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诗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臧修臣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07323344
  • 页数:50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及骚体的传统形式,诗意地再现了中国文学的发展理论。

先秦秦汉文学 1

第一章 序吟 1

第二章 原始文学 12

第一节 萌芽初露 12

第二节 神话传说 14

第三节 神话之宝库 16

第三章 书写文学的萌芽和散文的开端 22

第一节 商周社会的发展 22

第二节 文字与文学的萌芽 24

第三节 散文的开端 26

第四章 中国文学的瑰宝——《诗经》 31

第一节 《诗经》源于上古之声 31

第二节 西周之诗的风采 32

第三节 东周作品之风骚 33

第四节 《诗经》的特色和魅力 36

第五章 战国时代繁花盛开 42

第一节 社会大变革文化大发展 42

第二节 文学的发展过程 43

第三节 繁荣的成因及特色 45

第六章 史传散文启后世 49

第一节 史传散文之盛况 49

第二节 编年史的杰作《左传》 50

第三节 辉宏画卷《战国策》 51

第七章 百家争鸣与诸子散文 54

第一节 《论语》与儒家经典 55

第二节 非常之道观《庄子》 57

第三节 《荀子》和《韩非子》 58

第四节 《老子》和其他子书 59

第八章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63

第一节 屈原的生平背景 63

第二节 《离骚》千古之杰作 64

第三节 三颗夺目明珠——《九章》《九歌》《天问》 66

第四节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68

第九章 宋玉及其他楚辞作家 71

第一节 悲秋之祖——宋玉 71

第二节 楚辞众家诸篇章 72

第十章 秦代文学 75

第十一章 西汉初期的文学复苏 78

第一节 汉初政治对文学的影响 78

第二节 忧患之士贾谊 79

第三节 “七”体创始者枚乘 81

第十二章 西汉中叶的文学 84

第一节 汉武时代的文化政策与文学发展 84

第二节 司马相如及其他作家 86

第三节 刘安和《淮南子》 88

第十三章 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92

第一节 司马迁的非凡人生 92

第二节 《史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93

第十四章 西汉后期的文学发展 96

第一节 社会政治对文学的影响 96

第二节 王褒和《洞萧赋》 97

第三节 刘向对古典文献的贡献 98

第四节 古文经学的代表——杨雄 99

第十五章 东汉文学 103

第一节 历史环境对文学的影响 103

第二节 班固、班昭与《汉书》 105

第三节 科学大家张衡的文学之花 107

第四节 蔡邕、赵壹和祢衡的文采 107

第十六章 王充及其他散文家 112

第一节 思想家王充的散文作品 112

第二节 东汉其他作家 114

第十七章 汉代乐府民歌 118

第一节 民歌的类别及特色 118

第二节 《孔雀东南飞》 119

第十八章 五言诗的成长 122

第一节 五言诗的兴起和发展 122

第二节 古诗与“苏李诗” 123

魏晋南北朝文学 127

第一章 建安文学 127

第一节 汉魏之交文学的历史背景 127

第二节 文风的变革者——曹操和曹丕 128

第三节 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曹植 130

第四节 建安“七子” 132

第五节 女诗人蔡琰 133

第二章 西晋文学 137

第一节 文学的社会土壤 137

第二节 狂放疏旷的嵇康和阮籍 138

第三节 陆机与太康诗人 140

第四节 诗赋作家——左思 142

第三章 东晋文学 145

第一节 概况 145

第二节 刘琨与郭璞 146

第三节 开山水诗之先河——庾阐、谢道韫、湛方生 147

第四节 玄言诗的代表人物——孙绰和袁宏 149

第五节 庾亮、桓温和王羲之 150

第六节 玄言诗向山水诗过渡的人物——殷仲文、谢混 151

第四章 田园诗人陶渊明 155

第一节 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155

第二节 陶渊明的诗文成就 157

第三节 陶渊明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159

第五章 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162

第六章 南朝众作家的风采 166

第一节 社会、政治对文学的制约 166

第二节 山水诗的创始者谢灵运 168

第三节 颜延之与谢庄 169

第四节 拟乐府之名家——鲍照 171

第五节 谢朓——鸣唐音之先声 173

第六节 一代文宗——沈约 174

第七节 近体诗的雏形——“永明体” 175

第八节 诗风转变之际的江淹 176

第九节 何逊、吴均与刘孝绰 178

第十节 任昉、丘迟、刘孝标与萧衍父子 180

第十一节 徐陵与阴铿 182

第十二节 张正见与江总 183

第七章 《文选》与《玉台新咏》 190

第一节 《文选》的历史地位 190

第二节 《玉台新咏》的文学价值 191

第八章 《文心雕龙》与《诗品》 193

第一节 《文心雕龙》对文学的贡献 193

第二节 《诗品》对文学的影响 194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197

第一节 志怪小说 197

第二节 志人小说 198

第十章 南、北方乐府民歌 200

第一节 南方乐府民歌 200

第二节 北方乐府民歌 201

第十一章 十六国与北朝文学 203

第一节 十六国与北朝的文学土壤 203

第二节 前、后秦的作家 204

第三节 前凉、西凉文学 205

第四节 北魏时期的文学成就 206

第五节 《水经注》与《洛阳伽蓝记》 207

第六节 北齐文学与著名作家 209

第七节 散文大家——颜之推 210

第八节 北朝时代的文学巨星——庾信 211

第九节 王褒与北周文学 213

第十二章 承前启后的隋代文学 217

第十三章 隋唐以前的少数民族文学 219

第一节 古老的民族与古老的文学 219

第二节 神奇的上古神话 220

第三节 宏富的创世史诗 221

第四节 原始形态的民间歌谣 223

唐五代文学 227

第一章 唐代文学的繁荣及嬗变 227

第二章 大唐初期的文学 230

第一节 浮艳之风弥诗坛 230

第二节 王绩与诗坛“四杰” 231

第三节 王梵志及其五言通俗诗 235

第四节 沈佺期和宋之问对律诗的贡献 236

第五节 陈子昂对诗风的革新 237

第三章 开元、天宝年间的诗人群(上) 242

第一节 古典诗歌的繁荣时代 242

第二节 盛唐诗风的开拓者——张说、张九龄 243

第三节 山水田园诗的领军人物——孟浩然、储光羲 245

第四节 王维与山水诗派 247

第四章 开元、天宝年间的诗人群(下) 252

第一节 高适、岑参与边塞诗 252

第二节 王昌龄、李颀 255

第三节 崔颢、王之涣、贺知章等名家 258

第五章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264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 264

第二节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267

第三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270

第六章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274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及创作的发展 274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277

第三节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279

第七章 大历、贞元时期的诗歌 283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诗风的转变 283

第二节 诗风古朴的元结、顾况 284

第三节 五言巨擘刘长卿和韦应物 286

第四节 李益、戴叔伦及其他诗人 289

第五节 大历“十才子” 292

第八章 韩愈、柳宗元和古文运动 295

第一节 古文运动及其理论 295

第二节 韩愈的文学贡献 296

第三节 柳宗元的文学创作 297

第九章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301

第一节 新乐府运动的兴起 301

第二节 白居易的生平及其诗歌理论 302

第三节 白居易的诗歌成就与特色 304

第四节 元稹的文学成就 306

第十章 唐中叶诗坛的新景象 310

第一节 著名的诗人、朴素的唯物论者——刘禹锡 310

第二节 “寒瘦诗风”的名家 311

第三节 “骚之苗裔”李贺 313

第四节 诗苑众幽兰 315

第十一章 晚唐诗风及众诗人 320

第一节 晚唐诗风的特征 320

第二节 倜傥才子——杜牧 321

第三节 古典诗歌的创作者——李商隐 322

第四节 缛丽华美的温庭筠诗歌 324

第五节 诗苑丛花共芳菲 325

第十二章 大唐黄昏墨客吟 330

第十三章 唐代传奇小说 333

第一节 传奇小说的发展及成因 333

第二节 传奇小说的思想艺术 334

第三节 传奇小说的影响 335

第十四章 变文和通俗文学 338

第一节 经文与变文 338

第二节 话本小说 339

第三节 俗赋和词文 340

第四节 民间歌谣、辞及俗曲 341

第十五章 唐代少数民族文学 344

第一节 吐蕃时期的藏族文学 344

第二节 突厥碑铭文学 345

第三节 南方少数民族文学 346

第十六章 域外文学的输入 352

第一节 佛经的移译和《大唐西域记》 352

第二节 域外民间故事的传载 353

第十七章 诗学和文论 356

第一节 诗学的核心——诗格 356

第二节 多样化的文学批评模式 357

第三节 唐代的文论 358

第十八章 唐五代词的兴起 363

第一节 词的起源和早期的文人词 363

第二节 温庭筠和“花间派”词 364

第四节 南唐后主李煜和众词人 365

宋辽金文学 369

第一章 承唐启元的宋代文学 369

第一节 宋代的时代背景 369

第二节 哲学、文化理论对文学的影响 370

第二章 宋初文学 373

第一节 文学的复古运动 373

第二节 宋初名家——王禹偁 374

第三节 “晚唐派”与“西昆派” 375

第三章 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 380

第一节 时代对文学革新的呼唤 380

第二节 诗苑拂新风 381

第三节 欧阳修的卓越贡献 383

第四节 王安石及王令 384

第四章 北宋前期的词 391

第一节 二晏和欧阳修 391

第二节 范仲淹和张先 393

第三节 长调慢词的开拓者柳永 395

第五章 成就全面的文学大家——苏轼 399

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399

第二节 苏轼的文论和散文 401

第三节 苏轼的诗 402

第四节 苏轼对传统词风的重大变革 405

第五节 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406

第六章 黄庭坚和江西诗派 411

第一节 黄庭坚的生平和思想 411

第二节 黄庭坚的诗歌理论 412

第三节 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征 414

第四节 江西派诗人 415

第七章 北宋后期文学 421

第一节 “苏门”作家秦观和张耒 421

第二节 开创新词境的贺铸 423

第三节 北宋词第三次艺术演变的词坛领袖——周邦彦 425

第八章 南宋前期文学 430

第一节 女真族的南进和文学风格的巨变 430

第二节 女作家李清照 431

第三节 陈与义与其他南渡诗人 432

第四节 张元干与其他南渡词人 434

第九章 “中兴大诗人”杨万里和范成大 440

第一节 杨万里和他的“诚斋体” 440

第二节 范成大的使金纪行诗和田园诗 441

第十章 忧国忧时的大诗人——陆游 444

第一节 陆游的生平 444

第二节 陆游忧国忧时的精神 446

第三节 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448

第十一章 辛弃疾和豪放词派 451

第一节 失意英雄悲一生 451

第二节 辛词深沉而广博的思想内容 452

第三节 辛词的艺术独特性 454

第四节 辛派词人 456

第十二章 南宋后期文学 460

第一节 文学风气的靡与扬 460

第二节 清空骚雅的词人姜 461

第三节 丽密深婉的梦窗词 462

第四节 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 463

第五节 宋末的爱国作家 464

第十三章 宋代的诗话 468

第十四章 宋代小说和戏曲 471

第一节 话本的兴起及其成就 471

第二节 宋代志怪与传奇 472

第三节 宋杂剧和南戏 473

第十五章 辽和西夏文学 477

第一节 辽的兴起和辽代文学 477

第二节 西夏的兴衰及其文学 478

第十六章 金代文学 482

第一节 金代的文化环境与文学的繁荣 482

第二节 金代诗词发展概貌及重要作家 483

第三节 金代文学的集大成者元好问 484

第四节 《西厢记诸宫调》 486

第十七章 早期蒙古诗歌 490

第一节 蒙古族社会文化概况 490

第二节 萨满诗歌 491

第三节 祝词与赞词 491

第四节 古老的英雄史诗 492

第十八章 维吾尔族古典名著《福乐智慧》 495

第一节 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495

第二节 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496

后记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