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承与超越 中国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与实践》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仇保兴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112168224
  • 页数:316 页
图书介绍:从人类文明史来看,城镇化从农业文明开始形成雏形,到工业文明加速推进的时期,城镇化开始起飞,但在这一过程中也伴随产生了大量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文明需要转型。农耕文明与人类伴生至少有十万年的历史,但由于农耕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循环的经济模式,从总体上说在此阶段人类活动对生态、资源和环境没有多大的影响。但是仅仅经历不到300余年的工业文明,人类就已消耗掉地球上几乎全部易开采的能源和矿藏、生态系统已经濒临崩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已达到极限,所以人类文明进化模式需要转型。

第一章 发展与转型——生态文明时代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1

一、我国城镇化与文明转型机遇 1

二、我国城镇化面临的十项难题 5

三、确保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五类“底线” 16

四、警惕城镇化步入“三大陷阱” 27

第二章 生态与智慧——生态文明时代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 40

一、背景:生态文明下的智慧生态城市发展 40

二、生态城市综述 46

三、智慧城市展望 50

四、智慧生态城市 57

第三章 分析与选择——低碳生态城的A、B、C模式 61

一、A模式:“技术为本”、高昂投资、高技术创新、难以推广复制 61

二、B模式:逆城市化、外部植入、被动适应、难以持续 67

三、C模式:建造成本适当、自身可持续、可推广复制、自进化改进 70

第四章 共生与永续——智慧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 76

一、城市与自然共生:人类五千年的梦想 76

二、“共生城市”的三个主要协同集 81

三、培育“共生城市”的自演化成长机制 89

四、共生理念在城市系统中的应用 97

五、中央集中供暖 107

第五章 传承与超越——中西方传统生态文明观的比较与启示 110

一、中西方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之差异 110

二、中西古建筑的美学之差异 115

三、中西城镇选址模式之差异 120

四、中西古代城市空间结构之差异 124

五、中西园林文化之差异 130

第六章 复杂与细节——智慧生态城市的研究方法 135

一、超越传统的偏见:城市作为复杂自适应系统的特征 136

二、从抽象到真实:“他组织”与“自组织”的共存 137

三、从宏大尺度到微观细节 141

第七章 紧凑与多样——智慧生态城市的发展理念与规划原则 143

一、影响我国城市紧凑度的主要因素 143

二、城市多样性之五种类型 144

三、紧凑度的历史总结 146

四、城市路网结构的多样性 150

五、城市空间肌理多样性 153

六、城市与自然组合的多样性 156

七、市民构成的多样性 157

八、生态城市的类型、特点与发展思路 161

九、紧凑与多样:智慧生态城市发展理念 165

十、中国城市规划面临的若干变革 168

第八章 绿色与传统——生态村庄的规划设计原则 172

一、当前我国村庄规划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172

二、我国传统村落的六大功能 176

三、绿色生态村庄规划与整治原则 181

第九章 低碳与生态——生态型城市建设的形势与任务 197

一、我国发展低碳生态城(镇)的必然性 197

二、低碳生态城的关键——广义太阳能及其利用 200

三、我国低碳生态城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4

四、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战略和实施策略 210

第十章 信息与智慧——智慧型城市建设的推进思路 221

一、智慧城市的建设背景 221

二、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与内涵 222

三、智慧与生态的有机组合 229

四、智慧城市的推进策略 233

第十一章 集成与创新——智慧生态城市改造分级关键技术 243

一、建筑节能技术 243

二、绿色交通技术 253

三、水生态系统技术 261

四、垃圾处理技术 269

五、城市绿化与绿道 272

六、城市规划 288

第十二章 改造与循环——既有城市的生态化改造与微循环重建 292

一、微循环变革趋势:城市发展思路的转型 292

二、城市微循环重建技术体系 293

三、城市微循环重建策略 294

参考文献 311

后记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