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战争哲学探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天晞主编;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224069620
  • 页数:58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系统梳理中国历代战争战略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中国历代战争理论的发展,揭示中国历代战争和战争指导的内在规律,为搭建和确立新世纪中国化的战争哲学体系提供一点资料和思路。

第一编 新命题的提出及视野 2

第一章 中国战争研究的新命题 2

第二章 本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6

第一节 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把握 6

第二节 对研究范围的大体设定 7

第三章 本书编著的原则及方法 16

第一节 坚持继往开来原则,追求创新精神 16

第二节 坚持经世致用原则,追求时代精神 17

第三节 坚持柔武致胜原则,追求人文精神 19

第四节 坚持求同存异原则,追求和谐精神 20

第四章 《探源》编著与思维创新 22

第一节 增强忧患意识,挑战陈规化的哲学体系,力求体现理论指导的先进性 23

第二节 增强人文意识,挑战庸俗化的哲学理论,力求体现哲学研究对象的人本性 24

第三节 增强时代意识,挑战书斋化的哲学研究,力求体现学科构建的通用性 25

第四节 增强科学意识,挑战繁琐化的哲学表达,力求体现哲学思想行文的简约性 26

第五节 增强批判意识,挑战呆板化的哲学形式,力求体现研究途径的灵便性 26

第二编 古代战争哲学启迪 31

第五章 中国战争哲学起源初探 31

第一节 把握四大特征探究中国战争源头 31

第二节 中华文明母体孕育并产生了中国战争哲学 38

第三节 催生《周易》的社会条件与中国战争哲学的萌发 42

第四节 《周易》进步观念与哲学内涵对战争哲学的昭示 47

第六章 春秋的战争哲学与战争哲学的春秋 53

第一节 春秋的战争观念与兵学繁荣 53

第二节 兵道的基本范畴与兵家哲学的特征 62

第三节 《孙子》的兵学体系和哲学本质 66

第一节 秦汉王朝一统政治与封建战争体系形成的历史必然 79

第七章 秦汉两晋时期的华夏一统大势与“分”“合”较量 79

第二节 秦汉王朝对匈奴的征战与封建一统国防理念的树立 94

第三节 农民战争是推动封建社会前进的真正动力 103

第四节 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与统一归晋的历史走势 112

第五节 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汉族与边疆民族战争观念的大融合 122

第八章 隋唐宋元时期的经济繁荣与民族战争及文明交融 130

第一节 隋朝的统一方略与迅速衰亡 130

第二节 大唐的佛学东渐与四海一家 136

第三节 五代的割据争战与民族融合 144

第四节 宋代的程朱理学与积弱不振 148

第五节 元朝的东征西战与中外交流 155

第九章 明代御统大政的推行与国防失守、江山易主的昭示 164

第一节 明建国御统大政的实施与程朱理学的推行 164

第二节 筑墙积粮的国防对策与“天下独尊”的守势理念 173

第三节 戚家军抗倭的靖海作用与“来御不追”的明廷海防 179

第四节 明末的农民起义与战争理念的进步 186

第五节 学者研究明代战争哲学的新成果 209

第十章 清开国皇朝的武功武备及其后世的闭关锁国 215

第一节 明末清初哲学思想发展概况 215

第二节 维护统一、抵御外侮的战争作战指导的辩证法思想 220

第三节 清初的国防思想与国防建设 230

第四节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封建战争哲学思想的衰落 235

第三编 近代战争哲学检索 245

第十一章 鸦片战争以来列强侵华对传统战争哲学的重创和警示 245

第一节 鸦片战争之后的世界与中国 245

第二节 近代战争对中国传统战争哲学理念的重创 254

第三节 列强侵华对中国近代战争哲学的警示 264

第一节 入主天京和兵败湘淮——两个军事集团战争哲学的炽热较量 270

第十二章 太平军与湘军主帅两种哲学的较量与拼搏 270

第二节 太平天国惨败的哲学教训 277

第三节 湘淮集团战争哲学的利弊特征 280

第四节 对这场拼搏战争的哲学反思 283

第十三章 辛亥革命树起的三民主义旗帜与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的推行 286

第一节 求变时代的主题与孙中山的社会进化理论 286

第二节 由子民观念到国民意识的重大转折 298

第三节 新三民主义的路径选择与蒋介石对“三大政策”的背叛 303

第四编 现代战争哲学实践 318

第十四章 人民军队的星火燎原与中国共产党战争认识论的创立 318

第一节 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独特探索 318

第二节 缔造新型人民军队理论的创建 330

第三节 红军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哲学思维 333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人战争认识论的创立 338

第十五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论持久战》战争指导的实行 348

第一节 日本的全面侵华与中国的全民抗战 348

第二节 《论持久战》的战争哲学思想及其伟大实践 358

第三节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辩证关系 371

第四节 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关系 376

第五节 毛泽东战争哲学思想的成熟与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381

第十六章 全国解放战争与军事辩证法的运用 388

第一节 全国解放战争的自卫性、革命性、人民性和战争发展的必然性 388

第二节 人民解放军战略转变的自觉能动性 394

第三节 人民解放军战役造势的机动灵活性 405

第四节 全国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与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 409

第十七章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与保家卫国理念的确立 414

第一节 应邀出兵,毛泽东敲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决策 414

第二节 朝鲜半岛的较量:志愿军打出国威与军威 420

第三节 打赢抗美援朝战争,确立保家卫国理念 430

第五编 当代战争哲学发展 439

第十八章 中共中央领导核心对所处时代战争与和平的哲学思维 439

第一节 第一代领导核心对所处时代战争与和平的分析把握 440

第二节 第二代领导核心对所处时代战争与和平的分析把握 446

第三节 第三代领导核心和新一届中央总书记对当代战争与和平的分析把握 456

第十九章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国防安全新战略 462

第一节 中国选择了和平发展道路 462

第二节 和平发展内涵对国防安全战略的新挑战 469

第三节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与维护国家权益安全的辩证统一 473

第二十章 对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快又好发展的系统解读 478

第一节 建设工程的整体性与科学发展观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统领 480

第二节 建设目标的现代性与全面建设、整体发展的推进 486

第三节 建设成果的实效性与深层矛盾、转变模式的解决 490

第四节 建设路径的自卫性与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探索 494

第五节 建设主体的决定性与尊重官兵、创造精神的体现 500

第二十一章 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哲学追寻 504

第一节 对新时期军队指导理论的系统领悟与继承发扬 504

第二节 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思维与制胜方法的探究 513

第三节 对中国及世界发展局势的科学判断与正确把握 524

附录一 军事学会的兵学普及与军科对军事哲学教程的规范 532

一、当代中国兵学研究的普及 532

二、当代《孙子兵法》研究的深入 539

三、院校军事哲学研究的规范 550

附录二 《探源》课题组对中国历代战争哲学的研究和认识 558

一、《中国战典》的编撰与战争哲学课题意识的形成 558

二、《中国战争发展史》的结题与战争哲学研究视域的开拓 568

三、各级组织的关怀与《探源》课题的不断进展 574

后记 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