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浑噩中摸索的碎片 1
论电影 3
被过分泛化的当代影视文化艺术的探讨 3
理智与直觉的探讨 9
我们为什么写影评 17
对欲望的恐惧 21
机械复制艺术的新型感知带来的启示 30
读书 39
读《单向度的人》 39
读《旧制度与大革命》 45
读《释梦》 48
读《西方美学史》——美学历史脉络 52
赫拉克利特 56
读《什么是启蒙》 61
故事 65
仓库厨房之阿银的故事 65
在美好的明天 69
随笔 77
逐风而去 77
巧合 80
人生困境与中国哲学的启示 83
文化象征与电影 87
我的剧集人生 92
一些感触 95
在奔跑中老去 99
影剧评论 103
《红灯》里的哲学味 103
《阳光小美女》 107
电影的价值观导向 110
少年派与电影的未来 115
《绝命毒师》 119
《东方》 124
《开罗的紫玫瑰》 127
《绝命毒师》之老白欲望的挣扎 131
《惊变28天》等影视作品的末世气息 135
《卑鄙的我》 138
西方电视剧集的几个特点 141
《普罗米修斯》&《银翼杀手》&《异形》 148
《蓝雨伞》 151
杂记 155
寻找老魏,等待戈多 155
一日记 158
植入疑问的种子 162
第二部分 用本雅明的审美对焦 165
本雅明的时代 166
艺术的质变 171
微观本雅明 175
本雅明的美学 179
画布被底片代替 184
新艺术对灵晕的否定 188
第三部分 失焦年代——经验贬值与灵晕艺术 193
震惊 194
震惊的深层意义 199
经验贬值的载体 203
当代电影模仿灵晕的可能 206
本雅明不可调和的矛盾 211
第四部分 失焦年代的文化符号——电影 215
无灵晕艺术 216
从鉴赏者到电影的观众 221
艺术与观众的感知维度 226
电影内容上对感知的探索 233
摇摆徘徊的人生 236
后记 心灵失焦的世界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