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北美音乐教学的方法:开端 1
什么是方法? 1
回顾 2
霍勒斯·曼(Horace Mann)的贡献 2
把音乐引介到公立学校 4
洛厄尔·梅森(Lowell Mason)的影响 5
展望 11
第二章 影响音乐教学的方法、方式与哲学 12
伍兹霍尔联合会议(The Woods Hole Conference) 12
青年作曲家计划(The Young Composers Project,YCP) 12
音乐教材 13
耶鲁专家讨论会(The Yale Seminar) 13
音乐表演 14
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方案(The Manhattanville Music Curriculum Program) 15
坦格伍德专题研讨会(The Tanglewood Symposium) 16
目的与目标计划(The GO Project) 17
2000目标:美国教育法(Goals 2002:Educate America Act) 18
《国家标准》 18
安·阿伯专题研讨会(Ann Arbor Symposium) 19
芒廷雷克研讨会(The Mountain lake Colloquium) 21
盖蒂艺术教育委员会(The Getty Education Institute For The Arts) 21
总结 22
第三章 科学技术与音乐教育 24
引言 24
电子音乐设备 25
“作为其他更有能力的人”的科技 26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28
交互式多媒体 29
音乐记谱软件 31
音乐编序 32
计算机辅助教学 33
伴奏软件 35
电视和电话会议 35
互联网与万维网 36
万维网:一种教与学的工具 38
结论 40
第四章 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Emile Jaques-Dalcroze)教学法 41
雅克—达尔克罗兹的教育哲学 43
体态律动的诞生:最初的经验和发现 45
节奏训练的原因 45
动觉:遗失的联系 47
体态律动的方法 50
体态律动课上即兴的使用 50
体态律动课上动作的使用 50
内心听觉的发展 53
体态律动的内容 54
34种雅克—达尔克罗兹节奏元素 54
雅克—达尔克罗兹对节奏理论的贡献 62
视唱、视唱—节奏与即兴 63
视唱 64
音乐的解释 66
分句划分、细差与表现 66
音阶、调性、记谱与聆听 67
数字化旋律 67
音节与数字 70
视唱、调性、细差与句法划分 70
视唱—节奏 73
即兴 74
键盘即兴入门 78
即兴与出版的作品 80
结论 81
第五章 柯达伊(Kodály)教育体系 83
柯达伊音乐训练的目标 85
一种使儿童得到发展的方法 85
柯达伊教育体系的操作手段 86
学习顺序 90
在节奏、旋律、曲式与和声上某些可能的柯达伊教学顺序 91
各要素的融合 103
小结与结论 103
第六章 奥尔夫(Orff)音乐教育 105
《学校音乐教材》(Schulwerk)的源起 105
奥尔夫的教学过程 109
空间的探索 109
声音的探索 109
曲式的探索 110
创造的模仿 110
个体到合奏(合唱)团 111
音乐的识读 111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支柱体系:奥尔夫乐器 111
人声(歌唱)与身体 111
奥尔夫全套乐器 113
音乐材料 115
小结 116
第七章 综合音乐感(Comprehensive Musicianship):美国的一种音乐教学法与哲学 117
青年作曲家计划 117
当代音乐计划 118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118
共同要素 120
音乐功能 122
教育策略 123
小结与结论 124
第八章 通过雅克—达尔克罗兹、柯达伊、奥尔夫和综合音乐感教学的教育原理,实现学校音乐课程的目的与目标 125
《艺术教育国家标准》 125
《音乐国家标准》 125
教学风格 127
物质环境、设备需求、课程计划与教学风格 127
雅克—达尔克罗兹 127
空间、设备与服饰 129
音乐材料 129
课程计划 129
练习与游戏计划 133
课程计划的三种类型 135
体态律动的过程 136
柯达伊 139
课程计划 141
教学过程 142
音乐材料 147
奥尔夫 148
课程计划 149
音乐材料 154
物质环境 154
综合音乐感 155
课堂目标 156
教师角色 156
音乐学习计划 158
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年级的普通音乐课上应用综合音乐感 159
在中学表演团体中应用综合音乐感 161
结论 163
第九章 幼儿园——二年级 164
介绍:《国家标准》 164
雅克—达尔克罗兹 164
幼儿园到二年级 165
学龄前(幼儿园) 165
小学年级的课程 168
柯达伊 178
早期阶段的音乐课 179
二年级结束的音乐课 184
小结 190
奥尔夫 191
动作 191
人声(歌唱) 191
曲式 191
建议性的奥尔夫体验(以供参考) 192
综合音乐感 199
学习目标 199
课程计划 200
小结 206
科学技术与音乐课程的结合 207
结论 207
第十章 三-四-五年级 209
介绍:《国家标准》 209
雅克—达尔克罗兹 210
节奏 210
课程计划 211
小结 226
柯达伊 226
三年级的音乐课 226
小结 233
五年级的音乐课 234
动作 242
奥尔夫 242
小结 242
人声(歌唱) 243
曲式 243
器乐 243
课程周期 246
综合音乐感 252
学习目标 252
音高、时值、音强和音色的组织 253
在中年级,突出综合音乐感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课程计划 254
小结 261
科学技术与音乐课程的结合 262
结论 262
介绍:《国家标准》 263
第十一章 六-七-八年级 263
雅克—达尔克罗兹 265
集体即兴课 266
小结 275
柯达伊 276
十二岁和十三岁孩子的音乐课 277
小结 284
奥尔夫 285
动作 285
人声(歌唱) 285
音乐的组织与材料 285
器乐 286
评价 286
课程周期 287
小结 293
综合音乐感 293
学习目标 293
音高、时值、音强和音色的组织 294
课程计划 295
小结 303
科学技术与音乐课程的结合 304
结论 304
第十二章 面向高年级学生的音乐教学法 305
介绍:《国家标准》 305
雅克—达尔克罗兹 307
视唱练习和视唱—节奏练习 307
小结 321
柯达伊 322
课例一 324
小结 329
课例二 329
小结 332
奥尔夫 332
课程周期 333
小结 338
综合音乐感 338
学习目标 339
音高、时值、音强和音色的组织 339
课程计划 340
小结 341
科学技术与音乐课程的结合 341
结论 342
第十三章 选用哪一种方法? 343
历史 343
方法间的比较 344
目的 344
音乐功能 345
创作 345
动作 346
歌唱与演奏 346
音乐读写 347
表演与听赏 348
推论 349
结论 351
译者后记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