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现状 7
三、研究方法 17
四、主要创新 18
第一章 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概论 21
第一节 目的论的思想探源 21
一、目的论的哲理脉络 21
二、目的论的法学追问 25
第二节 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的内涵 31
一、气候变化应对的法律定义 31
二、气候变化立法目的的概念界定 36
三、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的特征与分类 51
四、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59
第三节 气候变化立法目的的方法论探析 72
一、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理论学说评析 75
二、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的法益解释:义务权利的平衡 80
三、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关系的主客一体化阐释 85
第四节 风险社会中气候变化立法的反身性制度结构因应 87
一、风险的社会性隐喻 88
二、因应风险的预防性制度结构 90
第二章 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的形成和演变 94
第一节 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的生成 94
一、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形成的理念基础 95
二、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生成的宪法性根基 114
三、国际气候治理进程中的法目的生成 126
第二节 典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的嬗变 153
一、2007年之前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 153
二、2007年之后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 169
三、新兴经济体国家气候变化立法目的发展的新趋势 183
第三章 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与立法基本原则 196
第一节 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基本原则的确立 197
一、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基本原则的判别标准 200
二、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基本原则之间的内在关联 201
第二节 气候变化立法基本原则的价值定位 205
一、公平价值:谋求包容共进 205
二、秩序价值:维系气候安全 209
三、效率价值:确保永续发展 212
第三节 风险预防原则 215
一、风险预防原则:气候变化法律义务的目的论阐释 215
二、风险预防原则的内涵 217
三、风险预防原则中的利益平衡 218
四、风险预防原则的气候变化法应用 219
第四节 排放者付费原则 220
一、排放者付费原则的概念 220
二、排放者付费原则的利益公平调整 221
三、排放者付费原则的应用 222
第五节 协同合作原则 224
一、协同合作原则的概念 224
二、协同合作原则的利益协调与利益整合 226
第六节 适应性管理原则 228
一、适应性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228
二、适应性管理成为气候变化法律原则的必要性分析 230
三、适应性管理原则的气候变化法应用 235
第四章 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与基本法律制度选择 237
第一节 概述 238
一、制度与机制 238
二、应对气候变化法基本制度的解析 239
三、应对气候变化法基本制度的主要内容概述 240
第二节 风险预防制度 241
一、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机制 242
二、气候变化综合决策制度 246
三、气候风险决策的主要工具性制度 249
第三节 气候变化安全规制制度 252
一、气候友好型技术开发与转让制度 252
二、气候变化资金支持保障制度 254
三、气候变化信息交流制度 256
四、资源可持续管理制度 260
第四节 气候变化法律权利保护制度 265
一、从权利属性看气候变化应对的法律权利 265
二、气候发展权 266
三、气候安全权 267
四、生态环境权 272
第五节 气候变化损害填补责任制度 273
一、司法救济机制 274
二、损害填补的社会化救济机制 276
第五章 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与区域气候变化利益权衡 280
第一节 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管治的利益权衡 283
一、应对气候变化规划行政中的公共利益 283
二、应对气候变化行政过程的规划裁量及其限度 287
第二节 区域气候变化应对的利益协调机制 290
一、区域气候变化适应的治理挑战 290
二、气候变化应对的区域协调治理机制 293
第三节 减缓气候变化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区域协同机制 296
一、减缓气候变化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利益抵牾 296
二、减缓气候变化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利益协同 298
第四节 应对气候变化基础性政策工具的区域整合机制——以碳交易为例 300
一、区域碳排放权交易的利益平衡原则 300
二、区域碳排放权优化配置的法律原则 310
第六章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的生成与展开 313
第一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目的形成的影响因素 314
一、国际气候变化应对的责任担当 314
二、国内气候变化应对的利益平衡之道 326
三、碳总量管理的能源政策选择 329
第二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方向 331
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政策 331
二、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现状与总体评价 337
三、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不足 339
第三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的完善 346
一、基本法统领 346
二、气候变化应对措施的规范效力确认与法治化路径选择 353
结论 361
参考文献 365
后记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