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二、工农业关系的历史回顾 2
三、工农业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4
四、相关理论与基本概念 4
五、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5
六、逻辑主线和研究方法 6
第二章 黄淮区域发展战略选择 9
第一节 黄淮区域构建的依据 9
第二节 黄淮区域的区位特征 10
第三节 黄淮区域经济发展SWOT分析 11
一、黄淮区域的发展优势 11
二、黄淮区域的劣势 12
三、黄淮区域发展的机会 14
四、黄淮区域发展的威胁 15
第四节 黄淮区域发展战略选择 17
一、黄淮区域发展战略选择 17
二、黄淮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必要性分析 18
三、黄淮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可行性分析 21
第三章 黄淮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2
第一节 黄淮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22
一、工农业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内涵 22
二、黄淮工农业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22
三、黄淮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23
四、黄淮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指标体系 24
第二节 黄淮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实证分析 26
一、评价方法 26
二、实证分析 27
第四章 黄淮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战略的目标体系 30
第一节 黄淮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30
第二节 黄淮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战略的目标体系 30
一、建立新型的工农业关系 31
二、实现城乡一体化 31
三、实现农民与市民平等化 32
第三节 黄淮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战略的重点 32
一、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竞争力,消除农业弱势地位 33
二、大力发展涉农产业,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支撑 34
三、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使传统农业融入新型工业化进程 35
四、加快乡镇企业集群化进程,推进黄淮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纵深发展 36
五、建立对农业的保护与支持体系,实现黄淮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机制的长效化 37
第五章 黄淮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39
第一节 稳定粮食核心生产区地位 39
一、当前粮食生产的总体趋势 39
二、黄淮区域粮食生产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41
三、黄淮区域粮食增产潜力的分析 43
四、稳定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思考与选择 44
第二节 建设涉农工业产业集群 48
一、黄淮区域涉农工业的发展情况 48
二、涉农工业发展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50
三、涉农工业产业集群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1
四、建设黄淮区域涉农产业集群的路径选择 53
五、积极争取国家对黄淮区域产业集群建设的政策支持 55
第三节 构建农村商品流通体系 56
一、黄淮区域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56
二、提高农村商品流通效率的基本手段 58
三、黄淮区域农村商品流通体制创新 60
第四节 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 63
一、黄淮区域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63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64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举措 66
第六章 黄淮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 73
第一节 黄淮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73
一、黄淮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动力机制的内容 73
二、黄淮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动力机制的构建 77
第二节 黄淮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传导机制 81
一、黄淮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传导机制的内容 82
二、黄淮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传导机制存在的障碍 84
三、畅通黄淮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传导机制 85
第三节 黄淮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共生机制 86
一、我国工农业协调发展关系的基本分析 87
二、工农业科学发展的基本内容 89
三、建立黄淮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共生机制 91
第七章 黄淮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政策保障 99
第一节 促进农业与工业的融合,提升农业工业化水平 99
一、大力扶持农业生产资料工业的发展 100
二、大力推动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进程 101
三、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加快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建设 102
四、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建立新型的工农业关系 103
第二节 促进农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 103
第三节 促进农业与现代产业组织相结合,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105
一、政府遵循“自主、自愿、为农民服务”的原则,培育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105
二、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106
第四节 引导农业走外向型发展道路,提升农业的国际化水平 107
一、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 107
二、加强农产品出口促销工作 107
三、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107
四、发展生态农业 108
五、大力发展农产品出口行业协会 108
第五节 大力提升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和效率 108
一、大力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 109
二、大力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 111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113
一、本文的主要结论 113
二、对实施黄淮区域工农业协调发展战略的建议 114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15
参考文献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