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国学与“国学热” 1
1.文化、学术、国学 2
2.什么是国学 5
3.国学是怎么形成的 9
4.国学有哪些特点 16
5.国学有什么用途 23
6.关于“国学热”议论的一系列疑惑 26
7.国学不能归结为王权 35
第二课 中国文化思想 41
1.文化思想 42
2.中国文化思想的内涵与层次 44
3.中国文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49
4.中国文化思想的特征与价值 57
5.如何弘扬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 61
第三课 儒学精神与当代社会 65
1.国学的批判 66
2.忠孝的辨正 68
3.义利观与市场经济 70
4.和而不同与世界动乱 72
5.仁民爱物与保护环境 75
第四课 道 家 77
1.《老子》研究 78
2.《庄子》新论 83
3.道家辨认 102
第五课 儒家 113
1.孔子与“仁”学 114
2.孟子与“仁政” 118
3.孔孟之道的影响 130
第六课 请子百家 135
1.墨家 136
2.法家 137
3.阴阳家 141
4.医家 144
5.商家 147
6.轻重家 151
7.兵家 162
8.名家 166
9.农家 173
第七课 中西文化比较 175
1.航海 176
2.“优胜劣汰”与“和而不同” 179
3.中医与西医 186
第八课 利害相联 193
1.《老子》论治乱 194
2.《老子》论兵法与处世 197
第九课 中国传统财富观 205
1.孔子论富 206
2.董仲舒论富 210
3.司马迁论富 214
4.贵富而不知道 223
第十课 选拔人才方式 235
1.推荐 236
2.科举 252
第十一课 中国古代的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 265
1.“荆轲刺秦王”新论 266
2.人要有正气 276
第十二课 中国传统科学 283
1.科学是什么 284
2.中国有没有科学 289
3.中学数理化课本上为什么没有中国人的名字 296
4.中国古代天文学 299
第十三课 中国的四大创新 303
1.物质文明的创新 305
2.文明制度的创新 309
3.理论的创新 313
4.科技的创新 317
第十四课 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历程 319
1.借鉴西方模式,研究中国哲学 321
2.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哲学 325
3.开放改革时代的中国哲学史研究 329
4.努力建构新的中国哲学体系 335
第十五课 中国梦与天下观 339
1.中国梦 340
2.公天下 342
3.家天下 343
4.党天下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