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科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兰锡纯等主编;王一山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63
  • ISBN:14048·2711
  • 页数:303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我国血管外科学的发展 1

一般工作的开展 1

血管移植和人造血管的成就 2

中西医综合治疗 3

第二节 周围循环的基本概念 4

血管系统的微小结构及其神经分布 4

血管舒缩作用的概念 8

血管舒缩的调节机制 8

引起血管舒缩的刺激 9

血管痉挛与血管舒张 10

血液动力学 11

血流和血压 11

狭窄后扩大 11

侧支循环 13

侧支循环的构成 13

侧支循环的产生 13

血管阻塞后的循环重建 14

周围交感神经 14

周围神经径路的暂时阻滞 15

周围神经阻滞 15

星状神经节阻滞 15

脊椎旁交感神经节阻滞 16

交感神经切除术 16

手术适应范围 16

交感神经切除后循环的变化 17

术后肢体血管张力的恢复问题 17

术后并发症 18

第二章 临床检查 19

第一节 病史的询问 19

第二节 肢体疼痛的鉴别诊断 20

间歇性疼痛 20

间歇性跛行 20

与肢体位置相关的疼痛 22

与环境温度改变相关的疼痛 22

肌痉挛性疼痛 22

持续性疼痛 22

肢体持续性疼痛 22

局部缺血性神经炎 22

伴有营养障碍的静止痛 23

第三节 体格检查 23

一般检查 23

血压 23

眼底检查 23

心脏 23

四肢检查 24

神经系统检查 24

直肠和阴道检查 24

淋巴结检查 24

皮肤检查 24

化验检查 25

周围血管检查 26

皮肤动脉循环的检查 26

周围动脉搏动的检查 32

血管张力试验 36

静脉循环的检查 40

第三章 周围血管疾患的特殊检查 46

第一节 周围血管造影术 46

造影剂的选择与应用 47

造影前准备与麻醉方法的选择 47

血管造影后的并发症及其预防与处理 48

动脉造影术 49

造影方法 49

正常肢体动脉造影表现 51

异常肢体动脉造影表现 51

静脉造影术 53

上肢静脉造影 53

下肢静脉造影 54

第二节 示波测量法 54

第三节 肢体体积描记法 57

第四章 动脉损伤 59

病因和发病率 59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59

损伤类型 59

病理生理 60

损伤部位 61

合并伤 62

临床病象 62

正常循环型 62

循环失常型 62

诊断 63

预后 64

第一类动脉 64

第二类动脉 64

第三类动脉 64

治疗 65

急救措施 65

手术疗法 65

手术后处理 69

治疗效果 69

第五章 动静脉瘘 71

第一节 后天性动静脉瘘 71

动静脉瘘的类型 71

发病原因 71

发生部位 72

病理解剖 72

病理生理 72

临床病象 73

诊断 74

指压瘘口的测定 74

静脉压的测定 74

静脉血氧含量的测定 74

动脉造影术 74

鉴别诊断 75

并发症及预后 76

治疗 76

手术适应证 77

术前准备 77

治疗方法 77

术后处理 78

第二节 先天性动静脉瘘 78

病因和部位 78

临床病象和诊断 78

鉴别诊断 79

治疗 79

第六章 动脉炎 80

第一节 颞动脉炎 80

病理 80

临床病象 80

预后 81

治疗 81

第二节 结节性多动脉炎 81

病理 82

临床病象 82

预后 83

治疗 83

第三节 弥漫性红斑狼疮 83

病理 83

临床病象 84

诊断 84

治疗 84

第四节 硬皮病 84

临床病象 85

治疗 85

第五节 皮肌炎 85

第七章 动脉硬化 87

第一节 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 87

病因和发病机制 87

血液动力学说 87

通透学说 87

脂肪代谢紊乱学说 87

病理解剖 88

临床病象 89

诊断 90

检验室检查 90

X线检查 90

鉴别诊断 91

血栓闭塞性血管炎 91

雷诺氏病 91

动脉血栓形成 91

动脉栓塞 91

临床类型 92

主动脉分叉处闭塞 92

髂股动脉闭塞 92

股腘动脉闭塞 92

胫前和胫后动脉闭塞 92

足趾动脉闭塞 93

预后 93

治疗 94

预防 94

手术疗法 94

非手术疗法 101

治疗效果 103

第二节 动脉中层钙化 105

第三节 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 105

第八章 血栓闭塞性血管炎 107

病因 107

年龄 107

性别 108

寒冷 108

吸烟 108

饮食营养 109

感染 109

代谢 109

发病机制 109

病理 110

血管 110

神经 112

肌肉、骨胳和其他组织 112

病理生理 112

临床病象 113

疼痛 113

发凉 113

感觉异常 113

皮色改变 113

营养障碍改变 114

迁徙性表浅静脉炎 114

脉搏减弱或消失 114

坏疽和溃疡 114

水肿 114

病程发展 114

诊断和鉴别诊断 115

动脉闭塞疾患 116

其他血管疾患 117

非血管疾患 117

预后 117

防治 118

预防病程恶化的措施 118

患肢的护理和处理 118

改善血循环障碍的措施 120

中医中药疗法 122

附录:腰交感神经切除术 123

腹膜外腰交感神经切除术 124

经腹腔腰交感神经切除术 126

手术时特殊注意点 127

术后并发症和处理法 127

第九章 无脉病 129

历史 129

病因及发病机制 130

胶原性疾病 130

梅毒 130

结核 130

其他 130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130

临床病象 131

由供血不良所引起的症状及体征 131

因侧支循环形成而引起的体征 131

其他症状及体征 132

血液检查 132

X线检查 132

病程发展 133

诊断和鉴别诊断 133

治疗 134

非手术疗法 134

手术疗法 134

第十章 肾动脉狭窄 138

病因和发病机制 138

病理 138

诊断 138

主动脉造影 139

静脉肾盂造影 139

同位素肾图 139

分侧肾机能试验 139

尿素菊粉肾机能比较试验 139

手术治疗 140

肾切除术 140

动脉修复术 140

手术效果 142

第十一章 动脉栓塞 144

原因 144

心源性 144

血管性 144

手术创伤性 145

原因不明 145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145

栓塞对于血管本身的影响 145

栓塞所造成的动脉供养组织的改变 147

栓塞对全身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47

临床病象 148

疼痛 148

皮色和温度改变 148

感觉和运动障碍 148

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149

诊断和鉴别诊断 151

动脉血栓形成 151

急性静脉血栓形成 152

预防 152

治疗 152

非手术疗法 153

手术疗法 154

治疗效果 159

第十二章 动脉瘤 161

病因和分类 161

病理和发病机制 162

有关动脉瘤形成的血液动力学 162

促使动脉瘤产生的解剖因素 163

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164

梅毒性动脉瘤 165

损伤性动脉瘤 165

动脉瘤的治疗原则 166

血管移植术的进展 167

四肢动脉瘤 169

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169

损伤性动脉瘤 170

梅毒性动脉瘤 171

狭窄病变后动脉瘤 171

发生于移植同种动脉中的动脉瘤 171

发生于吻合口部的假性动脉瘤 172

无名动脉瘤和颈总动脉瘤 172

腹主动脉分支的动脉瘤 175

肝动脉瘤 175

脾动脉瘤 175

肾动脉瘤 176

第十三章 脉管肿瘤 178

第一节 血管源性肿瘤 178

血管瘤 178

一、毛细血管瘤 179

单纯性毛细血管瘤 179

葡萄酒色斑痣 180

蜘蛛形痣 180

Morgan氏斑 180

Osler-Weber氏病 180

硬化性血管瘤 181

老年性血管瘤 181

肉芽性血管瘤 181

二、海绵状血管瘤 181

治疗 182

血管球瘤 183

血管内皮瘤 184

肥大性血管瘤 184

转移性血管瘤 184

尤文氏瘤 185

血管肉瘤 185

Kaposi氏出血性肉瘤 185

血管周细胞瘤 186

第二节 淋巴管源性肿瘤 187

单纯性淋巴管瘤 187

海绵状淋巴管瘤 187

囊状淋巴管瘤 188

治疗 189

弥漫性淋巴管瘤 189

淋巴管肉瘤 189

第十四章 雷诺氏现象 191

第一节 概论 191

第二节 雷诺氏病 192

病因 193

性别和年龄 193

寒冷 193

遗传 193

发病机制 193

病理解剖 194

病理生理 194

临床病象 194

诊断和鉴别诊断 195

手足发绀 195

网状青斑 195

硬皮病 196

血栓闭塞性血管炎 196

闭塞性动脉硬化 196

预后 196

防治 196

内科疗法 197

外科疗法 198

第三节 继发性雷诺氏现象 199

损伤 199

气锤病 199

打字员、钢琴家血管痉挛性紊乱 200

外伤或手术后 200

胶原病 200

神经系统紊乱 201

肩部压榨综合征和胸廓出口综合征 201

神经系统疾病 201

闭塞性动脉疾病 201

闭塞性动脉硬化 201

血栓闭塞性血管炎 201

中毒 201

麦角中毒 201

金属中毒 202

其他 202

冷凝集 202

附录:上胸交感神经切除术 202

经胸腔径路 203

前侧径路 204

后侧径路 206

第十五章 下肢静脉曲张 207

解剖 207

病因与发病机制 208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208

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209

病理生理 209

病理解剖 212

临床病象 212

诊断 212

治疗 213

姑息疗法 213

注射疗法 213

手术疗法 214

并发症及其处理 216

下肢慢性溃疡 216

急性出血 218

丹毒 218

湿疹 218

第十六章 静脉血栓形成 220

第一节 总论 220

病因和发病机制 220

血液凝固机制 220

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机制 221

病理解剖 225

病理生理 227

临床病象 229

诊断和鉴别诊断 230

临床检查 230

检验室检查 231

静脉造影术 232

预防 233

减少或解除静脉血流滞缓 234

预防血液凝固度增加和血管损伤的一些措施 234

抗凝血疗法的预防性使用 234

治疗 234

非手术疗法 234

手术疗法 242

并发症及后遗症 245

第二节 各论 246

浅静脉血栓形成 246

一、粘连性浅静脉血栓形成 247

病因 247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247

临床病象 248

诊断 248

治疗 248

二、游走性浅静脉血栓形成 24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50

一、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250

病因 250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250

临床病象 251

诊断和鉴别诊断 251

治疗 252

预后 252

二、下肢深部小静脉血栓形成 252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254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54

腋静脉-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 254

上腔静脉综合症状 256

第十七章 肺栓塞 259

病因和病理解剖 259

栓子的来源 259

静脉血栓形成部位和肺栓塞的关系 259

肺栓塞对于肺组织的影响 259

病理生理 260

心血管系统的改变 260

支气管和肺的改变 262

肺栓塞对上消化道的影响 262

临床病象 262

隐匿型肺栓塞 262

小型肺梗塞 263

广泛性非致命型肺栓塞 263

致命型肺栓塞 263

诊断和鉴别诊断 264

X线检查 264

心电图检查 265

心肌梗塞 265

大叶肺炎 265

预防 266

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266

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266

静脉结扎术 266

治疗 266

肺栓塞的一般疗法及应急措施 266

抗凝血疗法 267

纤维蛋白溶酶疗法 267

肺栓塞摘除术 268

第十八章 门静脉高压症 269

历史 269

解剖学 270

病因和发病机制 271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272

临床病象 273

病程发展和预后 274

诊断和鉴别诊断 274

脾脏穿刺测压术 274

脾门静脉造影术 275

治疗 275

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紧急处理 276

分流术 277

脾切除术和大网膜腹膜后固定术 282

治疗结果 283

第十九章 淋巴水肿 285

解剖 285

生理 286

周围淋巴循环及压力 286

淋巴液的凝固生理 286

淋巴管的再生及侧支淋巴循环 287

病理 287

病因和临床分类 288

早发性淋巴水肿 288

先天性淋巴水肿 289

恶性肿瘤细胞阻塞性淋巴水肿 291

手术后淋巴水肿 291

放射治疗后淋巴水肿 292

损伤性淋巴水肿 292

丝虫病性淋巴水肿 292

其他炎性淋巴水肿 292

诊断和鉴别诊断 295

其他疾病鉴别诊断 295

特殊检查方法 296

治疗 298

急性期淋巴水肿的治疗 298

慢性期淋巴水肿的治疗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