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发展篇 1
发展背景述略 丹增 3
近期大事纪录 丹增 9
国内名家评谈 46
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思考 孙家正 46
广播影视业为云南文化建设增辉 赵实 49
科学保护和开发利用云南珍贵文化资源 江蓝生 50
新闻出版要为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于永湛 51
积极支持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 李树文 52
繁荣民族文化离不开生活和时代的土壤 吴仕民 53
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时代意义和国际影响 王梦奎 54
云南文化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刘润为 55
云南文化建设一定更精彩 王蒙 56
我对云南文化建设充满信心 邓友梅 57
云南的文化建设将掀新高潮 张锲 58
云南文化大省建设措施值得推广 谭谈 59
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潜力巨大 黄亚洲 59
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五要素 包霄林 60
谱写滇沪文化合作新篇章 殷一璀 62
滇沪文化合作前景广阔 陈东 63
做好云南文化建设的宣传报道 夏林 64
文学创作篇 65
发展背景述略 丹增 67
近期大事纪录 丹增 74
国内名家评谈 94
云南文学创作十分活跃 金炳华 94
云南文学艺术先声夺人 高洪波 95
云南是一块适合想象力驰骋的土地 铁凝 96
云南文艺创新发展需借鉴历史经验 朱向前 97
昭通文学以群体优势崛起 陈建功 97
昭通文学创作生机蓬勃 张胜友 99
云南文学创作将迎来新高潮 蒋子龙 100
云南作家一定会走出云南 张平 101
满怀红土深情创作优秀作品 白桦 104
云南作家要不断超越自我 贾平凹 107
“昭通作家群”的独特价值 白描 108
《水乳大地》能够打动世界读者 赵德明 110
《水乳大地》为中国文坛注入新鲜血液 雷达 111
中国文坛的一次重大收获 王干 112
可以和很多伟大的作品相提并论 陈晓明 113
优秀作品表现中国气派 刘玉山 114
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理解 张颐武 115
一部很重要的文学作品 吉狄马加 116
《于坚的诗》:注重诗歌原创性 谢有顺 117
于坚的诗将拥有不朽的未来 沈奇 118
吴然儿童散文浓缩着自然明丽的人生 李利芳 120
云南地域文化映照下的儿童文学创作 王珏 121
重现乡土文学的精气神 梁鸿鹰 123
夏天敏是坚持为人民写作的作家 金炳华 124
揭示城乡的暖昧和敌意 阎晶明 125
赋予浪漫以充分的现实依据 贺绍俊 126
《子弹》是底层生存状态的一首挽歌 吴苏阳 127
细腻叙述中的真实与挚爱 张立群 128
雷平阳诗歌的独特个性 李少君 129
音乐创作篇 131
发展背景述略 丹增 133
近期大事纪录 丹增 140
国内名家评谈 161
沿着聂耳开辟的音乐道路不断前进 周巍峙 161
云南音乐创作腾飞指日可待 赵季平 162
用真心真情推动云南音乐繁荣发展 胡松华 163
在继承和创新中推动云南音乐发展 顾春雨 164
搭建音乐创作繁荣的良好平台 陈晓光 165
让云南好歌世代传唱 李谷一 166
发挥聂耳音乐基金会的平台作用 李鹏 167
大力开发云南音乐资源 金兆钧 168
叫响聂耳音乐基金会品牌 张政 169
充分焕发聂耳音乐基金会的能量 陈哲 170
重视打造云南音乐的总体形象 王原平 171
聂耳音乐基金会的成立令人欢欣鼓舞 闵惠芬 172
加强对民族音乐的保护和继承 秦序 172
依托文化产业发展云南音乐 苏越 173
繁荣云南音乐要立足传统、大胆创新 田青 174
发展云南音乐要固本和求新结合 王祖皆 175
发扬光大云南传统民族音乐 王黎光 176
云南音乐异军突起创造奇迹 徐沛东 177
师资、基地、大奖赛:发展云南音乐的关键 蒋大为 179
多渠道推广云南民族音乐 樊祖荫 180
美术创作篇 181
发展背景述略 丹增 183
近期大事纪录 丹增 190
国内名家评谈 207
努力打造云南美术品牌 刘大为 207
让云南美术家群体走向世界 张道兴 208
云南是我的生活和创作基地 郭怡宗 209
可贵的艺术自觉意识和艺术教育理念 孙景波 210
重视美术事业物质投入和基础建设 李荣海 211
在继承传统中创新云南美术 李宝林 212
当代美术创作要有多元文化心态 殷双喜 213
云南打造文化品牌的做法很好 朱国荣 214
张建中真诚做人,真诚作画 朗森 215
发展云南美术要坚持本土精神 于志学 216
细心研究和虚心学习前辈 杜滋龄 217
突出云南优势,抓好队伍建设 谢志高 217
舞蹈戏曲篇 219
发展背景述略 丹增 221
近期大事纪录 丹增 229
国内名家评谈 272
《云南映象》让人联想到科学发展观 仲呈祥 272
《云南映象》是云南崭新的文化名片 张艺谋 273
云南民族民间歌舞传承创新的集大成 资华筠 275
具有丰厚人文内涵和示范意义的舞蹈作品 史大里 277
祝愿《云南映象》走出一个好市场 马跃 278
扩大云南民族舞蹈的对外影响 贾作光 279
回答了民族舞蹈的传承发展问题 李毓珊 281
《云南映象》给人的印象和启示 张苛 282
《云南映象》的成功因素和深刻启示 隆荫培 283
《天地之上》开创舞蹈诗新天地 贾作光、于平、白淑湘、吕艺生等 285
《凤氏彝兰》的现代意识与诗化原则 贾志刚 287
《凤氏彝兰》的审美价值取向 万素 288
把生活积淀提升为艺术精品 彭清一 290
《云岭华灯》对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启发很大 陆军 291
《云岭华灯》是快乐的艺术 毛时安 292
《打工棚》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徐晓钟 293
《打工棚》表现出可贵的平民情怀 王晓鹰 293
《云岭华灯》让人激动给人启示 胡勖 294
值得肯定的新编滇剧《童心劫》 上海戏剧界部分专家 295
《云岭华灯》充满生活的情趣 吴兆芬 296
广播影视篇 297
发展背景述略 丹增 299
近期大事纪录 丹增 306
国内名家评谈 338
中国电影新高潮将从云南掀起 仲呈祥 338
拍出最精彩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郑洞天 340
云南完全可以推出更多更美的影视作品 康健民 341
云南民族电影为中国电影发展提供启示 李二仕 342
电影在任何时候面对的都是人的心灵 白桦 344
真实朴素是云南民族电影的基色 王晓棠 346
完善影视拍摄景观,提升影视创作水平 翟俊杰 347
人民是电影和电影人的“上帝” 田华 348
民族的人才,民族的电影 吕乐 349
云南最有条件成为“东方的好莱坞” 曾志伟 350
云南香港会成为影视合作的紧密伙伴 洪祖星 350
繁荣电影事业要重视文学编剧 陶玉玲 351
吸引外来影视拍摄一定要有好政策 黄百鸣 352
云南电影创作将出现第二次高峰 于洋 352
加强滇港合作,拓展延伸产业 冯添枝 353
密切滇港两地联系,扩大录像带市场 朱风梅 354
全力支持云南打造“东方好莱坞” 成龙、唐季礼、文隽等 355
精心打造电视品牌栏目和品牌频道 时统宇 356
危机、竞争、战略与云南广播电视产业发展 陆地 357
新闻出版篇 359
发展背景述略 丹增 361
近期大事纪录 丹增 365
国内名家评谈 382
真诚严谨推出精品图书 李新烽 382
出版《郑和史诗》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陈难先 383
《郑和史诗》弘扬了伟大民族精神 阎晓宏 383
出版《郑和史诗》体现了坚强信念 姚明德 384
展示良好形象,推动交流合作 郭卫民 385
后人将会记住这本大型图书 何芳川 385
《郑和史诗》的出版填补了一个空白 郑一钧 386
《郑和史诗》将扩大世界对郑和的认识 葛剑雄 387
专家热评《文化产业发展论》出版 黄书元、熊澄宇、叶朗等 387
面对《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 吉狄马加、郭义强、杨义、包明德等 390
全国专家聚焦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江绍高、徐心华等 393
云南媒体改革改版有气魄 王春芙 396
云南媒体改版创新的几个特点 赵凯 397
党报要新闻强报、特色立报 傅绍万 398
云南新闻战线具有开拓精神 欧阳常林 399
文化产业篇 401
发展背景述略 丹增 403
近期大事纪录 丹增 409
国内名家评谈 433
用新理念推动文化体制改革 胡惠林 433
关于发展云南文化产业的几点建议 陈忱 434
发展云南文化产业的策略选择 花建 436
文化产业:云南跨越式发展的绝佳路径 蒯大申 437
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融合力度 龙永图 440
发展文化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叶朗 441
云南文化产业的特色与发展方向 范红 442
深刻认识文化产业的地位及作用 邬书林 445
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推进先进文化建设 张西明 446
从“云南现象”到“云南模式” 熊澄宇 448
发展文化产业的云南经验 王永章 450
对云南文化产业的“十有”印象 蒋建国 451
发展文化产业要把握国际政治经济形势 吴建民 452
把握“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齐勇锋 453
以创意产业推进云南发展 金元浦 455
后记 丹增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