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第一章 印第安因素——土著文明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1
第一节 艰难中行进的印第安文学 2
一、辉煌的印第安口头传统文学 3
二、印第安文学的转型与再生 7
三、印第安文学尤其是小说的复兴 12
第二节 美国小说中的西部文化与印第安文化 15
一、美国西部与西部印第安人 16
二、詹姆斯·F 库柏及其笔下的印第安形象 18
三、库柏之后的小说家与西部和印第安形象的文本化 22
第三节 印第安口头传统文学对美国小说语言、结构乃至文化观念的影响 25
一、印第安口头传统对美国小说语言上的影响 27
二、口头文学传统对本土小说文体结构的影响 30
三、印第安文化传统价值观对美国小说的影响 32
第二章 清教因素——美国小说永远的烙印 37
第一节 对清教神学理论的思考 39
一、虔诚的信仰——加尔文理想 40
二、痛苦与挣扎——原罪的炼狱 43
三、弱者的抗辩——对宿命论的质询 47
第二节 对清教理想主义的继承 53
一、“我们走进西部便走向未来”——梭罗 54
二、“这里站着古朴率真的亚当”——爱默生 58
三、“为那些苦难的基督徒祈祷吧”——斯托夫人 61
第三节 对清教伦理观和功利主义的批判 65
一、温和的讽刺 67
二、深刻的批判 72
三、福克纳和南方作家对清教伦理观的批判 76
第三章 语言因素——美国英语与美国小说的本土化 83
第一节 初听独立的声音 86
一、欧文和库柏:我们的“新大陆” 87
二、美国英语:分道扬镳 91
三、霍桑与梅尔维尔:书写自己的罗曼司和史诗 92
第二节 收获独立的果实 95
一、马克 吐温的土语 97
二、亨利 詹姆斯的雅话 100
三、豪威尔斯的现实主义语言 102
第三节 喜见小说的繁荣 103
一、辞典编撰与美国语言学 104
二、美国文学的“第二次文艺复兴” 107
三、南方文学、族裔作家的语言贡献以及后现代的“语言游戏” 111
第四章 黑人因素——美国小说的“黑人性”表征 122
第一节 美国白人小说中的黑人形象 123
一、始于库柏的黑人形象 123
二、南方小说中的“黑人形象” 127
三、人性化的黑人形象 130
四、“悲惨的混血儿”形象 133
一、白人小说中的黑色面具——黑脸喜剧 137
第二节 发生变异的黑人文化 137
二、白人小说中的黑人声音——黑人英语 142
三、白人小说中的黑人音乐——爵士乐 147
第三节 隐喻层面的黑人性 152
一、美国黑人小说概况 152
二、黑人小说的“双重声音” 153
三、黑人小说的“音乐之声” 159
第五章 犹太因素:——美国的犹太小说:一个文化样本 166
第一节 美国文化:犹太小说的生成土壤 166
一、格托的转化——精神格托与格托精神 166
二、融合与冲突:美国犹太小说的发生机制 167
三、作为“社会运动”的美国犹太文学 169
第二节 美国犹太小说的文化品性 171
一、写照文化变迁 171
二、人物身份演变的文化意义 175
三、多维属性的呈现 180
第三节 创作观念与文化精神 185
一、逆向认知的文化意义 185
二、贝娄的小说观念 188
三、文化超越的文学效用 193
第六章 华裔因素——渐行渐远的痛:美国华裔小说中的民族归属问题 201
第一节 负重的蜗牛也有歌声——美国华裔文学简介 202
一、臣服主导下的前奏 203
二、愤怒的抗争 204
三、摆不脱的华裔血统? 206
四、生为美国人 208
第二节 “我就是美国人”——盛赞美国文化的两位美国华裔作家 213
一、华裔文学之母黄玉雪 215
二、臣服者刘裔昌 219
第三节 “我不是为灭绝中国文化而写作的”——华埠牛仔及其先驱 221
一、为华裔文学奠基的人 222
二、华埠牛仔赵健秀 225
第四节 “典型的美国佬”——论汤亭亭 229
一、变中国神话为美国神话的人 230
二、只为不平呐喊 232
第七章 后现代因素——美国本土小说的后现代性 237
一、50年代的先行者——“垮掉的一代” 240
第一节 20世纪中叶美国后现代小说的孕育 240
二、60年代后现代哲学思辨——解构主义 243
三、后现代的文学特色初步形成 247
第二节 20世纪后期日趋成熟的美国后现代小说 253
一、60年代黑色幽默登上舞台 254
二、六七十年代大行其道的戏仿 259
三、80年代崭露头角的元小说 263
第三节 新世纪后现代的旗手——德里罗 267
一、脱颖而出的后现代旗手 267
二、德里罗和品钦的异曲同工 270
三、集大成的后现代新作 272
主要参考文献(分章)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