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什么是质性研究方法 1
一、质性研究的初步定义 2
二、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区别与联系 7
三、质性研究方法的特点与限制 10
第二节 质性研究方法的不同的理论范式 13
一、三大理论范式及其基本差异 15
二、质性研究与三大理论范式的关系 18
三、质性研究方法的主要用途 19
第三节 质性研究在西方社会的发展历史 22
一、质性研究在西方社会的起源 22
二、质性研究在西方社会的历史演变 25
第四节 质性研究的伦理和政治 29
一、质性研究与伦理、政治思考的同在 29
二、质性研究中的研究伦理原则 32
第五节 质性研究与社会工作及心理咨询实务的异同 42
一、质性研究与社会工作及心理咨询实务的相同之处 42
二、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人员学习质性研究方法的好处 43
三、质性研究与社会工作及心理咨询实务的差异 45
第一节 生活世界与默会知识:诠释学观点的质性研究 48
第二章 理论基础 48
一、生活世界:质性研究的对象 49
二、深描诠释:质性研究的解释方法 51
三、默会知识:质性研究的素养 58
第二节 扎根理论研究法:渊源、原则、技术与涵义 66
一、扎根理论研究法的渊源 66
二、扎根理论研究法的原则与技术 70
三、扎根理论研究法的涵义与结论 76
一、象征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78
第三节 象征互动论与语言的社会涵义 78
二、语言即是社会行动 81
三、结束语 84
第四节 实践取向的研究方法 85
一、研究即实践 85
二、研究过程即批判的探索 86
三、研究者即“热情学术”的探究者 88
四、批判民族志研究与行动研究 89
五、总结 94
第一节 质性研究设计的主要模式 95
第三章 研究设计 95
一、循环式建构主义研究设计的模式 96
二、批判理论/生态式研究设计的模式 96
三、各种互动模式 97
第二节 选择研究主题 99
一、从事质性研究的理由 100
二、选择熟悉或不熟悉的研究主题 102
第三节 质性研究设计的组成部分 104
二、界定研究问题 105
一、研究现象的描述性定义 105
三、阐述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07
四、确定研究的背景知识 108
五、单一个案研究的运用 110
六、确定研究对象的抽样 111
七、研究关系的精要讨论 111
八、有针对性地选择具体的研究方法 112
九、研究结果的检测手段之抉择 113
第四章 资料收集的方法 119
第一节 质性研究的抽样策略 119
一、应抽取什么样本 120
二、如何抽取样本 123
三、抽取样本的原则 129
第二节 参与观察 132
一、参与观察法是一种充满人性的研究法 133
二、参与观察法的运用 135
三、在参与观察中如何做观察与记录 137
四、参与观察法的优缺点 139
第三节 深入访谈 141
一、何谓深入访谈 141
二、访谈的历程 143
三、深入访谈的优缺点 150
第四节 焦点团体访谈 152
一、焦点团体访谈的缘起 152
二、焦点团体访谈的内涵与使用原则 153
三、如何实施一个有效的焦点团体访谈 155
四、如何组成有效的焦点团体 156
五、焦点团体访谈的特点、优点与弱点 158
第五节 不同的质性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162
一、民族志研究法与资料收集 162
二、口述史与资料收集 164
三、叙事研究与资料收集 168
四、扎根理论研究法与资料收集 171
五、行动研究法与资料收集 174
第五章 资料分析的方法 178
第一节 质性研究中资料的整理与初步分析 179
一、质性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的层级 180
二、质性资料的处理 181
三、整理与初步分析访谈资料 182
四、资料分析前的初步整理原则 184
第二节 质性资料分析的基本过程 185
一、阅读原始资料 186
二、开放性编码登录 188
三、主轴性编码登录 190
四、选择性编码登录 191
五、资料的归类与深入分析 192
第三节 质性资料分析的方法、手段及思维方式 195
一、质性资料的一般分析方法 195
二、质性资料的特定分析方法 203
三、质性资料的分析手段与思维方式 208
一、民族志研究法的资料分析与可信程度 213
第四节 质性研究方法的不同资料分析 213
二、口述史的资料分析与应注意的事项 214
三、叙事研究的资料分析 215
四、扎根理论研究法的“译码”资料分析与抽样 219
五、行动研究法的资料分析与结果检验 221
第六章 质性研究报告的撰写 225
第一节 什么是质性研究中的“写作” 225
一、质性研究的写作是真正的撰写 226
二、质性研究的写作是对现实的建构 227
三、质性研究的写作是权力与特权 228
第二节 质性研究报告的成文方式 229
一、质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 229
二、处理研究结果的方式 231
第三节 质性研究报告写作的基本原则 233
一、深描 233
二、注意作者自己的态度与语言 234
三、考虑写作的对象:读者 235
四、在时间向度上连续的报告与断代的报告的抉择 237
五、在连续向度上呈现内在观点与外在观点的抉择 238
六、反省:多少算太多 239
七、在报告中使用数字 241
八、撰写的立场 242
第四节 质性研究报告的写作风格 244
一、民族志的写作风格 244
二、发展的写作风格:隐喻法、术语与后现代主义 250
第五节 撰写质性研究报告的具体步骤与诀窍 255
一、起头 256
二、继续写作 257
三、整理初稿 259
四、收尾 260
第七章 质性研究的检测:严谨性与关联性 262
第一节 质性研究的质量评价与研究效度 262
一、从范式的角度看质性研究的质量评价 262
二、质性研究中的效度及其分类 267
第二节 质性研究的严谨性问题 276
一、质性研究严谨性的认识论争议 276
二、质性研究严谨性的定义 278
三、质性研究的可信性的威胁 279
四、质性研究严谨性的指导原则 280
一、长期投入 281
第三节 质性研究的效度检验:增进严谨性的策略 281
二、多元交叉法 283
三、同辈的参与讨论 285
四、回访受访者 286
五、反例分析 287
六、审查:留下线索 288
第八章 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争议及未来的出路 291
第一节 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争议 291
一、实证主义的社会研究 292
二、反实证主义浪潮及质性研究 296
三、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争议及科学方法的讨论 301
第二节 社会研究的未来走向与出路 302
一、社会研究的未来走向与出路问题 302
二、量化方法与质性方法能否结合的具体观点 304
第三节 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结合 307
一、量化方法与质性方法为什么要结合 307
二、量化方法与质性方法如何结合 313
附录1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伦理守则 321
附录2 美国心理协会(APA)伦理准则及行为规范 342
参考文献与注释 366
后记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