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李振刚 1
龙门路洞调查报告 1
第一部分 路洞调查 1
一 窟外地平面 1
二 窟外立面 2
三 门道 3
四 窟顶与地面 4
五 正壁大龛 4
六 南壁列龛 8
七 北壁列龛 13
八 前壁 20
(一)伎乐飞天 20
(二)花坛 21
(三)《维摩变》雕刻 21
(四)太子树下思惟 22
(五)一立佛与四菩萨 22
(六)神王像 22
九 路洞补凿小龛 22
路洞部分小龛一览表(一) 27
路洞部分小龛一览表(二) 28
第二部分 有关路洞几个问题的讨论 29
一 路洞的雕刻题材 29
(一)南北壁16大龛 29
(二)正壁大龛、洞内神王像及窟外其他护法像 31
(三)南北壁第一层雕刻与窟顶千佛像 33
(四)前壁雕刻 34
二 关于路洞的雕凿时间及其窟主推测 35
(一)北魏末至东、西魏时期洛阳周边的形势及其对龙门石窟造像的影响 35
(二)功德主及其洞窟开凿的时间 37
三 路洞的建筑布局与艺术特色 38
(一)窟楣的建筑风格与艺术特色 38
(二)正壁大龛龛楣雕饰及其基坛雕刻 39
(三)路洞像龛的类型与艺术特色 39
(四)其他雕饰图案 41
1.菩提树 41
2.莲花等花卉图案 41
3.迦陵频伽与天鼓 41
4.骆驼与驴子 42
四 结语 42
龙门隋代小龛初探 44
一 龙门隋代小龛的分布与现状 44
二 龙门隋龛的分期 54
(一)早期 54
(二)中期 54
(三)晚期 56
附表:龙门隋代部分小龛基本情况一览表 60
龙门唐永隆二年兰陵王孙高元简造地藏、观音像龛的发现及其意义——兼兰陵王高长恭传略评介一 高元简造地藏、观音像龛 61
二 兰陵王其人 63
(一)少年时代 63
(二)建功立业——青年军人 64
1.齐周晋阳之战 64
2.齐周洛阳邙山之战 65
3.齐周豫西宜阳与汾北定阳之争夺战 65
(三)命运多舛的人生之路 66
(四)高肃的其他优点 66
(五)关于“颇受财货”的问题及其被害的原因 67
三 兰陵王对后世的影响 67
(一)寂寞身后事 67
(二)史家之评论 68
(三)美名千古流芳 68
(四)《兰陵王入阵曲》的流传 69
四 高元简像龛发现的意义 70
(一)北齐宗室人物的结局 70
(二)造像题记的历史价值与造像题材的宗教意义 71
北齐兰陵王高肃系年简表 73
北齐宗室人物结局一览表 74
关于龙门擂鼓台中洞与看经寺的罗汉像问题 75
第一部分 擂鼓台中洞 75
(一)擂鼓台中洞的雕刻内容与布局 75
1.窟外 75
2.窟内 75
3.窟外补凿小龛、造像记及残龟趺碑座 77
(二)擂鼓台中洞雕凿的年代与功德主推测 77
1.雕刻题材 77
2.关于擂鼓台中洞完工的时间及功德主推测 78
3.关于擂鼓台中洞的刻经问题 81
第二部分 看经寺 81
(一)看经寺的雕刻与布局 81
(二)看经寺的雕造年代与功德主推测 82
第三部分 禅宗西土祖师像的各家说法及其演变 84
(一)一期:北宗二十五、二十九祖立说期 84
(二)二期:保唐系之二十九祖立说期 85
(三)三期:南宗各派诸说并立期 86
1.清画《唐湖州佛川寺故大师塔铭》饮光以下二十四圣说 86
2.敦煌本《坛经》的二十八世说 86
3.《曹溪大师别传》的二十八世说 87
4.《宝林传》的二十八世说 87
5.宗密《圆觉经大疏钞》的二十八世说 87
6.白居易《西京兴善寺传法堂碑》之西土五十一世说 87
7.贾?《扬州华林寺大悲禅师碑铭》之二十九世说 88
8.刘禹锡《牛头山第一祖融大师新塔记》之迦叶至师子二十五祖说 88
9.公亿乘《魏州故禅师大德奖公塔铭》自叶迄于师子二十三代说 88
(四)四期:南宗二十八祖定型期 88
1.《祖堂集》的二十八世说 88
2.《景德传灯录》二十八世说之定型 88
龙门石窟刻经 92
一 龙门石窟刻经的分布与现状 92
1.429窟 92
2.老龙洞 92
3.莲花洞 93
4.药方洞 94
5.1497小窟 94
6.1544龛 94
7.《高王观世音经》 95
8.北市采帛行净土堂(1896窟) 95
9.1965龛 95
10.东山擂鼓台中洞刻经 95
11.附《金刚经》残碑块 100
二 刻经诸问题的讨论 100
(一)关于《金刚经》的版本 100
(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02
(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103
(四)擂鼓台中洞刻经 104
(五)龙门石窟刻经的历史地位及特点 104
龙门石窟摩崖刻经一览表 109
跋龙门石窟两部观世音内容的石刻伪经 110
一 龙门两部观世音石刻伪经的现状及版本 110
(一)老龙洞唐永徽二年(651年)刘彦深刻《高王观世音经》 110
(二)关于《高王观世音经》的版本 112
(三)龙门武周长安三年(703年)安思泰刻《续命经》 113
(四)敦煌写经中的《佛说续命经》版本及其演变 115
二 观世音伪经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118
(一)经典的传译 118
(二)感应、灵验说的风行 119
(三)下层苦难之众的理想寄托 120
敦煌写经《佛说续命经》版本勘校表 122
洛阳经幢研究 123
第一部分 洛阳经幢的调查与资料整理 123
(一)龙门石窟藏幢 124
1.唐开元十三年(725年)中岳闲居寺珪和尚经德幢 124
2.唐天宝八载(749年)东京圣善寺僧虚心、景福寺尼净意等造幢 124
3.唐兴元元年(784年)弘圣寺大德真坚幢 124
4.唐贞元九年(793年)安二娘、大中六年(852年)电(雷)氏等造幢 124
5.唐贞元十八年(802年)龙门奉先寺某僧幢 125
6.唐开成元年(836年)东都敬爱寺上座惠满幢 125
7.唐会昌四年(844年)孙信奴为李婆造幢 126
8.唐大中四年(850年)东都圣善寺僧怀则幢塔 126
9.北宋建隆三年(962年)王氏造幢 127
10.北宋至道三年(997年)修行寺西经藏院主妙因等为先师姑造幢 127
(二)关林西石刻廊经幢 127
1.唐建中二年(781年)无住行幢 127
2.唐元和八年(813年)天女寺尼胜藏律师幢 128
3.唐大和四年(830年)张国□、张国信等造幢 128
4.唐会昌元年(841年)同德寺僧信幢 128
5.唐大中九年(855年)前复州刺史桥庶于龙兴寺造幢 129
6.唐咸通十二年(871年)王氏造幢 129
7.后梁贞明四年(918年)董存道造幢 129
8.后梁贞明七年(921年)梵、汉字幢 130
9.后梁龙德三年(923年)前孟州司马刘仁美造幢 130
10.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常庭训为孙氏造幢 130
11.后唐天成四年(929年)朱弘召为李氏造幢 131
12.后唐长兴三年(932年)二姐三姐等为亡过大姐造幢 131
13.后唐清泰二年(935年)前归安大将军李□为傅氏造幢 131
14.后唐清泰三年(936年)王氏造幢 131
15.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花敬迁等造幢 132
16.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正月于氏造幢 132
17.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十二月葛氏造幢 132
18.后汉乾祐二年(949年)天女寺尼超悟等为先师姑造幢 133
19.后周广顺三年(953年)显陵司部蜀国夫人造幢 133
20.后周显德四年(957年)甄氏等造幢 133
21.北宋建隆二年(961年)颜崇等造幢 134
22.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周景造幢 134
23.北宋开宝八年(975年)靳氏幢 134
24.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澄江法师梵、汉字幢 135
25.北宋景德二年(1005年)郭重显等造幢 135
26.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清河郡张氏幢 135
27.□□□□壬寅三月幢 136
28.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张敦造梵、汉字幢 136
29.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高氏梵、汉字幢 137
30.大□元年梵、汉字幢 137
(三)原洛阳存古阁藏幢 137
1.唐元和四年(809年)残幢记 137
2.唐开成元年(836年)尼清敏幢记 137
3.唐会昌四年(844年)李潜造幢记 138
4.唐咸通七年(866年)黄顺仪造幢记 138
5.后梁开平二年(908年)长寿寺宏哲幢记 139
6.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张思录造幢记 139
7.后唐甲午岁(934年)朱弘召造幢记 140
8.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刘氏造幢记 140
9.北宋开宝七年(974年)杜承训造幢记 140
10.北宋至道元年(995年)合袝杜泽里幢记 141
11.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法师义从幢记 141
12.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张昭范造幢记 141
附:经幢资料13种 142
第二部分 经幢刻经 146
一 关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版本及相关问题 147
(一)对经幢著录、研究的历史及方法的回顾 147
(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各译本的翻译顺序、翻译动机、特点及差异 148
1.关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各译本的翻译顺序、年代 148
2.翻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诸本的缘起、特点及差异 150
(三)洛阳经幢(含石刻)所流行的《佛顶陀罗尼经》版本 157
二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及其他刻经的版本 159
1.关于《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的版本 159
2.《大轮金刚陀罗经》 160
3.《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经》 160
4.《莲花毗卢遮那灭恶趣陀罗尼》 160
三 《敦煌宝藏》中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大悲心陀罗尼》(包括两经的启请文)写经版本 160
四 洛阳经幢刻经的分期 161
(一)洛阳经幢刻经分期 161
一期:唐代(分前后两段) 162
二期:五代 164
三期:北宋 165
(二)关于疑伪经的问题 166
1.善无畏译《佛顶尊胜陀罗尼轨仪》(2卷)本子的真伪 166
2.不空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1)卷本子的真伪 166
3.传金刚智译《加句灵验佛顶尊胜陀罗尼》的真伪 166
4.洛本《大悲心陀罗尼真言》与敦煌写经《佛顶尊胜陀罗尼神咒》本的真伪 167
(三)关于“大日如来”的问题 167
洛阳藏幢刻经内容一览表(一) 170
洛阳藏幢刻经内容一览表(二) 171
洛阳藏幢刻经内容一览表(三) 172
洛阳藏幢一览表:(一)龙门石窟藏幢 173
洛阳藏幢一览表:(二)关林石刻馆藏幢 174
洛阳藏幢一览表:(二)关林石刻馆藏幢(续) 175
洛阳藏幢一览表:(三)原洛阳存古阁藏幢 176
第三部分 洛阳经幢的历史文化价值浅识 177
一 洛阳经幢中的名僧、尼资料 177
1.唐开元十三年中岳闲居寺大德元珪纪德幢记 177
2.唐兴元元年故临坛大德真坚幢记 179
3.唐元和八年故天女寺尼胜藏幢记 179
4.唐开成元年东都敬爱寺上座惠满幢记 180
5.唐开成元年故临坛大德尼清敏幢记 180
6.唐大中四年东都圣善寺僧怀则幢记 181
7.北宋明道二年宝应莲宫故僧义从幢记 181
二 洛阳经幢所反映的立幢动机、葬俗资料等 182
1.唐大中九年龙兴寺幢记 182
2.后周广顺三年显陵司部蜀国夫人造幢记 182
3.后梁贞明四年董存道修茔幢记 183
4.后唐清泰三年孀妻王氏为故夫造幢记 183
5.同德寺僧宝信幢记 183
6.唐建中二年无住行幢记 184
7.唐会昌四年李潜造幢记 184
8.后唐长兴三年张思录造幢记 184
三 其他 185
1.□□□□壬寅三月戊申十日丁巳幢记 185
2.不同发愿者共造一幢举例 186
3.洛阳白居易故居出土经幢 186
唐宋洛阳佛寺、名僧史迹钩沉 189
第一部分 都城区 189
(一)洛阳的寺院与名僧(尼) 189
1.天宫寺 189
2.敬爱寺 191
3.福先寺(太原寺、魏国寺) 196
4.圣善寺 200
5.同德寺(华严寺、兴唐寺) 203
6.弘圣寺 204
7.龙兴寺 205
8.长寿寺 206
9.景福寺(天女寺) 207
10.安国寺 208
11.宁刹寺 209
12.修行寺 210
13.菏泽寺 211
14.奉国寺 211
15.广福寺 212
16.昭成寺 212
17.大云寺 213
18.白马寺 213
19.太平寺 214
20.圣慈寺 214
21.光严寺 214
22.慧林寺 214
23.昭觉寺 215
24.麟趾寺 215
25.大遍空寺 215
26.佛光寺 215
27.中滩浴院 216
28.法林院 216
29.宝坛院 216
30.安乐寺 216
31.崇化寺 216
32.率更寺 216
33.卫国寺 217
五代及北宋所立禅院 217
(二)洛阳寺院的个性特征及佛教宗派势力之消长 218
1.洛阳寺院的个性特征 218
2.洛阳佛教宗派势力之消长 220
唐东都洛阳城区部分佛寺分布示意图 222
第二部分 龙门区 223
(一)唐代龙门十寺 223
1.香山寺 223
2.奉先寺 226
3.广化寺 227
4.天竺寺 229
5.宝应寺 230
6.乾元寺 231
7.菩提寺 231
8.敬善寺 232
9.胜善寺 233
10.护法寺 233
(二)宋代的潜溪寺、看经寺、皇龛寺 234
1.潜溪寺 234
2.皇龛寺、看经寺 234
葬龙门山的高僧一览表 238
葬龙门山的高僧一览表(续) 239
附录:龙门石窟刻经录文校稿 240
一 429窟:唐龙朔三年(663年)常才刻《金刚经》,鸠摩罗什译 240
二 老龙洞 244
三 莲花洞 245
四 药方洞(1387号):《究竟庄严安乐净土成佛铭记》(《悲华经》) 249
五 1497小窟北壁:《佛说阿弥陀经》,鸠摩罗什译 251
六 1544龛 252
七 《高王观世音经》 253
八 北市采帛行净土堂(1896窟):《菩萨诃色欲法经》 253
九 东山擂鼓台中洞 254
附图版: 281
图版一 关林唐元和八年(813年)幢拓本 281
图版二 关林唐大中九年(855年)幢拓本 281
图版三 关林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幢拓本 281
图版四 关林宋□□□□壬寅三月幢拓本 281
图版五 龙门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元珪幢拓本 281
图版六 龙门唐贞元十八年(802年)奉先寺僧幢拓本 281
图版七 龙门唐开成元年(836年)幢拓本 281
图版八 龙门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幢拓本 281
图版九 龙门唐龙朔三年(663年)《金刚经》拓本 281
图版十 龙门莲花洞武周如意元年(692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拓本 281
图版十一 龙门擂鼓台中洞武周(690-704年)《金刚经》、《六门陀罗尼经》、《心经》拓本图版十二 唐大和元年(827年)东都福先寺广宣墓志拓本后记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