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地区水利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平凉地区水利志编纂领导小组编
  • 出 版 社:平凉地区水利志编纂委员会
  • 出版年份:1997
  • ISBN:
  • 页数:572 页
图书介绍:

凡例 1

概述 1

序 1

大事记 11

第一篇 河流水系及水土资源 67

第一章 河流水系 69

第一节 泾河水系 69

一、泾河 69

二、颉河 70

三、汭河 70

四、红河 71

五、黑河 71

第二节 渭河水系 72

一、葫芦河 72

六、达溪河 72

二、南河 73

三、高界河 74

四、甘沟河 74

五、甘渭河 74

六、庄浪河 74

七、李店河 75

八、水洛河 75

第二章 水资源 76

第一节 降水 76

第二节 地表水 79

第三节 地下水 80

第四节 水质及污染 82

一、地表水 82

二、地下水 83

第一节 总土地面积 85

第三章 土地资源 85

第二节 耕地 86

一、地区统计部门数字 86

二、地区农业区划办公室数字 86

第三节 土壤 86

第二篇 水旱灾害 89

第一章 水灾及防汛抢险 91

第一节 重大水灾辑录 91

第二节 防汛组织及主要措施 102

一、防汛组织 102

二、防讯主要措施 103

第三节 重大抗洪抢险纪实 104

第二章 旱灾及防旱抗旱 113

第一节 重大旱灾辑录 114

一、组织机构 126

第二节 防旱抗旱组织机构及主要措施 126

二、主要措施 127

第三节 历代防旱抗旱纪实 129

第三篇 农田水利 133

第一章 农田水利沿革 135

第二章 自流引水灌区 147

第一节 汭丰渠灌区 147

第二节 庆丰渠灌区 154

第三节 幸福渠灌区 156

第四节 泾丰渠灌区 158

第五节 颉河灌区 160

第六节 西干渠灌区 162

第七节 团结渠灌区 166

第八节 民乐渠灌区 169

第九节 阳川灌区 174

第十节 金锁灌区 183

第十一节 崇丰灌区 187

第十二节 红河灌区 199

第十三节 横渠灌区 203

第三章 水库调节灌区 209

第一节 东峡水库灌区 209

第二节 崆峒峡水库灌区 220

第三节 西凡沟水库灌区 240

第四节 王峡口水库灌区 247

第五节 红崖湾水库灌区 250

第四章 人力、畜力、水力提灌 260

第一节 土井提灌 260

第二节 人力、畜力提灌 262

第三节 水力提灌 263

第一节 机电提灌的发展及演变 265

第五章 机电提灌工程 265

第二节 重点机电提灌工程纪实 268

一、崇信县九功提灌站 268

二、静宁县峡门提灌站 268

三、静宁县大宋提灌站 269

四、泾川县长武城提灌站 269

五、静宁县李店“东风”提灌站 270

六、泾川县军王坪提灌站 270

七、平凉市白庙提灌站 271

第六章 机电井提灌工程 277

第一节 机电井提灌的发展 277

第二节 典型机电井工程纪实 280

一、泾川县玉都乡城内机井灌站 280

二、静宁县威戎镇新华村井灌站 281

三、泾川县丰台乡西头王井灌站 281

第一节 喷灌工程 283

第七章 喷灌、滴灌、低压软管灌溉工程 283

第二节 滴灌工程 284

第三节 低压软管灌溉工程 284

第四篇 其它水利工程 287

第一章 水能利用 289

第一节 水磨 289

第二节 水电站 290

一、水电站发展及演变 290

二、重点水电站纪实 291

第二章 治河工程 295

第一节 治河沿革 295

第二节 重点治理工程纪实 298

一、泾河治理工程 298

二、汭河治理 301

三、黑河治理 303

四、达溪河治理 304

五、葫芦河治理 305

六、南河改道 306

七、水洛河治理 306

第三章 农村人畜饮水 310

第一节 民国以前农村人畜饮水概况及主要设施 310

一、概况 310

二、主要设施 310

第二节 建国以来农村人畜饮水的发展 312

第三节 典型工程纪实 315

一、灵台县吊街乡吊街村饮水工程 315

二、泾川县荔堡乡问城饮水工程 315

三、崇信县高庄乡饮水工程 315

四、崇信县黄寨、赵寨乡饮水工程 316

五、平凉市草峰下原饮水工程 316

七、平凉市柳湖乡天门村卫生改水工程 317

六、平凉市大寨乡张庄卫生改水工程 317

第四章 病区改水工程 318

第一节 病区分布及病情 318

一、分布 318

二、病情 318

第二节 病区改水工程的发展 319

第三节 典型工程纪实 320

一、庄浪县阳川乡岳家坪病区改水工程 320

二、静宁县石咀乡张沟村病区改水工程 321

三、静宁县李店乡薛胡村病区改水工程 321

四、平凉市西阳、寨河、杨庄病区改水工程 321

第五篇 水土保持 323

第一章 水土流失 325

第一节 侵蚀演变 325

一、自然侵蚀 325

二、加速侵蚀 326

三、新增侵蚀 330

第二节 流失现状及危害 330

一、流失现状 330

二、流失危害 331

第二章 水土保持治理 335

第一节 民国以前治理沿革 335

一、西周至清末时期 335

二、民国时期 336

第二节 建国以来水土保持工作发展 338

一、典型试办,重点推广 338

二、普遍开展,初步治理阶段 341

三、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 344

四、“文革”阶段 348

五、调整、探索阶段 352

六、科学求实稳步发展阶段 353

第一节 梯田 358

一、民国以前旧式阶地的形成与演变 358

第三章 治理措施 358

二、50年代坡耕地治理及发展 359

三、60年代梯田建设 364

四、70年代全面开展梯田建设 368

五、80年代以来,坚持科学求实,积极稳步发展梯田建设 372

第二节 小流域综合治理 387

一、治理沿革 387

二、小流域综合治理典型纪实 392

第三节 造林种草 400

一、造林 400

二、种草 403

第六篇 水利管理 405

第一节 管理组织机构的演变 407

第一章 管理组织、机构演变及水管工作发展 407

第二节 建国以来,水利管理工作的发展 410

第三节 典型灌溉工程管理工作纪实 415

一、泾川县幸福渠全面实施水利管理责任制 415

二、庄浪县阳川西渠管理工作纪实 417

三、静宁县向阳渠在管理工作中,建立责任制落实责、权、利 418

第二章 工程管理 421

第一节 水库工程管理 421

第二节 渠道工程管理 423

第三节 机电提灌站及机电井管理 424

第三章 用水管理 426

第一节 水资源管理 426

第二节 灌溉管理 428

第四章 经营管理 435

第一节 水费征收 435

第二节 综合经营 437

第三节 水利管理单位综合经营典型纪实 439

一、平凉市水利系统综合经营简况 439

二、泾川县水利局开展综合经营简况 440

三、崇信县水利系统综合经营简况 440

四、平凉市崆峒水库管理所综合经营简况 441

第七篇 水利水保科技 443

第一章 水利科技与科研试验 445

第一节 勘测设计 445

一、勘测设计队伍的发展 445

二、勘测设计仪器的应用与演变 446

三、工程设计规模的演变 448

四、先进设计技术的引进与推广 449

五、主要设计成果及奖励 451

二、水利工程主要建筑材料的应用与演变 456

一、施工队伍的发展 456

第二节 水利工程施工 456

三、施工先进技术及设备的应用与发展 457

四、主要施工成果及奖励 460

第三节 科研试验 462

一、科研试验的演变与发展 462

二、主要科研试验成果与奖励 464

第二章 水土保持科研试验 470

第一节 科研试验的发展 470

一、民国期间科研、试验 470

二、建国后的科研试验 470

第二节 主要成果及奖励 471

第三节 典型科研项目纪实 474

一、泾川县茜家沟流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 474

二、夏季梯田建设及效益研究 477

三、30万亩梯田建设优化技术试验示范推广 479

第三章 学会 483

第一节 水利学会 483

第二节 水土保持学会 487

第三节 会计学会 488

第四节 职工教育研究会 490

第八篇 水政、人文 491

第一章 水利机构沿革 493

第一节 民国以前机构沿革 493

第二节 建国后机构沿革及科室设置 493

一、分区、专区、地区水利机构沿革及人名录 493

二、行署水利处(局)科室设置及人名录 499

三、平凉地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站)机构沿革及人名录 503

四、处(局)下属机构及人名录 505

五、地直水利系统1995年底离退休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名录 508

六、地直水利系统止1995年现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名录 509

第二章 历代治水人物简介 511

第一节 古代 511

第二节 近代 514

第三节 现代 515

第三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异议案 518

第一节 平凉县平丰渠水资源异议案 518

第二节 宁夏“引泾济清”工程异议案 519

一、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引水“引泾济清”工程方案 519

二、平凉地区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引水工程方案的异议 521

附件一 甘肃省平凉地区行政公署文件 524

附件二 甘肃省人民政府文件 528

附件三 水利部文件 532

第四章 存文 533

附录 549

后记 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