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中华文明原始思想的萌生 3
绪论 3
第一编 先秦时期哲学 3
二、西周文化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7
三、由“周文疲敝”到“哲学突破” 11
第一章 孔子与其创立的儒家学派 16
二、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贡献 17
一、孔子之前原始之儒的情况 17
第一节 原始之儒与孔子创立的儒家 17
一、“吾为东周” 18
第二节 “吾为东周”的礼的思想 18
二、“必先正名” 20
三、“道之以德” 21
一、礼与仁的关系 22
第三节 “克己复礼为仁”的仁的思想 22
二、仁的内在性特点 23
三、“为仁由己”的方法 25
一、中庸思想的政治目的 26
第四节 “以礼制中”的中庸思想 26
二、中庸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27
第二章 墨子与其创立的墨家学派 29
一、“尚贤”与“尚同” 30
第一节 “兼以易别”的思想主张 30
二、“兼爱”与“非攻” 31
三、“节用”、“节葬”与“非乐” 32
一、“天志”、“明鬼”与“非命”的矛盾 34
第二节 “天志”、“明鬼”的形上要求 34
二、“天志”、“明鬼”的思想意义 35
一、“言必立仪”与“三表法” 37
第三节 “三表法”及功利主义思想倾向 37
二、功利主义的思想倾向 38
第三章 老子与其创立的道家学派 41
一、道的思想的提出 42
第一节 老子道的思想的含义与特点 42
二、道的两个特点 44
一、“小国寡民” 45
第二节 道的思想在政治方面的应用 45
二、“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6
一、“柔弱胜刚强” 47
第三节 道的思想在生活方面的应用 47
二、“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48
第四章 孟子对孔子仁的思想的发展 50
一、《性自命出》与性的问题的出现 51
第一节 郭店楚简及思孟学派 51
二、《五行》与“天道”“人道”的剥离 52
三、郭店楚简、《中庸》与思孟学派 53
一、由孔子的仁学到孟子的性善论 55
第二节 以良心为基础的性善理论 55
二、性善的根据在于心善 56
三、性善论坚持的道德内求的路向 58
一、王道与霸道 59
第三节 以性善论为基础的王道主义 59
二、王道主义的主要特征 61
三、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62
一、孟子对孔子义利思想的继承 63
第四节 义利观的两个不同向度 63
二、理解义利思想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64
第五章 庄子对老子道的思想的发展 67
二、“保身全生” 68
一、“道在物中” 68
第一节 由老子论道到庄子论道 68
一、现实社会环境之险恶 70
第二节 道的思想与治国之道 70
二、庄子对“圣知之法”的批评 71
三、庄子的治国之道 72
二、庄子的逍遥理想 74
一、庄子对身心自由的追求 74
第三节 道的思想与身心自由 74
三、庄子“道通为一”的思想 76
一、《易经》与《易传》 79
第一节 易学源流 79
第六章 《易传》的哲学思想 79
二、象数与义理 81
二、“生生之谓易” 82
一、“一阴一阳之谓道” 82
第二节 《易传》论天道 82
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84
一、“惧以终始,其要无咎” 84
第三节 《易传》论人道 84
三、“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86
第一节 惠施的“合同异”思想 88
第七章 名家思想与晚期墨家 88
一、关注万物的求知精神 89
二、“历物之意”的十个辩题 90
第二节 公孙龙的“离坚白”思想 93
一、名实关系论 94
二、白马论 95
三、坚白论 97
第三节 后期墨家及其逻辑理论 98
一、对于前期名辩思想的反思 99
二、关于“名”(概念)的思想 100
三、关于“辞”(判断)的思想 101
四、关于“说”(推理)的思想 102
第八章 荀子对孔子礼的思想的发展 104
一、“性伪之分” 105
第一节 “化性起伪”的人性理论 105
二、“化性起伪” 106
三、“涂之人可以为禹” 108
一、礼的起源、作用和范围 109
第二节 “隆礼重法”的政治主张 109
二、“隆礼”而“重法” 111
三、“一天下”与王霸之分 113
一、“天行有常” 114
第三节 “天人相分”的天道观 114
二、“天人相分” 115
三、“制天命而用之” 116
第一节 自私的人性论 118
第九章 韩非的法家哲学思想 118
第二节 变化的历史观 120
一、前期法家的法、术、势思想 121
第三节 法、术、势论 121
二、韩非对前期法家思想的综合 123
第一节 孙子与兵家哲学思想 126
第十章 先秦其他学派的哲学思想 126
一、“兵者,国之大事” 127
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128
三、“知兵之将” 130
第二节 邹衍与阴阳家哲学思想 131
一、《黄帝四经》的发现与成书年代 133
第三节 《黄帝四经》 133
二、道法结合 134
四、“柔不足寺”与“天下大争” 136
三、天地人合一 136
第四节 《大学》的历史地位 138
一、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 143
绪论 143
第二编 秦汉时期哲学 143
二、经学时代的确立 145
三、秦汉时期思想哲学的主要特征 147
一、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150
第一节 对以往学说的兼融综合 150
第一章 《吕氏春秋》:兼融与构建 150
二、“用众”与“取众” 151
一、自然社会人伦秩序化 153
第二节 对以后思想的规划构建 153
二、思维模式的衍化 156
第三节 《吕氏春秋》的思想基础及意义和影响 158
第一节 刘安与《淮南子》之书 161
第二章 《淮南子》:包罗万象的宇宙图式 161
一、道论 163
第二节 道论与宇宙论 163
二、宇宙生成观念 165
一、“至道无为” 166
第三节 “至道无为”与“人必事焉” 166
二、“人必事焉” 168
第三章 董仲舒:汉初儒学新形态 170
第一节 天道至尊 171
第二节 阴阳五行的形上整合 172
第三节 以阴阳释性情 175
第四节 感应观念 177
第五节 政治哲学 179
第一节 《太玄》的基本结构和思想 182
第四章 扬雄援道入儒的思想 182
二、《太玄》的基本思想 183
一、《太玄》的基本结构 183
一、对先秦诸子的评价和吸收 186
第二节 《法言》对儒家思想的弘扬 186
二、“尚智”、“尚勇”的人生取向 188
三、学以成人的人性理论 189
四、“为政日新”的政治思想 191
五、对谶纬学说的理性化对待 193
第一节 两汉之际儒学的发展概况 195
第五章 《白虎通》对汉代思想和制度的整合 195
一、今古文经学 196
二、谶纬之学 197
一、天人关系 198
第二节 《白虎通》对汉代思想和制度的整合 198
二、名号系统 200
三、情性理论 201
四、教化纲常 203
五、制度总结 204
第六章 王充的哲学思想 207
一、天道自然 208
第一节 天道自然 208
二、天人不相感 209
第二节 实知与知实 211
第三节 性与命 213
一、人性与教化 214
二、偶成与命定 216
一、丧乱之世 223
绪论 223
第三编 魏晋玄学 223
二、门阀贵族制度 224
三、玄学的思想资源 225
四、玄学的方法 228
五、玄学的主题 229
六、玄学与魏晋风度 231
一、《人物志》与才性问题 234
第一节 才性问题 234
第一章 正始玄学——“贵无”派(上) 234
二、才性四本论与政治的关系 235
三、才性与玄理 236
一、生平交游 237
第二节 何晏的“贵无”思想 237
二、“贵无”的哲学思想 240
一、生平交游 243
第三节 王弼对玄学理论的建构 243
三、“以无为本”的本体思想 244
二、对经学的改造 244
四、“得意忘言”的玄思方式 247
五、“应物而无累”的人生哲学 249
第二章 竹林玄学——“贵无”派(下) 253
一、生平交游 254
第一节 阮籍由儒入道的思想 254
二、由儒入道的现实批判 256
三、自然而放达的玄思与生活 258
第二节 嵇康非儒弘道的思想 262
一、生平交游 262
二、回归道家的思想路向 264
三、“导养得理,以尽性命”的养生理论 266
四、“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超越精神 268
五、“方中之美范,人伦之胜业”的玄学风度 274
第三章 裴頠的“崇有”思想——“崇有”派(上) 277
第一节 裴頠的政治人生 277
一、生平交游 277
二、“选贤举善”的政治思想 279
第二节 裴頠的“崇有”思想 281
一、裴頠与玄学的转向 281
二、《崇有论》的基本思想 282
第一节 郭象的生平与时代 290
一、元康—永嘉时期的政治与社会 290
第四章 郭象融儒入道的思想——“崇有”派(下) 290
二、生平交游 291
第二节 《庄子注》融儒入道的基本思想 294
一、“寄言以出意”的玄思方式 294
二、万物“自生”而“独化”的“自然”论 296
三、由“自然之性”到“自守其分”的“性分”论 299
四、“无为”而“相为”的社会政治思想 303
五、“足性”以“逍遥”的终极追寻 307
第五章 范缜的“神灭”思想 311
第一节 引言 311
第二节 《神灭论》的基本思想 313
一、《神灭论》所要挑战的现实 314
二、《神灭论》的基本内容 315
第四编 汉唐佛教哲学 323
绪论 323
第一章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哲学 330
第一节 佛教的初传 330
一、佛教依附于神仙道术而行 331
二、佛经翻译对佛教传播的推动 333
第二节 早期中国佛教哲学 336
一、“格义”佛教 338
二、般若学和“六家七宗” 341
第三节 慧远 348
一、对本无宗理论的发展 349
二、佛教伦理哲学思想 350
第四节 僧肇 353
一、不真空论 354
二、般若无知论 355
三、物不迁论 357
第五节 竺道生 360
一、涅槃佛性说 361
二、顿悟成佛义 364
余论 368
第二章 隋唐佛教哲学 370
第一节 天台宗 370
一、圆融三谛 371
二、一念三千 374
三、性具善恶 378
四、小结 381
第二节 唯识宗 383
一、一切唯识 385
二、八识与转依 387
三、三性与二谛 394
四、小结 396
第三节 华严宗 397
一、法界缘起 399
二、六相圆融 402
三、十玄门 404
四、小结 407
第四节 禅宗 408
一、明心见性 410
二、禅宗与经教 414
三、顿悟与修行 419
四、小结 424
绪论 429
一、唐宋之际社会背景概说 429
第五编 唐至南宋时期哲学 429
二、儒佛道三家的冲突与整合 431
三、思想文化的转型 433
四、道学思潮的崛起与演变 435
第一章 唐代儒学 440
第一节 王通 440
一、“王道”理想 441
二、“三教”可一 441
第二节 韩愈 442
一、排佛道 443
二、倡“道统” 443
三、尊孟子、批汉儒、崇《大学》 445
四、兴古文、重“师道” 446
第三节 李翱 447
一、性情说 447
二、排佛教 449
三、重《中庸》 450
第一节 范仲淹与欧阳修 452
一、范仲淹 452
第二章 道学思潮的先驱 452
二、欧阳修 454
第二节 胡瑗 455
一、易学与“性情”论 456
二、“明体用之学” 457
第三节 孙复、石介与李觏 459
一、孙复 459
二、石介 461
三、李觏 463
第三章 道学思潮的兴起 465
第一节 周敦颐 465
一、“无极而太极” 466
二、“诚者圣人之本” 469
三、“主静立人极” 472
四、“孔颜乐处” 473
第二节 邵雍 474
一、“先天之学” 475
二、“心法”与“理数” 480
三、“元会运世” 481
四、“以物观物” 482
第三节 王安石 484
一、“新学”与道学思潮 485
二、“道德性命之学” 487
三、“万物一气”与“道立于两” 490
第四章 张载 492
第一节 “太虚即气” 493
一、“太虚无形,气之本体” 493
二、“神化”与“参两” 496
三、佛道二教“以言乎失道则均焉” 498
四、“学至于知天” 500
第二节 “性”与“心” 502
一、“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502
二、“变化气质” 503
三、“不以见闻梏其心” 505
第三节 “民胞物与” 507
第五章 程颢、程颐 510
第一节 发现“天理” 512
一、“天下只有一个理” 512
二、形上形下 514
三、“天理”自然 517
第二节 “仁”与“礼乐” 518
一、“仁”之体 519
二、“礼乐”之体 521
第三节 “性即理也” 522
一、“理”、“命”、“心”、“性” 523
二、“论性”与“论气” 524
三、“道心”与“人心” 526
第四节 “诚”与“敬” 528
一、“定性”与“识仁” 528
二、“主敬”与“格物” 530
第五节 程门弟子 533
一、谢良佐 534
二、杨时 535
第六章 胡宏 537
第一节 “吾儒步步着实” 539
第二节 即物求道 542
第三节 性也者,天地之所以立 544
第四节 心主乎性,心以成性 546
第七章 朱熹 551
第一节 理与气 552
一、理气先后 552
二、理一分殊 554
第二节 理与欲 557
一、人欲中自有天理 557
二、道心却发现在那人心上 560
第三节 心与性情 562
一、已发与未发 562
二、心统性情 564
第四节 主敬与穷理 566
一、主敬涵养 566
二、格物穷理 568
第五节 经典与诠释 570
一、经典诠释的目的 571
二、经典诠释的方法 572
第六节 朱熹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575
第八章 陆九渊 578
第一节 本心即理 579
一、仁义者人之本心 579
二、心即理 582
第二节 发明本心 584
一、知本 587
二、立志 588
三、义利之辨 590
第三节 朱陆之辩 592
一、鹅湖之会 592
二、无极太极之辩 595
第九章 浙东事功之学 597
第一节 陈亮 599
一、经与道的诠释 600
二、王与霸的论争 605
第二节 叶適 610
一、解《易》的用心 611
二、道之本统 613
三、古今易时之势 616
绪论 623
一、元代理学的演化 623
第六编 元明时期哲学 623
二、明初理学的变调 625
三、明中后期的心学 627
第一章 元代儒学 631
第一节 许衡 632
一、理在物先,心藏万理 632
二、真知力行,知行并进 634
三、本然与气禀 635
四、治生最为先务 638
第二节 吴澄 640
一、理在气中,太极即道 642
二、舍心无以为学 643
三、格物致知,诚意持敬 646
第二章 明初理学 651
第一节 薛瑄 651
一、理在气中 652
二、此心惟觉性天通 654
第二节 吴与弼与胡居仁 657
一、吴与弼:身体力行 658
二、胡居仁:主敬穷理 660
第三节 陈献章与湛若水 663
一、静坐中养出端倪 664
二、以自然为宗 666
三、湛若水的心学思想 668
第三章 心学思想 674
第一节 王守仁 674
一、心即理 675
二、知行合一 679
三、致良知 686
四、阳明学的历史评价 689
第二节 王畿与阳明后学 691
一、四无说 691
二、悟门不开,无以证学 694
三、以无念为宗 697
四、以良知范围三教 700
五、现成良知与阳明后学 703
第三节 王艮与泰州学派 707
一、良知现成 709
二、格物安身 712
三、泰州学派 716
第一节 罗钦顺 725
一、理气为一物 725
第四章 气学思想 725
二、心学批判 728
第二节 王廷相 732
一、气为实体 732
二、性出于气 736
第三节 气学与明代思想 741
第五章 晚明思想 745
第一节 顾宪成与高攀龙 745
一、心学批判 746
二、以性宰心 749
三、格物是求放心 751
第二节 刘宗周 753
一、思想变迁 754
二、以慎独为宗 756
三、意为心之所存 759
绪论 767
一、明末清初对理学的反思 767
第七编 明末至清中后期哲学 767
二、清代前期的哲学特点 772
三、清代中后期的哲学特点 773
第一章 明末清初对理学的反思 775
第一节 黄宗羲 775
一、理气是一 776
二、盈天地皆心 778
三、工夫与本体 779
四、《明夷待访录》 780
第二节 顾炎武 783
一、道寓于器 783
二、一气相感 785
三、行己有耻 786
四、经学即理学 787
第三节 王夫之 789
一、太虚即气 790
二、理依于气 791
三、道器之辨 792
四、理欲合性 794
五、行可兼知 796
六、理势相成 798
第四节 颜元与李塨 799
一、人性皆善 799
二、习行经济 801
三、效法三代 803
四、李塨对颜学的发扬与修正 806
第五节 方以智 808
一、气一元论与太极一元论 809
二、“质测”、“通几”与“宰理” 812
三、三教归《易》 813
第二章 清代前期的理学 817
第一节 李光地 817
一、折中理气 818
二、心与性合 818
第二节 陆陇其 819
一、尊朱辟王 820
二、一本之理气 821
三、人身之太极 823
第三节 李颙 824
一、兼取朱王 825
二、悔过自新 826
三、明体适用 827
第三章 清代中后期的哲学思想 829
第一节 戴震 829
一、气化即道 830
二、就事求理 831
三、理存乎欲 832
四、由词通道 833
第二节 焦循 835
一、实测而知 836
二、一贯与异端 837
三、人道与天命 839
第三节 阮元 842
一、相人偶为仁 842
二、性命与节性 845
第四节 凌廷堪 848
一、以礼代理 849
二、慎独格物 851
第五节 龚自珍 852
一、我气造天地 853
二、性无善无不善 855
三、尊德性与道问学 857
第六节 魏源 859
一、以天为本 859
二、及之而后知 861
三、历史观 862
后记 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