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概述 1
导言 9
第一章 家养状态下的变异 13
变异的原因 13
习性和器官的使用与不使用的效果;相关变异;遗传 16
家养变种的性状;种与变种区别的困难;家养变种从一种或多种起源 18
家鸽的品种,它们的差异和起源 21
古代所依据的选择原理及其效果 27
无意识的选择 30
人工选择的有利条件 34
第二章 自然状态下的变异 37
个体差异 38
可疑种 40
分布广的、分散大的及常见的物种变异最多 45
各地大属内的物种常较小属内的物种变异更频繁 46
大属中许多物种,正像变种一样,彼此间有密切而不相等的关系,而且分布有限制 47
摘要 48
第三章 生存斗争 50
生存斗争这名词广义的使用 52
照几何比率的增加 53
抑制增加的因素的本质 55
在生存斗争中一切动植物彼此之间的复杂关系 57
生存斗争以在同种个体间及变种间为最剧烈 61
第四章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64
自然选择的力量 64
性的选择 70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的作用的事例 72
个体杂交 76
通过自然选择产生新类型的有利条件 79
自然选择引致灭绝 83
性状分歧 85
通过性状分歧和灭绝,自然选择对一个共同祖先的后代可能发生的作用 88
生物体制倾向进步的程度 95
性状趋同 98
本章提要 100
第五章 变异的法则 103
环境改变的影响 103
受自然选择所控制的器官增加使用和不使用的效果 105
风土驯化 108
相关变异 111
生长的补偿与节约 113
重复的、残留的及低等的构造易于变异 114
任何物种的异常发达的部分,比近似种内的同一部分有易于高度变异的倾向 115
物种的性状较属的性状更易变异 118
副性征易起变异 119
不同的种会呈现类似的变异,所以一个变种常会具有它的近缘种的性质,或者重现它祖先的若干性质 120
摘要 125
第六章 学说的疑难 127
过渡变种的缺乏或缺少 128
具有特殊习性与构造的生物之起源和过渡 132
极完备而复杂的器官 136
过渡的方式 139
自然选择学说的特殊难点 142
外表不很重要的器官受自然选择的影响 147
功利主义有多少真实性:美是怎样获得的 150
摘要:包括在自然选择学说内的体型一致律和生存条件律 154
第七章 对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各种异议 157
第八章 本能 187
在家养动物中习性或本能的遗传变化 190
特殊的本能 193
反对把自然选择学说应用在本能上的意见:中性或不育的昆虫 206
摘要 211
第九章 杂种性质 213
不育性的程度 214
支配初次杂交及杂种不育性的定律 219
初次杂交不育性及杂种不育性的起源和原由 224
交互的两型性和三型性 228
变种杂交的能育性及其所产混种的能育性并非普遍 230
除能育性外杂种和混种的比较 234
摘要 236
第十章 地质记录的不完全 239
从沉积的速率和剥蚀的广度来推测时间的过程 241
古生物标本的贫乏 244
在任何一个地质层内许多中间变种的缺乏 248
整群近似种的突然出现 254
成群的近似物种在已知的最低化石层中之突然出现 258
第十一章 生物在地质上的演替 263
灭绝 266
生物类型在全球几乎同时发生变化 270
灭绝物种彼此之间以及与现存类型之间的亲缘关系 272
古代类型的发展状况与现存类型的比较 277
在第三纪后期同一型式在同一地域内的演替 279
前章及本章摘要 281
第十二章 地理分布 285
想象的创造之单一中心 288
传布的方法 290
冰期中的传布 296
南北冰期的交替 299
第十三章 地理分布(续前) 307
淡水生物的分布 307
海洋岛屿的生物 310
海洋岛屿上不存在两栖类及陆栖哺乳类 313
岛屿生物与最邻近大陆上生物的关系 315
前章及本章摘要 320
第十四章 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 323
分类 323
同功的类似 331
连接生物的亲缘关系的性质 335
形态学 338
发生及胚胎学 341
退化的、萎缩的和不发育的器官 349
摘要 353
第十五章 复述和总结 355
译名对照表(部分)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