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词学理论的建构》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贵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3417544
  • 页数:31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大学古代文学教研室老师的有关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论文集。

绪论  1

一、古代词学批评的发展  1

二、古代词学批评的形式  3

三、古代词学批评的特点  4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  7

第一章 起源论  9

第一节 词体起源诸说  9

一、源于古诗与《诗经》  9

二、源于古乐府  10

三、源于六朝乐府  11

四、源于隋唐之际  12

五、源于唐代  12

第二节 词之名义  14

一、隋唐燕乐  14

二、词体的形成  17

三、词义辨证  21

四、词义正解  26

五、词体起源  28

第二章 词体论  34

第一节 词体功能  34

一、娱乐功能  35

二、交际功能  39

三、认识讽谏功能  42

四、抒情言志功能  46

第二节 词体观念的演进  48

一、词为艳科、小道的定位  49

二、诗词一理  54

三、复古尊体  62

四、复雅尊体  65

第三节 词体特征  68

一、词“别是一家”  68

二、诗言志词言情  70

三、词界于诗曲之间  72

四、优美与壮美  75

五、要眇宜修之美  76

第三章 创作论  83

第一节 创作理念  83

一、“真字是词骨”  83

二、“自然为宗”  85

三、词贵有寄托  88

四、雅正为宗  95

第二节 创作主体条件  98

一、性情胸襟  98

二、阅历境遇  100

三、学养  103

第三节 词学创作的心理机制  105

一、“虚静”之境  105

二、由“词境”到“词心”  107

一、选调择题  108

第四节 词体创作  108

二、命意  109

三、章法  112

四、字法  115

五、句法  118

六、词的修改  120

第五节 不同词体的创作  122

一、小令  123

二、慢词  124

三、咏物词  125

第四章 词史论  133

第一节 唐五代词  134

一、“倚声椎轮大辂”的敦煌曲子词  134

二、唐代文人词  135

三、西蜀词  136

四、南唐词  136

第二节 两宋词  139

二、宋词二变  142

一、宋词三变  142

三、宋词四期  143

四、四类词人  145

第三节 金元明词  146

一、金词  146

二、元词  149

三、明词  151

第四节 清词  153

一、清前期词  155

二、清中期词  157

三、清晚期词  159

第五章 风格论  165

第一节 风格形成的诸因素  165

一、音乐因素  165

三、语言因素  166

二、内容因素  166

四、时代因素  167

五、个性因素  167

第二节 词品论  169

一、三家词品论  170

二、词品与诗品  175

三、词品理论特色  178

第三节 词派风格  181

一、婉约  184

二、豪放  187

三、清空  191

第六章 词派论  197

第一节 词派观念与标准  197

一、词派观念  197

二、词派标准  199

一、唐宋词流派  200

第二节 词史流派  200

二、宋词流派  202

三、清词流派  206

第七章 正变论  225

第一节 正变观  226

一、风格流派正变观  227

二、时代先后正变观  231

第二节 非正变观  234

一、以当行本色论正变  234

二、讲正变而不分优劣  236

第八章 词境论  241

第一节 情景论  241

第二节 意境论  245

第三节 境界论  250

第九章 鉴赏论  257

第一节 读词  258

第二节 词的审美鉴赏  261

一、以意逆志——审美鉴赏的客观性  262

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审美鉴赏的差异性  263

三、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审美鉴赏的创造性  265

四、审美鉴赏的美感作用  267

第十章 批评论  273

第一节 批评方法  273

一、“知人论世”  274

二、以经解词  276

一、《花间》范式批评  278

第二节 词学批评理论  278

二、本色当行批评  284

三、雅正批评  287

四、比兴寄托批评  289

五、沉郁顿挫批评  292

六、重拙大批评  296

主要参考书目  305

后记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