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副神经节瘤显微外科手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意)桑纳,(意)皮阿扎,(韩)申胜浩主编;殷善开,时海波主审;陈正侬主译
  • 出 版 社:西安:世界图书西安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0081231
  • 页数:656 页
图书介绍:本书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了颅底副神经节瘤的类别、解剖和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技术。主要介绍了Fisch A和B期肿瘤的治疗、C1~C4型副神经节瘤的手术治疗、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的外科治疗、复杂鼓室球体瘤的治疗、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治疗,以及颈内动脉、颅内外大静脉、后组颅神经、椎动脉和扩散到脑膜内肿瘤的处理等,同时对手术室设置、患者的护理、特殊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等进行了描述。

第1章 引言 1

定义 1

流行病学 1

病理学 2

病理生理学 3

生物学行为 3

转移性疾病 3

遗传学 3

突变类型 4

家族型副神经节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5

总结与治疗建议 5

历史概述 5

第2章 手术解剖 14

颈静脉孔的概述 14

颈静脉孔的骨性界限 14

内部解剖 14

外侧解剖关系 17

上方解剖关系 18

前方解剖关系 19

内侧解剖关系 19

下方解剖关系 19

后方解剖关系 21

颞骨 21

主要结构 21

硬膜内解剖 21

后组脑神经 21

舌下神经 22

小脑后下动脉 23

小脑前下动脉 23

面神经和前庭耳蜗神经 23

后组脑神经在脑干和颈静脉球窝的布局 23

椎动脉的解剖 24

硬膜外段 24

硬膜内段 26

颈前外侧区 26

颈动脉体瘤的神经血管解剖 27

迷走神经和舌下神经 27

第3章 影像学解剖 30

CT和MRI 30

CT轴位图像,骨窗 30

CT冠位图像,骨窗 35

重T2加权MRI轴位扫描 37

钆增强TI轴位MRI图像 40

T1 MRI冠位图像 43

血管造影 44

颈外动脉 44

颈内动脉 53

椎动脉放射解剖学 56

Willis环的放射解剖学 64

颅颈部的静脉系统 65

第4章 临床表现及诊断 75

鼓室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 75

临床表现 76

建立诊断 77

颈部颈动脉副神经节瘤 91

临床表现 91

建立诊断 92

第5章 治疗方案及决策 100

孤立病变 100

鼓室及鼓室乳突副神经节瘤 101

鼓室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 102

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 106

颈动脉体瘤 106

多发肿瘤、副神经节瘤综合征以及明确的基因缺陷 107

转移肿瘤的处理 108

术后随访 108

肿瘤复发的处理 108

无法切除的肿瘤 109

次全切除对全切除 109

放射治疗的适应证 109

等待与扫描 110

手术治疗鼓室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的注意事项 110

第6章 神经介入放射学 114

副神经节瘤的栓塞 114

副神经节瘤栓塞的总原则 114

鼓室、鼓室乳突及鼓室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的栓塞 115

颈动脉体瘤的栓塞 116

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的栓塞 116

直接穿刺在副神经节瘤栓塞中的作用 116

颈内动脉的神经介入放射学处理 123

术前神经放射学评估 123

永久性栓塞颈内动脉 128

术前植入颈动脉支架 135

神经介入放射学处理椎动脉 136

术前神经放射学评估 136

术前永久性血管内椎动脉栓塞 142

第7章 术前准备、患者护理及神经监护 151

耳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技术 151

成分输血治疗 151

手术室设置、器械和患者护理 151

手术室设置 151

器械 153

术后管理 157

后组脑神经及面神经监测 159

后组脑神经监测 159

面神经监测 160

设备 160

第8章 A型及B型肿瘤的外科治疗 166

术前考虑 166

手术步骤 169

A1型肿瘤 169

A2型肿瘤 170

B1和B2型肿瘤 171

B3型肿瘤 171

临床病例 176

病例8.1:A1型副神经节瘤(右耳) 176

病例8.2:A2型副神经节瘤(左耳) 180

病例8.3:B1型副神经节瘤(右耳) 189

病例8.4:B2型副神经节瘤(左耳) 198

病例8.5:B2型副神经节瘤伴较差听力(左耳) 202

病例8.6:B3型副神经节瘤(右耳) 211

病例8.7:B3型副神经节瘤(右耳) 217

病例8.8:B3型血管球瘤(右耳) 222

第9章 C1~C4型副神经节瘤的手术治疗 232

颈静脉窝径路的原则 232

颈静脉孔区“保守”手术径路的争论 232

鼓室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的Gruppo Otologico径路 234

A型颞下窝径路 234

临床病例 259

病例9.1:C1型肿瘤,面神经骨桥技术 259

病例9.2:A型颞下窝径路伴经枕骨髁扩展 266

病例9.3:多发副神经节瘤 291

病例9.4:一期切除伴硬膜内微小扩展的肿瘤(C2Di1) 302

病例9.5:C3Di2型复杂肿瘤的分期手术切除。第一期手术切除肿瘤并牺牲颈内动脉 317

病例9.6:A型颞下窝径路联合经枕骨髁扩展 335

手术治疗鼓室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的总结 342

第10章 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的外科治疗 346

解剖 346

病理生理学 346

诊断工具 347

决策 347

放射治疗适应证 349

扩展程度的诊断 349

术前考虑 349

手术路径 349

上咽旁间隙的Gruppo Otologico径路 349

其他径路 351

术后处理 351

临床病例 351

病例10.1:经颈径路切除双侧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FischⅠ期) 351

病例10.2:A型颞下窝径路切除左侧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FischⅡ期)和左侧颈动脉球体瘤(ShamblinⅠ期) 360

病例10.3:颈内动脉支架植入伴经颈径路切除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FischⅠ期) 368

病例10.4:随访病例(右侧FischⅠ期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和左侧C2型鼓室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 375

病例10.5:非典型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 379

第11章 复杂鼓室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的治疗 397

复杂鼓室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围术期的复杂因素 397

巨大肿瘤 397

大的硬膜内扩展 398

扩展至海绵窦、斜坡或枕骨大孔 398

侵及颈内动脉 399

病变位于唯一颈内动脉侧 400

椎动脉受侵及 401

病变位于优势或唯一乙状窦侧 401

双侧或多发的副神经节瘤 402

手术、放疗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复发 403

临床病例 403

病例11.1:永久性球囊栓塞后二期手术(A型颞下窝径路,改良经耳蜗径路)切除C3Di2Vi型鼓室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 403

病例11.2:永久性球囊栓塞后二期手术(A型颞下窝径路伴经枕骨髁经颈静脉结节扩展)切除C3Di2型鼓室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 408

病例11.3:二期手术切除永久性球囊栓塞后的C3De2Di1型鼓室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 414

病例11.4:放置支架后4期手术切除C4Di2Vi型肿瘤 417

第12章 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治疗 426

颈动脉体的解剖和生理 426

颈动脉体瘤临床特点及病理 426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及分型 427

多发性病变 429

恶性肿瘤 429

术前管理 429

外科治疗(切除颈动脉体瘤的手术步骤) 430

经颈径路 431

耳后-经乳突-经颈径路(改良Fisch颞下窝径路) 431

切除肿瘤 431

颈内动脉损伤的处理及移植技术 433

手术结果和评估 433

术后处理 434

其他治疗 434

保守治疗或等待与扫描 434

放疗 434

临床病例 434

病例12.1:ShamblinⅠ型颈动脉体瘤 434

病例12.2:ShamblinⅡ型颈动脉体瘤 437

病例12.3:双侧ShamblinⅢ型颈动脉体瘤。分期切除双侧肿瘤 440

第13章 副神经节瘤手术中面神经的处理 460

面神经的识别:关键解剖点 460

颞骨内 460

颞骨外 460

基于Fisch分型的面神经处理 461

A1及A2型肿瘤的面神经处理 461

B1型肿瘤的面神经处理 461

B2型肿瘤的面神经处理 461

B3型肿瘤的面神经处理 461

C1~C4型肿瘤的面神经处理 462

基于肿瘤侵犯程度的面神经处理 463

骨桥技术 464

面神经移位 464

临床病例 466

病例13.1:C1型肿瘤的面神经骨桥技术 466

病例13.2:C2型肿瘤的A型颞下窝径路中的面神经向前改道 471

病例13.3:C2型肿瘤A型颞下窝径路中的面神经向前改道 476

病例13.4:C2型肿瘤中被包裹面神经的向前改道 479

受侵犯的面神经的处理 484

病例13.5:横断受侵犯的面神经 485

面神经移植 487

病例13.6:C1型肿瘤的面神经腓肠神经移植 489

病例13.7:恶性鼓室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的面神经腓肠神经移植 496

病例13.8:C2型肿瘤面神经腓肠神经移植 500

病例13.9:C2De1型肿瘤的面神经腓肠神经移植 504

病例13.10:B3型肿瘤面神经腓肠神经移植 507

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 518

第14章 颈内动脉的处理 523

外科解剖 523

血管造影解剖 529

颈内动脉术前评估及处理 530

颈内动脉术前处理适应证 530

永久性球囊栓塞 531

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532

颈内动脉暴露和控制 533

动脉控制 533

颈内动脉的暴露 534

颈部颈内动脉 534

累及颈内动脉肿瘤的处理 536

减压 537

减压及部分移位 537

未植入支架的骨膜下或外膜下切除及向前移位 537

临床病例 538

病例14.1:C2型肿瘤骨膜下解剖颈内动脉 538

病例14.2:C2型肿瘤外膜下解剖颈内动脉 540

病例14.3:C3型肿瘤外膜下解剖颈内动脉 543

支架加固后外膜下切除 546

病例14.4:C3型肿瘤外膜下解剖颈内动脉 547

病例14.5:C3Di2型肿瘤支架植入后外膜下解剖颈内动脉 553

病例14.6:C4Di2Vi期肿瘤植入支架后外膜下解剖颈内动脉 557

病例14.7:颈内动脉植入支架后外膜下切除C3Di2Vi型肿瘤 563

永久性球囊栓塞后解剖及切除 571

病例14.8C3Di2型鼓室颈静脉球副神经节瘤及Ⅰ期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 573

术中颈内动脉的损伤 578

第15章 颅内外大静脉的处理 581

术中处理 581

封闭脑膜窦和颈内静脉的潜在问题 585

第16章 后组脑神经的处理 588

最大限度地保存后组脑神经 588

临床病例 588

病例16.1:保存后组脑神经的球内切除 588

病例16.2:迷路下切除 589

病例16.3:球内切除 591

病例16.4:球内切除 594

病例16.5:牺牲肿瘤侵及的后组脑神经 595

第17章 扩展至硬膜内肿瘤的处理 598

临床病例 598

病例17.1:一期手术切除C1Di1型肿瘤 598

第一期手术前后MRI图像对比 604

分期的理由 605

临床病例 606

病例17.2:二期手术治疗C2Di2型肿瘤 606

硬膜内切除技术 611

临床病例 611

病例17.3 611

颅底重建 617

切除的顺序:一期或者分期手术首先切除硬膜内还是硬膜外肿瘤 617

初次手术中减少复发的要素 618

第18章 肿瘤累及推动脉的处理 620

术前评估及处理 620

手术 620

外科技术 621

临床病例 624

病例18.1:术前球囊栓塞椎动脉后的第二期手术 624

病例18.2:术前球囊栓塞椎动脉后的第三期手术 628

病例18.3:极外侧经枕骨髁切除硬膜内椎动脉周围残留的肿瘤 635

病例18.4:D型改良经耳蜗径路 640

第19章 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处理 645

围术期处理 645

脑脊液漏的处理 645

术后用药及出院 646

脑神经功能不全的康复 646

面神经 646

后组脑神经 647

听力康复 648

长期随访 648

第20章 计划性咽喉手术治疗医源性高位迷走神经损伤并发症 650

颅底及上颈部迷走神经的手术解剖 650

高位迷走神经损伤后咽喉部病理生理改变 650

高位迷走神经损伤后咽喉功能紊乱的临床评估 651

治疗选项 652

结论 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