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状态检测与预知维修策略》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崔保,赵祎主编
  • 出 版 社: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42411303
  • 页数:314 页
图书介绍:

1 设备振动检测 1

1.1 袖珍测 1

1.1.1 概述 1

1.1.2 技术指示 1

1.1.3 测量准备 1

1.1.4 使用说明 2

1.2 Leonova振动分析仪 2

1.2.1 Condmaster? Pro with Leonova 简介 3

1.2.2 配置数据库 4

1.2.3 Condmaster? Pro with Leonova 常用设置 7

1.2.4 Condmaster? Pro with Leonova 任务 13

1.2.5 Condmaster? Pro with Leonova 结构树 40

1.2.6 Condmaster? Pro with Leonova 测量路径 43

1.2.7 Condmaster? Pro with Leonova 通信 44

1.2.8 Condmaster? Pro with Leonova 状态 47

1.2.9 Condmaster? Pro with Leonova 评估 48

1.2.10 依据指南 62

1.2.11 Condmaster? Pro with Leonova EVAM结果 66

1.2.12 Condmaster? Pro with Leonova 注释 74

1.2.13 Condmaster? Pro with Leonova Graphics 78

1.2.14 Condmaster? Pro with Leonova 图片、Lubmaster 91

1.2.15 Condmaster? Pro with Leonova 选项 101

1.3.1 手动及资料记录模式及功能 116

1.3 A30/T30轴承故障分析仪 116

1.3.2 指令配置、荧幕及按键 117

1.3.3 输入资料指令配置 118

1.3.4 仪器的一般设定 118

1.3.5 对连接、时间日期设定及画面调整 119

1.3.6 手动测量模式 121

1.3.7 记录的保持和测量间隔 121

1.3.8 SPM震波测量 122

1.3.9 SPM—震波测量点的设置 123

1.3.10 震波感应探测棒 124

1.3.11 感应快速接头与接线端 124

1.3.13 A30及T30之差异 125

1.3.14 T30测试仪dBm/dBc技术 126

1.3.15 T30标准化及非标准化之读值 126

1.3.16 T30输入资料 127

1.3.17 T30作SPM测量 128

1.3.18 T30的高频指示灯及耳机 128

1.3.19 不同的震波区间 129

1.3.20 A30分析仪LR/HR技术 129

1.3.21 SPM—T30的基本资料 129

1.3.22 补偿值和累计次数 130

1.3.23 HR/LR值及状态码 130

1.3.24 润滑(LUB)数值 131

1.3.25 状态(COND)数字及错误码 131

1.3.27 A30的SPM测量 132

1.3.26 A30的基本输入资料 132

1.3.28 A30高频指示灯及耳机 133

1.3.29 振动的测量点及感应器 133

1.3.30 振动程度测量 133

1.3.31 记录振动频谱 134

1.3.32 设定振动感应灵敏度 134

1.3.33 速度量测 134

1.3.34 温度测量 135

1.3.35 资料载入的一般程序 135

1.3.37 资料传输的顺序 136

1.3.38 资料载入模式的显示 136

1.3.36 CONDMASTER路径测量 136

1.3.39 注解设定 137

1.3.40 SPM多重测量结果读取 137

1.3.41 选择性的测量设定 138

1.3.42 进入选择性的测量 138

1.3.43 设置检测点 138

1.3.44 长时间记录的程式设定 139

1.3.45 长时间的记录测 139

1.3.46 A30/T30资料 139

2 电气设备检测 141

2.1 热像仪 141

2.1.1 前言 141

2.1.1 热像仪配置 143

2.1.2 使用入门 146

2.1.3 使用Inside IR v2.0下载和观看图像 156

2.1.4 获得最佳图像 173

2.1.5 定量与定性温度测量 176

2.1.6 整理数据 179

2.1.7 分析数据 182

2.1.8 技术参考 190

2.1.9 红外理论问答 195

2.1.10 主要概念 198

2.2 电机绕路故障检测仪 202

2.2.1 性能 202

2.2.2 仪器配置 203

2.2.3 仪器功能 203

2.2.4 测试步骤 205

2.3 电路热点普查仪 209

2.3.1 技术规格 209

2.3.3 操作说明 209

2.3.2 工作原理 210

2.3.4 温度上升判定 211

2.3.5 电池与维护 211

2.4 多功能测电表 211

2.4.1 功能简介 212

2.4.2 注意事项 213

2.4.3 操作 213

2.4.4 性能 216

2.51 通则 217

2.52 技术说明 217

2.5 0.1Hz 27kV电缆绝缘诊断仪 217

2.53 测试方法的说明 221

2.54 准备试验 221

2.55 VLF测试 223

2.56 保养和维修 225

3 油液检测 226

3.1 现场油液分析系统 226

3.1.1 仪器连接 227

3.1.2 操作说明 228

3.2.1 简介 249

3.2.2 技术参数 249

3.2 油质检查器 249

3.2.3 操作步骤 250

3.2.4 污染影响 250

3.2.5 重要信息 251

3.2.6 保养 251

3.3 加强型现场油质检测仪 251

3.3.1 主要功能 251

3.3.2 测试程序 252

3.3.3 技术指标 252

3.3.4 使用方法 253

3.3.5 辅助功能 254

3.3.6 使用NI2E油质检测仪应注意事项 254

3.3.7 常见故障的排除 255

4.1 激光对中仪 258

4.1.1 激光对中仪的测量原理 258

4 其他检测诊断 258

4.1.2 激光对中仪的操作步骤 259

4.1.3 结论 265

4.2 激光测距仪 266

4.2.1 功能键 266

4.2.2 快速操作 266

4.2.3 操作测量 267

4.2.4 仪器设置 267

4.3.1 简介 268

4.3.2 注意事项 268

4.2.6 技术规格 268

4.3 超声波测厚仪 268

4.2.5 使用注意 268

4.3.3 综述 269

4.3.4 仪器使用 270

4.3.5 钢质材料的测厚规程 271

4.3.6 测量操作步骤 272

4.3.7 技术参数 273

4.4 激光转速表 273

4.4.1 介绍 273

4.4.2 操作指南 274

5.1.2 设备劣化的分类 276

5.1.1 概述 276

5.1 设备状态检测与劣化管理 276

5 设备检测诊断技术与维修策略 276

5.1.3 设备劣化的表现形式 277

5.1.4 设备劣化对策 278

5.1.5 劣化倾向管理 280

5.2 机电设备常见故障简易诊断方法 284

5.2.1 不平衡 284

5.2.2 不对中 285

5.2.3 轴弯曲 285

5.2.4 松动 286

5.2.5 齿轮故障简易诊断方法 286

5.2.6 滚动轴承故障简易诊断方法 287

5.2.7 滑动轴承故障简易诊断方法 288

5.2.8 喘振识别 288

5.2.9 摩擦 289

5.2.10 根据振动值和振动频率初步判断故障 289

5.2.11 电机振动故障诊断 289

5.3 现场简易振动检测诊断的实施 290

5.3.1 目的 290

5.3.2 振动检测设备文档建立 291

5.3.3 设备振动检测点的选择与标注 291

5.3.4 设备振动检测周期的确定 292

5.3.5 设备振动信息采集与管理 293

5.3.6 设备振动检测报警标准 293

5.4.1 目的 295

5.4 电路电气设备非接触热检测实施 295

5.4.2 建立检测设备档案 296

5.4.3 现场检测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296

5.4.4 电器设备热缺陷的等级和处理措施 298

5.4.5 温度判断标准(推荐使用) 298

5.4.6 名词解释 300

5.5 油质检测实施 300

5.5.1 目的与范围 300

5.5.2 现场取样规定 300

5.5.3 合格新油的评定项目 302

5.5.4 参考换油标准 304

5.6.1 管理目的 305

5.6.2 检修周期的确定 305

5.6 现代设备维修策略 305

5.5.5 几种典型液压系统参考污染等级 305

5.6.3 检修计划编制 306

5.6.4 检修过程管理 307

5.6.5 结论 309

5.7 设备经济运行管理评价 309

5.7.1 人员操作维修设备技能提高 310

5.7.2 设备信息的及时掌握 311

5.7.3 设备技术性能提高 311

5.7.4 维修工作量的降低及工作方式的改变 311

5.7.5 设备运行维护费用控制 312

5.7.6 设备对生产的保障作用 313

参考文献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