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肝炎》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庆均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65
  • ISBN:14048·3127
  • 页数:294 页
图书介绍:

一、肝脏的解剖学 1

(一)肝的一般形态 1

第一章 正常肝脏的解剖和生理 1

(二)肝的分叶 2

(三)肝的位置 3

(四)肝脏的血管 3

二、肝脏的组织学 3

三、肝脏的生理 5

(一)生成胆汁 5

(二)代谢功能 5

(五)肝脏与循环机能及血液系统的关系 7

(三)解毒和转换作用 7

(四)酶 7

(六)枯否氏细胞的功能 8

第二章 传染性肝炎的病原学 9

一、形态 9

二、分型 11

三、抵抗力 13

四、人体试验 14

五、动物试验 15

六、鸡胚试验 16

七、组织培养 17

八、动物肝炎的研究 18

九、我国对传染性肝炎病原学的研究情况 19

十、结语 20

第三章 传染性肝炎的流行病学 27

一、传染源 27

(一)传染源的类型 27

(二)接触者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 28

(三)动物肝炎与人类传染性肝炎的关系 28

(四)病原排出途径 29

(五)传染性肝炎的传染期 29

1.日常生活接触传染 30

(一)消化道传染 30

二、传染途径 30

2.水的传染 32

3.食物传染 33

4.苍蝇 34

5.蟑螂 34

(二)通过血液传染 34

(三)胎盘传染 36

(四)吸血昆虫的传染问题 37

(五)空气飞沫传染的可能性问题 37

三、人群易感性 38

(一)性别 38

(三)免疫性 39

(二)年龄 39

(四)传染性肝炎发病的诱因 40

四、自然因素的影响 40

(一)季节性 40

(二)地区性 40

五、社会因素的影响 40

(一)职业 40

(二)人口密度 41

(三)卫生条件 41

六、结语 41

一、急性传染性肝炎 47

第四章 传染性肝炎的病理变化 47

(一)肝细胞改变 48

(二)肝细胞胞浆及毛细胆管淤胆 49

(三)汇管区改变 49

(四)血窦内皮细胞增生 49

二、严重型传染性肝炎 50

(一)急性黄色肝萎缩 50

(二)亚急性黄色肝萎缩 50

(三)其他脏器改变 50

三、“迁延型肝炎”及“慢性肝炎” 51

四、肝硬化 52

(一)黄疸前期 54

一、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54

第一节 传染性肝炎的临床类型 54

第五章 传染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54

(二)黄疸期 56

(三)恢复期 56

(四)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主要症状 57

二、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58

(一)发生率 58

(二)无黄疸型的特点 59

(三)临床类型 59

(四)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主要症状 60

(五)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病因 61

(二)诱因 63

三、严重型传染性肝炎 63

(一)发生率 63

(三)临床症状 64

四、胆小管炎型传染性肝炎 66

五、迁延型传染性肝炎 67

六、慢性型传染性肝炎 67

(一)急性传染性肝炎转为慢性的诱因 67

(二)临床症状 68

(三)临床类型 68

七、肝炎后综合症 69

(二)所谓“狼疮样肝炎” 70

(一)血清性肝炎 70

八、小儿传染性肝炎 70

九、其他 70

第二节 传染性肝炎的各种症状和体征 71

一、起病 71

二、发热 71

三、畏寒发冷 72

四、疲倦无力 72

五、体重减轻 72

六、消化道症状 73

九、神经系症状 74

八、呼吸道症状 74

七、肝区痛 74

十、黄疸 75

十一、皮肤黝黑 76

十二、皮肤瘙痒 77

十三、蜘蛛痣 77

十四、肝手掌 77

十五、毛细血管扩张 78

十六、水肿 78

十七、出血倾向 78

十九、肝臭味 79

二十、性激素平衡失调引起的症状 79

十八、束臂试验 79

二十一、肝肿大 80

二十二、肝压痛及肝区叩击痛 81

二十三、脾肿大 81

二十四、腹水 82

二十五、肝性昏迷 82

(一)临床症状 82

(二)脑电图改变 83

(三)肝昏迷发生机制 83

(四)引起肝性昏迷的诱因 84

二十六、传染性肝炎的眼部症状和体征 85

二十七、传染性肝炎的心电图变化 87

二十八、食道和胃的变化 88

二十九、基础代谢 89

第六章 传染性肝炎的合并症 95

一、胆管炎、胆囊炎 95

二、胰腺疾病 96

三、胃肠炎 97

四、流涎症 97

五、肝脂肪变性 97

六、原发性肝癌 98

七、血糖过低 100

九、神经系合并症 101

八、糖尿病 101

十、皮肤合并症 102

十一、血液合并症 102

(一)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02

(二)合并急性溶血性贫血 103

(一)合并风疹 104

(三)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等 104

(二)合并水痘 104

(四)合并肺结核 104

十二、合并其他传染病或寄生虫病 104

(四)合并丙种球蛋白缺乏症 104

(三)合并颗粒性白血球缺乏症 104

(五)合并血吸虫病 105

(六)合并华支睾吸虫感染 105

(七)传染性肝炎合并内脏霉菌病 105

十三、传染性肝炎合并妊娠 107

(一)正常妊娠是否影响肝脏问题 107

(二)传染性肝炎合并妊娠致病情加重的原因 107

(三)临床症状 108

(四)病死率 110

(五)妊娠期患传染性肝炎对胎儿的影响 111

三、病史 117

二、注射史 117

第一节 临床诊断 117

第七章 传染性肝炎的诊断 117

一、接触史 117

四、肝脏检查 118

(一)肝脏测量法 118

(二)肝脏叩诊和触诊 119

(三)肝肿大问题 120

第二节 肝功能检查 123

一、对胆色素代谢机能的检查 123

(一)黄疸指教的测定 123

六、黄疸 123

五、脾肿大 123

(二)凡登白氏试验 124

(三)胆红素定量测定 125

(四)尿内胆红素的检验 125

(五)尿内尿胆原的测定 125

(六)粪内粪胆原的测定 126

二、对蛋白质代谢机能的试验 126

(一)血清蛋白质总量及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例测定 126

(二)汉格(Hanger)氏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 127

(三)麦克莱根(Maclagan)氏麝香草酚浊度试验 128

(四)尼夫(Neefe)氏麝香草酚絮状试验 129

(五)孔克尔(Kunkel)氏硫酸锌浊度试验 129

(七)卢戈(Lugol)氏碘液试验 130

(六)高田氏试验 130

(八)石炭酸浊度试验 131

(九)凝血酶原时间及维生素K反应之测定 131

(十)血浆纤维蛋白的含量测定 131

(十一)血清蛋白纸上电泳分析 132

三、对解毒能力的试验 134

奎克(Quick)氏马尿酸试验 134

四、对染料排泄能力的试验 135

(一)磺溴酞钠试验 135

(二)百浪多息负荷试验 136

(二)血清精氨酸酶的测定 137

五、血清酶试验 137

(一)血清胆硷脂酶的测定 137

(三)鸟氨酸氨基甲酰移换酶的测定 138

(四)血清醛缩酶活性测定 138

(五)转氨酶活性测定 140

六、血清铁的测定 144

七、血氨定量测定 146

八、门静脉循环时间测定 147

九、激素代谢试验 148

(一)尿中17-酮类固醇含量测定 148

十、血清维生素B12的测定 149

(二)尿中醛固酮含量测定 149

(一)絮状试验 151

十一、肝功能检查结语 151

(二)酶的活力试验 152

(三)常用肝功能检查方法的选择问题 152

第三节 传染性肝炎的其他实验室检查 153

一、血液学检查 153

(一)血红蛋白和红血球数 153

(二)红血球大小测定 153

(三)红血球沉降率 153

(四)红血球脆性 153

(七)血小板 154

(八)凝血机制检查 154

(五)白血球 154

(六)病毒细胞的观察 154

二、血液化学检查 155

(一)血中微量元素代谢 155

(二)血中脂含量 155

(三)血糖检查 156

(四)血液气体组成 156

三、血清学检查及免疫学检查 157

(一)红血球凝集试验 157

1.自身血清皮内试验 159

(二)皮内试验 159

2.肝脏抗原皮内试验 160

(三)补体结合试验 160

(四)细菌负荷病毒凝集试验(АВБ反应) 161

四、其他特殊检查 162

(一)兔眼反应 162

(二)肝脏组织化学检查 164

(三)极谱法检查 164

五、尿液检查 165

六、粪便检查 165

一、波的命名 166

七、胃酸 166

第四节 超声诊断 166

二、肝波分型及临床意义 167

三、诊断标准 168

四、超声波对传染性肝炎的诊断价值 168

第五节 X线诊断 171

第六节 腹腔镜检查 171

一、临床应用 171

二、腹腔镜所见 172

三、腹腔镜检查术的操作 172

四、腹腔镜检查失败原因和并发症 173

一、临床应用 174

第七节 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 174

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禁忌症 175

三、穿刺前病人的准备 175

四、肝穿刺应用的器械 176

五、病人的姿势和穿刺部位 176

六、穿刺方法及步骤 177

七、穿刺后的病人护理 179

八、穿刺的并发症 180

九、穿刺注意点 181

十、肝穿刺的病死率 181

十一、传染性肝炎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病理诊断指标 181

十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诊断价值 182

第八节 鉴别诊断 183

第九节 传染性肝炎的误诊 189

第十节 结语 191

一、传染性肝炎的诊断要求 191

二、传染性肝炎各种常见类型的诊断 192

(一)急性传染性肝炎的诊断 192

(二)迁延型传染性肝炎的诊断 192

(三)慢性传染性肝炎的诊断 192

第八章 传染性肝炎的预后 205

一、传染性肝炎转变为慢性肝炎的问题 205

(一)传染性肝炎转变为慢性肝炎的频率 205

(二)慢性肝炎的转归 206

(一)肝硬化与传染性肝炎的关系 207

二、传染性肝炎转变为肝硬化的问题 207

(二)传染性肝炎转变为肝硬化的频率 208

三、传染性肝炎演变为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机制 209

四、传染性肝炎的复发问题 211

(一)传染性肝炎的复发率 211

(二)复发的因素 211

五、传染性肝炎的病死率 211

六、传染性肝炎的后遗症 212

(一)不同临床类型与转归的关系 214

(二)年龄和性别与转归的关系 214

八、预后有关的因素 214

七、传染性肝炎病后对劳动力的损失 214

(三)随访年限与转归的关系 215

(四)慢性肝病史、合并症和嗜酒对转归的关系 215

(五)入院时的病期和治疗是否正确与转归的关系 216

(六)妊娠与转归的关系 216

(七)出院后的疗养与转归的关系 216

(八)其他因素与转归的关系 217

九、减少病死率及消除后遗症的一些建议 217

十、结语 217

第九章 传染性肝炎的治疗 222

一、传染性肝炎的治疗原则 222

二、休息 223

(二)水 225

三、饮食与营养 225

(一)原则 225

(三)醣 226

(四)脂肪 226

(五)蛋白质 227

四、葡萄糖及其他糖类制剂 230

五、水解蛋白及有关制剂 231

六、维生素 232

(一)维生素B1(硫胺素) 232

(二)维生素B6 232

(三)叶酸 232

(四)复合维生素B 233

(六)维生素B12 234

(五)干酵母 234

(七)乳清酸 236

(八)维生素B15 238

(九)硫辛酸 238

(十)维生素C 240

(十一)维生素E 242

(十二)维生素K 242

七、肝制剂 243

八、去脂质 243

(一)胆硷 243

(四)大豆磷脂 244

(二)蛋氨酸(甲硫氨基酸) 244

(三)肌醇 244

(五)去脂质的适应症 245

(六)治疗时应注意事项 245

九、激素制剂 245

(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肾上腺类固醇治疗 245

1.作用机制 245

2.对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治疗效果 247

3.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 249

4.治疗胆小管炎型肝炎的疗效 250

5.治疗严重型传染性肝炎的疗效 250

7.制剂和应用方法 251

6.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肾上腺类固醇治疗传染性肝炎的应用范围 251

8.禁忌证和并发症 252

9.剂量和疗程 253

(二)胰岛素 254

(三)睾丸酮 255

十、核糖核酸治疗 256

十一、其他疗法 257

(一)水及利尿疗法 257

(二)气功疗法 258

(三)太极拳疗法 259

(四)红外线照射肝区 260

(二)肝昏迷或肝昏迷前期应纠正氨中毒 261

十二、严重型传染性肝炎的治疗 261

(一)预防肝昏迷的诱因 261

(三)防止肝细胞进一步坏死,增进肝细胞功能 264

(四)电解质和水的供给 266

(五)其他治疗 267

(六)治疗期间应注意事项 268

(七)小结 268

十三、妊娠合并传染性肝炎的治疗 268

十四、合并肺结核的治疗 271

十五、传染性肝炎患者应避免进行手术 271

十六、传染性肝炎患者要避免应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272

十七、传染性肝炎的治愈标准 273

第十章 传染性肝炎的预防 280

一、流行病学调查 280

二、严格控制传染源 280

(一)早期发现传染性肝炎病人 280

(二)加强对传染性肝炎病人的管理 281

三、切断传染途径 282

四、减低人群易感性的措施 286

(一)丙种球蛋白 286

(二)注意正常的生活制度 290

五、卫生宣传教育 290

六、结语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