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信仰和科学信仰教育研究的必要性 1
一 信仰问题的广泛性和迫切性 2
二 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信仰的支撑和引导 5
三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信仰教育的核心内容 8
四 必要的说明 12
第一编 信仰的形而上学追问 21
第一章 信仰内涵的通约性探询 21
一 对几种有代表性的信仰定义的解释和评介 21
二 研究信仰、科学信仰教育的社会历史性制约 30
三 关于信仰的非定义式说明 32
第二章 信仰的本体论诉求 40
一 本体论的含义以及方法论启示 40
二 信仰的终极存在:实践超越本性的内化 43
三 信仰的终极解释:对最高价值目标的坚信与追求 48
四 信仰的终极价值:精神的家园、支柱和动力 52
第三章 信仰外延的划分 56
一 个人人生目标信仰与社会理想信仰 56
二 政治信仰、道德信仰、教育信仰 61
三 科学信仰与非科学信仰 65
第四章 信仰的逻辑起点和静态结构分析 69
一 希望:信仰的逻辑起点 70
二 信仰理论的社会静态模型:3I结构 77
第五章 广义认识之信仰的结构分析 90
一 信仰的广义认知结构: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 91
二 信仰主体的精神结构:理性与非理性的联结 101
三 信仰认知的功能:满足精神需要、追求神圣与崇高 104
一 文化:社会关系的调控器 111
第二编 信仰的社会价值 111
第六章 信仰在社会有机体中的位置 111
二 价值观念:文化的核心 115
三 信仰:价值观念的灵魂 119
第七章 信仰的道德价值 126
一 道德规范的“实然性”与道德价值的应然性的关系 127
二 道德的需要与信仰对道德的满足 128
三 道德信仰化的依据和机制 133
四 信仰的道德功能 138
一 古代宗教信仰与早期西方法律 143
第八章 信仰的法律价值 143
二 古希腊的法律理念是宗教哲学和自然哲学的副产品 145
三 基督教与罗马法 147
四 西方宗教与法律的相互促进及其原因 152
五 法律信仰在中国法治化进程中的作用 156
第九章 信仰的哲学价值 161
一 哲学与宗教 163
二 哲学精神:特殊的“终极关怀” 166
三 科学主义、人本主义对终极关怀的遮蔽 169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180
一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与马克思主义信仰 180
二 在革命中形成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187
三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定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信仰 191
四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 196
第三编 科学信仰教育:信仰科学化的重要途径 203
第十一章 科学信仰教育的社会背景 203
一 当代信仰的特征 203
二 中国传统信仰的特点 210
三 中国社会转型期大众信仰的状况 219
第十二章 科学信仰教育的合理性 224
一 科学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224
二 科学信仰教育的可能性 233
三 科学信仰教育合理性的依据 240
第十三章 科学信仰教育的实质和特征 245
一 对“科学信仰教育是什么”的逻辑思考 245
二 科学信仰教育:把人作为人、使人成为高尚的人 250
三 科学信仰教育的特点 255
一 科学信仰教育的主体、客体及其关系 262
第十四章 科学信仰教育与教育改革 262
二 科学信仰教育方法探讨 267
三 科学信仰教育的基本内容 273
第十五章 科学信仰教育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信仰 283
一 马克思主义是信仰 284
二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信仰 286
三 马克思主义信仰科学性论证 289
四 科学信仰教育的原则 293
主要参考文献 300
后记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