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儒家教育学说与论著选读(下) 2
[战国]孔伋思孟学派教育思想与《大学》《中庸》解读 2
思孟学派的教育思想与《礼记》 2
思孟学派概述 2
思孟学派的学术渊源与为学旨趣 6
(一)先秦典籍的视角 7
(二)考古发现的视角——郭店竹简分析 15
“仁”与“孝”——思孟学派的核心话题 20
(一)上博简《内礼》与《曾子》 20
(二)《孝经》的成书与作者 29
(三)孝的起源发展及孔子的仁、孝观 30
(四)曾子的重仁、内省思想及乐正子春对孝道的发展 35
(五)《孝经》的孝治思想 39
(六)子思、孟子对仁的发展及与重孝派的关系 43
《礼记》所代表的思孟学派的教育思想 52
(一)《大学》的教育思想 52
(二)《中庸》的教育思想 54
(三)《乐记》的教育思想 56
《大学》《中庸》解读 60
《礼记》思孟学派教育语录分类解读 60
(一)关于教育目的与作用 60
(二)关于论性与诚 66
(三)关于学制及教学大纲 69
(四)关于知行与学习过程 72
(五)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 74
《礼记·大学》解读 85
(一)《大学》的教育思想 85
(二)《大学》解读 93
《大学》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118
(一)“三纲领”解析 118
(二)“八条目”解析 122
(三)《大学》的学派和地位 127
《中庸》教育思想解读 129
(一)以人性的价值取向为中心的天性道教的一体性 131
(二)“诚”及其“合外内之道”的价值取向 134
(三)“下学而上达”的工夫 136
第一章(纲领) 138
第五章(修身) 141
第七章(明道) 141
第八章(正心) 142
第九章(正心) 142
第十章(明道) 143
第十二章(知物) 144
第十三章(笃行) 146
第十五章(齐家) 147
第十六章(齐家) 148
第二十章(治国) 149
第二十二章(诚意) 155
第二十三章(诚意) 156
第二十四章(治国) 157
第二十七章(修身) 158
第三十一章(修身) 159
第三十二章(诚意) 161
[战国]孔伋思孟学派教学思想与《学记》解读 166
《礼记·学记》的教学思想 166
《学记》的成书 166
《学记》的教育思想 168
(一)教育作用与目的 168
(二)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169
(三)教育原则与方法 170
(四)教师与学生 173
教育的作用 174
学校管理的措施和要求 175
论教与学成败的关系 176
(一)论教的成败关键 176
(二)论学的得失规律 177
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 180
(一)教学相长的关系 180
(二)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 181
论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182
(一)教学相长的原则 182
(二)预防性原则 183
(三)及时施教原则 183
(四)循序渐进的原则 184
(五)观摩性原则 185
(六)启发性原则 186
(七)长善救失原则 188
(八)藏息相辅原则 189
(九)讲解问答的教学法 190
《学记》中“喻”的教学法 191
《学记》的教师观 193
(一)《学记》的尊师观 193
(二)《学记》的教师职业素养观 194
《学记》的教师素养观 196
(一)《学记》对教师心理品质的要求 197
(二)《学记》对教师的教育能力的要求 197
《学记》研究 198
(一)《学记》——我国和世界第一部教育专著 198
(二)从《礼记》看《学记》 199
(三)《学记》是思孟学派的作品 200
(四)《学记》成篇于战国后期 203
(五)《学记》属封建地主阶级的教育思想范畴 207
(六)正确对待《学记》这份遗产 210
(七)关于《学记》的注释 213
《学记》的教育教学心理思想 216
(一)注重教学中的反馈作用 216
(二)重视思维和意志的培养 216
(三)重视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培养 218
《礼记·学记》解读 220
《学记》全文 220
《学记》分节评注 222
[战国]孔伋思孟学派乐教思想与《乐记》解读 286
《乐记》解读 286
《乐记》的教育思想 286
(一)关于乐的起源与本质 287
(二)关于乐对人心理的影响 288
(三)关于乐的政治教育与教化功能 290
《乐记》选读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