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郁闷不舒状态的理论研究 1
第一章 郁闷不舒状态的理论研究 1
第一节 郁闷相关概念梳理 1
一、有关“郁”的论述 2
二、有关“闷”的论述 3
三、有关“结”的论述 4
四、有关“积”的论述 6
第二节 现代心理学对“郁闷”的相关研究 7
一、关于郁闷的概念 7
二、心理活动及过程 8
三、异常心理的判断 9
四、临床常见的疾病 9
五、郁闷不舒与述情障碍 10
第三节 郁闷不舒状态的确立 11
一、“状态”及“心理状态”的概念 11
二、郁闷不舒状态内涵的界定 12
三、郁闷不舒状态的病因 12
四、郁闷不舒状态的病机 13
五、郁闷不舒状态的中医心理机制研究 15
六、郁闷不舒状态的分类 17
第四节 现代医学对“郁”的研究 18
一、现代医学对情志致病的认识 18
二、现代医学对“因郁致病”的研究 19
三、“因郁致病”与“因病致郁” 21
第二章 郁闷不舒状态的辨识 24
第一节 四诊合参在诊察心理性疾病中的优势 24
一、望诊 25
二、闻诊 26
三、问诊 26
四、切诊 27
第二节 郁闷不舒状态的症状和体征 29
一、情绪郁闷因子 30
二、神伤气怠因子 32
三、气滞头面因子 33
四、气滞躯干四肢因子 34
五、睡眠紊乱因子 35
第三节 郁闷不舒状态特色诊察手段——舌诊和脉诊 36
第三章 郁闷不舒状态的常见病证 41
一、不寐 41
二、头痛 43
三、眩晕 45
四、癫狂 47
五、咳嗽 48
六、胃脘痛 51
七、呕吐 53
八、痞满 54
九、噎膈 56
十、泄泻 57
十一、胁痛 59
十二、积聚 61
十三、淋证 62
十四、遗精 64
十五、郁证 66
十六、腰痛 68
十七、带下病 69
十八、乳癖 71
十九、瘿病 72
第四章 郁闷不舒状态方药研究 74
第一节 郁闷不舒状态中药研究 74
第二节 郁闷不舒状态方剂研究 116
一、气滞 116
二、气逆 121
三、气结 126
四、化火 130
五、克脾 132
六、犯肺 134
七、寒凝 136
八、痰凝 138
九、正虚 140
第五章 郁闷不舒状态古代验案 142
第一节 内科验案 142
一、内伤发热 142
二、头晕 143
三、咳嗽 144
四、胸痹 144
五、心悸 145
六、不寐 145
七、胃痛 146
八、胁痛 147
九、泄泻 147
十、淋症 148
十一、郁证 149
十二、痹证 150
十三、腰痛 151
十四、月经不调 151
十五、痉证 151
十六、癥瘕 152
十七、水肿 153
十八、中风 153
十九、疟疾 154
二十、耳鸣 154
二十一、瘿瘤 155
二十二、中风病 155
二十三、痞满 155
二十四、血症 156
二十五、癫狂 157
二十六、胸痹 158
第二节 其他各科验案 158
下篇 郁闷不舒状态的临床实践 162
第六章 郁闷不舒状态量化评定体系的构建 162
第一节 郁闷不舒状态评定量表的研制 162
一、量表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162
二、量表的形成及临床测试 164
三、量表的科学性考核 166
第二节 郁闷不舒状态评定量表特色分析 168
一、“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 168
二、“形神统一”思想的体现 169
三、诊断与施治的双重功能 169
第三节 失眠症患者郁闷不舒状态与述情障碍评定量表的相关性研究 170
第七章 郁闷不舒状态的临床治疗 173
第一节 郁闷不舒状态的中医药物疗法 173
一、郁闷不舒状态病机层次的划分 173
二、郁闷不舒状态辨证治疗 175
第二节 郁闷不舒状态的中医非药物疗法 178
一、中医经络疗法 178
二、音乐疗法 180
三、芳香疗法 181
四、中医心理疗法 181
第三节 郁闷不舒状态的预防调适 185
一、意志锻炼 186
二、修身养性 186
三、移情易性 187
第八章 现代郁闷不舒状态病案分析 189
一、头痛 189
二、眩晕 192
三、咳嗽 194
四、不寐 195
五、耳鸣 198
六、痞满 199
七、痹症 199
八、腹痛 201
九、月经不调 203
十、中风 204
十一、癫癎 205
十二、其他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