠 200
定义 200
发生率 200
双胎的种类 200
诊断 201
并发症 202
处理 203
预后 204
第十八章 妊娠后期和分娩时出血 206
第一节 前置胎盘 206
定义 206
发病率 206
分类 206
原因 207
病理 208
临床现象 208
诊断 209
鉴别诊断 209
处理 210
预后 213
第二节 胎盘早期剥离 214
定义 214
发病率 214
原因 214
分类 214
病理 216
症状 217
诊断 218
鉴别诊断 219
处理 220
预后 222
第三节 边缘血?破裂 222
定义 222
病理 222
症状 222
诊断 223
处理 223
第十九章 分娩力异常 224
第一节 子宫收缩力过弱 224
原因 224
临床现象 225
预防 225
处理 225
第二节 子宫收缩力过强 226
急产 227
子宫病理缩复环 227
痉挛性子宫收缩 228
子宫狭窄环 229
第三节 腹压减弱 230
原因 230
处理 230
第二十章 产道异常 231
第一节 骨盆异常 231
一般性均小骨盆 232
单纯性扁平骨盆 232
漏斗形骨盆 232
畸形骨盆 232
骨盆入口狭窄 232
骨盆中部狭窄 240
骨盆出口狭窄 241
综合性骨盆狭窄 242
骨质软化性骨盆 242
佝偻病性骨盆 245
偏斜骨盆 247
横狭骨盆 248
分裂骨盆 249
混化骨盆 250
髋关节病性骨盆 250
脊柱病变所引起的骨盆变形 251
骨盆肿瘤 252
骨盆骨折 252
脊椎脱位性骨盆 252
第二节 软产道异常 253
外阴及阴道 253
子宫颈 254
子宫体 255
盆腔其它肿块 257
第二十一章 胎产式、胎先露及胎方位异常 258
第一节 胎头方位异常 258
持续性枕后位 258
持续性枕横位 263
面先露 263
额先露 266
前顶先露 266
第二节 臀产式 267
第三节 横产式 272
第四节 复合产式 276
第五节 脐带先露及脱垂 277
第二十二章 分娩损伤 278
第一节 子宫破裂 278
第二节 子宫颈裂伤 284
第三节 阴道裂伤 285
第四节 会阴裂伤 286
第五节 阴道和外生殖器血肿 290
第六节 分娩引起的瘘管 290
第二十三章 产后出血,产褥期出血 291
第一节 产后出血 291
发病率 292
原因及诊断 292
预防 293
处理 294
第二节 产褥期出血 296
原因 296
临床经过 297
诊断 297
预防 298
治疗 298
第二十四章 产褥期异常及护理 298
第一节 产褥期感染性疾病 299
定义 299
因素 299
感染途径 300
检查方法 300
产褥感染疾病的各种类型 301
诊断 303
预后 303
预防 304
治疗 304
第二节 产褥期其他疾病 306
子宫复旧不全 306
乳房疾病 306
膀胱疾病 307
羊水栓塞 308
第二十五章 产科手术 309
第一节 手术前准备 309
器械及敷料 309
手术部位消毒 309
导尿 310
手术时的卧位 310
第二节 麻醉和镇静剂 310
全身麻醉 310
局部麻醉 310
镇静剂 311
第三节 会阴切开术及缝合术 312
目的 312
适应证 312
麻醉 312
时间 312
方法 312
缝合术 313
第四节 人工妊娠中断 313
早期妊娠中断 313
晚期妊娠中断(人工引产) 316
第五节 回转术 319
外回转术 319
内回转术 320
第六节 臀牵引术 322
适应证 322
条件 322
操作 323
第七节 胎儿负压吸引术 330
胎儿负压吸引器 330
适应证 330
禁忌证 330
操作 330
优点 331
缺点 332
第八节 产钳术 332
产钳的构造 332
产钳术种类 333
适应证 334
条件 334
操作 335
产钳应用于各胎位 339
第九节 剖腹产术 341
适应证 341
条件 342
禁忌证 343
剖腹产术的种类及其选择 343
第十节 毁胎术 344
穿颅术 344
断头术 346
锁骨切断术 347
内脏取出术 347
第二十六章 产科及新生儿常用药物 349
第一节 产科常用药物 349
辅助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药物 349
子宫收缩刺激剂 349
第二节 新生儿常用药物 351
急救药 351
一般用药 351
维生素 351
抗菌剂 352
外用药 353
第二十七章 我国妇幼保健工作的概况 353
第一节 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意义 353
第二节 妇幼保健事业当前的工作要点 355
做好托儿所、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 356
大力防治严重危害儿童的疾病 356
继续普及新法接生,消灭空白点 356
做好妇女劳动保护工作 356
积极防治妇科疾病,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356
推广计划生育 357
科学研究工作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