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2 城市增长边界的内涵及运行机制 11
2.1 作为城市发展容控工具的城市增长边界 11
2.2 城市增长边界的定义辨析 12
2.3 城市增长边界的实施机制 14
2.3.1 城市增长边界实施的基本方式、范围和强度 14
2.3.2 城市增长边界实施的配套政策 17
2.4 城市增长边界在中国的实践 20
3 城市增长边界的相关理论 25
3.1 城市增长边界与土地开发形态 25
3.2 城市增长边界与开发区位 29
3.3 城市增长边界与城市经济 31
3.4 城市增长边界与城市交通的影响 34
3.4.1 单中心城市模型 34
3.4.2 多中心城市模型 36
3.5 城市增长边界的社会影响 40
3.5.1 问题提出 40
3.5.2 方法应用 40
3.5.3 结果分析 41
3.6 城市增长边界的文化影响 42
3.6.1 城市增长边界的文本描述 42
3.6.2 城市增长边界的艺术表达 44
3.6.3 城市增长边界的实践考察 46
3.6.4 讨论 47
3.7 城市增长边界的政治影响 47
3.7.1 行政区划 47
3.7.2 政治阶层 49
4 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和调整方法 51
4.1 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 51
4.1.1 城市增长边界的规模 52
4.1.2 城市增长边界的形态 54
4.2 城市增长边界的调整 62
4.2.1 基础设施成本模型 63
4.2.2 土地存量控制模型 63
5 城市增长边界的实施评价 65
5.1 评价准则及指标 65
5.2 一致性评价 66
5.2.1 确定合理的研究范围和数据来源 68
5.2.2 空间叠加分析 70
5.2.3 结果与讨论 72
5.3 基于Hedonic模型的评价 75
5.3.1 方法 76
5.3.2 评价结果 80
5.3.3 讨论 83
6 城市增长边界扩展的机制选择 85
6.1 土地存量控制模型 86
6.1.1 两种常用的机制 86
6.1.2 城市增长边界库存再订购的触发水平 89
6.1.3 土地存量的用地类型配置 92
6.1.4 土地存量控制的成本 93
6.2 简单的数理仿真模型 95
6.2.1 时间驱动型控制模型 96
6.2.2 事件驱动型控制模型 98
6.2.3 模型比较与选择 100
6.3 计算机仿真模型 102
6.3.1 事件驱动型城市增长边界控制模型 102
6.3.2 时间驱动型城市增长边界控制模型 107
6.3.3 结果与分析 109
6.4 如何应用土地存量控制模型 120
7 结论 123
参考文献 127
图表目录 137