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崇文尚武的富裕人家 1
一 丛林深处的黄家大院 1
二 名流辈出的善化经铿黄氏 5
三 秀才、都总黄先生 6
四 修文习武的名门弟子 8
五 壮志初发的年轻爸爸 10
六 “一第岂能酬我志”,城南实学拓心胸 13
第二章 “投笔方为大丈夫” 17
一 求学两湖书院,六次名列第一 17
二 “出国门而轸怀兮”,思统兵以救国 20
三 “益知专制恶毒,决非革命不可” 22
四 再赴日本,“未尝大叫革命” 24
五 参加义勇队,出任“运动员” 27
第三章 笃实行以华兴 29
一 部署沪、宁、汉,局面初打开 29
二 执教明德学堂,推进“磨血革命” 31
三 父子师生,母子、夫妻同事 35
四 “豪侠云集”,险情频来 38
五 毁家创建华兴会 40
六 谋举大事,广播火种 43
七 全家欢聚,黄兴遇险 46
八 黄兴上海入狱,家人长沙逃难 50
第四章 同志大结盟,父子共革命 54
一 孙黄喜相逢,共创同盟会 54
二 大将广西借兵,难为少儿一欧 58
三 剪老师辫子的小同盟会员 62
四 起兵萍浏醴,孙、黄哭刘郎 64
五 初临前线,杀敌镇南关 68
六 转战钦、廉、上思,将军威名大振 71
七 父亲躲债二月半,儿子饱吃豆腐渣 75
第五章 英雄豪女,碧血黄花 79
一 豪门新女性徐宗汉 79
二 南洋加入同盟会,广州黄、徐暗生缘 81
三 父亲派儿入虎穴,婶婶率侄备战忙 84
四 一波三折,十路人马变孤军 86
五 领袖战场断二指,精英血肉飞羊城 89
六 黄兴生不如死,宗汉倾情相伴 94
第六章 创立民国,开府南京 99
一 群英大奋激,全国“议大举” 99
二 “能争汉上为先著” 101
三 武昌飘起十八星旗 103
四 万众欢呼“黄兴到” 106
五 阳夏抗敌四十日,全国革命大胜时 110
六 “努力杀贼!一欧爱儿” 118
七 大公大智,组建南京临时政府 121
第七章 千古丰碑立名山 126
一 大局为重,全国共和 126
二 “铸成中华伟大之军人” 130
三 “现在不是当官的时候,要好好读点书” 133
四 全家团聚,再捐家产 136
五 南北一家,共建“世界第一等国” 140
六 “大风歌好不如归” 144
七 “凉秋时节黄花黄,大好英雄返故乡” 146
八 捍卫共和国,推翻袁世凯 149
九 “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154
第八章 豪情依旧徐宗汉 161
一 生死相依立大功 161
二 中华女界联合会领导人 163
三 与新生的中共结缘 165
四 振兴“第一贫儿教养院”,创办宣城农场 169
五 现代秦良玉,民国介之推 173
第九章 再接再厉黄一欧 178
一 潜心力学难为继,再次从命上征途 178
二 参与湖南抗击北洋军阀的斗争 183
三 奉孙中山之命争取湖南加入南方革命阵营 186
四 出任市政公所总理,规划现代大长沙 190
五 奔走穗、汉、京、沈、晋 193
六 厌倦派系倾轧,请假回家隐居 194
七 协助程潜安湘,晚年欣逢盛世 196
第十章 走新路、创新业的黄乃 200
一 在南京、东京接受新思想 200
二 从南京到延安 203
三 毛泽东:“黄乃对日本问题有发言权” 205
四 被误认为是周恩来的秘书 207
五 “中国盲文之父” 210
六 受黎锦熙启发,新创“双拼盲文” 214
七 眼盲心明,为残疾人服务半个世纪 218
八 “漂泊的小船找到了宁静的避风港湾&” 222
第十一章 活跃的德华、君度夫妇 229
一 长期漂泊的黄德华 229
二 异国情缘两书生 232
三 黄兴研究的开拓者与呼吁者 233
四 奔走两岸三地,周游世界各国 236
五 与大姐共同创办黄兴基金会 238
六 “留取心魂相守” 241
第十二章 各领风采的众子孙 244
一 永远美丽的黄振华 244
二 “早当家”的黄一中 254
三 不知其详的黄文华和李雄、李强 256
四 张继女婿黄一美 259
五 程潜女婿黄一球 261
六 身负传承重任的长孙黄伟民 264
七 黄兴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第三代长沙大聚会 270
八 笃实无我,黄兴家训惠后人 273
附录一 黄兴家族世系简表 279
附录二 黄兴家族大事年表 280
附录三 主要参考书目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