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基础教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袁正校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040204983
  • 页数:37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以现代逻辑为主、以案例教学为主、以逻辑应用为主”的逻辑学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通过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大量案例,本书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讲述了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微观方面体现了现代逻辑对概念、对命题和推理形式条分缕析的分析精神,也从宏观方面详细讨论了如何识别、分析、重构和评价人们日常思维和交际中论证的结构。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逻辑学的对象 2

一、“逻辑”的含义和逻辑发展简史 2

二、思维 4

三、逻辑学的对象 11

第二节 逻辑学的性质 22

一、全人类性 22

二、工具性 23

三、基础性 23

一、逻辑学在科学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 24

第三节 逻辑学的作用和功能 24

四、规范性 24

二、逻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5

三、逻辑学的社会功能 27

思考题 30

第二章 语言 31

第一节 语言概述 32

一、语言 32

二、语言与言语 35

三、语言的使用和提及 36

二、语用语境 37

第二节 语境和预设 37

一、语境 37

三、语境的作用和功能 39

四、预设 40

第三节 合作原则和准则 42

一、合作原则 42

二、合作准则 42

三、话语的隐涵 43

第四节 词项和语词 44

一、词项 44

二、词项的种类 49

三、词项外延的关系 52

四、明确词项的方法 55

第五节 命题和语句 66

一、命题 66

二、命题和语句 67

三、命题的种类 69

第六节 推理和语句序列 70

一、推理和语句序列 70

二、省略推理 71

一、论证和语篇 72

二、论辩与说服型对话 72

第七节 论证、论辩和语篇 72

思考题 73

练习题 73

第三章 传统词项逻辑 76

第一节 直言命题 77

一、直言命题概述 77

二、直言命题的种类 79

三、直言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 82

第二节 直言命题的直接推理 84

一、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推理 84

二、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 88

一、三段论及其结构 90

第三节 三段论 90

二、三段论的规则 94

三、判定一个三段论推理形式是否有效的步骤 96

四、省略三段论及其判定 98

思考题 101

练习题 101

第四章 命题逻辑 104

第一节 负命题及其推理 105

一、负命题 105

二、负命题的推理 108

一、联言命题 109

第二节 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109

二、联言推理 111

第三节 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113

一、选言命题 113

二、选言推理 117

第四节 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120

一、假言命题 120

二、假言推理 129

第五节 命题逻辑的自然推理系统NP 136

一、命题逻辑的形式语言 137

三、有前提的形式推演 139

二、命题逻辑的形式语言的语义解释 139

四、推理规则 140

五、直接证明 142

六、条件证明 143

七、反证法和归谬法 146

八、关于联结词的一些逻辑规律 150

九、关于演绎推理的一些性质 152

十、命题逻辑的自然推理系统NP的性质 153

思考题 154

练习题 155

第五章 谓词逻辑 158

一、简单命题的成分 159

第一节 简单命题的分析 159

二、一元谓词构成的命题 161

三、更一般的量化命题 164

第二节 一阶语言? 165

一、一阶语言? 165

二、一阶语言?的基本语义解释 169

第三节 量词的推理规则 170

一、涉及一元谓词的量词推理规则 171

二、关于量词的一般推理规则 176

一、关于量词转化的规律 178

第四节 谓词逻辑的自然推理系统QNP 178

二、关于重叠量词的推理规律 179

三、关于量词和联结词辖域转化的规律 180

四、QNP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 182

思考题 183

练习题 183

第六章 模态逻辑 186

第一节 模态命题及传统模态逻辑 187

一、模态命题 187

二、传统模态逻辑 193

一、现代模态逻辑 197

第二节 模态命题逻辑系统NT 197

二、模态命题逻辑的自然推演系统NT 198

三、可能世界语义学 203

第三节 规范逻辑 205

一、规范命题及传统规范逻辑 205

二、规范逻辑系统ND 212

思考题 216

练习题 217

第七章 归纳方法 219

一、收集经验材料的方法 220

第一节 收集和整理经验材料的方法 220

二、整理经验材料的方法 222

第二节 归纳方法 223

一、完全归纳法 223

二、简单枚举法 225

三、统计推理 228

第三节 类比法和回溯法 232

一、类比法 232

二、回溯法 235

第四节 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237

一、因果联系 237

二、探求事物因果联系的方法 239

一、什么是假说 245

第五节 假说方法 245

二、假说中的逻辑方法 248

思考题 250

练习题 251

第八章 论证 254

第一节 论证概述 255

一、论证的层次 255

二、论证标识词 256

三、条件句与论证 257

四、不带论证标识词的论证 258

五、论证与解释 261

六、省略论证 262

第二节 论证结构 266

一、简单结构 266

二、序列结构 267

三、收敛结构 269

四、发散结构 271

五、闭合结构 272

六、混合结构 273

第三节 论证评价 275

一、论证评价标准 275

二、前提评价 277

三、论证强度评价 280

思考题 283

练习题 284

第九章 论辩 287

第一节 论辩概述 288

一、对话与论辩 288

二、意见分歧消除的条件 292

三、理想模型与论辩实践 297

第二节 论辩规则 300

一、自由规则 300

二、举证责任规则 304

三、立场规则 306

四、相干规则 310

五、未表达前提规则 312

六、出发点规则 314

七、论证强度规则 317

八、结束规则 319

九、用法规则 322

第三节 论辩评价的步骤 324

思考题 328

练习题 329

附:各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332

参考文献 365

中英文术语对照表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