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9
第一章 防护区环境 29
第一节 长江黄州河段 29
第二节 湖泊河港 31
一、梁子湖区 31
二、河港 36
一、经济条件 40
第三节 社会经济环境 40
二、经济情况 42
第四节 风景名胜 43
一、胜景 43
二、鄂王城遗址 44
三、文化遗址 44
四、革命文物 45
五、墓葬 45
六、梁湖古井 46
第一节 水灾的成因及特征 49
第二章 水灾 49
第二节 历代水灾 50
一、元代 50
二、明代 50
三、清代 52
四、民国 55
第三节 建国后水灾 56
第三章 堤防建设 63
第一节 大堤的缘起及形成 63
一、清代培修 68
第二节 建国前培修 68
二、民国期间培修 69
第三节 建国后堤防建设 70
一、历年岁修 71
二、堤防锥探 73
三、崩岸险情治理 74
四、防水墙 77
五、防浪护堤林 78
一、包王堤 79
第四节 与粑铺大堤相关的确保堤段 79
二、沐鹅堤 81
第五节 外围民堤 82
一、杜沟堤 82
二、得胜堤 82
三、粑铺堤 83
四、临江堤 83
二、首筑樊口坝 87
一、樊口筑坝动议 87
第一节 历史上樊口筑坝建闸之争 87
第四章 涵闸泵站 87
三、樊口建闸之争 89
四、《淡灾蠡述》及《樊口建闸十可说》 90
第二节 民信闸 91
一、工程计划和樊口横坝工程 91
二、民信闸工程 91
三、建国后两次改建民信闸 92
一、工程决策及设计效益 93
第三节 樊口大闸 93
四、民信闸的历史作用 93
二、建设经过 95
三、工程概貌 95
四、工程作用 96
五、工程隐患 96
第四节 其他涵闸 98
一、民生闸 98
二、黄柏山闸 98
三、薛家沟闸 99
四、民益闸 100
五、沐鹅闸 100
第五节 樊口泵站 101
一、工程决策 101
二、工程建设 102
三、工程概况 103
四、工程作用 103
一、组织机构 111
第五章 防汛 111
第一节 防汛组织 111
二、设防标准与劳力安排 113
第二节 防汛器材 114
第三节 水情传递 115
第四节 大水年防汛纪实 116
一、1931年大水 116
二、1954年防汛 117
三、1983年防汛 121
二、1977年樊口大闸抢险 122
第五节 建筑物防汛抢险 122
一、1949年民信闸抢险 122
三、1985年樊口船闸抢险 123
第六节 梁子湖分洪方案 124
一、历史上的分洪动议 124
二、1954年分洪措施 125
三、长江中游分蓄洪水方案 125
一、堤防勘测 131
第六章 堤工科技 131
第一节 堤工勘察 131
二、水文测验 132
三、工程地质 132
四、黄州河段观测研究 134
第二节 樊口筑堤技术 134
第三节 闸站工程基础处理 135
一、民生闸与民信闸 135
二、樊口大闸 136
三、樊口泵站 136
第四节 抢险技术 137
一、大堤险情抢护 137
二、涵闸险情抢护 139
第七章 堤防管理 14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43
一、建国前机构沿革 143
二、建国后管理机构 145
一、河道 147
第二节 有关制度、法规及其实施 147
二、堤防 148
三、涵闸 151
四、防护林 153
第三节 堤防经费 154
一、清代经费来源 154
二、民国时期堤防经费 154
三、建国后堤防投资 154
一、保护范围 155
第四节 防护作用 155
二、保护人口 156
三、保护面积 157
四、防护区社会、经济效益 158
第八章 人文 165
第一节 人物传记 165
郭瑞麟 165
胡炳卢、汪国源 165
吴兆麟 166
杨先台 167
第二节 人物名录 168
一、历代人物录 168
二、“老堤防”名录 169
第三节 艺文 169
一、诗歌 169
二、故事、传说 176
三、题词、专著、碑刻 179
辛未阅水灾记 [明]李有朋 183
章外文录 183
奏折 [清]彭玉麟 185
奏折 [清]李瀚章 187
光绪谕旨 [清]德宗 189
樊口闸坝私议 [清]张之洞 190
淡灾蠡述(节录) [清]范鸣和 崔生甫 193
樊口建闸十可说(并序) [清]李仙培 198
湖北樊口闸工调查报告 李谦若 202
呈文 夏华亭等 207
后记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