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1949年10月~1956年9月) 2
第一章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理论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绘制的新中国蓝图 2
第一节 走历史必由之路 2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 4
第三节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绘制的新中国蓝图 9
第二章 经济恢复时期社会主义思想的辉煌胜利(上) 14
第一节 新中国的临时大宪章——《共同纲领》 14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和巩固新生政权的三大运动 16
第三节 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22
第四节 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 25
第三章 经济恢复时期社会主义思想的辉煌胜利(下) 28
第一节 打退投机者的挑战 28
第二节 “三年准备,十年建设”的战略思想 30
第三节 “三反”、“五反”运动 32
第四节 国内主要矛盾变化情况 35
第五节 民主政治建设与共产党的整风整党运动 38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42
第四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刘少奇关于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战略构想 42
第二节 刘少奇关于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战略构想 45
第五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52
第一节 组织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52
第二节 邓子恢的农业合作化思想 54
第三节 “上马”与“下马”之争 57
第四节 农业合作化的遗留问题 60
第六章 私人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 64
第一节 和平改造私人资本主义 64
第二节 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最佳选择 66
第三节 和平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伟大成就与经验教训 71
第七章 中共八大与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 76
第一节 八大的召开与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初步表述 76
第二节 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79
第三节 探索国家政治民主与执政党建设的积极成果 83
第一节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 90
第八章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整风运动与反对资产阶级右派的斗争 90
第二编 社会主义思想的曲折探索(1956年9月~1966年4月) 90
第二节 从共产党整风到反对资产阶级右派的斗争 98
第九章 超越现实可能的大跃进 103
第一节 大跃进的发动 103
第二节 大跃进的实践 107
第三节 大跃进的灾难与教训 112
第十章 人民公社的兴衰 117
第一节 人民公社化运动 117
第二节 人民公社的特征、性质 119
第三节 在肯定人民公社前提下的纠“左” 123
第十一章 庐山会议上的反“右倾”斗争 132
第一节 彭德怀致毛泽东亲收信 132
第二节 张闻天在庐山会议上说了些什么? 136
第三节 批判者说及其反“右倾”斗争的严重后果 142
第十二章 “七千人大会”的可贵总结与艰难探索 148
第一节 坚持观察形势的马克思主义态度 148
第二节 总结经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 150
第三节 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党内生活的正确原则 154
第四节 “七千人大会”的历史功绩 156
第十三章 中苏两党论战,党内反对“修正主义”的失误 159
第一节 中苏两党的论战 159
第二节 党内反对“修正主义”的失误 167
第十四章 “四清”运动与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批判 172
第一节 “四清”运动 172
第二节 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批判 180
第三编 科学社会主义与极左思潮的斗争(1966年5月~1978年12月) 189
第十五章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与全面夺权 189
第一节 毛泽东晚年绘制的理想社会蓝图——“五·七指示” 189
第二节 从批判《二月提纲》到《五·一六通知》发表 192
第三节 炮打司令部、《十六条》与红卫兵运动 194
第四节 夺权风暴与正气凛然的抗争 198
第十六章 中共九大和九大路线指导下的斗、批、改 203
第一节 造反派胜利的中共九大 203
第二节 “左”倾理论指导下的斗、批、改 208
第十七章 从林彪集团覆灭到周恩来批极左思潮 215
第一节 九届二中全会上的斗争 215
第二节 从“批陈整风”到毛泽东南巡讲话 219
第三节 周恩来领导批判极左思潮 222
第十八章 继承中共九大的中共十大与批林批孔 228
第一节 继承中共九大错误的中共十大 228
第二节 批林批孔 231
第一节 邓小平的全面整顿 238
第十九章 邓小平的全面整顿与毛泽东关于理论问题的谈话 238
第二节 毛泽东关于理论问题的谈话 245
第三节 整顿与反整顿的较量 247
第四节 突发“批邓”,整顿中断 252
第二十章 周恩来在危难之中捍卫科学社会主义 256
第一节 力挽狂澜于红卫兵运动 256
第二节 反对全面夺权,努力稳定经济 262
第三节 林彪、“四人帮”的假马克思主义与穷社会主义 267
第一节 华国锋维护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 275
第二十一章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飞跃前的徘徊 275
第二节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79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飞跃前的徘徊 285
第四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步形成(1978年12月~1991年12月) 292
第二十二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 292
第一节 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路线 292
第二节 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方针 295
第三节 在纠“左”中重申四项基本原则 298
第四节 强调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300
第二十三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主题(上) 304
第一节 邓小平明确提出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304
第二节 十一届四中全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初构想 309
第三节 十一届六中全会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主要点 311
第二十四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主题(下) 316
第一节 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16
第二节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宏伟纲领 317
第三节 努力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 323
第二十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轮廓(上) 326
第一节 邓小平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2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次重大突破 332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系统化 335
第二十六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轮廓(下) 33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党的基本路线 338
第二节 经济发展战略和全面改革的基本方针 342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346
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多方面展开 348
第五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发展(1992年1月~1997年9月) 354
第二十七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体系(上) 354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新概括 354
第二节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新观点 356
第三节 三个“是否有利于”的新论断 357
第四节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新思想 359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概括和阐述 362
第二十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体系(下) 362
第二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伟大实践经验的基本总结 36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和阐述 370
第二十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发展(上) 373
第一节 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 373
第二节 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375
第三节 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378
第四节 制定社会主义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纲领 382
第五节 作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 386
第三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发展(下) 391
第一节 科学地概括和系统地阐述了邓小平理论 391
第二节 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94
第三节 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97
第四节 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 400
第五节 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402
第六节 丰富和发展了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理论 403
主要参考文献 408
后记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