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0.1 国内外汽车工业概况 1
0.1.1 国外汽车工业概况 1
0.1.2 国内汽车工业概况 2
0.2 汽车的类型 3
0.2.1 汽车的概念 3
0.2.2 汽车的类型 4
0.3 国产汽车的编号规则 6
第一篇 汽车的总体构造及基本行驶原理 11
第1章 汽车的总体构造 11
第2章 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15
第二篇 汽车发动机 21
第3章 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 21
3.1 发动机的分类与基本构造 21
3.1.1 发动机的分类 21
3.1.2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基本构造 22
3.2 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2
3.2.1 基本术语 22
3.2.2 四冲程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3
3.2.3 二冲程汽油机基本工作原理 25
3.3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与特性 26
3.3.1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 26
3.3.2 发动机速度特性 27
3.4 发动机的型号编制规则 27
第4章 机体组及曲柄连杆机构 30
4.1 概述 30
4.2 机体组 30
4.3 活塞连杆组 33
4.3.1 活塞 33
4.3.2 活塞环 33
4.3.3 活塞销 34
4.3.4 连杆 34
4.4 曲轴飞轮组 34
4.4.1 曲轴 34
4.4.2 飞轮 37
4.4.3 扭转减振器 38
第5章 配气机构 39
5.1 气门式配气机构的总体布置 39
5.1.1 配气机构的类型和作用 39
5.1.2 配气机构的总体布置 39
5.2 配气相位及气门间隙 41
5.2.1 配气相位 41
5.2.2 气门间隙 42
5.3 配气机构的主要零件和组件 43
5.3.1 气门组 43
5.3.2 气门传动组 44
第6章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48
6.1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燃料 48
6.1.1 汽油及其使用性能指标 48
6.1.2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 49
6.2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50
6.3 可燃混合气成分与汽油机性能的关系 50
6.3.1 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表示法 50
6.3.2 可燃混合气成分与汽油机性能的关系 51
6.4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EFI) 52
6.4.1 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53
6.4.2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主要组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53
第7章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57
7.1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燃料 57
7.1.1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功能和组成 57
7.1.2 柴油的特性 57
7.2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燃烧与柴油机燃烧室 58
7.2.1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58
7.2.2 柴油机燃烧室 58
7.3 喷油器 60
7.4 喷油泵 61
7.4.1 柱塞式喷油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61
7.4.2 典型喷油泵的构造 65
7.5 调速器 67
7.5.1 柱塞式喷油泵的速度特性 67
7.5.2 调速器的功用 67
7.5.3 调速器的种类 67
7.5.4 机械式调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68
7.6 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 72
7.6.1 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的组成 72
7.6.2 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的基本功能及优点 73
7.6.3 电子控制高压共轨喷射系统 73
7.7 柴油机供给系统的辅助装置 74
第8章 进、排气系统及排放控制装置 79
8.1 进气系统 79
8.1.1 空气滤清器 79
8.1.2 进气歧管 80
8.2 排气系统 82
8.2.1 排气歧管 82
8.2.2 消声器 83
8.3 排气净化装置 84
8.3.1 发动机的有害排放物 84
8.3.2 进气恒温控制系统 84
8.3.3 二次空气喷射系统 85
8.3.4 催化转换器 85
8.3.5 柴油机微粒滤清器 86
8.3.6 废气再循环系统(EGR) 86
8.3.7 强制式曲轴箱通风系统 87
8.3.8 汽油蒸发控制系统 88
第9章 汽车发动机增压 90
9.1 概述 90
9.2 机械增压 91
9.2.1 机械增压系统 91
9.2.2 机械增压器 92
9.3 涡轮增压 93
9.3.1 涡轮增压系统 93
9.3.2 涡轮增压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94
9.3.3 增压压力的调节 97
9.3.4 涡轮增压器的润滑及冷却 98
第10章 冷却系统 101
10.1 概述 101
10.1.1 冷却系统的作用 101
10.1.2 冷却系统的分类 101
10.2 水冷系统 102
10.2.1 水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102
10.2.2 水冷系统的主要零部件 102
10.3 风冷系统 109
第11章 润滑系统 113
11.1 润滑系统的功用及润滑方式 113
11.1.1 润滑系统的功用 113
11.1.2 润滑方式 113
11.2 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114
11.2.1 润滑系统的组成 114
11.2.2 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 114
11.3 润滑系统的主要零部件 115
11.3.1 机油泵 115
11.3.2 机油滤清器 119
11.3.3 机油散热器 122
11.3.4 油底壳和油尺 123
11.4 润滑剂 123
第12章 点火系统 126
12.1 概述 126
12.1.1 点火系统的功用与类型 126
12.1.2 点火系统的性能要求 127
12.2 传统点火系统 127
12.2.1 传统点火系统的结构 127
12.2.2 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129
12.2.3 点火提前角 131
12.2.4 传统点火系统的主要元件 132
12.3 电子点火系统 139
12.3.1 有触点电子点火系统 140
12.3.2 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 140
12.4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144
12.4.1 有分电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144
12.4.2 无分电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145
12.5 汽车电源 146
12.5.1 蓄电池 147
12.5.2 发电机和电压调节器 148
第13章 起动系统 152
13.1 概述 152
13.2 起动预热 152
13.3 起动机 154
13.3.1 直流电动机 154
13.3.2 传动机构 156
13.3.3 控制机构 158
第三篇 汽车传动系统 163
第14章 汽车传动系统概述 163
第15章 离合器 167
15.1 概述 167
15.2 摩擦式离合器 169
15.3 离合器的操纵机构 176
第16章 变速器与分动器 181
16.1 概述 181
16.2 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 182
16.3 同步器 189
16.4 变速器的操纵机构 194
16.5 分动器 197
第17章 自动变速器 202
17.1 概述 202
17.2 液力机械传动 204
17.2.1 液力变矩器 204
17.2.2 行星齿轮变速器 207
17.2.3 自动变速器的操纵系统 212
17.3 机械式无级变速器 222
第18章 万向传动装置 227
18.1 概述 227
18.2 万向节 228
18.3 传动轴与中间支承 235
第19章 驱动桥 239
19.1 概述 239
19.2 主减速器 240
19.3 差速器 245
19.4 半轴及驱动桥壳 252
第四篇 汽车行驶系统 259
第20章 汽车行驶系统概述 259
第21章 车架 261
21.1 概述 261
21.2 边梁式车架 261
21.3 中梁式车架 263
21.4 综合式车架和承载式车身 264
第22章 车桥和车轮 266
22.1 车桥 266
22.1.1 转向桥 266
22.1.2 转向轮定位 269
22.1.3 转向驱动桥 271
22.1.4 支持桥 271
22.2 车轮和轮胎 273
22.2.1 车轮 273
22.2.2 轮胎 275
第23章 悬架 282
23.1 概述 282
23.2 弹性元件 283
23.2.1 钢板弹簧 283
23.2.2 螺旋弹簧 283
23.2.3 扭杆弹簧 284
23.2.4 气体弹簧 284
23.2.5 橡胶弹簧 287
23.3 减振器 288
23.3.1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 288
23.3.2 新型减振器 290
23.4 独立悬架与非独立悬架 292
23.4.1 独立悬架 292
23.4.2 非独立悬架 297
23.5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300
23.5.1 全主动悬架(简称主动悬架) 301
23.5.2 半主动悬架 301
第五篇 汽车控制系统 307
第24章 转向系统 307
24.1 概述 307
24.1.1 汽车转向系统的类型和组成 307
24.1.2 两侧转向轮偏转角之间的理想关系式 309
24.1.3 转向系统传动比 310
24.1.4 转向盘的自由行程 311
24.2 转向操纵机构 311
24.2.1 转向操纵机构的组成 311
24.2.2 转向操纵机构的部件及安全装置 312
24.3 转向器 313
24.3.1 转向器的传动效率 313
24.3.2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314
24.3.3 循环球式转向器 316
24.3.4 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 317
24.4 转向传动机构 318
24.4.1 与非独立悬架配用的转向传动机构 318
24.4.2 与独立悬架配用的转向传动机构 320
24.5 动力转向系统 321
24.5.1 动力转向系统概述 321
24.5.2 转向油罐与转向液压泵 324
24.5.3 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324
24.6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326
24.6.1 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326
24.6.2 直接助力式电动转向系统 326
24.6.3 电动四轮转向系统 328
第25章 制动系统 330
25.1 概述 330
25.1.1 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330
25.1.2 制动系统的组成 331
25.1.3 制动系统的类型 331
25.2 制动器 332
25.2.1 鼓式制动器 332
25.2.2 盘式制动器 336
25.3 人力制动系统 338
25.3.1 机械制动系统 338
25.3.2 人力液压制动系统 339
25.4 伺服制动系统 341
25.4.1 助力式(直接操纵式)伺服制动系统 342
25.4.2 增压式(间接操纵式)伺服制动系统 344
25.5 动力制动系统 346
25.5.1 气压制动系统 346
25.5.2 气顶液制动系统与全液压动力制动系统 355
25.6 制动力调节装置 356
25.6.1 概述 356
25.6.2 限压阀与比例阀 357
25.6.3 感载阀 359
25.6.4 惯性阀 360
25.7 辅助制动系统 361
25.7.1 概述 361
25.7.2 制动防抱死系统(ABS) 362
第六篇 汽车车身及其附属装置 369
第26章 汽车车身 369
26.1 概述 369
26.2 车身壳体及门窗结构 369
第27章 车身的附属装置 379
27.1 汽车仪表 379
27.2 照明装置与信号装置 385
27.3 空气调节装置 387
27.4 安全防护装置 389
27.5 座椅 392
27.6 车身附件 393
27.7 汽车导航系统 396
参考文献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