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上海国际竞争力 2004/2005年上海发展报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战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10983261
  • 页数:23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将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视角,分别从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贸易辐射力、培育现代化产业群、实现区县错位发展、加快企业走出去、推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等方面,阐述了上海如何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的各项举措,并对2005年上海在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的前景作了展望。

图 2

绪.1 美国季度GDP增幅走势 2

绪.3 美国的贸易逆差 3

绪.2 俄罗斯和印度经济增长情况 3

专栏 4

绪.1 美国的贸易逆差 4

绪.4 国际石油价格走势 5

绪.2 石油价格与世界经济 6

绪.5 2004年欧元兑美元汇率走势 6

绪.6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物价增幅 7

绪.3 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三次宏观调控 8

绪.7 中国经济增长的回顾与展望 9

绪.4 中国面临的各类金融型风险 10

绪.1 上海第三产业增幅纵向对比 11

绪.2 上海轻重工业的发展态势 11

绪.8 过去10年中国的外汇储备 11

表 11

绪.3 上海合同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 12

绪.9 上海投资的所有制结构 12

绪.4 上海人口分布的现状 13

绪.10 2004年以来上海商品库存的变化 13

绪.11 2004年上海股市和房市交易量增幅 14

绪.5 2004年上海利用外资增幅何以下降 14

绪.12 上海利用外资周期示意图 17

绪.13 上海第三产业增长的动力演变 18

绪.6 上海生活成本和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19

绪.5 上海期货交易所产品交易基本情况 20

绪.7 COREX技术简介 21

绪.8 改造金山支线的三大好处 22

绪.6 上海海外工程承包发展情况 24

1.1 世界经济增长与世界城市的形成 26

前言 26

绪论 26

第一章 提升国际竞争力 26

第一节 未来发展的战略环境 26

1.1 经济长周期理论 27

1.1 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长周期 27

1.2 能源问题 28

1.2 上海吸纳的外国直接投资 30

第二节 提升国际竞争力:上海后五年发展的核心 32

1.3 城市竞争力的理论表述 32

1.3 经济增长竞争力指数 33

1.4 IMD的国际竞争力评估体系 34

1.2 上海就业人口的学历 35

1.5 城市竞争力评估 36

1.3 上海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 42

1.4 上海的外籍人士最担心的问题 43

1.6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2004~2005年度全球竞争力排名 44

1.7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2004年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国际竞争力排行榜 46

第三节 提升国际竞争力:战略举措 48

1.8 国际区域协作的成功经验 48

1.9 成功金融中心的特点 52

1.10 新加坡吸引国际人才的经验 54

第一节 创新的需求和迫切性 60

2.1 中国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占世界比重的变化 60

第二章 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60

第二节 发展装备工业:结构创新的重点 61

2.2 上海与临近城市制造业增长速度比较(1990~2003年) 61

2.1 能源使用效率比较 61

2.1 上海发展装备工业的条件 62

2.3 各地居前3位的产业以及在全国所占的比重 62

2.2 东北与上海装备制造业的总体状况比较 64

2.4 上海与东北装备制造业的优劣势分析 65

2.2 上海与东北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优劣条件比较 66

2.5 上海与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战略比较 69

2.3 上海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构想 70

第三节 培育创意产业:产业创新的亮点 74

2.4 创意美国 75

2.5 工业历史建筑与上海创意产业发展 76

2.6 文化创意人力资本与创意阶层的崛起 80

第四节 加强品牌建设:产业创新的保障 82

2.7 增强上海工业设计实力 82

2.8 从美加净看上海品牌复兴 85

第三章 如何发展现代服务业 88

第一节 现代服务业:一个动态的分析框架 88

3.1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89

3.2 国际上几个在先进服务业领先的国际城市的评定结果 91

3.1 现代服务业跨国公司在“全球500强”中的比重 92

3.2 纽约、伦敦、东京及巴黎服务业跨国公司之比较 92

第二节 上海现代服务业:“短”在何处 92

3.3 上海与东京、香港和新加坡服务产业比较 93

3.4 上海市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比重变化 94

3.2 2003年上海市服务业增加值与税收关系 95

3.1 2003年上海市服务业内部结构与速度之关系 95

3.3 2010年上海服务业的三种可能趋势 96

3.3 2002~2003年上海市服务业就业结构变化 96

3.4 1992年以来上海服务业增长变化趋势 98

3.5 1992年以来上海服务业比重变化 99

3.6 1992年以来上海服务业贡献率趋势 99

3.4 上海服务业吸收外资与全国的比较 100

第三节 问题的症结:主要制约因素 101

3.5 上海第三产业发展的供给刚性与需求抑制 102

3.6 服务业外包:新的趋势与浪潮 105

3.7 上海人才资源总量及专业技术人员总量 107

第四节 加速发展上海现代服务业:突破口与抓手 108

3.8 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分布示意图 111

3.7 服务业跨国转移的三种主要形式 112

3.8 商务流程外包(BPO)的特征及作用 113

3.9 商务流程外包(BPO)的主要形式 115

第四章 培育现代产业集群 118

第一节 产业集群:概念与特点 118

4.1 产业集群实行专业化分工所具有的效率 118

4.1 什么是产业集群 119

4.2 产业的集群现象 120

4.3 产业集群的分类 122

4.1 十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相关产业 122

4.4 产业因地缘而集中的原因 124

4.2 产业集群的演进路径 125

第二节 产业集群在上海的发展 125

4.5 德国的产业集群 126

4.6 产业集群机理 127

4.7 瑞士的产业集群 129

4.8 日本的产业集群 130

第三节 发展产业集群:思路和对策 130

4.9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特征 131

4.10 意大利的产业集群 132

4.11 美国的产业集群 134

4.12 服务业与产业集群 134

4.13 江苏产业集聚发展的五种类型 137

5.1 城市发展阶段变化 140

第五章 实现区县错位发展 140

第一节 区县竞争力: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140

5.2 1981~2003年上海动拆迁面积与新建房屋面积走势图 141

5.1 上海城市功能演变与结构转型 142

5.4 上海19个区县人均GDP情况 143

5.3 上海区县增加值和区级财政收入情况 143

第二节 提升区县竞争力:矛盾及障碍 143

5.2 上海区县发展不平衡的五种表现形式 144

5.5 上海区县土地单位产出情况 144

5.1 上海部分区县功能定位有所交叉重叠 145

5.2 郊区工业园区主导产业比较 145

5.6 上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46

第三节 提升区县竞争力:方向和思路 147

5.3 区县发展不平衡影响上海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147

5.4 上海土地资源日趋紧张 148

5.5 以提升文化竞争力为抓手,打造“海派黄浦” 150

5.6 数字长宁有力地推动了长宁区的发展 152

5.7 打造“知识杨浦”,服务上海“科教兴市” 153

5.8 以建设反磁力中心为目标加快松江发展 154

5.9 把嘉定建成中国的“底特律” 154

第四节 提升区县竞争力:对策与建议 156

5.10 将海港新城打造成“上海的横滨” 156

5.11 赋予上海郊区区县“二级市”权力 158

第六章 加快企业“走出去” 160

第一节 企业“走出去”:现状与问题 160

6.1 1990年以来主要年份上海对外承包工程情况 160

6.1 上海对外经济合作情况(1990~2003年) 161

6.1 上海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162

6.2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制的演变 163

第二节 企业“走出去”:思路和重点 165

6.2 上海海外投资企业情况 165

6.3 发达国家的资源战略 166

6.4 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体制与政策 168

6.5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体制与政策 170

6.6 国际跨国公司海外扩张的经验 174

第三节 企业“走出去”的战略举措 176

6.7 国际上政府支持企业海外扩张的主要方式和措施 176

6.8 台湾中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经验 178

6.9 跨国公司的涵义和标准 181

6.10 上海现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182

第七章 推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 186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战略意义 186

7.1 世界六大都市圈 186

7.2 “9+2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188

7.1 三大都市圈核心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189

7.3 2002年沪苏浙制造业内部结构比较 190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战略思路 191

7.4 “长三角”的发展 192

7.1 长江流域的地理位置 193

7.5 长江三角洲14城市接轨上海的思路及城市定位 194

7.3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城市体系 196

7.2 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城市联系密切程度 196

7.6 浙江省出台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 197

7.7 江苏启动沿江开发战略 198

7.2 中国长三角各城市区域位置图 200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重点领域及思路 200

7.4 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状况层次表 202

第四节 问题与建议 204

7.8 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五次会议 205

7.5 苏南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工业状况 206

第一节 出发点和战略意义 208

第八章 建设长江“黄金水道” 208

8.1 2000年长江流域各种运输方式运输运量比重表 208

8.1 内河运输的优势 209

8.2 长江干线货运量预测 211

8.1 长江与国外发达内河航运的运力和技术指标对比 213

第二节 长江“黄金水道”:现状与问题 213

8.3 长江航运水系的基本概况 214

8.2 重庆、武汉、南京港口基本情况表 215

8.4 长江干线港口发展规划 215

第三节 航运设施和航运服务标准化 217

8.5 长江沿岸外贸集装箱出海通道及运输方式 217

8.3 长江干线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219

8.4 长江流域外贸集装箱生成量预测表 220

8.6 长江航运船队船型的现状及问题 221

8.5 重庆——洋山运输方案表 222

8.6 武汉——洋山江海联运运输方案表 223

8.7 目前长江航运通关模式 224

第四节 相关产业的发展 225

8.7 长江新增运输船舶需求预测 225

第五节 建立利益共同体 226

8.8 电子数据交换平台的种类 227

8.8 美国内河(密西西比河)航运与管理模式 228

8.2 长江“黄金水道”利益共同体示意图 229

8.9 欧洲内河(莱茵河)航运与管理模式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