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受众从生产者向投资者的转变 1
第一节 财经报道的核心受众——投资者 1
二、经济新闻的四种类型 3
第二节 财经记者大视野——宏观、中观和微观 5
一、宏观背景一:拉动GDP的“三驾马车” 6
二、宏观背景二:国民收入的分配、再分配 9
三、中观:行业和周期 10
四、微观:企业和个人 12
第三节 财经报道信息源——七大要素市场 13
一、牢记两个“上帝”(投资者和消费者),为信息不对称中的弱势群体立言是财经记者的天职 15
第四节 财经报道的四大特色 15
二、数字说话——定量比定性更重要 16
三、信息传播的第一时点概念 17
四、独特的信息处理方法:做故事、做调查、做数据、做观点 18
第一篇 资本市场第一章 证券和传媒天生不可分 23
一、信息和信息流动——判断证券价值的唯一尺度 23
二、专业知识——从千万个匿名交易中走出来 24
三、复杂的与众不同的游戏规则 24
四、传媒监督——阳光底下无罪恶 25
一、股票市场 26
第二章 市场分类 26
二、债券市场 28
三、基金市场 29
四、信托产品市场 29
五、权证和衍生品市场 30
六、资产证券化 31
七、风险投资市场 31
第三章 股市 33
第一节 一级市场 33
一、首发、公募和私募 33
三、从额度制到审批制到核准制 35
二、再融资 35
四、放宽发股,从审核制向注册登记制过渡 36
五、欺诈发股的法律责任 37
第二节 二级市场 38
一、市场构成 38
二、交易限制 39
三、市场类型 40
四、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 41
第三节 市场参与者 44
一、身处底层的散户投资者和7000万股民 44
二、日渐壮大的中国机构投资者 45
三、处于生死边缘的中国券商和券商重组 48
四、并不独立的各类证券中介 49
五、几无监管实权的证券交易所 50
六、饱受非议的中国证监会 50
七、中国特色的指定媒体 51
第四节 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和发展 53
一、为什么总是政策市 53
二、解决股权分置的重大历史转折 54
三、两法(公司法、证券法)修改 55
附:市场术语 57
第一节 为什么公司丑闻不断 60
第四章 公司 60
第二节 何谓公司治理 62
一、公司是什么 62
二、股份公司三大特征 63
三、治理概述 64
第三节 董事和董事会 66
一、信息披露 66
二、关联交易 67
三、独董和独董革命 69
五、财务顾问和“客户至上” 71
四、董秘和金牌董秘 71
第四节 控股股东 72
一、披露最终控制人 72
二、国企控股和存续企业 73
三、“五分开”和同业竞争 74
四、大股东占资 75
五、关联担保 77
六、控股股东问题为何如此严重? 78
第五节 股权变动和股权信息 79
一、转让 80
三、质押 81
二、托管 81
四、冻结 82
五、拍卖 82
六、回购 83
七、增持 84
八、划拨 84
第六节 高管 84
一、高管异动 85
二、高管失踪 86
三、高管经历 87
四、高管身价 87
五、高管薪酬 88
一、股东诉讼 92
二、股东代表诉讼 92
第七节 股东诉讼 92
三、集团诉讼 93
第五章 财报 95
第一节 会计——不能不掌握的商业语言 95
一、财经记者进入商业领域的通行证 95
二、利润是会计做账“做”出来的 96
三、国际会计准则和财政部会计新规 98
一、静态报告和动态报告 99
第二节 财报入门 99
二、财经记者必须掌握的十大财务指标 100
三、从“四项计提”到“八项计提” 108
第三节 利润操纵和财务陷阱 109
一、收入调节 109
二、成本调节 110
三、费用调节 111
四、追溯调整 113
第四节 “非经常”日益“经常” 114
一、投资收益:变化无穷的股权买卖 114
二、补贴收入:关键时刻还靠政府 115
三、营业外收入:模棱两可的或有事项 116
四、关注收益质量 116
第五节 合并报表的奥妙 117
一、安然破产和债务黑箱 117
二、合并报表的种种玩法 118
三、备受争议的“未确认投资损失” 120
第六节 至关重要的审计意见 121
一、标准意见:“公认”和“公允” 121
二、非标意见 122
三、中国公司审计 123
第七节 中国上市公司三项特殊风险 125
第六章 并购 127
第一节 并购——财经新闻的热点、焦点和沸点 127
第二节 一般意义的并和购 129
一、何谓并,何谓购 129
二、善意收购和敌意收购 129
三、买壳上市,再烂的“壳”也有人要 130
四、股权并购的六种方式 131
五、外资并购 135
第三节 接管、防御和反收购 136
一、财务诱惑和财务防御 136
二、釜底抽薪的焦土战略 137
三、毒丸:爱使“章程之争” 138
四、白衣骑士:“申三君事件” 139
五、金保护伞:科龙天价董事 141
第四节 重组和资产剥离 141
一、产业重组和财务重组 142
二、常见的重组方式 143
第五节 中国式并购重组 149
一、中国式并购重组的几大特色 149
二、重大重组 150
三、壳资源妙用:骨头里榨油 151
四、轰轰烈烈的“造系运动” 153
第六节 管理层收购和员工持股计划 154
一、管理层收购和员工持股的国际概况 154
二、中国公司的管理层收购 155
三、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 159
第七章 期货市场 162
第一节 期货及期货交易的性质与特点 162
一、期货和期货合约 162
二、期货交易的两大功能 164
第二节 国际期货市场与金融期货发展 165
一、世界上最为出名的三大期交所 165
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货品种 166
三、高速增长的金融期货 167
第三节 中国期货市场的诞生与运作 168
一、以营利为目的大办期货交易所 168
二、期货业遭遇七年“休克” 169
三、“上海铜”成为亚洲铜报价中心 170
第四节 期货市场报道角度提示 171
一、期市报道必须具备全球化视野 171
二、熟悉影响期货价格的各项经济因素 172
三、培养捕捉重大题材报道的能力 173
四、报道期货市场的若干选题和素材 175
一、格林斯潘何以成为全球媒介的焦点 179
第二篇 银行和金融第八章 央行和银监会 179
第一节 央行 179
二、西方国家的金融体系(以美国为例) 181
三、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182
四、财经记者的嗅觉:通胀还是通缩 184
第二节 银监会 185
第三节 不可忽视的两大新闻源: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央行上海总部 186
一、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货币政策制定的核心组织 186
二、央行上海总部成立:金融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188
第一节 国际性金融组织 190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特别提款权支付的金融机构 190
第九章 银行 190
二、世界银行——不是银行的银行 191
三、国际清算银行——办理央行业务的金融机构 192
四、区域性金融机构 193
第二节 商业银行本姓“商” 193
一、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 193
二、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 194
三、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 195
一、银行大案预示金融业挑战 196
第三节 国有商业银行负重前行 196
二、国有银行大案频发凸显制度缺失 199
三、国有银行呆坏账:八成来自政府行为 199
四、国有银行改革受到媒体关注 200
第十章 货币市场 205
第一节 概况 205
一、特征 205
二、交易主体 206
三、形式 206
一、短期借贷市场 207
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207
第二节 货币市场的几大子市场 207
三、票据市场:票据承兑、票据贴现、本票市场 208
四、回购协议市场 211
五、短期债券市场 211
六、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CDs市场) 212
第十一章 外汇市场 215
第一节 财经记者需要掌握的外汇常识 215
一、汇率和汇率制度 215
二、世界各国的九种汇率体制 216
三、哪些因素决定外汇汇率 217
五、外汇期权交易 219
四、个人外汇实盘交易业务 219
六、与期权相关的外汇理财产品:外汇结构性存款、期权宝、两得宝 220
七、何谓LIBOR利率 220
第二节 外汇市场交易 221
一、世界主要的外汇市场 221
二、外汇市场的参与者 222
三、外汇市场交易常见的三种形式:即期、远期、掉期 222
四、我国外汇市场是部分可兑换的市场 224
第三节 巨额外汇储备的烦恼 225
一、外汇储备的含义 226
二、过高外汇储备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226
一、各国央行对汇市的干预方式 228
第四节 炒汇要看央行脸色 228
二、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的四大阶段 230
三、怎样解读人民币升值 230
第十二章 银行新闻报道技巧 236
第一节 银行新闻的来源 236
第二节 报道银行新闻三个注意 237
一、信源的拓展和维护 238
二、专业知识研究 238
三、报道写作 238
一、现阶段我国保险业的主要特点 243
第一节 保险市场迅猛发展 243
第三篇 理财第十三章 保险 243
二、外资在中国保险市场跑马圈地 244
三、中国居民的投保观念有待加强 245
第二节 保险的基本分类 245
一、保险产品的基本分类 245
二、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险种 247
第三节 投资类保险 250
一、对分红保险不应建立过高的收益要求 250
二、万能险、分红险、投资联结险适合不同风险级别的投资者 251
三、决定红利的是保险公司经营状况 251
二、财经记者要时保险产品了然于胸 252
一、重大事件报道要立足于思考 252
第四节 保险报道提示 252
三、加强保险理赔的报道 253
四、保险报道应该突出保障功能 253
第十四章 房地产 255
第一节 一场“房地产泡沫”的大争论 255
一、土地市场是政府垄断市场 255
二、房地产二级市场成为市民主要投资渠道 256
三、是什么促使房价快速上涨 257
四、我国房地产市场有没有泡沫 258
一、房地产投资的四种方式 260
第二节 房地产投资:高风险的理财工具 260
二、房地产投资的优势和劣势 261
三、房地产投资的交易成本 262
第三节 政策性信息成为房产报道重点 263
一、房地产市场上看不见的手 264
二、七部门联合出手调控房价 264
三、政策性信息成为房产报道的重点 265
第四节 关心中低收入者 269
一、经济适用房的主要特点 269
二、经济适用房不应成为炒作对象 269
三、经济适用房能否真正保障中低收入者的利益 270
一、信托关系的当事人: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 273
第十五章 信托 273
第一节 认识信托 273
二、信托财产 274
三、信托投资的特点 275
四、信托的种类 276
第二节 信托掀起个人投资风暴 277
一、信托投资为何如此火爆 278
二、信托是高风险的理财工具 279
第三节 不能公开宣传的信托产品如何报道 279
一、信托报道不要成为信托公司的宣传工具 279
二、财经记者要充当风险“探测器” 283
一、黄金:从货币到非货币化 285
二、我国黄金市场逐步开放 285
第十六章 黄金 285
第一节 黄金投资逐步向个人开放 285
第二节 我国黄金投资的主要方式 286
一、实物黄金投资方式:金条、金币、金饰 286
二、纸黄金 287
三、黄金股票:投资金矿公司 287
四、几种投资方式的比较 288
五、几种主要的黄金衍生投资方式 289
一、供给和需求 290
第三节 黄金报道围着“金价”转 290
二、间接因素——政治、经济因素 291
第十七章 人力资本市场 294
第一节 人力资本:自己对自己的投资 294
一、劳动力、人力资源、人力资本 294
二、劳动力市场和人力资本市场——两条相反的供求曲线 295
三、人力资本投资 295
第二节 中国人力资本市场 297
一、现状 297
二、市场出现高流动性 298
第三节 人力资本报道 299
第十八章 财经报道出现理财化趋势 303
第一节 财经报道理财化趋势的几个表现 303
一、受众需求催生理财传播渠道层出不穷 303
二、信息提供方影响理财报道的价值取向 304
三、财经报道内容重在提供个人理财方面的指导 305
第二节 理财报道与一般财经报道的不同 307
一、在信息选择上以实用性为基本标准 307
二、写作手法上强调人物化、个案化以增加可读性 308
三、行文之中善用计算,帮助读者算细账 308
二、个人财务规划的主要内容 311
一、什么是个人理财 311
第三节 财经记者需要掌握理财技能 311
第四篇 广播电视财经节目第十九章 广播电视财经节目发展概况 315
第一节 在市场经济中壮大的财经节目 315
一、计划经济时代:财经节目的缺失 315
二、20世纪90年代:财经节目的成长期 316
三、进入新世纪:财经节目大发展 317
第二节 财经节目平台:综合还是专业 319
一、经济台成为“第二综合台” 319
第三节 广播电视财经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320
一、定位:从资讯传播者到内容提供商 320
二、专业化财经频道、频率:富有勇气的选择 320
二、资源:从分散到整合 321
三、节目:从单一到多元 322
四、人才:从通用到专业 323
第二十章 财经新闻节目 324
第一节 我国广播电视财经新闻节目分类及特点 324
一、广播电视财经新闻节目分类 324
二、广播电视财经新闻的特点 325
第二节 广播电视财经新闻采制要点 327
一、客观、公正,正确引导投资者 327
二、以人为本,对物质性、抽象性内容予以人性化表现 328
三、解释术语,对专业问题进行大众化解读 329
四、精用数字,清楚说明背后的意义 330
五、细致观察,发掘静态背后的动态 331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 332
一、舆论监督的困境 332
二、股评取向的偏差 334
第二十一章 财经谈话节目 336
第一节 财经谈话节目的繁荣 336
第二节 财经谈话节目的分类 337
一、大型财经谈话 338
二、财经人物专访 338
四、财经脱口秀 339
三、财经评论 339
五、财经讲座 340
第三节 财经谈话节目的采制要点 340
一、用生活化的语言讨论财经话题 340
二、善于对社会类话题进行财经性的解读 341
三、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追求思想的深度 342
四、保持平行的视角、质疑的精神 343
参考文献 345
附录:相关财经网站 347
后记 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