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行病学 1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 1
第一章 急性病毒性肝炎 1
第一节 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 1
一、病原学 1
(三)病原学检测 2
(二)血清学检查 2
四、临床表现 2
(一)急性黄疸型 2
(二)急性无黄疸型 2
(三)急性淤胆型 2
(四)亚临床感染 2
(五)少见的临床表现 2
五、病程迁延与复发 2
六、实验室检查 2
(一)肝功能检查 2
(一)HBV的基因结构 3
一、病原学 3
七、诊断及鉴别诊断 3
(一)诊断 3
(二)甲型肝炎需要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3
八、治疗与隔离 3
九、预防 3
第二节 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3
(二)HBV的抗原抗体系统 4
(三)人群易感性 5
(二)传播途径 5
(三)HBV的分子生物学标记 5
二、流行病学 5
(一)传染源 5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 6
(四)流行特征 6
五、实验室检查 7
四、临床表现 7
(三)病原学标志 8
(二)临床表现 8
六、并发症 8
七、诊断 8
(一)流行病学资料 8
一、病原学 9
第三节 急性丙型肝炎 9
八、鉴别诊断 9
(一)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 9
(二)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 9
九、治疗 9
四、临床表现 10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10
二、流行病学 10
八、预后 11
七、治疗 11
五、特异性实验室检查 11
(一)生化检查 11
(二)抗-HCV检测 11
(三)HCV RNA检测 11
(四)HCV基因分型检测方法 11
六、诊断 11
一、病原学 12
第四节 急性丁型病毒性肝炎 12
九、预防 12
(一)管理传染源 12
(二)切断传播途径 12
(三)保护易感人群 12
(一)HBV与HDV同时感染 13
四、临床表现 13
二、流行病学 13
(一)传染源 13
(二)传播途径 13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13
(二)抗病毒治疗 14
(一)一般治疗 14
(二)HBV与HDV重叠感染 14
(三)HDV与重型肝炎 14
(四)HDV感染与肝细胞癌 14
五、实验室检查 14
(一)HDAg 14
(二)HDV RNA 14
(三)抗HD 14
六、诊断 14
(一)临床诊断 14
(二)病原学诊断 14
七、治疗和预防 14
一、病原学 15
第五节 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 15
(三)预防 15
(一)诊断 16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6
二、流行病学 16
(一)传染源 16
(二)传播途径 16
(三)易感人群 16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16
四、临床表现 16
八、预防 17
七、预后 17
(二)鉴别诊断 17
六、治疗 17
(二)合理膳食 18
(一)卧床休息 18
第六节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18
一、一般治疗 18
二、药物治疗 19
(二)HBV有多个基因型 21
(一)造成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困难的原因是cccDNA顽固地存在肝细胞核内 21
第二章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21
第一节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当前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 21
一、抗乙肝病毒诊治的难点 21
三、正确抓住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合适时机 22
二、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目标 22
(三)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逐年增加 22
(四)人体对HBV感染的免疫耐受 22
(五)隐匿性乙型肝炎 22
(一)HBs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 23
一、血清学诊断 23
第二节 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 23
(二)慢性HBeAg阴性乙型肝炎的诊断 24
(一)干扰素-α的直接抗病毒作用 26
一、干扰素-α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机制 26
二、亚临床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 26
第三节 传统干扰素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 26
三、慢性乙型肝炎对干扰素治疗的应答和疗效评价 27
二、干扰素-α的药代动力学 27
(二)干扰素的免疫调节作用 27
(三)干扰素-α的抗纤维化机制 27
四、干扰素治疗的用法及疗效 28
(三)无应答 28
(一)联合应答 28
(二)部分应答 28
五、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干扰素治疗 29
七、疗效的预测及影响疗效的因素 30
(二)禁忌证 30
六、适应证和禁忌证 30
(一)适应证 30
第四节 干扰素的不良反应与防治 31
八、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治疗慢性乙肝 31
一、核苷类药物抗HBV的作用机制 34
第五节 核苷类似物的抗HBV治疗 34
(二)阿昔洛韦及6-脱氧无环鸟苷 35
(一)阿糖腺苷与单磷酸阿糖腺苷 35
二、第一代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的概况 35
(一)药理学 36
三、第二代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 36
(三)其他 36
(二)拉米夫定临床应用指导意见 37
(四)影响拉米夫定疗效的相关因素 38
(三)拉米夫定在治疗乙型肝炎中的地位 38
(五)拉米夫定相关性变异 39
(六)拉米夫定临床适应证的研究进展 42
(七)拉米夫定联合用药、大剂量治疗、疗程与停药问题 43
(一)泛昔洛韦 46
四、其他第二代核苷类药物 46
(二)阿德福韦 47
(三)恩替卡韦 48
(四)其他核苷类药物的研究概况 49
(一)吸收 50
二、药代动力学 50
第六节 膦甲酸钠及其治疗乙肝的现况和进展 50
一、作用机制 50
(一)体外抗病毒作用 51
三、药效学 51
(二)分布 51
(三)代谢和排泄 51
六、不良反应 52
五、禁忌证 52
(二)体内抗病毒作用 52
四、适应证 52
(一)膦甲酸钠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研究近况 53
七、对药物疗效评价 53
(二)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近况 54
(三)膦甲酸钠联合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55
一、氧化苦参碱及苦参碱的药理作用 56
第七节 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现状和进展 56
(二)药理作用 57
(一)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 57
二、近几年氧化苦参碱在治疗病毒性肝炎方面的主要进展 59
四、氧化苦参碱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 60
三、氧化苦参碱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60
五、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应用 63
六、氧化苦参碱对重型肝炎和重度黄疸型慢性肝炎疗效的初步观察 64
(二)氧化苦参碱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合并全血细胞减少的探讨 65
(一)氧化苦参碱对慢性病毒性肝炎并发肾脏损害的治疗探讨 65
七、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时其他问题的探讨 65
(三)氧化苦参碱对慢性乙型肝炎诱发的自身免疫性肝损害治疗探讨 66
(二)干扰素-α单一治疗的评价 67
(一)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判断 67
第八节 抗病毒联合治疗 67
一、研究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 67
(四)抗病毒联合治疗的依据 68
(三)拉米夫定单一治疗的评价 68
(二)拉米夫定与干扰素-α联合治疗的临床试验 69
(一)拉米夫定与干扰素-α联合治疗的可行性 69
二、拉米夫定与干扰素-α的联合治疗 69
四、糖皮质激素和干扰素-α或拉米夫定序贯治疗 74
三、泛昔洛韦与干扰素-α联合治疗 74
六、拉米夫定与泛昔洛韦联合治疗 76
五、利巴韦林和干扰素-α联合治疗 76
七、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联合治疗 77
八、胸腺素-α与其他药物的联合治疗 79
(三)同样研究,结果可能不同 80
(二)抗病毒联合治疗是当前的必然 80
九、小结 80
(一)抗病毒联合治疗需要考虑的问题 80
一、血清ALT正常或低水平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81
第九节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常见的几个问题 81
(四)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81
(五)现有的结果尚达不到相加更达不到协同的效果 81
(六)联合抗病毒治疗的展望 81
(三)抗病毒治疗的个性化 82
(二)抗病毒治疗要考虑的因素 82
二、抗病毒治疗的适应性 82
(一)抗病毒治疗病人的选择 82
(四)一些特殊病例的治疗 85
(一)胸腺素α1(Thymosin Alpha 1) 87
一、胸腺肽类 87
第十节 免疫调节治疗 87
(三)胸腺喷丁(Thymopentin) 88
(二)胸腺肽(国产)(Thymopeptidin) 88
(一)白细胞介素2(Interlukin-2) 89
二、细胞因子治疗 89
(二)白细胞介素12(Interlukin-12 IL-2) 91
(三)IL-2、IL-12与INFα联合应用的问题 92
三、免疫核糖核酸的治疗(iRNA) 93
(一)抗乙肝转移因子 94
四、转移因子类 94
(二)抗乙肝胎盘转移因子 95
(一)左旋咪唑(Levamisole) 96
五、其他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促免疫制剂 96
(二)甘露聚糖肽 97
(四)淋巴因子活化性杀伤细胞(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 cell,LAK细胞) 98
(三)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uman Hepatitis B lmmunoglobulin,HBIG) 98
(一)甘草酸单胺(Patenline) 99
六、其他(甘草甜素类等) 99
(五)其他 99
(二)强力新(Minophagn-C) 100
(三)甘草酸二胺 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101
(一)现代中医药免疫调节的研究概述 102
七、中医中药类 102
一、抗氧自由基肝损伤类 110
第十一节 护肝药物的合理应用 110
(二)展望 110
(二)谷胱甘肽(Glutathione) 111
(一)维生素E 111
(四)维生素C 112
(三)硫普罗宁(Tiopronin) 112
(六)其他抗氧自由基药物 113
(五)胱氨酸(Cysteine) 113
(二)联苯双酯(Bifendate) 114
(一)山豆根注射液 114
二、抗炎类 114
(三)双环醇(Bicyclol) 115
三、保护肝细胞膜类 116
(五)苦黄注射液 116
(四)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116
(一)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 UDCA) 117
(二)复方多烯磷脂酰胆碱(Essentiale) 118
(三)水飞蓟宾(Silibinin) 119
(一)腺苷蛋氨酸(S-Adenosyl-l-methionine) 120
四、促进肝代谢解毒类 120
(二)硫普罗宁(Tiopronin) 121
(三)门冬氨酸钾镁(Potassium Magnesium Aspartate) 122
(四)马洛替酯(Malotilate) 123
(六)次黄嘌呤核苷 124
(五)葡萄糖醛酸内酯(Glucurolactone) 124
(一)促肝细胞生长素 125
五、促进细胞修复再生类 125
(七)磷酸胆碱(Phosphorylcholine) 125
(八)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125
(二)前列腺素E1 127
(三)胰高糖素-胰岛素(G-I)疗法 128
六、肝纤维化的治疗 129
(四)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 129
(一)干扰素 130
(二)秋水仙碱 131
(四)钙拮抗剂 132
(三)D-青霉胺 132
(五)其他 133
七、中医中药类 134
第十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变异与临床 139
(一)前C/C区变异与临床 140
二、乙型肝炎病毒变异的临床意义 140
一、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型和基因型 140
(二)P基因变异与临床 143
(三)X基因变异与临床 147
(四)S基因变异 148
(五)HBV基因型与病毒变异 149
(七)HBV基因型与临床治疗 150
(六)HBV基因型与临床结局 150
(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151
(一)核酸序列分析 151
三、乙型肝炎病毒变异的检测方法及应用选择 151
第十三节 慢性无症状HBsAg/HBV阳性者的诊断及处理 153
(五)5’端酶解法 153
(三)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153
(四)异源双链电泳 153
(二)活动应答时的低复制期 154
(一)免疫耐受的高复制期 154
一、定义 154
(一)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 154
(二)病毒携带形式下的亚临床型肝炎 154
二、自然史 154
(二)易感人群 155
(一)传染源 155
(三)活动应答后的极低复制期 155
三、病原学 155
四、流行病学 155
(一)免疫耐受 156
五、发病机制 156
(三)HBsAg(+)的无症状乙肝病毒感染者 156
(四)HBsAg阴性的无症状乙肝病毒感染者 156
(一)肝穿活组织病理改变 157
六、病理 157
(二)免疫抑制(免疫低下) 157
(三)遗传因素 157
(一)病原检查 158
七、实验室检查 158
(二)电镜下超微结构变化 158
九、预后 159
(二)鉴别诊断 159
(二)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 159
(三)动态观察透明质酸酶(HA)和Ⅲ型前胶原(PCⅢ) 159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159
(一)诊断 159
(三)治疗前景 160
(二)药物治疗 160
十、治疗 160
(一)对无症状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管理 160
(二)切断传播途径 161
(一)无症状乙肝病毒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 161
十一、预防 161
(一)体液免疫应答 165
一、丙型肝炎的发病 165
第三章 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 165
第一节 丙型肝炎发病及病毒慢性持续性感染 165
(三)HCV在肝脏损伤中的作用 166
(二)细胞免疫应答 166
(一)病毒变异和准种 167
二、HCV的慢性持续性感染 167
(四)HCV蛋白抑制感染细胞的凋亡 168
(三)循环中HCV免疫复合物的存在 168
(二)HCV与脂蛋白结合 168
(六)宿主免疫系统功能的不足 169
(五)HCV对免疫细胞的感染 169
(一)酶免疫分析 170
一、血清学诊断 170
第二节 HCV感染及肝炎的诊断 170
二、病毒核酸的诊断 171
(三)抗HCV IgM 171
(二)重组免疫印迹实验 171
(三)组织和细胞内HCV RNA的检测 172
(二)HCV RNA定量检测 172
(一)HCV RNA定性检测 172
(二)变异和准种 173
(一)基因型 173
三、基因型和变异诊断 173
四、血清转氨酶和肝脏组织学诊断 174
第三节 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175
六、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175
五、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175
(三)组织学判断标准 176
(二)病毒学应答 176
一、慢性丙型肝炎对干扰素治疗的应答模式 176
二、干扰素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76
(一)干扰素治疗的适应证 176
(二)干扰素治疗的禁忌证 176
三、疗效判定标准 176
(一)生化应答 176
(一)单一干扰素-α治疗 177
四、治疗方法及疗效 177
(三)长效干扰素的治疗 178
(二)复合α干扰素(Consensus Interferon,CIFN)的治疗 178
(四)干扰素与利巴韦林的联合治疗 179
(五)干扰素治疗对肝组织学的影响 180
一、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1
第四节 聚乙二醇干扰素 181
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182
(三)PBMC中的HCV RNA 183
(二)HCV RNA基因型 183
第五节 影响干扰素疗效的因素 183
一、病毒方面因素 183
(一)治疗前和治疗中HCV RNA水平 183
(三)肝脏及血清铁蛋白水平 184
(二)肝组织学表现及CTL活性 184
(四)HCV准种及干扰素敏感性决定区 184
二、宿主因素 184
(一)一般情况 184
第六节 其他药物的治疗 185
(四)干扰素抗体 185
三、无效病例的再治疗 187
二、复发病例的再治疗 187
第七节 复发及初次IFN治疗无效病例的再治疗 187
一、初次治疗方案的选择 187
二、ALT正常的HCV感染者的干扰素治疗 188
一、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的干扰素治疗 188
第八节 儿童及其他类型慢性丙型肝炎病例的治疗 188
三、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关慢性丙型肝炎的干扰素治疗 189
一、疗程 190
第九节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90
四、血液透析和肾移植患者的干扰素治疗问题 190
四、治疗过程中和治疗结束后的严密观察 191
三、对复发者的再治疗 191
二、利巴韦林的应用 191
一、丁型肝炎病毒特征 194
第四章 慢性丁型肝炎的诊治 194
(一)HDV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 195
三、HDV感染的致病机制 195
二、HDV感染的流行病学 195
(一)传染源 195
(二)传播途径 195
(三)人群易感性 195
(四)HDV流行特征 195
(一)HDV与HBV同时感染 196
四、HDV感染的临床类型 196
(二)T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 196
(三)HDV与HBV的表达及在丁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96
(四)丁型肝炎的肝脏病理学改变 196
(五)HDV抗原在肝组织内的表达 196
五、丁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197
(四)丁型肝炎的临床表现特点 197
(二)慢性HBV感染者重叠感染HDV 197
(三)HDV单独感染 197
七、HDV感染的预防 198
六、丁型肝炎的治疗 198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200
第一节 急性淤胆型肝炎的诊治 200
第五章 淤胆型肝炎 200
(二)鉴别诊断 201
(一)诊断 201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201
(二)退黄治疗 202
(一)一般治疗 202
三、治疗 202
二、临床表现 205
一、发生机制 205
第二节 慢性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205
(一)诊断 206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206
三、实验室检查 206
(二)鉴别诊断 207
(二)甘草酸 208
(一)熊去氧胆酸(UDCA) 208
五、治疗 208
(四)酚妥拉明 209
(三)腺苷蛋氨酸 209
(七)高压氧治疗 210
(六)复方丹参注射液 210
(五)门冬氨酸钾镁 210
(九)中医中药 211
(八)血浆置换 211
(一)巨细胞病毒感染 213
一、非嗜肝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213
第六章 非嗜肝病毒和病原不明的病毒性肝炎 213
第一节 非嗜肝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213
(二)EB病毒感染 214
(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215
(四)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216
(五)肾综合征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 217
(七)腺病毒感染 218
(六)黄热病病毒感染 218
(八)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感染 219
(九)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感染 220
(十一)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221
(十)乙脑病毒感染 221
(一)抗病毒治疗 222
二、非嗜肝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222
(二)保肝治疗 223
(一)HBsAg阴性或血清学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 224
一、已知肝炎病毒隐匿性感染所致的慢性病毒性肝炎 224
第二节 病原不明的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224
(二)HCV隐匿性感染所致的慢性病毒性肝炎 226
(一)庚型肝炎病毒(GBV-C/HGV)在病原不明的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作用 228
二、新型肝炎病毒所致的慢性病毒性肝炎 228
(二)己型肝炎 231
(三)TTV在病原不明的慢性肝炎中的作用 232
(四)SEN-V在病原不明的慢性肝炎中的作用 235
(二)丙型肝炎病毒(HCV)、戊型肝炎病毒(HEV)与重型肝炎 239
(一)乙型肝炎病毒(HBV)、丁型肝炎病毒(HDV)与重型肝炎 239
第七章 重型肝炎的诊治 239
一、重型肝炎的定义 239
二、病因 239
(二)发病机制与免疫关系 240
(一)发病机制与病原关系 240
(三)甲型肝炎病毒(HAV)与重型肝炎 240
(四)TTV病毒、庚型肝炎病毒(HGV)与重型肝炎 240
(五)其他病毒与重型肝炎 240
三、发病机制 240
(一)急性重型肝炎 241
五、诊断要点 241
四、重型肝炎的组织学诊断标准 241
(一)急性重型肝炎 241
(二)亚急性重型肝炎 241
七、治疗原则 242
(三)实验室检查 242
(二)亚急性重型肝炎 242
六、重型肝炎的早期诊断 242
(一)症状 242
(二)体征 242
(二)内科治疗 243
(一)基础治疗 243
(一)当前的病死率问题 243
(二)重型肝炎患者的监护措施 243
(三)治疗的几个基本原则 243
八、治疗要点 243
(三)外科治疗 248
一、概念与分型 249
第一节 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 249
(一)急性重型肝炎 250
三、临床诊断要点 250
二、诊断标准 250
(一)临床诊断标准 250
(二)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 250
(二)亚急性重型肝炎 252
(一)急性重型肝炎 253
四、实验室指标特点 253
(三)慢性重型肝炎 253
五、病理组织学特点 255
(三)慢性重型肝炎 255
(二)亚急性重型肝炎 255
(三)慢性重型肝炎(组织学) 256
第二节 重型肝炎的早期诊断 256
(一)急性重型肝炎 256
(二)亚急性重型肝炎 256
三、实验室检查 257
二、体征 257
一、症状 257
一、HAV、HBV(AB)模式 258
第三节 病毒重叠感染 258
四、HBV、HCV(BC)模式 259
三、HAV、HEV(AE)模式 259
二、HAV、HCV(AC)模式 259
五、HBV、HDV(BD)模式 262
八、HBV合并CMV模式 264
七、HBV、HGV(BG)模式 264
六、HBV、HEV(BE)模式 264
十、TTV与HBV或HCV双重感染 265
九、HCV、HGV(CG)模式 265
一、内毒素血症的形成原因 266
第四节 内毒素血症的防治 266
二、内毒素的作用机制 267
四、内毒素血症的预防和治疗 269
三、LPS的检测方法 269
一、细菌性感染 273
第五节 继发感染的防治 273
二、真菌感染 278
一、HBV、HCV感染及其他肝炎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重型肝炎 279
第六节 抑制肝细胞坏死 279
(一)抗病毒治疗 280
(三)阻断肠原性内毒素血症 282
(二)免疫抑制剂治疗 282
(五)改善肝内微循环 283
(四)阻断TNF-α、IL-1、IL-6等细胞因子所引起的继发性肝损伤 283
(八)人工肝支持系统 284
(七)高价营养治疗 284
(六)阻止活性氧对肝细胞的破坏作用 284
二、其他原因引起的重型肝炎的治疗 285
三、肝细胞移植治疗 286
二、转化生长因子 286
第七节 促进肝细胞再生 286
一、血制品、蛋白制剂的治疗 286
一、电解质平衡紊乱 287
第八节 低蛋白血症及电解质紊乱的处理 287
二、低蛋白血症 288
(一)氨中毒学说 289
一、发病机制 289
第九节 肝性脑病的治疗 289
(二)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290
(五)其他 291
(四)短链脂肪酸与硫醇含量增高 291
(三)血浆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 291
(二)临床分期 292
(一)早期表现 292
二、肝性脑病的诱因 292
三、临床表现 292
(三)实验室检查 293
(二)临床表现 293
(三)临床类型 293
四、诊断 293
(一)病史 293
(一)治疗诱因 294
六、治疗 294
五、鉴别诊断 294
(二)减少肠内有毒物质的生成及吸收 295
(三)促进血氨代谢清除 296
(八)支链氨基酸 297
(七)N-乙酰半胱氨酸 297
(四)对抗假神经递质 297
(五)苯二氮革受体拮抗剂 297
(六)阿片受体拮抗剂 297
一、发病机制 298
第十节 肝肾综合征预防和处理 298
(九)人工肝治疗 298
(十)肝移植 298
(十一)门体分流栓塞术 298
(十二)并发症的治疗 298
四、临床表现 302
三、诱因 302
二、病理解剖 302
五、实验室检查 303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304
七、治疗 305
九、预防 307
八、预后 307
一、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 308
第十一节 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与治疗 308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309
三、治疗 310
四、重型肝炎消化道出血的预防 312
(一)辨证论治 315
一、急性肝炎的辨证与治疗 315
第八章 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药治疗 315
(四)常用中成药和制剂 316
(三)其他治疗方法 316
(二)单方验方 316
(一)关于慢性肝炎病因病机的几种学说 317
二、慢性肝炎的治疗 317
(五)中医药治疗急性肝炎的研究 317
(三)慢性肝炎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318
(二)慢性肝炎的辨证论治 318
(四)专病专方 320
(六)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炎疗效评价与展望 321
(五)其他疗法与保健 321
(二)淤胆型肝炎的经验治疗 322
(一)淤胆型肝炎辨证论治 322
三、淤胆型肝炎的治疗 322
四、重型肝炎的治疗 323
(三)其他疗法 323
(二)合并症的治疗 324
(一)重型肝炎的辨证论治 324
(二)大黄 326
(一)板蓝根和大青叶 326
五、治疗病毒性肝炎常用中药及研究 326
(六)苦参 327
(五)茵陈 327
(三)蒲公英 327
(四)连翘 327
(十)甘草 328
(九)虎杖 328
(七)山豆根 328
(八)栀子 328
(十四)党参 329
(十三)郁金 329
(十一)五味子 329
(十二)柴胡 329
(十八)赤芍 330
(十七)丹参 330
(十五)黄芪 330
(十六)苦味叶下珠 330
(二)茵陈五苓散 331
(一)茵陈蒿汤 331
(十九)土鳖虫 331
(二十)白花蛇舌草 331
六、治疗病毒性肝炎常用方剂及研究 331
(六)血府逐瘀汤 332
(五)小柴胡汤 332
(三)大承气汤 332
(四)龙胆泻肝汤 332
(十)逍遥散 333
(九)一贯煎 333
(七)大黄蛰虫丸 333
(八)补中益气汤 333
一、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定义及病因 335
第一节 抗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诊治 335
第九章 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治疗 335
(一)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 336
二、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病机制 336
(二)肝硬化的发生机制 339
(一)肝纤维化的诊断 340
三、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诊断 340
(二)肝硬化的诊断思路 341
四、抗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治疗 342
一、概述 345
第二节 腹腔感染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345
二、肝硬化腹腔感染的发病机制 346
四、肝硬化腹腔感染的诊断 347
三、肝硬化腹腔感染的临床表现 347
五、肝硬化腹腔感染的治疗 349
七、肝硬化腹腔感染的预防 350
六、肝硬化腹腔感染的预后 350
(三)胆道与胰腺疾病 351
(二)门静脉高压症 351
第三节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诊断与治疗 351
一、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 351
(一)上消化道本身疾病 351
(二)肝源性溃疡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52
(一)肝源性溃疡病的特点 352
二、肝源性溃疡病 352
(四)肝源性溃疡病的治疗 354
(三)肝源性溃疡病的内镜下分期 354
(一)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的形成基础 356
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356
三、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356
(一)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发病机制 356
(二)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内镜表现 356
(三)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治疗方法 356
(三)超声内镜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断及治疗效果判断中的应用 357
(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镜下表现 357
(五)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镜介入治疗 358
(四)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双囊三腔管的应用 358
(六)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 360
(八)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药物治疗 361
(七)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组织粘合剂注射疗法 361
(十)关于处理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几点意见 362
(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处理程序 362
(二)临床表现 363
(一)病史 363
第四节 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 363
一、诊断要点 363
(二)肝脏疾病性质的判断 364
(一)门静脉高压症严重程度的判断 364
(三)血管造影及血流动力学检查 364
二、胃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诊断 364
三、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综合评估 364
(一)复苏 365
四、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急诊处理 365
(三)肝脏病变严重程度的评价 365
(四)肝细胞功能评价 365
(五)总肝血流量测定 365
(六)门静脉血流量测定 365
(七)体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测定 365
(八)肝脏体积测定 365
(一)预防性治疗 366
五、门静脉高压症的择期治疗 366
(二)药物治疗 366
(三)气囊压迫 366
(四)硬化治疗/套扎治疗 366
(五)手术治疗 366
(二)肝移植 368
(一)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及分类 369
一、门静脉高压症 369
第五节 门静脉高压性出血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内科处理 369
(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发生机制及血流动力学特点 370
(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发病机制 372
二、门静脉高压性出血的内科处理 372
(三)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级预防 373
(二)对静脉曲张出血的预测 373
(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科处理 375
(五)预防静脉曲张出血后复发的治疗 380
第六节 肝肾综合征的诊治 381
(三)PHG的治疗 381
三、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内科处理 381
(一)PHG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381
(二)PHG的内镜下表现 381
(二)血管活性介质变化对肾脏的影响 382
(一)血流动力学改变对肾脏的影响 382
一、发病机制 382
(一)HRS临床特点 383
三、临床表现及分型 383
(三)腹压和肾静脉压增高 383
二、病理解剖 383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384
(二)HRS分期 384
五、治疗 386
(一)预防和去除医源性HRS的诱因 387
(三)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肾脏血流 388
(二)扩容治疗 388
(四)排放腹水和腹水回输 389
(九)肝移植 390
(八)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 390
(五)腹腔-静脉转流术 390
(六)透析疗法 390
(七)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 390
一、大体类型 393
第一节 原发性肝癌的分类 393
第十章 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393
(三)观察肝癌标志物动态变化 394
(二)了解和察觉肝癌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394
二、组织学类型 394
第二节 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方法 394
(一)掌握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特点 394
(四)动态随访肝脏的影像学变化 395
二、治疗方法的选择 397
一、治疗原则 397
第三节 早期肝癌的处理原则 397
(二)肝癌放射介入治疗的理论依据 398
(一)肝癌放射介入治疗的范畴 398
第四节 各类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及评价 398
一、放射介入治疗 398
(六)疗效评价 399
(五)药物的选择 399
(三)经肝动脉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399
(四)经门静脉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399
一、适应证及其考虑因素 400
第五节 外科手术适应证及评价 400
二、超声引导的介入治疗 400
三、肝癌手术的注意事项 401
二、手术方法的选择和评价 401
(一)妊娠剧吐 402
二、鉴别诊断 402
第十一章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402
第一节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诊断 402
一、妊娠期病毒性肝炎诊断 402
(一)妊娠诊断 402
(二)病毒性肝炎诊断 402
三、妊娠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 403
(五)滋养细胞疾病肝损害 403
(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403
(三)妊娠急性脂肪肝 403
(四)妊娠高压综合征性肝损害 403
二、妊娠期处理 404
一、孕前处理 404
四、病毒性肝炎对妊娠的影响 404
(一)对母体的影响 404
(二)对胎儿的影响 404
(三)母婴传播 404
第二节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产科处理 404
(二)部分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妊娠期使用注意事项 405
(一)妊娠期用药考虑母体疾病的治疗,也必须考虑到对胎儿的影响 405
三、分娩期处理 405
四、产褥期处理 405
五、妊娠期用药原则 405
(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及慢性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 406
(一)急性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 406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的母婴传播 406
一、甲型肝炎的母婴传播 406
二、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 406
(三)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机制 407
(四)母婴传播的阻断 408
五、妊娠期戊型肝炎的母婴传播 409
四、丁型肝炎的母婴传播 409
三、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 409
一、HBV相关性肾炎发病机制 410
第一节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410
第十二章 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肾病 410
二、组织病理学 411
六、治疗 412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412
三、临床表现 412
四、实验室检查 412
二、病理特征 414
一、发病机制 414
七、预后 414
第二节 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 414
第三节 慢性肝炎合并肾小管性酸中毒 415
六、预后 415
三、临床表现 415
四、诊断 415
五、治疗 415
六、治疗 416
五、诊断 416
一、发病机制 416
二、病理改变 416
三、临床表现 416
四、实验室检查 416
二、病毒性肝炎时甲状腺及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异常 418
一、肝脏在甲状腺激素代谢中的作用 418
第十三章 慢性肝病合并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418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与甲状腺疾病 418
(一)病毒性肝炎与甲状腺激素代谢异常 419
三、病毒性肝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420
(二)病毒性肝炎及抗病毒药物对甲状腺本身的影响 420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 421
(一)临床特点 421
(三)治疗 422
第二节 慢性肝炎合并糖尿病 424
四、病毒性肝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 424
(一)胰岛素抵抗 425
二、发病机制 425
一、慢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现状 425
(一)诊断 426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426
(二)胰岛素分泌不足 426
(三)胰岛素拮抗物增多 426
(四)酶类活性异常 426
(五)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形成 426
(一)肝炎合并糖尿病治疗的原则 429
四、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治疗 429
(二)肝炎合并糖尿病的鉴别诊断 429
(三)饮食及运动治疗 430
(二)推荐选择降糖药物的治疗方案 430
(四)合理选择口服降糖药 432
(六)糖尿病与肝移植 437
(五)糖尿病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437
二、生长激素—生长介素的紊乱 438
一、垂体—性腺功能异常 438
第三节 慢性肝炎与内分泌功能异常 438
四、钙调节激素与肝性骨病 439
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失衡 439
(一)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 442
二、发病机制 442
第十四章 病毒性肝炎合并血液疾病的诊治 442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与溶血性贫血 442
一、发病情况 442
(一)发热 443
三、临床表现 443
(二)病毒对红细胞膜的直接破坏作用 443
(三)自身免疫损伤 443
(四)脾功能亢进 443
(五)其他 443
(四)红细胞破坏过多的实验室检查 444
(三)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肾功能变化 444
(二)黄疸 444
(三)消化道症状 444
(四)贫血 444
(五)肝脾肿大 444
四、实验室检查 444
(一)确诊病毒性肝炎的指标 444
(二)外周血象 444
(二)鉴别诊断 445
(一)诊断 445
(五)红细胞代偿增生的实验室检查 445
(六)与溶血有关的病因学检查 445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445
(五)肝炎合并自身溶血性贫血的治疗 446
(四)肝炎合并G6PD缺乏患者的溶血的治疗 446
六、治疗 446
(一)治疗原发病 446
(二)祛除诱因 446
(三)动态监测 446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合并急、慢性DIC 447
七、预后 447
(六)其他治疗 447
二、DIC的临床表现 448
(六)其他 448
一、引发DIC的基础疾病 448
(一)感染性疾病 448
(二)肿瘤 448
(三)组织损伤和手术 448
(四)病理产科 448
(五)肝脏疾病 448
五、DIC的诊断 449
四、重型肝炎易发生DIC的因素 449
三、DIC发病机制和基本病理变化 449
六、DIC诊断的实验室新进展 450
七、病毒性肝炎合并DIC的鉴别诊断 451
(二)原发性纤溶症 452
(一)重症肝病凝血障碍的出血 452
(一)注意祛除严重肝病诱发DIC的因素 453
八、病毒性肝炎合并DIC的治疗 453
(三)抗凝治疗 454
(二)综合治疗 454
(四)抗纤溶治疗 456
(五)补充消耗的凝血物质 457
十、病毒性肝炎合并DIC的预防 458
九、DIC治疗药物进展 458
(六)酶类和其他活性阻断剂的应用 458
(二)脾功能亢进本身临床表现 459
(一)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459
第三节 脾功能亢进 459
一、病因 459
二、发病机制 459
三、临床表现 459
(一)外科治疗 460
七、治疗 460
四、实验室检查 460
(一)血象 460
(二)骨髓象 460
五、影像检查 460
六、诊断 460
(二)介入治疗 461
一、流行病学 463
第四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463
(三)内照射治疗 463
(四)无水乙醇治疗 463
(三)辐射 464
(二)导致再障的病理生理 464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464
(一)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464
(四)药物和化学物质 465
(五)病毒感染 466
(二)临床与再障相关疾病 467
(一)典型再障临床表现 467
三、临床表现 467
(二)骨髓 468
(一)外周血 468
四、实验室检查 468
六、治疗 469
(二)鉴别诊断 469
(三)放射性显影检查 469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469
(一)诊断标准 469
(一)支持治疗 470
(二)造血干细胞移植 471
(三)免疫治疗 472
七、预后 474
(一)神经-体液因素 476
一、肝性胃肠功能不全及衰竭的机制 476
第十五章 胃肠道系统并发症的处理 476
第一节 肝性胃肠功能不全、衰竭及处理 476
(三)胃肠道菌群生态失调 477
(二)炎症介质失控 477
(四)内毒素血症 478
二、肝性胃肠功能不全、衰竭的临床表现 479
(六)其他 479
(五)一氧化氮 479
三、肝性胃肠功能不全的诊断 480
(二)胃肠道功能支持治疗 481
(一)肝功能支持治疗 481
四、肝性胃肠功能不全的预防与治疗 481
一、胃肠道正常微生物群 482
第二节 肠道屏障功能衰竭及处理 482
(一)胃肠道正常菌群构成 483
(二)肠道微生态的生理功能 484
(三)肠道微生态与肠道屏障功能 487
二、导致肠道屏障功能损伤的因素 488
三、肝病时肠道微生态的变化 489
四、肝病时肠道屏障功能的变化及后果 490
五、肠道微生态变化与慢性肝病重型化关系 491
六、肝病时微生态失调、肠道屏障功能衰竭的预防及治疗 492
(二)嗜酒与丙型肝炎病毒的相互影响 497
(一)HBV复制对酒精性肝病的影响 497
第十六章 病毒性肝炎伴有酒精性肝病的处理 497
一、流行病学资料 497
(一)酒精性肝病伴有HBV感染 497
(二)酒精性肝病伴有HCV感染 497
二、酒精与肝炎病毒的相互影响 497
(二)二者合并存在时的组织学表现 498
(一)单纯酒精性肝病的组织学表现 498
三、嗜酒+慢性HBV或HCV感染的组织学表现 498
(二)酒精+病毒性 500
(一)酒精性 500
四、酒精性肝病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500
(二)戒酒 501
(一)及早发现酒精中毒征象 501
五、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的治疗 501
(四)戒酒药物 502
(三)防治戒酒综合征 502
(七)抗病毒治疗 503
(六)休息与锻炼 503
(五)营养支持 503
(一)HCV感染及其基因类型与肝脂肪变性 504
二、丙型肝炎性脂肪肝 504
第十七章 病毒性肝炎伴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处理 504
一、病毒性肝炎与脂肪肝的关系 504
(五)肝脂肪变性与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关系 505
(四)免疫因素与肝脂肪变性 505
(二)肥胖与丙型肝炎的肝脂肪变性 505
(三)肥胖与HCV的协同作用 505
三、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的临床分类 506
(六)脂肪变性对慢性丙型肝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506
五、病毒性肝炎合并NAFLD的治疗 507
四、NAFLD和/或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507
(一)处理原发基础疾病 508
(二)改善胰岛素抵抗 509
(四)阻止慢性肝病进展 510
(三)调整血脂紊乱 510
(五)中医中药 512
(六)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 512
一、发病原理和病理解剖 513
第一节 肝性脊髓病 513
第十八章 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处理 513
五、治疗 514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514
二、临床分期 514
(一)痉挛性截瘫前期 514
(二)痉挛性截瘫期 514
三、检查 514
一、概述 515
第二节 获得性慢性肝脑变性(非-Wilson症) 515
六、预后 515
七、预防 515
二、病理改变 516
四、获得性肝脑变性和肝昏迷及高血氨所起作用的相互因果关系 518
三、临床和解剖的关系 518
七、CT和MRI表现 519
六、获得性肝性脑病与锰代谢的关系 519
五、Wilson病与获得性肝脑变性和铜代谢及肝功能异常的关系 519
二、发病机制 521
一、AIH的流行病学 521
第十九章 自身免疫性肝病与肝炎病毒感染 521
第一节 自身免疫性肝炎 521
(二)其他与AIH有关的自身抗体 523
(一)AIH的自身抗体检测及AIH分型 523
三、病理 523
四、临床表现 523
五、实验检查 523
(一)诊断 524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524
(三)诱导缓解:标准免疫抑制疗法 525
(二)治疗方案的设计 525
(二)鉴别诊断 525
七、治疗 525
(一)治疗指征 525
(五)其他疗法 526
(四)对非持续缓解的患者的治疗方案 526
二、病理 527
一、病因 527
(六)最新药物治疗进展 527
(七)外科治疗 527
八、预后 527
第二节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527
一、病因 528
第三节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528
三、临床表现 528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528
五、治疗 528
五、治疗 529
四、诊断 529
二、病理 529
三、临床表现 529
(二)钠代谢 532
(一)水代谢 532
第二十章 肝病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532
一、肝脏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532
(三)钾代谢 534
(四)氯、镁、磷、钙代谢 535
(五)酸碱代谢 536
(二)治疗程序 539
(一)腹水分类 539
二、重型肝炎、肝硬化腹水 539
(四)HIV感染的自然史 542
(三)HIV的致病机制 542
第二十一章 艾滋病病毒与肝炎病毒合併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542
一、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542
(一)HIV的病原学 542
(二)HIV的流行病学 542
(一)流行病学 543
二、HIV/HCV合併感染 543
(五)HIV特异性检测 543
(六)HIV/AIDS的治疗 543
(二)HIV和HCV感染的相互影响 544
(三)合併感染的治疗 547
(五)HIV/HCV合併感染患者的管理原则 551
(四)HCV合併感染的预防 551
(二)HBV/HIV合併感染的相互影响 552
(一)流行病学 552
三、HBV/HIV合併感染 552
(三)HBV/HIV合併感染的治疗 553
(三)治疗及预防 556
(二)相互影响 556
四、HIV/HAV合併感染 556
(一)流行病学 556
第二十二章 非生物型人工肝 558
一、非生物型人工肝的持续深入研究及生物型人工肝研究高潮的兴起 559
(一)血液透析 561
三、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技术操作 561
二、人工肝支持系统的适应证、禁忌证、疗效判断标准 561
(一)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适应证 561
(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561
(三)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疗效判断 561
(五)血浆灌流 562
(四)血液灌流 562
(二)血液滤过 562
(三)血浆置换 562
(八)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563
(七)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ARS) 563
(六)特异性胆红素吸附 563
(一)血液透析 564
四、常见的非生物型人工肝的工作原理 564
(二)血液滤过 566
(三)血液灌流 570
(四)血浆置换 574
(一)肝素化方法 580
五、人工肝支持系统的抗凝方法 580
(三)低血压 581
(二)凝血 581
(二)局部枸橼酸盐抗凝 581
六、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并发症的防治 581
(一)出血 581
(五)失衡综合征 582
(四)继发感染 582
(九)治疗时常见的报警原因及处理 583
(八)过敏反应 583
(六)溶血 583
(七)空气栓塞 583
(二)人工肝治疗技术操作中的护理 584
(一)人工肝治疗前的护理 584
七、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护理 584
八、人工肝治疗室的消毒隔离制度 585
(三)人工肝治疗后患者的监测及护理 585
(一)适应证 586
一、肝移植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586
第二十三章 肝脏移植 586
第一节 肝移植的适应证及手术前后处理 586
(二)禁忌证 587
(一)受体的术前准备 588
三、肝移植术前处理 588
二、手术时机 588
(一)术后早期处理(即术后至ICU) 589
四、肝移植术后处理 589
(二)移植队伍的准备 589
(三)术前医嘱 589
(二)移植术后各方面的监护与管理 590
五、术后并发症 591
(一)胆漏 592
二、特异的胆道并发症 592
(一)技术并发症 592
(二)移植物功能衰竭 592
(三)系统性并发症 592
(四)感染性并发症 592
第二节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及处理 592
一、胆道并发症的评估/诊断 592
一、下腔静脉阻断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593
第三节 肝移植内科一般问题 593
(二)胆道梗阻 593
(三)胆汁囊肿 593
三、Roux肠袢相关并发症 593
三、高钾血症 594
二、酸中毒 594
四、无肝期出凝血机制障碍 595
一、细菌感染 596
第四节 术后感染和病毒性肝炎复发的防治 596
(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597
四、病毒感染 597
二、真菌感染 597
三、卡氏肺孢子虫感染 597
(三)巨细胞病毒感染 599
(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599
(四)其他病毒感染 600
二、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 601
一、超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 601
第五节 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 601
五、肝脏移植排斥反应的治疗 602
四、移植肝活检技术 602
三、慢性排斥反应的诊断 602
(一)环孢素A 603
六、肝脏移植的免疫抑制治疗 603
(一)肝移植术后生存率 604
一、生存率 604
(二)FK506 604
(三)其他免疫抑制剂 604
第六节 肝脏移植预后 604
(二)影响长期生存率的因素 605
(二)胆道疾病 606
(一)肝脏病变 606
二、良性终末期肝病、胆道疾病肝脏移植的预后 606
(三)其他 607
(二)胆管癌 607
(三)其他疾病 607
三、肝脏恶性肿瘤肝脏移植的预后 607
(一)原发性肝癌 607
四、肝脏移植术后的生活质量 608
五、国内肝移植的展望 609
四、供肝保存液 609
第七节 肝移植展望 609
一、供肝来源问题 609
二、免疫排斥问题 609
三、肝细胞移植 609
一、蛋白质代谢实验 611
第一节 生化检测指标及意义 611
第二十四章 肝脏疾病相关生化和影像学检查 611
(一)主要反映肝实质细胞损害的酶类 614
二、血清酶学检查 614
(二)主要反映胆汁淤积的血清酶类 616
(三)主要反映肝纤维化的酶类 617
三、胆红素代谢试验 618
(一)凝血因子测定及其意义 619
六、凝血功能试验 619
四、胆汁酸代谢试验 619
五、脂质代谢 619
(四)尿素合成最大速率测定 620
(三)半乳糖廓清试验 620
(二)凝血试验 620
七、肝脏代谢功能试验 620
(一)安替比林血浆清除率 620
(二)氨基比林呼吸试验 620
(一)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 621
九、特殊蛋白标记 621
八、肝脏排泄功能试验 621
(一)磺溴肽钠(BSP)试验 621
(二)靛青绿(ICG)试验 621
(三)肝癌实验检测指标的选择与评价 622
(二)肝纤维化实验检测指标选择与评价 622
(二)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 622
十、肝脏功能试验的选择与评价 622
(一)肝功能试验常规项目的选择与评价 622
一、原理简述及探测方法 623
第二节 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 623
(二)肝脏的血管和胆道系统 624
(一)肝脏的位置和韧带 624
二、肝脏的解剖概要 624
(一)急性病毒性肝炎 625
四、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超声诊断 625
三、正常肝脏的声像图表现和正常值 625
(一)正常肝脏的声像图 625
(二)肝脏及其管道的参考值 625
(三)胆囊、胰腺、脾脏、肾脏正常参考值 625
(一)肝硬化的超声表现 626
五、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形成的超声诊断 626
(二)慢性病毒性肝炎 626
六、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627
(二)肝硬化患者在做超声检查时注意事项 627
(五)肝癌局部介入治疗 629
(四)介入超声的常见并发症 629
七、介入性超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629
(一)介入超声主要优点 629
(二)临床应用范围 629
(三)介入性超声主要技术 629
(一)肝脏增大的常见原因 630
一、X线平片 630
第三节 放射影像学 630
(一)正常肝脏的CT/MRI解剖 631
二、CT、MRI 631
(二)肝脏增大的X线征象 631
(二)CT/MRI检查技术 632
(三)肝炎、肝硬化、肝癌以及几种肝脏弥漫性病变 633
第四节 病理组织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638
(四)如何读片 639
(三)染色选择 639
一、检查技术 639
(一)穿刺 639
(二)标本制备 639
(一)非特异性 640
三、肝活体组织诊断的限度 640
二、肝活体组织诊断的重要性 640
(二)取样差异 641
第二十五章 病毒性肝炎的疫苗预防 642
(一)对甲肝病毒的免疫应答 643
一、机体的免疫应答 643
第一节 甲型肝炎的疫苗预防 643
(一)甲肝减毒活疫苗 644
二、甲型肝炎疫苗种类、用法和免疫效果 644
(二)对甲肝疫苗的免疫应答 644
(三)免疫效果的评价方法 644
(二)甲肝灭活疫苗 645
三、甲肝疫苗接种对象和使用特点 646
四、免疫持久性 647
(二)乙肝病毒(HBV)的传播途径 648
(一)乙肝病毒(HBV)流行状况 648
五、疫苗不良反应及处理 648
第二节 乙型肝炎的疫苗预防 648
一、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648
(二)HBV慢性感染的分期 649
(一)机体对HBV感染的免疫应答 649
二、乙肝病毒(HBV)感染及分期 649
(二)国内目前生产的乙型肝炎疫苗 650
(一)血源灭活乙肝疫苗 650
三、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和发展 650
(四)新型乙型肝炎疫苗研究进展 651
(三)进口乙型肝炎疫苗和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 651
(五)乙肝疫苗的抗原性和保护机制研究 652
(一)评价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方法 653
四、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 653
(二)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654
(三)乙肝疫苗对学龄儿童的免疫效果 655
(二)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 656
(一)我国防治乙肝10年规划的3个具体目标 656
(四)HBV感染者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 656
(五)重组汉逊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 656
五、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和用法 656
(三)用法 657
(一)乙肝疫苗的免疫持久性 658
六、乙肝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和加强免疫 658
(二)加强免疫 659
一、基因型、血清型、准种的基本概念 661
第一节 肝炎病毒的准种特点及优势种群的漂变规律 661
第二十六章 病毒性肝炎治疗展望 661
三、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异质性和准种研究在抗病毒治疗中的意义 662
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异质性和准种的特点 662
一、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受体 664
第二节 肝炎病毒与肝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664
(一)乙型肝炎病毒受体 665
(一)乙型肝炎病毒蛋白的结合蛋白 666
二、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蛋白与肝细胞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666
(二)丙型肝炎病毒受体 666
(二)丙型肝炎病毒结合的蛋白 667
三、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蛋白反式激活的靶基因 669
四、丙型肝炎病毒调节基因区结合蛋白 671
(二)寡腺苷酸合成酶转基因表达 673
(一)淋巴因子转基因表达 673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治疗的新方法 673
一、病毒性肝炎的基因治疗 673
(七)诱饵设计 674
(六)细胞内免疫 674
(三)病毒抗原编码基因的转基因表达 674
(四)保护性抗体的基因导入与表达 674
(五)阻断病毒进入细胞的过程 674
(十)核酶 675
(九)反义核苷酸 675
(八)病毒感染细胞的自杀机制 675
(二)肝炎病毒基因疫苗的人体试验 676
(一)基因疫苗的研究背景 676
二、病毒性肝炎的基因疫苗 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